以我浅薄的人生经验来看,一个人但凡想要给自己找不痛快,那么最好就去接受几条社会上的流行说法。比如昨天我看到的一条留言问:“30岁了工资还没破万,是不是以后就没啥指望了?”---这就是一种流行说法,人应该在30岁时月薪过万。
根据我之前三十年间听到的各种说法,我在高一其实就已经废了,因为“不管初中考多好,高一不能稳住成绩,进入全班前十名,以后人就废了”;我在大一就失去了未来,因为“如果不能考入计算机系或者去学金融、经济,纯理科专业在未来就业时没有任何希望”;我在工作第一年就失去了未来十年的晋升空间,因为“不要给领导留下坏印象,一个印象管十年”;我在27岁那年失去了婚姻生活,因为“人过27岁还没有结婚,以后想要结婚就不大可能了”;现在,我则已然成为人生的失败者,因为“45岁之前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这辈子就别想着退休了”。
我觉得比较公平合理的做法,就是当初和我说这些话的人,现在应该集体赔偿我的植发费---他们的说法除了增加我的焦虑,导致我掉头发之外,没有一句是对的,也没有一句是真的。这些话如预言,如诅咒,一经出口,就在听者的耳朵里徘徊不去,魔音入脑,所以我认为还应该再追加一部分精神损失费。
30岁应该月薪破万,这应该是新近流行起来的一种说法。我在30岁时,平均工资还很低,那时候的说法是30岁时应该存款过万。从工作六年存款过万,到工作六年月薪破万,这是要让时钟秒针转得像是电风扇。记得我是在33岁时终于月薪破万,从昆明来到了北京,月薪是原来的3倍。拿到工资的那天,让我高兴了大约5秒钟,因为北京当时的房价大概是昆明的10倍以上,那点高兴就值五秒,然后潮水一般的焦虑就开始向我涌来。

这种焦虑的最高点,出现在10年附近的某个冬夜。我和朋友们吃完饭出来街边等车,站在北京著名的瑞士公寓对面。那时候我来到北京已经有些时日,对这里的一切略微有些了解。站在街边,我看着对面的瑞士公寓,想着它每平米的价格。我看着眼前一辆辆经过的豪车,计算着1分钟内从我面前开过去几个百万。很自然地升起一个想法:我这辈子大概都住不起这样的房,买不起这样的车。事实上,在这城市里,我什么房可能都买不起,都落不下脚来。一刹那间,我觉得眼前的无尽繁华都是恶毒的嘲讽。
人们总喜欢背诵: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哪儿有那么多深渊?而且也不需要。当你凝视生活的时候,生活就在凝视着你。你凝视生活,生活无动于衷;生活凝视你,你毛骨悚然,你就是厦门大学毕业生。
是个人大概就会有这个阶段,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自我解脱方法。为昨日后悔,为今日迷惘,为明日担忧恐惧,这是许多人的常态。其实它们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过去已去,未来未来,真正拥有的只是今天。注意力一分为三,那么无论昨天今天还是明天都不怎么样,这是肯定的。但如果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真实拥有的今天之上,人就可以活得很具体很真实,远离后悔和担忧恐惧。
过去不可追,未来不可知,而你现在吃一根雪糕它是甜的,它是凉的,它是香的,举着舔太久了大拇指指根还会酸。你全心全意那么举着舔,就不会去为昨天后悔,也不会为明天而担忧,你只是安住在此刻,享受这片刻时光,还感觉挺快乐。类似30岁月薪过万这种命题,你要么过了30岁没达成,这属于后悔过去;要么没到30岁觉得无望,这属于忧虑未来。那么你的当下呢?你对当下做了什么反应?有什么感知?你的心在这一刻么?心总不在当前这一刻,这不就是魂不附体么?那么人不就是个不断在过去和未来穿梭的穿越者么?
人的确会对当下的生活不满意,这个情绪是真实的。但是,认为解决这种不满意的方法是达成某种外在条件,这种想法可能未必成立。比如说生活要想有指望,需要月薪过万。那就是现在没指望,有了10000块就有指望。可是我还有一句狠话一直没说:我认为人生中很大的一个真相是你的付出和你的所得永远不成比例,尤其是在个人感受上。为了月薪过万,当然可以采取许多行动,做出许多努力,承受许多风险和压力,然后月薪就当真过万了。在真正过万的那一刻,欣喜不过5秒,人就立即开始想:我如此努力,如此付出,不过是过万而已。没有过万的时候,觉得如果能过,“一切就都好了”。真正过万的时候,新的烦恼几乎是在瞬间生成,雪糕舔到了棍子,一切都淡而无味。

就像是我辞职北上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被吓死了,我觉得自己牺牲了很多,终于拿到了三倍工资,得到了社会对我能力的认可。又怎么样呢?高兴不过5秒,就发现周围的一切生活成本涨了5倍不止,我实际上从原先的社会阶层还往下滑落了一截。在昆明我随时打车,工资三倍破万之后我开始挤地铁。没有什么幸福彼岸,也没有什么如果我能......那么一切就都好了。
一切都好了,只可能存在于当下。现在一切都好了,那么就是好了,不需要前置条件,不需要等未来。北京生活让我感到快乐和幸福的部分,回想起来都是某一天里自己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某天可以去做在家乡永远不可能接触的事,有天可以去见一个在家乡很难见到的人,有天可以去看一场在家乡不会上演的剧,有天可以去吃在家乡碰都不会碰的食物......在所有那些天里,问题还在吗?还在。困扰还在吗?还在。麻烦还在吗?全都在。但我没工夫去想,因为我正在忙,眼前有事要忙,要去想,要去感受。

好像自己全神贯注于此时此刻的同时,外境也就悄然跟着慢慢转变。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三世因果:昨天你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你的今天所得所失,你今天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你明天的的所得所失。你有的只是今天,你在今天承受昨天的因果同时,又去创造自己的明天。
回到一开始的那一大段预言,那一大段诅咒,它们的结构都是一样的---都是把昨日的果,当做是直接影响未来的因,然后把当下的个人努力全部给抹掉了。就像是初中学得不扎实,这是因,现在高一成绩下滑,这是果。然后,然后未来就废了。所有说这些话的人,包括说“30岁月薪不能过万就没有未来的人”,都是没有今天的人。他们取消了今天,取消了现在,他们直接短接过去和未来,现在唯一的功用就是旁观短路---昨天毁灭了明天。
在这种狡诈的思维结构中,一方面这些说法的确能带来焦虑,另一方面在更深层的地方,这些说法又带来令人舒适的豁免。既然昨天已经决定了明天,于是每个人都不需要再去为今天负责,今天可以什么都不用干了。我认为类似的说法永远在流传,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这种豁免,让人感觉到焦虑中的舒缓和解脱。就像是第一次去未来老丈人家突然闹肚子,你跑到他们家光洁如新的洗手间里,脱下裤子坐在马桶上,就开始发出震耳欲聋的雷鸣电闪群炮轰鸣声。事后你总结说,当时的确极焦虑,但同时也极舒爽。
题图摄影:David Becker
图片授权基于:www.unsplash.com相关授权协议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夜有千条路,晨起做核酸。
心中万般想,晨起做核酸。

月薪不过万,晨起做核酸。

月薪多少万,都得做核酸。
昨天做核酸,今天做核酸。

今天做核酸,明天做核酸。
 南派三叔专区
南派三叔更新《他们在干什么集2022(18)》,并且暗示因为昨天讲课,所以才导致整章短小。我昨天刚好也讲课,一个小时的授课内容录音连续录了两遍,嗓子都哑了,而且感觉有点上火。今天起来,更新2500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