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 有深度 有广度
就等你来关注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耀匀 | 图:Google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疫情的扑朔迷离,摧毁了我们长久建立的安全感,带来难以言喻的不确定性。似乎只能用毫无节制的购买抵抗焦虑,靠不断累积的物资自我安慰,在囤货的硝烟中,默默等待封闭或开放。
在著名的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我们仿佛被瞬间砸穿几层楼板,从最高层级的精神追求中,直接掉落到最底层的生理需求。随时处在焦虑、恐慌和担忧的状态。
我们对生活的期待和欲望,也从曾经的出国看看、到国内看看、再到出城看看、出小区看看、下楼看看,到如今趴在窗边看看。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除了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对生活还应该有什么样的期待。如何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守住生活的底线?这都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层反思。
面对环境的挑战,为什么有的人只做自己能做的事,而有的人则能表现出一种超越自我的激励?为什么有的人始终能保持积极的态度,而有的人则选择消极的自我逃避?人性的境界,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如何达到?
本期就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途径方面探讨「生存」这个重要的议题。在这个特殊时期,也许会带来不一样的启示,也让我们反思,对自己而言,什么是值得期待的生活。
无论黑夜如何漫长
黎明白昼终会到来
当涉及到人类需求时,落脚点往往是需求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除去吃饭、睡觉、性爱这些浅层欲望之外,那些驱使全人类的本能需求。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有五个基本需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些人类天性中真正的内在本质,即使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也不会消除或改变。而只有满足基本需求,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通常而言,基本需求之间是连续不断、永无休止、此消彼长的。
我们可能永远不会被彻底满足,因为一个需求满足后,另一个会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此起彼伏。并且,这些需求之间会根据环境,按照优势等级自动排列轻重缓急

生理需求
SURVIVAL
作为第一层次,生理需求就像吃喝拉撒睡,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这些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
在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对食物的需求一定最强烈。


比如,对于长期饥饿的人而言,最大的理想就是食物充足的地方。他会认为假如可以确保余生都食物充足,他就会感到幸福并不会有任何奢望,生活最大的意义就是温饱。
过去很长时间,我们从来都不用担心基本的吃饭问题。但一夕之间,身体被迫闭关,平台抢不到菜,存粮眼看见底。
此时我们被生理需求主宰,会潜意识的丢掉其他需求,全身心投入到对食物的渴望之中。这些难忘的经历会引发人生观的变化,让我们重新反思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安全需求
SECURITY
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新的更高级的需求会重新控制身体,就是安全需求。即对安全稳定、免受惊吓、井然有序的外部环境的需求。
和忍饥挨饿的后果一样,如果始终处在不安全的环境中,仅为了安全而活这个信念会取代一切。
对于威胁的反应,表现最明显的是幼儿。当他们突然跌倒、遇到打雷的惊吓、受到打骂或欺负时,会全力以赴地给出反应 —— 情绪崩溃。
随着成长和知识的逐渐完备,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和身体机能的发展,这些危险也变得不再可怕,可以受控制,这也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往往偏爱熟悉的、确定的事物。比如稳定的工作、可控的环境,亲密的朋友等等,这也是为什么走出「舒适区」需要极大勇气。
这就是为什么这段时间,即使暂时不愁吃穿的,只要封闭或者不确定的日子看不到头,恐慌就会与日俱增,因为它触及基本的安全需求。
归属需求
BELONGING
归属需求,是指亲情、友情、爱情、性亲密等更深层的情感需求。
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我们会强烈地感到孤独,渴望建立情感关系,渴望在团体和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比如跟邻里乡亲或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感联络。

渴望集体感最形象的例子是士兵,为了抵御共同的敌人,他们会被推入一种亲密的兄弟关系,甚至持续一生都会保持这种紧密关系。
人是情感动物,社会人需要的正常交流。因为疫情打乱了计划,我们被迫和亲朋好友分隔,根本没有机会面对面认真地沟通和交流。
现代社会的流动性、环境的分崩离析和不确定,都加剧了人们对归属感的渴望。如果社会要发展健全,就必须满足人内心的情感渴望。
尊重需求
IMPORTANCE
我们都需要对自身稳固的自我评价,需要建立自信以及获得他人的认可。「尊重需要」得到满足会增强自信,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
一旦尊重需求不能满足,就会产生自卑和无能感,容易丧失信念,感觉无依无靠。只有当我们感觉受到尊敬的时候,自尊才是最稳固的。
自我实现
SELF ACTUALISATION
需求层次的最顶层是自我实现。即人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欲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使自己成为独特的个体,成为所能成为的一切。
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就必须成为什么。比如作曲家必须作曲,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否则始终都不会甘心。
人必须忠实于自己的本性,发挥使命和价值,这就是自我实现。
按照需求层次理论,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是由低到高排列的。我们不会因为获得一种需求就感到满足,而是会逐渐升华和发展。
一旦人们长期满足了高级需求,并获得了价值感。高级需求就会变得独立,不再依赖低级需求的满足,人们甚至会蔑视曾经使他们过上高级生活的对低级需求的满足。
对于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全部基本需求都只是部分得到满足,同时又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缺憾。
要想更直观地描述这个层次序列,可以任意假定数字。比如普通人大概满足了85%的生理需求,70%的安全需求,50%的归属需求,40%的自尊需求和10%的自我实现。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有些人从出生伊始就严重缺乏关爱,那么成年后可能永远丧失了对爱的需要,也就很难再拥有爱的能力。
再如,一个从未体验过饥饿的人,很容易低估它对人的折磨。将食物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为了高级需求而放弃基本的需求。
也可能,一个为自尊而失去工作的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贫困后,为了找回工作,甚至不惜牺牲自尊。
还有一种特别的现象,是由于早期的满足而增强的一种挫折容忍力。
就是生活基本需求始终满足,产生的稳固健康的性格结构,能够对不同意见或观点泰然处之,抵御舆论的压力,为坚持真理不惜一切。
正是那些给予爱并且获得充分的爱的人,能够为了信念、理想或者高尚的信条,放弃基本需求。如今,我们比任何时候,更需要重新审视这些基本需求在生活中的比重,然后重新调整生活的目标和方向。
自我实现的八个途径
我们作为高级的生命个体,不应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还应该主动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生境界。
抵达需求层次顶层的人,即自我实现,意味着不仅心理健全,更能充分开拓和运用自己的天赋和潜力。
他们享受基本需求,却并没有成为这些需求的俘虏。而是专心从事着能够享受其中的工作,献身于能够寄托自己终极价值的存在体验。
成为自我实现的人,是我们的共同追求,也展示出人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忘我。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忘我的体验生活。就像小孩在玩玩具时的那种全神贯注、忘记一切的感觉。这就是自我实现的时刻。
就是当你真正升华成人之时体验的状态。忘记伪装、拘谨和世故,呈现出孩童般的纯洁无邪的忘我状态。是自我实现的第一个途径。
第二,成长。生活中充满选择,每次选择都有前进与后退之分。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把每次选择都变成成长,而不是趋向防御和畏缩。
第三,真实。能够实现真实的自我。每个人都有自我,应该倾听内心的呼唤,而不是按照父母的教训或者权威的声音,来塑造自我。
第四,诚实。当你有怀疑的时候,要诚实面对而非刻意隐瞒。
诚实意味着在许多问题上反躬自问,意味着承担责任和后果,这本身就是迈向自我实现的必经之路。

第五,勇气。意味着敢于与众不同,宁愿不受欢迎也不随波逐流。
第六,持续进步。自我实现不是最终状态,而是连续的实现过程。
努力做到极致,需要经历勤奋刻苦的准备阶段。选择将目标定在追求卓越的水平并竭尽所能的实现。
第七,放弃防御心理。识别出自己内心的防御心理,然后找到勇气,放弃这种基于本能的自我防御。
比如恋爱中,面对对方可以卸下防御,充分感受体会对方的需要,并不求回报的全然接纳和彼此尊重
第八,高峰体验。堪称自我实现之人,最极致的短暂时刻。
自我实现者拥有坚强的个性,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谁,期待的目标,需要以及擅长什么。善于正确运用自身力量,并充分发挥真实的本性。
这种难以用语言形容,却极其深刻的极致体验,称为高峰体验,是人性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这些美妙体验有的源于自然,有的来自音乐或者情感滋润。比如刚刚生产的母亲注视婴儿时的感受,科学家终于攻克技术难题的时候,还有两情相悦时的浓情蜜意。
高峰体验中会丧失时空感,达到忘我的境界。比如,艺术家狂热创作时就丝毫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清醒后恍如隔世,不知身在何方。
我们都渴望达到高峰体验,但它通常转瞬即逝,因为太震撼太耗损人了。我们的机体太弱,无法承受持续的亢奋,这是一种担心被摧毁、害怕失去控制的合理畏惧。
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者体会的短暂时刻,是心灵深处的满足和超然。自我实现不是某一时刻,而是许多微小进展的日积月累:包括不仅限忘我、成长、真实、诚实、勇气、持续进步等。
对于现代人而言,马斯洛这位上个世纪的心理学大师,关于人性的洞察和理解依然具有启发性。
在这个变幻的时代,即使我们的需求和欲望随着环境的变化逐渐下降。也不要忘记在基本生活需求之上,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上帝赋予每个生命真正的意义。
愿你能够找到生活的平衡点,在不确定的时代,拥有确定的生活。
Reference
1.Abraham Maslow 《The Fu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2. Abraham Maslow 《Hierarchy of Needs: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3. Abraham Maslow《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4. Abraham Maslow《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 Experiences》
生命包括两部分
过去曾是一个梦
未来是一个希望
| 箴言 9:10 |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 Copyright
丹尼尔主编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FAITHBOOK留白笔记本
提高你的自我管理能力

记录你的人生美丽见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