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早在2020年9月30日举办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专家座谈会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评价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上,就深入探讨了“洋指标”的利弊。并决定从2022年开始,不再向国际大学排名机构,提供相关数据
无独有偶,中国人民大学的做法,在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两所老牌的985高校中,引起共鸣,三所高校都有明确的意向,不再向国际大学排名的机构,提供任何相关数据。即从2022年起,不再参与世界大学排名。

兰州大学——从2020年就没有向泰晤士提供数据了,今年4月下旬正式宣布不再参与国际排名。
南京大学——2022年4月15日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和《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编制中正式宣布,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
中国人大深入探讨了"洋指标"的弊端
根本原因就是:
不想再被洋指标绑架了!
这绝对是一个重磅信号,什么叫做“不想再被洋指标绑架”,意思是中国的教育话语权和文化主权得中国说了算。此事一出,评论四起.
“这是我们要和国际教育脱钩了吗?”
“干得好!我们建立自己的体系”
“大学排名就是毒药!”
“不参与排名难道是我们玩不起?”
惊慌和愤怒是不必的,这三所名牌老学校也并不是等闲之辈,这样重大的决定也必定有背后的原因支撑。下面我们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分析其挣脱世界排名框架的主要原因。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其世界大学排名,不能准确反映其实力和地位
2021—2022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在国际十个大学排行榜上,平均排名第590.9位。
其中,在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599位;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49名。
在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排名世界大学第601位;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28名。
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排名世界大学第601位;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31名。
在MOSLUR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排名世界大学第351位。
在CSIC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排名世界大学第580位。
在CWTS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排名世界大学第752位......
一般的大学看到自己在各个世界排名上有一席之地肯定会很开心,可是你有所不知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在世界大学的平均排名,仅排在全国第79位!
这个位置,不仅落后于国内知名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甚至还落后于深圳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扬州大学、青岛大学等“双非”或“四非”大学。
看到这个同学们都要震惊了,那么难考的人大,考上就感天动地的人大,竟然在国际排名中这么靠后,这莫不是有平行宇宙?此人大真是彼人大吗?
中国人民大学在软科2022年中国大学排名中,排名全国第19位。在校友会2022年中国大学排名中,排名全国第10位。在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中,排名全国第18位。在金苹果中国大学排名中,排名全国第15位。
综合以上数据,中国人民大学在国内高校的四大排行榜上,平均排名第15.5位。这个排名仍然没有真实反映出中国人民大学的综合实力和学科。如果从中国人民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来看,中国人民大学的排名明显要高出很多👇
根据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在以上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看,其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基本上都在省、市前100—200名之内。理工科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基本上都在省、市前300—500名之内,仅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所顶尖大学略低,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基本相当。
因此从人大的角度思考,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而无法获得恰如其分的评价,那么林林总总的国内外排名对其是毫无作用的。摒弃他们而将剩下的精力用于学术提升、教资完善的确是更好的选择。
专业性突出的院校在世界排名中不占优势
当前各种高校排名体系会包含各学科分数的加总,多一个学科,哪怕评分仅C类,也有一个学科的分数,但如果这个学科根本没有,就是0分。国内这样的例子很多,并且海外高校在用这种方式排名时,也会出现与申请难度严重不对等的情况。
比如伦敦政经学院手上的学科主要就是经济学与商学和一般社会科学,工科方向的学科几乎没有,所以按“世界排名”定义是“不顶尖”的。但申过海外高校的都知道:LSE是经济经管方向最顶尖的高校之一,不单比综合排名高过它的学校难申多了,且就业议价能力也非常突出。
回过头来再看中国人民大学,设置其实是非常类似LSE的,如果我们将∑各学科分数的方法用于排名评定中,那么这种专业倾向强的学校是不可能名列前茅的。
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性是有目共睹的。从2020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只招收文史类学生,不招理工科类学生。这是“强基计划”高校中,独一无二的。
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中国人民大学的财政学、金融学和保险学三个专业,无一人达到初试分数线,学校作出不予调剂的决定,直接取消这三个专业当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因此这样一个招生严格、有自身特长专攻的院校在传统院校排名中并不占优势。
所以,根据学校类型不同,排名时进行分轨评估是有必要的。在目前很多世界排名中,这方面的欠缺也导致很多学校不能得到公正的评定。
QS等世界大学排名的局限性一直存在
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QS世界大学排行榜等世界高等教育排名,都由私人机构组织排名,经费自筹,绝大多数动作费用,源于参与排名的高校提供的数据和经费。这个体系已经运行了很久,未来难以杜绝“商业化运作”的弊端,饱受各界人士的诟病。
世界大学排名机构的排名指标中,对国际教师和国际留学生所占的比例,要求比较高。例如,QS、THE都将国际学生与国内学生比率作为一个排名指标,其权重分别为5%和2%。对于我国的高校而言,明显不利。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留学生只有1200多人,国际留学生占比仅为4.23%。中国人民大学的外籍教师数量也比较少,这在国际大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
世界大学排名机构的排名指标中,还比较强调高校的办学历史和国际影响力。国外许多高校都有300年或400年的历史,而我国高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使国内高校处于明显的劣势。
尤其QS的评价指标中,高达40%权重指标是“学术声誉”(Academic reputation)。
就是说QS大学排名40%的权重取决于QS公司选择的、高达13万全球学者们的主观评价。
如果基于中国学校办学时间短或者其他个人倾向,QS评价者们认为中国的某个大学学术声誉分数比较低,以后该怎么改进呢?
搜集微信上国内学者们对国际排名的表态也可以看出,用狭窄的排名来定义学校的教育品质,是被学者们所摒弃的👇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我们的教育跟国外脱钩,不再按照外国的指标办教育,我们的教育该何去何从?官方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目前,在世界大学排名评价体系中,偏向于理工科实力和高校国际化的程度,人文学科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这使得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处于明显不利的劣势地位,这种极端的做法,是很不科学的,也说明当前世界大学排名评价体系存在明显缺陷。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我们更应该在排名之外更专注于自己学到的知识,毕竟排名不是价值的代名词。国内外许多HR也开始更注重专业能力而非学校名气!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算是真正的学有所成。
想在排名之外
了解一个学校真正的优劣
想知道北美名校的真实回报率
想知道哪所院校真的适合你
快戳申学老师咨询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