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批00后大学毕业,进入就业市场。

而围绕他们的命题,成为“考研考公”“内卷”“推迟毕业”……
在媒体语言里,他们是抗拒就业的一代
而在这个“啃老”已经不是贬义词的时代里,去小县城做公务员、推迟毕业来逃避找工作,或者呆在家gap几年……这些“躺平”的选择,成为现在年轻人挂在嘴边的愿景。
但是这真的意味着00后这一代年轻人出现问题了吗?
在央视网和微博以及二更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出圈·闪光青年》里,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这个视频通过询问年轻人,探究年轻人在这个时代里最真实的困惑:#做个快乐的普通人很难吗# #年轻人还执着大厂吗# #在大城市闯出一片天地才算成功吗# #上一代对年轻人误解太深了# #00后是最难的一代吗# 这些话题引起了00后们的集体共鸣。
视频中纪录的年轻人,这些人最小的21岁,最大的26岁,都是正在经历从象牙塔走进生活所带来的阵痛的年纪。
所以你很容易就会发现,当今年轻人的困惑,比起“梦想”“远方”“改变世界”这样虚无缥缈又宏大的话题,他们的困惑大都在于:工作和生存
短片中一位23岁的女孩,回忆自己刚进入社会的困窘:我投了三四十份简历,得到的面试却很少。
另一位女生,刚来北京的时候拿着2000块,却发现北京的租房市场需要押一付三。
这些都是年轻人面临的最真实的困境——生存。
前段时间有一个普通的女孩,每天用几分钟分享自己考研失败后的小县城生活,不到两个月涨粉三十多万,因为很多人在她这里找到了共鸣。
她今年考研,但分数线狂涨30分之后,她以为的高分自然直接落榜。迫不得已去找工作,但因为专业冷门,只有县城一个月薪1300的工作联系她。
她是很多年轻人的缩影。寒窗苦读几十年,想要走出小县城,却发现连大城市的一张床都支付不起。挣扎过后,无奈的选择家乡小县城。
而他们并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努力了面对的仍然是无力的未来。
就像B站一位今年毕业,找工作无望的UP主说的那样,当“小镇做题家”拼尽全力以为考上大学就能让他们留在梦想中的大城市之后,“学历贬值”这样残酷的现实又将他们扔回原地。
“把一个井底之蛙从井里捞出来,等他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之后,再把他扔回去。”
而当上一代以“过来人”的态度俯视年轻人时,他们自然看不到真实的年轻人。
就像作为上一代人的歌手李健所说的:“我觉得年轻人现在很多困境比我们当时还难。我98年大学毕业,到99年我就挣4000块钱了,但今天物价涨了这么多,很多人还没有赚到4000块钱,而且很多大学毕业生工资比这还低。”
一个无法否认的现实是,当代年轻人,真的很累。
上一代人很难理解这一代年轻人的痛苦,
每一个年代,给予年轻人的机会都是不同的。正如短片中所说,这个机会对于70后是下海潮,80后是买房潮,90后有一个真空期叫作新媒体。
换一句话说,每一代年轻人都在时代的浪潮下,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
而听着这些神话长大的00后 ,却发现时代并没有给予他们创造这些神话的机会。不管是伴随着疫情而来的全球经济大衰退,还是上升渠道的迅速缩窄,00后的困惑大多来源于——预期和现实的差距
这几年毕业的学生,父母大多都是70后,那还是一个高学历就等于成功的年代,所以当他们从小听着“名校毕业,年薪百万”的神话,苦读几十年,却痛苦地发现,学历贬值已经成为现实。
当不少工作只要985、211,当有些工作只招研究生,大部分年轻人只能挤破头去考研究生。而所有人都涌向研究生这条路,那便必然是一条厮杀之路。
今年考研结束,一篇《关于391分还是没学上这件事》刷爆全网。当拼尽全力,用一年的时间考出一个几年前已经上岸的分数,却在“内卷”的环境下发现这个分数连进复试的资格都没有。
机会少,竞争却无比激烈,是上一代人所无法理解的当代年轻人的困局。
另一方面,80后的买房潮带给80后成功的后果,是00后这一代年轻人面对高昂的房价的无力。
上一代用“买房”来定义成功,但这一代年轻人却发现自己的工资可能永远都达不到这个“成功”的标准后,年轻人只能在无奈中选择“躺平”。
就像微博基于对大量年轻用户的洞察,发现这届年轻人所谓的“躺平”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自嘲,他们拥有更多“成功”的标准和方式,而推出纪录片《出圈·闪光青年》,希望上一代从当下时代背景和视角出发,去平视年轻人,理解他们的态度和选择。
由此视频引发的话题#这届年轻人可堪重任#很快冲上了热搜,然而也招致了一些年轻网友的不同意见。
因为他们在沉重的现实面前,不愿意再听虚无缥缈的呐喊。有的网友嘲讽“可堪重任=房子、三胎”,也有人说“是不是躺着的韭菜不好割了?加油让韭菜站起来?”还有人表示“房贷确实挺重的,养老金以后也不知道能拿多少钱。”
 不过《出圈·闪光青年》并不是给年轻人戴高帽,鼓励他们在风雨里去承担重任,而是让社会、上一代看到年轻人面对时代命题、人生困境时,他们从内部迸发出来的精神力量。
当代年轻人,看上去像是“垮掉的一代”,“躺平和摆烂”挂在嘴上,但喊出来多是自嘲,现实中的他们仍然在顽强的努力发光。
视频一直想告诉年轻人,“可堪重任”并非呼吁他们买房子、生三胎等,而是基于他们表现出来的顽强和韧性等内在力量,已经获得了社会认同,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是能够扛起时代大旗的一代,他们依旧会是闪光的一代。
《出圈·闪光青年》希望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看到他们的力量,给他们面对未来的信心。

而他们也给出了答案:这群年轻人,正迫切地希望以自己的价值观定义自己的人生。
正如他们自己的理解:“你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点,就是在改变世界”。
所谓反内卷,是不希望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反而被同质化的成功观绑架,成为时代洪流中最不起眼的那一颗。
上一代人眼里年轻人在“躺平”,其实只不过是如今的年轻人的价值标准早已和他们的不同罢了。
而不同,永远没有对错之分。
或许在上一代人眼里,买房买车是成功的标准;而这一代年轻人,更愿意关注的是自己本身的价值有没有在这个时代体现。
他们早已不愿意像上一代,一辈子被困在房子下,而是昂首过梦想中的简单又激扬的人生。于是类似县城公务员这种能给他们心灵带来平静的工作,成了他们向往的一种生活。
同样,年轻人不“垮”。短片中那个26岁的男生,刚来北京的时候欠了很多钱,经历了无法想象的艰难时光,但如今被问到“你觉得现在的毕业生应该来北京吗”,他还是会回答“应该来北京”。
北京象征着未来,象征着提供给年轻人创造世界的机会的平台。
经历艰难,年轻人们对未来仍然充满希望。
年轻人没有“躺平”。他们没有无所事事,而是学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就像那个24岁的男生,或许有不甘,但他仍然一腔热血,希望改变一些他能改变的事情,影响一些人。
在主持人面前,他勇敢说出自己的理想:“我的梦想是做一件事,然后这件事能够造福一些人,同时我能因为这件事被一些人铭记。”
他们正以自己独一无二的姿态,慢慢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
00后拉宏桑在上海隔离期间,自告奋勇成为楼长,在隔离期间保证整栋楼的秩序。
去年河南疫情,00后大学生创建救助表格,解救了很多危难中的人。
抗疫前线,年轻人早已经成为队伍的主力。志愿者,服务队,年轻人的身影随处可见……
前两天,两个99年援沪女孩的照片在微博疯转。20多天里,她们完全封闭在大润发,每天卸货、分拣、打包,晚上就在店里帐篷打地铺。
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上阳台,那穿过乌云的阳光给了她们无限的憧憬。在眺望远方的时候,同伴拍下了这个瞬间。
她们两个的身影,就是当今年轻人的身影。只要前方有光,他们可以等待乌云散去。
这一代的年轻人,正在默默地改变着世界。
正像短片所传达的精神一样,他们希望00后这一代年轻人,能更自信,更勇敢,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创造未来。
因为,他们,就是未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