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落落
来源 | 教育(ID:edu618)
热搜第一!
教育部重磅通知:全国中小学都要学做饭了!
不是开玩笑,教育部已经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今年9月起,劳动课将作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正式实行!
热搜一出,很多70后、80后坐不住了:多年前的劳动课,终于又回来了!
没错!这一次,教育课程大洗牌!
劳动教育不仅正式回归校园,而且相比以前的自由安排,现在还设置了更加详细丰富的课程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
包含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类。
要求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情况,调整任务群的数量和难度,循序渐进,设计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庭劳动清单。
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不仅要学习书籍、衣物的整理收纳。
还要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常菜,比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能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
会对家用电器进行简单的拆卸、清理、维修等,如空调滤网的清洗,饮水机的清洗、消毒,家用电器小故障的判断与维修等。
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器具维护、美化家庭、养护绿植家禽、烹饪帮厨……课程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张表格供大家更直观地参考:
对于这次改革,如果要用三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接地气!
有网友说:我的第一直觉是,孩子们从空中楼阁上被放下来了。
说起来不无道理。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老人大包大揽,孩子被过度保护,生活自理能力堪忧。
这项改革,不仅给了孩子们学习实用生存技能的机会,也宣告了“你只管好好学习,别的啥都不用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不要想着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教育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高分低能、缺乏生存能力的人注定走不长远。
重拾劳动教育必然是好事,但父母们,却有不同的声音。
1
双手支持劳动教育,
但拒绝一切形式主义!
“只有一个诉求,劳动课绝对不能和高考升学等方面产生任何联系!”
“这门课程一定要在学校完成,不要让家长在家拍照”
“别留作业还录视频什么的就行”
……
课程标准一经发布,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太真实!
不是反对劳动教育,而是不希望劳动教育变了味!
不是反对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而是反感一切形式主义。
支持归支持,但家长也有2点顾虑:
1、担心劳动教育会和高考升学挂钩,增加学生负担;
首先,划重点!
目前来看,劳动课和高考升学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这次改革的目的,在于提升孩子自理、自立、自强意识。
一旦和升学挂钩,必然会变成开卷考试,注重分数的竞争,而忘了课程设置的意义,和初衷显然背道而驰。
所以,不用担心会给孩子增负,反而能给孩子减减负,把孩子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暂时解脱出来,放松放松。
让孩子乐在其中,在实践中学会自立更生的能力,而不是变成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才是课程的意义所在。
2、担心劳动教育沦为形式,变成打卡拍照的任务,增加家长负担;
家长们的担心,无不道理。
毕竟之前就有这样的例子,学校布置“感恩作业”,让孩子回家给父母洗脚。
结果孩子随意拨弄几下,拍完照转身就走了,让人哭笑不得。
这样形式大于内容的作业,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甚至还有不少家庭,为了应付任务,变成了孩子不做,父母“代劳”。
如果劳动教育变成了家长亲手煮菜,然后假装是学生做的,这样的课程设置还有什么意义?
顾虑,还需要从家长自身消除。
一方面,父母真心觉得孩子懂得自理自立是件好事;
一方面,又不想让孩子把劳动教育带回家中。
但是我们却忘记了,教会孩子基本的生存技能,本身就是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
教育,需要家校共同协作,孩子不是只归学校管,就算教育部不要求,父母也应该主动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
现在,教育部要求学校设置专业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只要不搞形式主义,真正落实在提升孩子生存技能上,父母们都应该双手支持。
我们要做的,首先是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配合学校的安排。
既然学校已经承担了一大半培养孩子劳作技能的责任,父母再协助以简单的拍照反馈或是监督检查,也不是什么难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不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推给学校,对于生存技能这样的基本教育,我们都应当主动站出来。
其次,父母们要懂得放手、不代劳。
父母不放手,孩子永远独立不了。
如果真正为孩子着想,千万不要觉得这是负担,更别给孩子代劳。
因为父母做得越多,孩子会得越少。
一场疫情,炸出了多少没有生存技能的年轻人。
有饭不会做,天天吃泡面,物资抢不到,只能求邻居。
这背后反映的,都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这年头,让孩子学点基本的生存技能太重要了!
就算当下用不上,但关键时刻不能没有,任何时候都有照顾好自己的能力,才是孩子生存的底气。
一个缺乏基本生活技能的孩子,大概率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一个无法管理好自己生活环境的人,大概率管理不好自己的工作和人生。
教不会孩子生存,孩子就像单脚走路,注定走不远。
如果父母们不重视、推脱责任,又或是习惯为孩子打包一切,那么社会上只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巨婴。
2
真正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
还记得那个被称为中国天才少年的魏永康吗?
他2岁能识千字,4岁学完初中课程,8岁连跳几级进入重点中学,13岁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被中科院录取攻读硕博连读。
谁能想到,这个顶着巨大光环的神童,却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被中科院劝退。
这样的结局,其实早就埋下了祸根。
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母亲曾雪梅包揽了魏永康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一切,洗衣服、端饭、洗脸,甚至洗澡。
为了不耽误孩子吃饭时看书,高中时还亲自给他喂饭。
到了大学,也一直在身边“陪读”,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在母亲十几年的庇护之下,魏永康变成了一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人。
离开了母亲,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热了不会脱衣服,冷了也不会穿,不懂如何交际,性格孤僻,只知道闷着头学习。
据说有一次,他到天安门参观游览,寒风刺骨的冬天,居然穿了一件单衣和拖鞋就去了。
身体上觉得冷,却从未想过要添衣取暖,对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也置若罔闻。
母亲曾雪梅曾说:“我的儿子学习那么强,生活能力肯定不会差的!”
但是并没有。
魏永康的生活常识,和他天才般的智商,让人同样惊奇。
以至于中科院不得不放弃这个全国知名的天才,这样的结局,是家庭教育的悲哀。
今天,我们随便搜索“大学生没有自理能力”,会弹出来451万个次条。
大学生不会坐公交、不会剥鸡蛋、脏衣服寄回家洗……
多少孩子承蒙父母“照顾”,变成了生活的“无能者”?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
现实早给了我们答案。
前段时间,#好邻居投喂医护家庭2岁萌娃#的新闻上了热搜。
乍一看,还以为是抗疫期间的暖心故事。
仔细一瞧,发现是“妻子去抗疫,丈夫带娃吃不上饭”的人间戏剧。
2岁宝宝的妈妈和奶奶,都是医护人员,为了抗疫,一个多月没有回家。
而待在家里的爸爸和爷爷都不会做饭,看着宝宝日渐消瘦,急得求助邻居投喂。
看到这个新闻,想起了之前有一位妈妈的吐槽:我明明只生了1个儿子,却变成了2个儿子的妈。
因为有太多人,活得像个巨婴。
哪怕他们成为父辈、祖辈,依然不懂得如何自理自立和承担家庭的责任。
从母亲直接过渡到妻子,两手一摊,把家庭任务都丢给身边的人,把自己的事情也丢给身边的人,这样家庭的幸福程度,我不敢恭维。
用一个人的牺牲,成全另一个人的舒适;
用一代人的溺爱和放纵,换取下一代的无能和懒惰。
这样的恶性循环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从我们教会孩子要独立生活,承担自己的责任开始。
从我们教会孩子无论何时,都要照顾好自己开始。
从我们不再为孩子承担一切,放手让他去尝试开始。
3
会做饭的孩子,未来有多赚?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说过一句话:“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学会做家务,只是一件小事,但做好这件小事,也可能成为一项核心竞争力。
之前,上海有一位初中生因为会做饭被美国名校高中破格录取。
中国200多份简历中只录取了23名学生,为什么他能脱颖而出?
读书、弹琴、写字,一样都拿不出手。
但是他把自己做饭菜的过程,都拍成了视频,从买菜、清洗、切菜、调酱到出锅,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用朴实无华但真实的视频,打动了学校。
孩子自立,能够照顾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本身就是加分项。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首位华裔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曾在访谈中说:
“动手做饭跟做实验一样,可以训练一个人的专注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经验和能力,对一个人在科学研究中解决所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行科学的思考有很大裨益。
很难想象那些只会念书,连煎蛋、煮蛋都不会的孩子,会懂得怎么做实验。”
生活里简单的柴米油盐,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成长和修行。
第一是智育。
丰富多彩的时蔬肉类,从生到熟,开发的是孩子的形象思维。
手、眼、脑,三者并用,提升的是孩子的协调能力。
如何搭配组合、做得好看又美味,锻炼的是孩子的整合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
单是简单的炒菜,既锻炼了孩子自理能力,又能力全方位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何乐而不为?
第二是德育。
有句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做饭方知父母难。
只有自己做饭了才知道,一日三餐来得有多不容易,才懂得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体谅和感恩。
有时候我们觉得孩子不懂事,或许是我们忘了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机会。
从小懂得心疼父母,长大了必然会懂得心疼伴侣,家庭才会更幸福。
前两天,湖南岳阳一男子为怀孕妻子准备100道菜单的新闻,羡煞了一众网友。
他说:“女孩子怀孕期间,本身就不容易,既然不能帮她分担怀孕的辛苦,只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她最好的后勤服务”。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会做菜,也能够体谅妻子的辛苦,会分担家庭负担,这样的家庭,才会过得其乐融融。
会做家务的孩子,未来会更灿烂。
因为他学到的不仅仅是生活技能,而是懂得如何去理解生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父母:
“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
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
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
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点个“在看”,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教会孩子直面生活的能力,那将会是他一生的财富。
END

作者:教育编辑部落落。来源:教育致力于为0-15岁儿童打造前沿、权威的家庭亲子教育平台,通过解读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跟进教育部政策,为家长提供有指导价值和意义的内容。本文由教育编辑部原创,转载请联系微信号(id:judushu)授权。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章内容所涉及到的明星与产品不存在任何代言等商务行为,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yangyulianmeng 】,小编将立即删除。
点亮『在看』,留下你的评论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