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村上春树
来源:印客美学
作者:小印
每晚带你吃瓜看天下
"死亡"
是永恒而深刻的美学命题,也是面向生的艺术。

然而,中西艺术对于死亡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表达。
01
中西艺术怎么面对死亡
面对死亡,中西方在艺术中有着不同的诠释。
就拿骷髅来说,西方骷髅画揭示的是人们对死亡的无惧,而东方则是对死亡的麻木。
下面这张骷髅舞就非常典型。
白骨们在墓地下欢快地跳舞,不断引诱地上的活人加入他们,诱惑他们主动走向死亡。
活人们则神色平静,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死亡与自己的距离。
既然人类对死亡无能为力,所以他们能做的只有调整心态。
而中国关于骷髅的创作则反映了古人面对死亡的沉思与麻木。
就像李嵩的《骷髅幻戏图》,大骷髅虽然只余枯骨,但却穿戴幞头纱袍。
他盘左腿屈右腿的姿态与正常人无别,手中还把玩着用丝线吊着的小骷髅。

背后哺乳的妇人却淡定自若,与一旁神情慌张的妇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幼年、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全都在一幅画出现,这是在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隐喻对死亡的态度。
对于死亡的表达,中西方也有不同。
在西方文学中,死亡常常被作为一种带有想象和悲剧性的元素。
比如《俄狄浦斯王》,死亡就是一种相对想象的存在,作为一种想象力意识,推动人物走向深渊。
并且,他们喜欢直接表达死亡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死亡既是现世生命存在的终结 , 也是生命在彼岸世界的新生和永恒。
相比之下,中国文学就更加含蓄,他们会对死亡进行审美化描写。
比如《红楼梦》中的“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死亡就被理解为是一种生命的回归。
意象化的表达让情景高度融合,哀婉凄美之中饱含缠绵之情。
东西方对待死亡的态度也不同。
对于西方人而言,死亡是值得肯定的。
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
古代希腊人称自己是“英雄民族”,不断地用死亡证明前进的道路的正确性。
正如苏格拉底之死,是追求真理的死亡,是不妥协的带有英雄色彩的高尚死亡。

即便是死于瘟疫,也不是一件丢人的事。
《死神的胜利》极具概括性地描绘了当时黑死病爆发的景象。
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疾病之一,代表死亡的骷髅骑着战马向人们发起进攻。
所有的生命都是残缺的,静谧的森林与杀戮的张力形成鲜明对比。
在死神面前,不同阶层的人都无法躲过这支命运的弓箭。
而东方对死亡则持一种否定态度。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最后的化蝶,就是如此。
人们不愿意承认真正的死亡,所以选择了让他们在想象中永远在一起。
《聊斋志异》中所刻画的人鬼情未了也是对死亡的一种否定。
死亡打破了爱情,所以古人用一种想象的张力否定死亡,让人鬼再见。
通过这种对死亡的否定,古人就化解了死亡所带来的具体遗憾,覆盖住了本来的悲惨。
在纪念死亡的方式上,中西方也有着天差地别。

西方纪念死亡的方式大胆又浪漫。
死者亲属在葬礼流下的眼泪会被收集起来做成殉葬品——泪瓶。
泪瓶盛满了悲伤的泪水,这就让“死亡之痛“更具仪式感。
在当时甚至出现了“泪水蒸发殆尽才是服丧终结之时”的说法。
除了泪瓶外,还有人会选择给尸体拍“艺术照”。
对于摄影师而言,睡梦之中的婴儿是最容易拍摄的。
但是有时也需要解决闭眼和姿势的问题。
对于闭眼,摄影师大多会直接在眼皮上画个眼睛,堪称早期ps术。
至于姿势,有些摄影师则发明出了能够支起头部的椅子。
与西方喜欢折腾尸体的大胆不同,中国人纪念先人的方法更加内敛,但其中的意蕴却更为浓厚。
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纸扎和冥币长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冥币是直接的物质表达,体现了人们对于死者的尊重。
冥币上印着的通常是具有象征性的人物或是传说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大多时候都是“玉皇大帝”这一形象。
纸扎也是如此。
烧纸扎不仅为死者送去了物质资源,也送去了生者所有的牵挂和思念
随着纸扎艺术的发展,纸扎渐渐走向世界。
在外国人眼里,纸扎是中国浪漫的纪念死亡的方式。

02
为何中西死亡艺术差别那么大?
中西方在死亡艺术上呈现出的艺术美学,都与它背后的哲学、宗教息息相关。
西方死亡哲学大多认为死亡是自己的事,所以他们更强调死亡的个体性
正如海德格尔提出的“向死而生”的观点。
死亡只是人生命中一件没有经验的事情。
只有直面死亡,才能真正了解生的意义,超脱了对于死亡的恐惧,就能使生命到达更高的境界。
因此,西方的死亡艺术体现的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对已知的怀念
而在中国,人们认为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主体。
因此他们更强调死亡的社会性,社会才是死亡哲学的终极目的。
正如同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他认为义不仅不是外在于人本心的东西,反而是内在于人的本心。
又如司马迁所说的“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亡的价值取决于人为何而死。
死亡与生命的价值融合,它既是个人对社会的维护、反抗,也是衡量生命价值的标准。
因此中国的死亡艺术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知的坦然
。‍

除了哲学体系,宗教也影响着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和表现死亡的方式。
中国宗教侧重现世,追求今世的完满。
虽然佛教认为现世艰苦,但并不完全否定现世人生的价值。
相反,它肯定着现世人生的意义,把对彼岸幸福的追求转变为在此世的现实生活中的追求。
基督教重则侧重来世,以彼岸的永生为终极目标。
它认为人类具有原罪,现实世界是罪恶的深渊,尘世生活是罪恶的。

人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得到神的宽恕和拯救,死后进入天堂,回到上帝的身边,获得永生,享有彼岸永恒的幸福。
此外,语言也导致了东西方对死亡描述的不同。
汉语言本身是一种高度意象化的诗性语言,这就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很少直言死亡,而是借感性隐喻表达死亡。
正因为我们对死亡有着各种的解答,才能构成死亡艺术的终极审美。
@如果你竟然看到了这里,希望能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END-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请联系。
本文授权转载自印客美学(id:ink20160101)。一个美学和艺术的科普地,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审美,欢迎关注这个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