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我读大学时是怎么阅读外刊的,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1
我读大学的时候,会先找一篇《经济学人》,读两三遍,读懂了之后把音频下载下来听几遍,然后对照着文本,把没有听出来的地方反复多听几遍。
没听出来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听力弱点,多听几遍,熟悉了语音语调语速,听力就有了提高。
我在去健身房的途中也会带着耳机,反复听这篇文章,边听边感受语流、语调和节奏,既能加深对语言的记忆,又能锻炼听力和发音。
健身回来后,我还会试着把这篇文章复述下来。一开始能力和记忆力都有限,只能一句一句的复述,等水平提高了,再试着多句话一起复述,或者一段一段的复述。随着能力的提高,可以不断的给自己增加难度。
复述之后还要对比原文,看看哪些地方和原文说的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自己掌握不好的地方。重点多记几遍,直到能复述的和原文一样,这才说明真正掌握了。
有时不想练习复述了,我会进行回译。也就是先把文章翻译成中文,再看着中文,往回翻译成英文。然后和原文对比,看看有哪些差距。有差距的地方就是自己掌握不好的地方,然后重点记忆。
复述和回译都是一种检测手段。我们在阅读时经常会眼高手低,觉得自己读懂了,但一张口发现还是不会说。通过复述和回译,我们能发现自己的不足,重点提高。练上几个月,就能慢慢摸索出一套英文遣词造句的规律(俗称“语感”),能说出非常纯正地道的句子。口语、写作和翻译都会有很大提高。
有同学可能会说:我精读了两三遍,很多句子都记住了,这时候再复述和回译还有效果吗?当然有效。我们要知道复述和回译是一种辅助学习的手段,加深记忆、查漏补缺。如果你复述或回译时是凭记忆说出来的,说的跟原文一样,这说明这些语言点你已经掌握了。
我通过一篇《经济学人》材料,练了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很全面、很立体,而且通过这种立体式学习,我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更加透彻,印象更加深刻。
2
现在很多同学学英语,听力会专门用一套材料、阅读再准备一套材料、写作还要用一套材料……此外还要刷单词书、做阅读真题、背语法书……眼花缭乱的,看着就晕。我要是这么学,也学不好英语。
很多考研的同学问我:
老师,在准备考研,又背单词又看语法、还要刷真题,阅读和写作没时间准备了,怎么办?
好嘛,学英语可累死个人。
做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轻重缓急,先解决主要矛盾,再解决次要矛盾。

打个比方,普京一边和乌克兰打军事战争,一边和西方打经济战争,打得很吃力。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但不派兵与俄罗斯直接发生军事冲突。为什么?因为如果卷入俄乌战争,美国就腾不出手来跟中国打科技战了。
多线作战,兵家大忌,学习也是一样。美国、俄罗斯都做不到的事,你凭什么能做到?
所以这些乱七八糟的事项,该砍一砍了。材料不要太多,找一篇文章,精准发力,从听说读写译各个角度攻克,词汇和语法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吃透之后,再看下一篇。按这种方式,只需十篇,英语就会有明显提高。
我们的外刊课程就是按照这一理念设计的。有同学觉得慢,为什么慢?因为我们学的全面。
有同学又问:
多少天一篇?一天几篇?一天一篇可以吗?
我建议,在学习初期不要给自己设定量的指标。因为我们刚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事情,设定的目标也不符合实际情况。等着手做的时候,发现自己完不成,就会感到挫败,甚至是放弃。所以不要拿数量来套住自己,先保质的完成,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等了解自己的情况之后,再给自己规定量。
慢一点没关系,不要跟别人卷,按自己的能力和节奏来。别人一天两篇,哪怕你三天一篇,只要坚持下去,最后赢的也是你。龟兔赛跑,赢的是乌龟。
个人经验,供大家参考。感谢阅读!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