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控期间,人们的步履似乎不再那么匆忙,即便仍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彼此的眼神也似乎更多了一些认真,目光也停留得更长久。
垂杨柳社区管控小区里,午后出门遛弯的人们。新京报记者 朱清华 摄
文丨新京报记者 朱清华
编辑丨马小龙
 校对丨刘军
本文1487字 阅读3分钟
夜里下过一场春雨,窗外的树叶长得更加茂盛,时不时随风沙沙作响,道路两旁的树叶交织,撑起来一条林荫道。
万籁俱寂的时候,人的听觉自然敏锐起来:叽叽喳喳的鸟声,远处车流的声音,老人拐杖着地的声音,小孩追逐嬉闹的声音,毫不违和地在这片疫情管控区里交融。
4月28日,是我在北京朝阳区垂杨柳社区管控区居家的第四天,也是这座城市再度与疫情对抗的第七天。做饭、打电话采访、写稿……居家的日子,平淡充盈。
直到晚上,楼下突然响起抱怨声,听起来像是一个青年男性。打开手机看了看小区群,发现了声音的源头。
原来,小区群里刚刚通知了核酸检测时间,同时要求检测时要戴N95口罩。有人询问,是有工作人员现场给大家发N95口罩吗?
有位紫色头像的女士回答,最好戴上自己的。她担心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摘口罩、戴口罩,反而会引起病毒传播。她还建议,出发前工作人员应该给每栋楼分开发放好N95。
有人回应称,可以在自己的口罩外面加戴N95,双层口罩,不需要换。紫色头像接着回应,搞不懂这样的操作。有人又出来说,让这位女士有建议好好提,别在公共群里抱怨。一来二去,起了场小争执。
我们小区从4月25日开始管控,随着管控日子的持续,群里偶尔会有少部分人的情绪比较激动,但这次延伸到了线下。不过,楼下抱怨的男声,几分钟后无人响应也就消失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群里有个人一直在中间调停,后来得知他是心理医生,还接诊过受上海疫情影响的居民。
针对群里两位情绪最激动的邻居,心理医生让各方都冷静一下,表示理解他们的立场,又安抚了各方的情绪。到晚上9点,这场争执结束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打开手机,又看到这位心理医生分享了一些缓解焦虑的建议,下面接着一连串的点赞。
管控期间,垂杨柳东里一居民群里,有一位心理医生不时给居民提出建议。图/小区微信群聊截图
之前,我也采访过一些其他地方居家隔离的群众,疫情期间出现一些焦虑的情绪很正常。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带着不同的社会身份在小区群里,很少说话,但关键时候,还是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去主动帮助别人。尽管走到线下,可能也无法辨认出彼此的模样。
目前,我们社区的超市和菜站都开着,快递也还可以送到。
4月29日,我下楼去买菜。不远处走来两位穿着马甲的大叔,他们互相打了个招呼,临走时还说,“可能很长时间见不到你了。”实际上,这些陌生人,我下次再见可能也不会记得他们的模样。
在封控期间,人们的步履似乎不再那么匆忙,即便仍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彼此的眼神也似乎更多了一些认真,目光也停留得更长久。
走进菜站,终于见到了肉铺老板,前几天来的时候他没在。原来他住在垡头地区,因为有了确诊病例,他所在社区也被临时管控,做完核酸检测正常后,才回到这里的。跟他交谈了几句,他很开心,笑起来的时候,眼睛依旧眯成一条缝。
水票也快没了,买完肉我又顺路去了一趟水站。一次买了20张,平时买20送2,今天水站阿姨送了我3张。我说,“怎么这么好啊?”阿姨笑了笑,没有说话。
跟小区群里的心理医生一样,每天仍能见到的肉铺老板、水站阿姨、遛弯的大叔,也或是来去匆匆的快递小哥,尽管他们仍只是我生活里熟悉的陌生人。但这些面孔,每天都能见到,给封控时期的生活添了些许暖意,让人心安。
洋葱话题
你对此事怎么看?
后台回复关键词“洋葱君” ,加入读者群
推荐阅读
让蔬菜走出崇明
陷入氯巴占“漩涡”的家庭
向手机“宣战”
有你“在看”,我们会更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