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妈。
最近有一部争议很大的热播剧,不知道你们追没有。
任素汐主演的《亲爱的小孩》。
《亲爱的小孩》官方海报
因为它,沉寂许久的国产剧市场都热闹起来了。
一边,是官媒批“贩卖焦虑”;
图源:网络
一边,是听说它被批“贩卖焦虑”的妈妈,到豆瓣上“报复性打五星”。
微博网友发言
出于好奇,我追完了24集,情绪有点复杂。
印象里,“悬浮”才是国产剧的争议焦点,如今不“悬浮”了,却又因为“真实”吵起来,魔幻。
但就在你想为它的“真实”叫好时呢,越往后越狗血的剧情,又让人不由得叹声可惜。
今天就来聊聊追剧感受吧。不管怎么说,有争议还是好的,至少说明有人看见。
看见,才是反思的开始。
共鸣
昏暗灯光里,女人仔细端详着镜子里的自己。
她取出卸妆棉擦拭掉眼角的粉底液,脸颊两侧露出肉眼可见的黄褐斑。
她撩了撩前额的刘海,深深叹了口气。
接着,她退后几步,看见镜中严重走样的身材,高高隆起的肚皮上,妊娠纹像老树枝一样蔓延开去。
女人的眼神里,既有初为人母的期待,也有无所适从的忧伤。
没有旁白,沉默的微表情已表达一切。
强烈的代入感,足以抓住每个生过娃的母亲。
再往后看,细节体现出的共鸣逐渐增强。
身为语文老师的方一诺(任素汐饰),即将临盆还在上课,突然羊水破裂,她强作镇定:
“这节课自习,我先去生个孩子,你们都老实点啊。”
夸张吗?一点也不夸张。
放眼当今职场,权利不见得对等,但义务,绝对是把“男女平等”贯彻得最好的。
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的方一诺,刚刚还在跟母亲开玩笑,“生个孩子而已,能有多疼。”
一进产房就被啪啪打脸,那痛,真是欲死欲仙。
孩子总算平安生出来了。
抱回病房后,婆婆一家人全围着孩子转,没人注意到病床上的方一诺,正努力挪动身子去够床头柜上的水杯。
熟悉吗?这种使不上劲的无力感。
好在一诺母亲碰巧进病房,见状赶紧端起水杯递给女儿,在吵闹声中轻轻安慰:“没事,没事了。”
终究,只有母亲最懂母亲。
因为喝酒看球晚起的丈夫肖路(秦昊饰),接到电话匆匆赶来。
第一件事,是帮他妈送胎盘给弟弟吃。
荒谬吗?没经历过的女性,可能会觉得荒谬。
经历过婆媳矛盾的女性,大概只会沉默不语。
就算没有“吃胎盘”,也有“用尿布还是尿不湿”“孩子衣服要不要分盆洗”“奶粉还是母乳”等等鸡毛蒜皮的理念冲突。
你说,那大家别住一起了,干脆请月嫂吧。
请过月嫂的妈妈就知道,“月嫂好不好,全凭娃运气”。
尚不完善缺乏监管的市场,意味着高企的信任成本。
作为新手妈妈,方一诺既依赖看上去比较专业的月嫂,又出于母亲天然的警惕心提防着毕竟是外人的月嫂。
一会嫌月嫂记的笔记有问题,一会怀疑月嫂为偷懒给孩子兑奶粉。
最后,一场“黄疸风波”撕裂了信任,月嫂跑路,方一诺不得不恢复独自带娃状态。
你会说,不是还有老公吗?
呵呵~
剧中老公肖路,和大部分中国普通中年男性一样,无法共情女性,也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妻子。
他在外面吃了一碗加辣椒的面后,才给妻子带了不加辣椒的回去,谎称自己没先吃时,还打了个饱嗝。
夜里孩子哭了,他躺在床上问要不要帮忙,却连什么是爬服也搞不清楚。
面对一诺提出的所有关于孩子的问题,他都用“不是啥大事,你就是太紧张”的统一话术安慰,其实完全没留意她产后焦虑的情绪。
豆瓣下有妈妈评论:
太有共鸣了!我到现在还记得,生完孩子在病床上指望老公的无力感。自己夜不能寐,他却呼呼大睡,为了全母乳,每天每2小时吸一次奶,从怀孕开始,就没睡过一个整觉。
这部剧用各种细节、对话,把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赤裸裸、不加任何粉饰地呈现出来,引发共鸣,让人去审视“习以为常”中的“不正常”。
这是《亲爱的小孩》勇敢的地方,也是前三集稳稳立住的原因。
真实
接着,我想要聊聊“真实”,也是这部剧的争议核心。
官媒批,无非是觉得这部剧反映的婚姻和育儿生活,生生把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拉低了几个点,让本不“富裕”的生育率雪上加霜。
其实,多虑了。
年轻人不见得爱看这部剧,因为缺少共鸣。
能找到共鸣的中年人,绝大多数都不觉得是“制造焦虑”。
“焦虑”还需要制造吗?
“焦虑”本就存在,剧只是让人看见而已。
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我们最终都要诚实地面对生活。
为什么说这部剧真实,除了共鸣,还因为:
在里面,你很难找到一个脸谱化的坏人。
剧中每一个人,都只是普通人,他们有着普通人的苦衷和局限。
比如,丈夫肖路。
一开始,我也会为方一诺打抱不平,觉得这男人太不靠谱。
但若放下女性视角,客观来看,你又很难将所有问题归结其身。
他也曾是弹幕里不错的丈夫。
每天加班,努力赚钱养家,想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余下不多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照顾妻子,解决婆媳矛盾上。
后来,肖路为什么不愿意回家?
有人说他是逃避责任。
可“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每个男人的梦想,如果不是强烈的“负担感”,他不可能不愿意回家。
不回家,是因为家让他感到压抑。
多事的丈母娘、从没给他好脸色的妻子,动不动就哭闹的孩子,他哄了这个又哄那个,疲于奔命。
这个已被工作榨干的男人,最终丧失了承担的力气和勇气。
再看婆婆高彩萍。
代入一诺的立场,我们会觉得高彩萍这样的婆婆实在令人头大。
进儿子媳妇卧房不懂得敲门,强迫媳妇喝下奶的猪肚汤,担心宝宝冷给宝宝穿很多衣服,去饭店吃饭总是趁服务员不注意顺东西……
但,换到高彩萍的角度看呢?
出身底层没什么文化的她,几十年来,为了生存而挣扎,内心的温和早被现实剔除得干干净净,泼辣、毛糙、贪小便宜是她活下去的手段,也是她的保护色。
不论肖路还是高彩萍,他们身上固然有明显的不足,可又是谁让他们变成这样呢?
很遗憾,正是生活本身。
他们就是生活中的我们,谁都不完美,谁都会疲惫,谁都会脆弱,谁都会陷于现实的掣肘。
当真实的生活被搬上舞台,当我们在别人的剧本中照见自己,我们所得到的绝非只是焦虑,还有沉思和觉醒。
EASTWEST
最后,还是得说说这部剧的不足。

比如,前面真实细腻,越往后,不知道是为制造话题赢收视率还是什么,设计不少狗血剧情。
偶然出现又穷追不舍的小三,就显得十分突兀刻意,让人感觉纯粹是为“出轨”而“出轨”,活生生把一部本可以成为里程碑的作品,整成了八点档伦理剧。
从这点看,《82年生的金智英》比它强。
“金智英”聚焦现代女性困境,没有不负责任的丈夫,没有用力过猛的狗血,都是日常琐碎生活,反而让人更能共情女主的压抑。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还比如,为剧情需要,采用了“偏向性”的叙事技巧。
方一诺夫妻自打有孩子后就没顺过,婆媳矛盾、外界压力……这些的确是真实生活,但不是生活的全部。
生活总归有苦有甜,养孩子再累,也有感觉幸福的时候。
但甜的时候,在剧中出现比例太低了,这也是网上诟病看出窒息感的原因。
不过,尽管有这么多不足,我还是愿意花更多篇幅去讲它的优点。
因为难得,国产剧总算从玛丽苏向残酷真实跨出了一步。
文学作品本来就不是唱赞歌的工具,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影视剧不可能只用来歌颂美好生活,或成为消遣的娱乐。

暴露社会问题,揭开普通人生活实苦,也应当成为影视作品的担当。
比如日剧《坡道上的家》,一样是反映日本全职妈妈的艰难,用极端情节控诉了社会对女性的剥削。
电视剧《坡道上的家》豆瓣评分
至于焦虑,难道我们不去谈,它就会消失吗?
如果让人醒来面对现实就是贩卖焦虑,那就贩卖吧,人,总不能一直睡着。
【目前这部剧正在爱奇艺上播出,部分剧集免会员,我就不放链接了,大家在APP上搜索即可。】
~关注千妈,好书好电影敞开看~
这部反映现实的题材剧大家看了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