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据说是近几年最冷的春节,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在古时候也这么冷,人们都是如何御寒?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古代真的很冷吗?至少可以说,明朝确实冷。
翻阅古籍可以发现,明朝历史上的大型灾害大概发生了1000多次,听着很多,但与其他朝代比起来却算少的。可是,比起旱灾和水灾等,雹灾以及寒灾竟发生次数更多,占灾害总量的一半以上。
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断定,明朝长期处于寒冷状态,否则雹灾以及寒灾不会发生得如此频繁。因此,有不少科学家和学者对明朝气象进行了研究,原来从元朝初年到清朝末年是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而明朝则是这段时期中最寒冷的阶段。
中国处于亚热带,气候按说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可是却有四个著名的火炉城市,其中包括了南京。现在的南京一旦入夏,仍然闷热无比,难以忍受。在古代,南京也同样燥热,而且冬天少有风雪。
然而明朝时期的南京,冬天时的河流竟结了冰冻了起来,好几天都没有融化,《明史·五行志》曾记载“冬奇寒,河冻数日不解”。与之相隔不远的安徽同样有特殊气候“大雪数天,平地积三尺。”,积雪竟有一米高,都足够淹没一个六岁孩童了。
华东地区冷,我们姑且可以认为比较靠近北方,那么四季如春的南方又是何种景象?据《广东通志》,公元1506年广州琼州千里飘雪,境内积雪达数尺之厚。琼州也就是今日的海南,现在到街上跟别人说,海南也能下雪,怕是没人会相信,可是在明朝时的确出现了这种状况。
而且南方人什么时候受过寒潮的苦啊,自然没有准备御寒的衣物。虽然那时棉衣已经极为普遍了,可是全国都陷入了极寒天气,棉花的需求暴涨,一斤棉花堪比一斤黄金,普通民众难以承受如此高昂的价格,所以很多人因此被冻死。
明朝时寒冬持续的时间长、范围广,而寒潮过后总是不可避免迎来旱灾,旱灾则会导致粮食大粮减产。《阅世编》中提到,明朝时期的雨雪天气出现了南移现象,河洛、齐鲁、吴越、荆楚、三辅等重要产粮地区出现长期的大旱灾。
天气能把人冻死,牲畜也自然不例外古代牲畜除了用于食用,更重要的作用是协助生产耕种,所以它们的价格都非常贵。可是在极寒天气下,不少牲畜被冻死,那就意味着生产的劳动力没有了,又谈何耕作、生产粮食?
还有另一点是,寒潮天气导致交通不便。河流被冻,水路不通,但是陆路一样不好走,因为积雪太厚,又或是冰面太滑,马车难以前行,就算是人也举步维艰。如此一来,货物流通出现困难。
就在这多重灾害之下,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如果我们仔细查看历史,也可以发现大多数朝代更迭时期,都出现了小冰河时期。最早有记载的小冰河时期出现在商朝末年,随后在东汉末年、唐朝末年以及明朝末年。
寒潮夺走了不少民众的生命,成为战争以外另一大人口锐减因素,能幸存下来的人都是怎么御寒的?根据《齐民要术》中的记载可以得到以下几种方法:熏烟、培土、包裹等。
烟熏法可以帮助保暖,对落叶、干粪以及柴草等进行燃烧,其释放出的烟雾可以减弱地面的冷气辐射。而培土法则适用于农作物保暖,用松软的泥土将农作物的土层加高加厚,将土壤覆盖到根茎以上,能有效给农作物御寒。包裹法则是非常简易的给树木等包裹上一层保暖物。
但是这些方法都只能维持比较短的时间,因此需要熬过小冰河时期,是一段非常艰难的奋斗过程。不过始终都会万物复苏,历史在小冰河时期过去以后,也会开启新的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