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12月22日晚,孙海洋夫妇再次来到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孩子跟我说他还是想回深圳。”孙海洋告诉紫牛新闻特派记者,收到孙卓的消息后,他们从深圳家中出发,用一天的时间,驱车1700余公里赶来接他回家。当晚23时42分,他们顺利从学校里接到孙卓,三个人的甜蜜合影传遍了网络。
一家三口终于真正团圆
孙卓称今后将安心学习
12月22日晚,紫牛新闻记者在聊城市阳谷县孙卓就读的高中看到,夜里的校园早已熄灯,静谧的氛围并没有因孙海洋夫妇的到来而被打扰。校园的保卫人员向记者证实,孙海洋夫妇是从侧门低调接走孩子的。
孙卓的学校
十余分钟后,微博打拐发起人邓飞在微博晒出孙海洋一家的最新合影。“四英哆哆嗦嗦拍下这张合影,还抱歉说拍得不好,但让我泪流满面,一个家庭14年后终于团圆,一家人终于可以回家了。”邓飞先生表示,孙海洋夫妇为了不打扰学校其他学生的学习,特意从侧门离开,感谢无数关心他们的好心人。
12月23日上午,孙海洋一家来到了其他寻子家庭下榻的一个酒店,他希望能借助社会的关注,帮助没找到孩子的家庭。酒店门口,媒体记者们纷纷将镜头给到孙海洋和他寻子路上的好友杜小华、王妹芝身上。
“杜小华的孩子叫杜后琪,2011年在内蒙古包头被拐,右眼角有一个旧伤疤。王妹芝的两个孩子张开元和张佳元,1995年在河北大城县一起被坏人拐走。请大家多多留意身边可能是被拐卖的孩子,向公安机关或寻子家长提供线索。”孙海洋在镜头前卖力地为“战友”们征求线索,对于他们这些寻亲的人来说,每一次寻亲都仿佛是一场战役。孙妈妈和孙卓也坐在一旁的轿车里,注视着这一切。
孙卓在车里和大家打招呼
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孙卓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离父亲的驾驶位很近。孙妈妈坐在了轿车的后排,给孩子和丈夫递水和零食。“很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帮我们找孩子,我现在的心情很开心,事情也算尘埃落定,下一步就是让孙卓到那边好好学习。”孙妈妈告诉记者,孙卓和她想象中孩子长大后的模样很像,高高帅帅。聊天中,孙妈妈的脸上一直挂满笑容。

在离开前,紫牛新闻记者也与孙卓进行了简单的交谈。“现在还有很多不适应。”对于为什么选择和生父母生活在一起,戴着口罩略显腼腆的孙卓没有回应,而是告诉记者,这个事情即将接近尾声,接下来自己会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安心学习。
被拐14年的孙卓回家
妈妈学做馒头爸爸担心他受委屈
12月6日,在公安部组织开展的“团圆”行动认亲仪式上,孙海洋时隔14年再次紧紧抱住孙卓。在寻亲团体中坚强可靠的“孙大哥”在那天放声大哭,久久不肯放开怀中的孩子。(详情请戳 【紫牛头条】《亲爱的》原型孙海洋:真正见到孩子我才敢大哭,我是真的找到孩子了
认亲仪式结束后,孙海洋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说:“见面前我还在担心,哪怕是DNA结果已经出来了,我还是怕搞错。直到真正见到孩子,我才敢大哭起来,我是真的找到孩子了!”
孙卓被找到时已在山东聊城的某高中就读高一,为了不让孩子落下学业,孙海洋还是逐渐松开了紧握的手,决定亲自送孩子回山东读书。
孙海洋一家人
孙海洋用了两天左右的时间,带孩子回了湖北老家,探望曾经也走在寻找孙卓路上的爷爷奶奶,了解自己出生的地方。孙海洋说:“他以前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我想以后慢慢的,他更多的了解我们,知道原来爸爸妈妈花了这么大的代价,用了最年轻的时光来找他,我想他以后会慢慢明白。”
孙海洋说:“他是自愿回深圳,自愿回到我身边的。他的童年记忆都在这里,这里有同学,有小伙伴,我们还会让他回来阳谷这边玩,我没有和买家说什么,也没见他们,我来就是为了带走孩子,我直接从学校接的孙卓,我相信深圳教育局很快能解决孙卓上学的问题。前几天,他们就给我打了电话,说成立了研讨小组,在研讨这个问题,谢谢大家,谢谢各地网友一路陪伴,一路帮忙打气,最后圆满结局,孩子回家了。我的孩子找到了,我还有放不下的事,我以后还会帮助他们寻孩子,就是放不下的。”
12月9日清晨,一家人从湖北驱车860公里抵达阳谷县,这里是孙卓被拐后生活了14年的地方。孙海洋夫妇亲手将孩子送进学校,然后又返回深圳工作。回去后,孙妈妈表示自己将会学着做山东的馒头,学做更多孩子喜欢的东西。
孙海洋则向媒体透露了他的担心和想法。他担心孩子再回到山东时是否会受到委屈,在深圳的学校学习是不是对孩子更好。送孩子回山东后,孙海洋积极与深圳教育局沟通,希望能够为孩子争取到一些机会。
12月22日,孙海洋又一次回到阳谷县。“孩子说,他还是想回到深圳,回到父母身边。”孙海洋告诉记者,自己已对孩子承诺,带他回家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帮他把学校找好。
幸运的是,在孙海洋接孩子回深圳途中,一直与在孙海洋寻子路上作伴的杜小华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目前已有许多深圳的民办学校向孙卓伸出橄榄枝。”孙海洋也向记者证实,深圳教育局或将很快公布孩子的去处,感谢广大网友的关心。记者了解到,孙卓的“养父母”目前还处在取保候审阶段。

寻亲之路上仍有不少人
他们坚强地选择继续
孙海洋与其他寻亲家长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亲爱的》。网友们对杜小华和其他寻亲家长更深的印象,停留在孙海洋寻子成功的媒体镜头里,他们身穿白色寻子外套,努力挤进媒体画面中的情景。
寻人的杜小华
“我们就想知道孩子过得好不好,是不是会冷到、饿到,是不是会受到委屈。”杜小华告诉记者,他很怕自己慢慢变老到走不动去寻找孩子,但现在他能感觉到,孩子快回来了,“除了找孩子外,我们也会努力经营家庭,为了孩子以后回来可以有个好的环境。”
杜小华的儿子杜后琪
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各种场合下杜小华都会一遍又一遍在媒体镜头前提到:“我们想要告诉所有人,拐卖儿童的案件中没有养父母,只有买方和卖方。我们希望这些买方能主动将孩子的线索交出来,我们可以既往不咎,但若是非要等公安机关找上门时,就不用再谈什么恩情。”
紫牛新闻见习记者|陈燃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视频来源: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你可能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