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亭老师,你教我不要对孩子发脾气、不要对他大小声,可是我忍了三天,最后还是受不了,结果反而更生气耶!”
很多父母在刚接触阿德勒父母学时,总会有着类似的剧情发生。
我说:“千万不能忍,因为忍气吞声,只会愈忍愈气、愈吞愈大声!”“蛤?又不能忍、又不能发脾气?那我要怎么做呀?”
我懂我懂,因为我自己也曾经这么疑惑过。
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们受的教育,有大量是非题的经验,让我们成为父母之后,往往也习惯寻找全有或全无的“终极答案”,在教养上往往只采取两个极端的做法。
不要发脾气,所以只能忍?不能忍,所以只能发脾气?其实还有别的选项。
六年前我刚开始“练功”时(学习阿德勒父母学真的很像在练一套功夫),阿德勒父母学的核心就只有“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自然或合理的结果”两句话16个字,而我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卡了一年多才真的领悟和参透。
我可以很温和,也可以很坚定,但若要同时出现“温和而坚定”,可把我难倒了。
后来我才理解,以前我以为的温和,是要取悦孩子;以前我以为的坚定,是要孩子乖乖听话,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第一步、接纳孩子与我们是“平等”的
所谓“平等”不等于“公平”,平等指的是孩子与我们都是“人”,都享有同样的尊严与地位,不是父母高孩子低、也不是孩子高父母低。
同时孩子与父母,因为“责任”不同,所以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而共同的目标,是营造“共好的亲子关系”。
有了对于“平等”的理解之后,重新来解读“温和而坚定”就很容易了,温和代表我们尊重孩子,而坚定则代表孩子对我们的尊重。
我们谈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由衷的在乎感,和传统表面的礼貌是不同的。
第二步、接纳自己是可以生气的
不知为何,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父母,都直觉地认定“生气是不好的”。
但说也奇妙,我们最不喜欢孩子发脾气,但我们也最常用发脾气来让孩子不发脾气。
只是我们常在发完脾气后的午夜梦回,看着孩子如天使般熟睡的脸庞时,又恼悔自己为什么要发脾气?然后暗自责怪自己不是一个好父母。
有看过“脑筋急转弯”动画电影就会知道,“喜、怒、哀、乐”是人类很基本、也很正常的情绪反应。
因此,我们要先接纳自己是可以生气的,生气就和开心、难过一样,再正常不过。
然而,是我们(大脑)在控制情绪?还是情绪在控制我们?这就需要练习了。
第三步、理解情绪是有目的性的
阿德勒父母学的核心理论来自于阿德勒勇气心理学,当中谈到情绪是有目的性的,也就是我们“不自觉”地借由情绪来达成某些目的。
有个最明显的例子:前一刻我还在对绿豆粉圆怒目相向、大声斥责,忽然电话响了,一看来电是好久不见的朋友,当我接电话时,却是和颜悦色、语气平缓的。
如果我真的很生气,我应该根本无法接电话,还能转换语气吧!因此我的生气,目的其实是要绿豆粉圆听我的工具而已。
也有父母跟我说:“我就真的生气到不可能接电话、甚至什么事都无力去做了,这样的情绪还是有目的吗?”
往往这样的“暴怒”,是源自于孩子无法达到或彻底违背了父母的期望,而父母也因此否定自己的付出与价值,觉得“我都做那么多了,你怎么还这样”,而生气的目的则是一吐心中的不快,有种玉石俱焚的壮烈。
因此,情绪是自己决定的,和孩子并无关连。
第四步、理解孩子的行为也是有目的性的
在阿德勒门生德瑞克思的著作“孩子的挑战”一书中,即明列了孩子行为的“错误目标”:过度关注、权力斗争、破坏报复、无能放弃。
当孩子身陷在错误目标“过度关注、权力斗争、破坏报复”当中时,所衍生的行为,就是往父母的红线、爆点、软肋、罩门猛踩狂踏。
尤其卡在“破坏报复”目标的孩子,父母真的要不生气都好难,因为孩子摆明了就是和父母对干。
要在错误目标的战场,试着扭转孩子的行为,基本上是徒劳无功的。
唯有另辟“正向目标”的环境,让新的、好的经验逐渐地取代旧的、坏的经验,孩子的行为才有可能改变。
我们归纳出四个正向目标,也是孩子的基本需求:有能力、有价值、有权利、有人爱。
我们必须理解,愈是陷在错误目标的孩子,其实是愈需要被“无条件的爱”的孩子,但往往他们也是受到最多责罚、最少爱的孩子,然后仿佛陷入负面循环而无法自拔。
父母的责任之一,就是协助孩子(和自己)跳脱负面循环。
第五步、厘清自己的教养界线
如果今天政府公告:马路上有的红绿灯,你看到红灯要停、看到绿灯要走;但有的红绿灯则相反,看到红灯要走、看到绿灯要停。
或是得要依照总统的心情,如果总统心情好,红灯也像绿灯一样可以走;但若总统心情不好,绿灯也像红灯一样要停下来。
身为人民的我们,不反弹才怪呢!
但回到家庭,许多界线则是“浮动”的,偶而可以、偶而不行;在家里可以、在外面不行;父母心情好时可以、父母心情不好时不行。
身为孩子的他们,不反弹才怪呢!
因此厘清自己的教养界线是很重要的,所谓的界线,就是要从人治迈向法治,也就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就是可以、不行就是不行”,不会因为父母的情绪、场地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更重要的,是教养界线不能因为孩子的情绪而有所改变。如果孩子发现只要使用一哭二闹三耍赖,就可以让界线浮动,那未来的日子里,孩子只好不断的哭闹和耍赖了。
教养界线愈少愈好,但一定要很清楚、很坚定。
第六步、建立自己的冷静角
当我们不再使用情绪做为控制孩子的工具之后,我们就能体会感受最纯粹的情绪,一样会有喜、怒、哀、乐,因为情绪是会感染和影响周围的人,因此我们需要让自己和他人安心面对情绪的环境。
基本上喜和乐的情绪可以大方分享,无需隐藏。
然而父母的怒和哀,很容易让孩子误以为是自己做错事、自己不好,因此我们会建立自己的冷静角(或可以取任何让自己感到温暖窝心的名字)。
孩子年龄若比较小,大约在四、五岁以前,会很担心被父母遗弃,因此冷静角比较适合建立在公开空间,像是在客厅的一角,用巧拼拼出一个角落,上面放一个懒骨头、几本杂志、一台音响...等,看什么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和缓就放什么。
若孩子已经五岁以上,基本上父母将独立空间(例如房间或浴室)建立为冷静角,就不会让孩子误会了。
第七步、和孩子进行防灾演练
对很多孩子来说,父母的发火比房子失火还要可怕、父母的暴怒比火山暴发还要严重。
因此我们在平时就要和孩子进行“情绪”的防灾演练,也就是让孩子熟悉,当父母发脾气了,父母会进入自己的冷静角,而孩子此时则可以在自己的玩具角玩玩具即可。
刚开始几次,孩子哪敢离开呀!但他们也知道不能踏入冷静角,因为父母正在调整自己,所以孩子常或坐或蹲在我们冷静角方圆五步之处。
这样的画面,也往往让我们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而加速了我们的情绪调整。
几次之后,孩子真的安心了,他们就会跑去玩玩具,让我们可以更安心地调整好心情,再去陪伴孩子。
后记
练习阿德勒父母学六年之后,我还会不会生气?当然会,但频率从每天发三次脾气,到现在大概三个月半年左右才会生气一次。
然后生气的当下,就能够自我觉察,“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先让自己到冷静角(现在的冷静角就在自己的卧室了),然后戴上耳机、听听音乐或看部电影,之后再回头思考情绪的来源以及目的。
而孩子也学会了我们这样的模式,当自己有情绪的当下,也会自己(或有时需要提醒一下)回到房间里,平稳了再出来,然后继续生活。
不需要忍、也不需要对孩子发脾气、更不需要因为孩子的行为否定自己的价值。
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改变,于是孩子的情绪管理、EQ能力也跟着我们同步提升,不当情绪的奴隶,而是成为情绪的主人。
这不也是我们希望透过教养,传递给孩子的重要能力之一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