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光亮    思想的天空
有品味  有真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图源网络
浪奔浪流,带不走上海的痛:电话亭的女人和去世的记者童薇菁
文/于无声
(一)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了5月1日在朋友圈刷屏的那篇文章《被赶走前,她在红色电话亭住了一个月》
4月1日,上海浦西封控第一天,她牵了一只穿着红色衣服的狗,背着包,提着一些东西,走进了小区对面的红色电话亭。
整整一个月,她都住在里面。
然而在4月29号,那个女士在雨夜中被两个大男人把她的东西一件件从电话亭里扔出来,然后她被赶走了。她走的时候什么也没拿,抱着自己的小狗,光着脚往南边走了,没有留下姓和名。
4月30日电话亭里面已经空空荡荡,而红色电话亭的外面多了一个冷冰冰蓝色封条。
她是什么人?来自哪里?为什么住到了电话亭?离开了电话亭她又能住在何处?竟然在那个雨夜被赶走,一个人一条狗,消失在上海的这个四月。
这个故事本来有温暖的剧情,小区的居民和巡逻的警察都在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位女士,却偏偏迎来这样一个悲凉的结局。
图源网络
关于这个“电话亭女士”,《中青报》有一个后续的采访。我们从中青报报道的内容可知,“电话亭女士”大概是这样的一个人:
她是外地人,老家山东,50岁,结过婚,在上海生活了20年;本科毕业,学化工的,之前做国际物流;
她熟悉上海。她告诉记者:“外地人在上海,首先要听得懂上海话,然后慢慢感受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浦东和浦西不一样,‘上只角’和‘下只角’还不一样。‘上只角’就像北京三环之内,那个都是好地方。”
她喜欢读书,习惯去图书馆,常去上海市图书馆,或者是福州路的那个书城。
她有爱心。收留了一只狗狗,她捡它的时候,它只有一个半月,然后她养了它到现在有8个月了,一直带在身边。
她活得体面,因为做服装行业,喜欢国际知名品牌。外套是Chocolate的,这包包是MK,帽子也是品牌货,身上的羊毛衫也是大牌。
谈到为什么住在电话亭,她说不想给人添麻烦:“你住在酒店里,毕竟人家酒店房间可以出去卖钱啊,那为什么你白吃白住啊,对吧?或者我能帮酒店干点儿什么,那我住的酒店也还是值得的,对吧?我给你提供不了任何的帮助,所以不能白住人家酒店。”
她回答为何“流浪”:“有的时候生活就是这样呀,很简单嘛,想睡觉倒头就睡,起来就拼命挣钱,这不也是生活嘛?”“我这个人,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我觉得世上没有免费的东西,也不太占人家的,我总是要偿还的,对吧?人嘛,越简单越好。越简单,你不欠别人的,你反而可以洒脱地去生活。”
她为人乐观,并不认为自己的生活很苦,她只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家人会觉得我很不成功,然后又很苦,还厚着脸皮在上海,但是我没觉得太苦。”她认为上海不会在疫情中倒下。她说:“这个城市大嘛,它那个力量在那儿,轻易也不会倒下去”。
她爱上海。她喜欢在上海这个城市。她建议记者晚上7点以后,沿着黄浦区的街道走一走,去采访市井当中的普通老百姓、外地人,或上海人。
她懂感恩。她请记者代她感谢关心她的全国网友。
……
或许各位读者能从上面两篇不同视角的文章里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
于我来讲,无论这位女士究竟是因为生活所迫住进了电话亭,还是因为喜欢流浪的生活住进了电话亭。起码她是因为当下的疫情而遇到了实际困难,不然,谁会住进天天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和过往行人眼皮底下的电话亭?他们赶走她时,有没有想过如何安置她?这样一个外表优雅,又有爱心的女士,不值得我们给与足够的尊重和帮助吗?从她最后丢下所有行李也要带走狗狗的行为上来看,她的灵魂远远要比那些所谓依法办事的人要高贵的多。
(二)
昨天的上海又传来一个令人心痛不已的消息。
《文汇报》记者童薇菁死在封控的家里。4月30日,她刚编辑发表了疫情系列报导《我身边的抗疫故事》。不到五天,她就去世了。去世具体原因还不明朗。有人说是急病发作叫不到120,也有人说是跳楼自尽。她年仅三十出头,是在封控中为抗疫而死的新闻工作者。
图源网络
看着照片上的童薇菁,眼睛大而明亮,目光澄清,嘴角微露笑意,整个人看起来温润如玉,令人如沐春风。
她热爱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关注上海本地优秀的文化传承。而在疫情期间,更是身体力行的去记载上海普通百姓的抗疫经历。
图源网络
斯人已去。我们只能从她的文章和报道中去了解她的为人和她的才华。
她在文章《从杜甫到白居易,读懂那些“在他乡”熠熠生辉的中国文化》里写道: 今天,我们应该抱着怎样的视角走进这些汉学研究著作?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在获得“异域”的镜像后,面对自己将更加清晰自信。
图源网络
她在文章《陈尚君:从“皮陆唱和”中勾勒美好江南文化景观,对于“上海”有意外发现》中这样描述:晚唐文学史中有一段“皮陆唱和”的佳话,说的是陆龟蒙、皮日休两位诗人,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以江南生活为创作题材,以诗互相酬唱近700首,留下十卷《松陵集》,全景式地将江南文人生活的丰富面貌、江南百业生活方式,以及江南山水名胜及地方风物做了详尽的记录和立体的描述。并以当年结集时的原始面貌保存到现在,对于文学史、社会史研究均有重要意义。例如,在皮陆二人流传的诗作中,就有关于“上海”最早的一些珍贵的文字记录。
图源网络
她在文章《“开明、大胆、热烈、先进”,《长安十二时辰》是否把握住了盛唐文化的精髓?》这样发问:唐朝,以其灿烂先进的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史书中最迷人的一章。《长安十二时辰》故事所发生的历史节点——天宝三载,正是唐朝的顶峰时期。影像的创作,是否把握住了唐文化的精髓,成全了观众对这部分历史的怀想?
……
图源网络
她还写过好多关于文化电影领域的报道。
有一位上海文化行业从业者这样评价和留恋她:“童薇菁是一个特别好的人,不仅是好,她属于优质的人类,是少数我愿意称之为大家闺秀的人,身上有超过她年纪的静气,令人印象深刻。她这样聪明,简洁,诚恳和沉静,隐约令人望尘莫及。收到噩耗我嚎啕大哭了一回,这样的结局太粗暴,配不了你。今天我走了很久的路假装岁月静好,其实岁月并不。我们都沾了尘,是不干净的驴打滚。然后想对你说,如果再活一辈子,那时我们也还见面吧。希望那时候,世界是好一点的世界吧。”
图源网络
而我甚至有个念想,如果童薇菁没有离去,或许她也会去采访那个电话亭女士,她们两个人有共同的特质,那就是热爱生活热爱上海。
只可惜,这场疫情,让那个平日里精致体面的女士被困电话亭一个多月,最后被驱赶到狼狈而逃,只带着小狗,在风雨里光着脚。
也让这位才华横溢的优秀记者童薇菁撒手人寰,留下的是人们的无尽哀思和恋恋不舍。她们的轨迹再也无法相交。
(三)
上海疫情集中爆发已经一个多月了,封控也有了一个多月时间。这座城和这座城里的人,经历了太多的憋屈和磨难。
跟疫情相伴相生的是太多的揪心,太多的伤感,太多的生离死别,甚至太多的离奇魔幻……这一切给上海和上海人带来了无休止的疼痛,而直到现在,我们还看不到上海的痛楚何时能完。
上海,可不可以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上海人,可不可以不需要承受这么多的伤痛和灾难?
作为经济能力最强大,医疗资源最完善,民众觉悟最高,城市治理最好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理应要成为中国和世界的抗疫模范。但上海这次给出的答案并不理想。或许,只有时间和历史会给出答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上海今天的局面。
浪奔浪流,愿上海滩早日重返往日车水马龙,愿精致的上海女人们再度岁月静好。
作者简介
于无声,走了很多路的老男人,没有梦想,何必远方。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无尽哀思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