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国际学校有很多理由,但如果按地区划分,会发现北京妈妈重视资源,上海家长对学术成绩要求,深圳妈妈呢?说实话,我一直没太看明白她们的打法。鸡的特别鸡,鸡出了Basis这样的国际圈里的衡水学校;佛的特别佛,直接送小孩读高尔夫学校,任凭成绩碎成了渣...
作者:mikizhou
本文原文来自:miki粥
微信号:mikizhou520
最近,和一个深圳有钱的朋友胡乱聊天,她跟我讲了身边几个妈妈鸡娃的故事,突然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现在说给大家听听。

01.
第一个深圳妈妈,是国际学校的学术鸡娃代表,小孩从最佛的国际园转去了最鸡血的贝赛斯。姑且叫她A吧。
家里有钱但不是大富贵,老公搞投资多年,有房有车经济不差,人脉也有一定的积累,所以她安心在家做全职妈妈。
因为老公做金融的,混得都是有点上流的社会,所以一开始她完全没想鸡娃。
你发现没有?真正的有钱人从来不说自己鸡娃,好像那些身怀各种绝技,英文流利、竞赛惊艳还能跑会跳的小孩,都是不是爹妈生的,而是从天而降…
妈妈A当真了。
为了和这群有钱人好好做朋友,每个月2万学费送小孩去深圳最贵的幼儿园。她觉得吧,那里富人云集,遍地名媛,通过混圈子捞人脉实现阶层跨越,可比等着教育改变命运靠谱多了。
但是天不遂人愿,想打入有钱人的世界,哪有这么简单?就算在一个家长群里大家朝夕相对,小孩的同学情分建立在穿同一条开裆裤上,每个圈层都严密地保持着内部流动。
之前讲过一个顺义妈妈,是我的朋友,当年看了《我是个妈妈,需要一个铂金包》很粉,于是托关系插班到纽约私立幼儿园,说想体验一下全球有钱人的教育。
她回来之后,我问感觉怎么样?她说,自己家小孩玩得最好的朋友的家境深不可测,只听说寒假旅行开私人飞机+包岛,但自己从来没有被邀请过。
小孩在社区里玩耍,豪门的父母永远是彬彬有礼,但那种礼貌出于教养,只不过是一种更高级的圈层隔离。
深圳妈妈A折腾了一年,也折腾了个寂寞,最终没能打入上流朋友圈,再回头一看小孩,就有了心理落差。
一年二十几万的学费,英美老师全天陪伴,结果到头来英文都不会说句子,只能蹦单词,拼音还不如英文呢,而数学都不会心算…
于是她愤而决定爬起来鸡娃,自己亲手搞语数外,还把小孩转学去了basis。
三个月之后就发朋友圈展示成果,小孩蓝思指数570+,腰不疼心不梗了,人也抖了,恶意自学有了成果,喊有钱妈妈速来请她传经…
朋友问,你说她为什么突发鸡血症?本来就是中产以上,吃喝不愁。
我想了想,她可能有一种全职妈妈的职业恐慌。
不工作不搞钱不用做家务,也没有高级感的圈子为老公的事业增砖添瓦,再貌美也只能当花瓶——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体现不出什么价值。
只有鸡娃,没有学历门槛(因为这个妈妈学历不高),没有技术壁垒,只要对小孩下了狠手,短期见效。
不仅可以稳固家庭地位,体现自己价值,没准还能实现逆袭,凭鸡娃的力量杀进深圳富太圈。
结果并没有随了她意。因为富太圈里鸡娃都是暗暗鸡娃,是不能明讲的,讲了就是对继承者智商的否定,这很不高级。
02.
第二个妈妈厉害了,某美国名校毕业,觉得无论做什么都是自带光环。之前我知道有这样光环笼罩的绝对自信的,还是观音菩萨。
言归正传。姑且称呼这个高知妈妈为B吧。
B妈妈的老公也是做金融的,名校毕业但因为年轻,资历尚浅,收入也自然要浅一些。但这完全不影响她的学历骄傲,动不动就拿名校说事儿,言必称:我上XXX的时候如何如何…
她还沉浸式地坚信,小孩集成了自己和老公的智商。朋友圈里晒娃,发的都是家有神童的感受balabala…
可想而知,这样的高知妈妈混圈也不会太成功,毕竟阔太最讨厌提学历:一方面是不太能拿出手;另一方面,都是成功人士,谁愿被人莫名踩上一头?
但是这个妈妈不自知啊。
拿出了当年学霸的劲头给小孩一顿猛鸡,准备幼小简历、熬夜写文书;在校抢资源霸外教,小孩得不到优待就狂发邮件,哪怕只是奶温问题都不依不饶。
最后,在妈妈B的苦心经营下,小孩被录了一所有门槛的IB学校,但学费平价,一年都不到十万。
我有点费解,学费那么亲民,可不像高质量妈妈的追求啊!满满的优越感,在这个崇尚搞钱的城市,不会坍塌吗?
朋友叹了一口气说,你是不知道,妈妈B貌似光鲜的生活之下,其实并不如意。
自己很能花钱,但嫁的老公不是矿。且,同为名校毕业的老公太精明,牢牢掌握着财权,每个月只给小孩的生活费,不管她的花销,所以她只能自己赚钱买花戴。
她对财富很渴望。虽然在同龄人里,生活水平中上肯定是有的。但是可能因为搞金融,接触到的都比较有钱,也就会浮躁一些。
鸡娃,只是她兼职的一个活广告。
看见别的妈妈找外教,就问人家多少钱?然后说,你们家小孩英文是不错,和我们家娃差不多,但是我们是自学…
我说,这种名校加鸡娃的妈妈,在北京只能当海淀家长,从小奋斗ZZP要进顶尖的中三,然后去海淀六小强。怎么她会选IB?
朋友说,还是觉得自己是有钱人呗。虽然没有财权,但是对学校服务还各种挑剔。毕竟是个连奶温都不放过的人呐…
03.
朋友跟我说,他发现一个未验证过的规律:自己高学历的,反而不太鸡血;妈妈在家地位比较高、有掌控力的,也不是特别鸡血。
剩下的,各有各的鸡。
鸡娃在深圳这个地方,是高级中产妈妈存在感和成就感的来源。她们骨子里相信,鸡娃可以改变人生,不是小孩的人生,也是自己的人生。
但是鸡娃老母亲之间却有一条鄙视链。比如前面说的,学历高的看不上学历低的,留过洋的看不上本地土鳖,学费20万+看不上每年才花10万块的…
还有一种最常见,「素鸡」的瞧不上「学科鸡」的…5岁蓝思550+怎么了?有我们学艺术搞体育这么高级吗?
在深圳这个地方,打球就打高尔夫。这才是鸡娃最有高级感的。
妈妈C就走得这条路线。小心翼翼地隐藏起别人语数外鸡娃的口水,在朋友圈里晒的都是娃练琴画画搞创作,然后配上一份课程规划——都是历史文化、气候观鸟、海底寻宝…
看得我啧啧称奇,感觉如果需要,估计妈妈C会毫不犹豫买下一艘破冰船,开赴南极研究地球变暖。
这样一切教育都精心规划的妈妈,会给小孩选什么样的学校?
呵呵,结果大出所料。她把小孩送进了一个管理松散,教室走廊都乱糟糟,看起来甚至都不太正规的国际学校。只是因为学校是全英文教学,每天2小时户外。

我说,这是因为对自鸡娃太有信心,还是有钱人任性?
朋友说,她确实挺有自信也挺有钱的。之前花几十万读幼儿园的时候,听说小孩要戴口罩,高兴地说可以暂时不上幼儿园了。
当时大家有点费解,后来才知道,她在家带娃一通自鸡,终于找了机会猛烈发光。语数外+琴棋书画+户外,还实践了她早就设计好的闭环社交——高知文化圈。
她鸡娃和前面的妈妈不同,一不是为了保住家庭工作,二不是为了混圈挽尊,感觉就是自己有门手艺,不秀不快。
我觉得好奇怪,这么自信怎么不在家教育?还省下20多万的学费。
朋友瞥了我一眼,人家去学校不是为了读书,就是搞圈层社交。20万还贵吗?不贵了吧。
而且,她这种鸡娃思路,一般人无法复制,只能干瞪眼,也算是优越感满满了。
04.
讲到这里,我和朋友久久没再说话,都陷入了对深圳阔人鸡娃的回味。

一个学校划分一个圈层。圈内惺惺相惜,圈外互相瞧不起,关系十分复杂。
在深圳有钱的鸡娃妈妈圈里,越是谦虚平淡对话,背后的含义越波诡云谲,带着某种心照不宣和意味深长。
就算暗地里揣满了血泪,但人前还是表现得一脸无辜:我从来都不管小孩的,他贪睡又不刻苦没耐心,所以最后靠自己一通乱打,随便考了个英国G5…
有钱的鸡娃圈都在暗戳戳努力,佛系家长也难免遭到暴击。
有个名校佛系老母亲,无欲无求也没有鸡娃爱好,但发现娃上一年级后和同年龄小孩相比差太多了,现在开始痛定思痛补课中…
为什么深圳的富人圈要这么鸡血?
朋友叹了一口气,他觉得很困惑,在大家都有见识有决心有毅力的情况下,突出重围的关键会是啥呢?
我想了想,是孩子的内需。
他问,怎么讲?
就是他想要。这个跟努力、学习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都没有关系,是他对世界有没有好奇心,探索欲和改变的想法。
现在教育的内卷,都是父母想要或他们觉得小孩想要,最后清北一堆优秀的娃,都鸡得无欲无求,毕业了只想体制内养老…
优秀的孩子不明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爹妈都安排得很好,毕业就不工作都有家庭兜底…都有了我为什么还要努力呢?
没有自我需求,爹妈再鸡都是瞎忙,就算是像妈妈C一样精心给小孩打造王者底座,最后是开盲盒;只有他自己想要,父母的努力才会转化成有效能量。
但孩子的内需却被忽略,一群人为了保住自己全职妈妈的职位,在教育的路上尽善尽美…
其实,孩子还是应该粗点养。因为不是有句话嘛,父母是弓孩子是箭,你可以给他方向,但是决定不了他最终能飞多远。
可明显这些妈妈都当自己是容器了,拼命塞满,小孩也就只是看到了一个容器里的世界。能有多大点儿?
不过,这样才好意思说自己是全职妈妈吧。
Miki粥,资深媒体人,教育纪录片总策划,创造了"顺义妈妈"一词。个人公众号:Miki粥(mikizhou52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