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out (计时暂停)、奖励、丧失特权…等,如果已经尝试了所有经典策略来让孩子守规矩,但孩子仍然不愿遵守纪律,相信父母们一定会感到无奈、挫折及生气。事实上,许多父母可能就是因为不经意地犯了下列10个常见的育儿错误才会导致成效不彰,如果能够避开这些错误,保证孩子们一定会表现得越来越好。


1.当众骂小孩
父母应该处理立即性的危险行为,像是孩子跑到街上或是抢另一个小孩的秋千。但育儿专家Erica Reischer 博士建议,父母应避免在其他人面前管教孩子,最好是找个私密不被打扰的地点,或是简单告诉孩子回到家后会来处理这事。因为当父母在外人面前指责小孩时,孩子的焦点不会是专注聆听父母正指教的内容,而是留意旁边的人到底听到了多少。
2.指示不清楚
孩子可能无法真正理解父母的要求,因此应该要尽可能具体。告诉孩子应该要做什么 (例如“进来后把夹克挂在衣架上”),而不是不该做什么(例如“不要把东西扔在地板上”)。指责也是如此,与其说“不要打人”,不如告诉孩子:“我们不打人。如果你生气了,可以打枕头,因为我们的手是用来拥抱或轻触家人朋友的。”
3.用贿赂方式来快速获得想要的结果
有些父母可能为了避免孩子在卖场胡闹,所以想要买枝棒棒糖来让他安静下来。这种贿赂策略可能会立刻奏效,但只是暂时的,因为孩子很容易会旧计重施,每次想要某样东西时就用胡闹的方式来取得。
4.忽视孩子饥饿的状况
我们不能指望孩子在肚子空空的时候处于最佳状态,因为饥饿会使人难以集中注意力,并且可能导致不良行为更加严重。孩子需要先吃饱,然后才能仔细听清楚父母的要求,这就是Reischer博士所谓的“占位”理论 : 父母立即说明孩子做错了什么 (“我看到你将弟弟手中的玩具抢走了”),并承诺稍晚会重新来审视这个问题 (“你饿了对不对? 我们现在吃些点心,吃完再来处理这件事”)。这种延迟管教方法也适用于孩子们感到困倦或父母感到困倦的时候,毕竟当一个人累了或饿了的时候,将更有可能不耐烦。
5. 总是长篇大论

虽然孩子的恶作剧是不当的行为,但并不需要为此一再重覆唠叨或责骂。相反地,父母只要简单地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恶作剧不是个好主意,并且明确指示孩子日后不应该再这样做,然后就停止长篇大论并且继续其他的事情了。
6. 大声吼骂
当孩子们被吼骂时,其实没有办法吸收该学的教训,他们要么关闭耳朵及心门,要么感到愤怒。如果父母真的对孩子的所做所为气到或是吓到,与其大声吼骂,不如改尝试一种新的策略 : 以平静的语气来解决孩子的不当行为,并在孩子每一次的大声反弹时继续用平静的语气回应。虽然这个新做法并不会让问题瞬间解决,但孩子的反应方式会在几个月内变得更沉稳。
7. 误将孩子的不当表现想成故意的冒犯
孩子会行为不当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缺乏自制力、喜欢测试父母的界限或是需要得到父母的关注,但绝对不会是因为讨厌父母。平常继续不断地拥抱和亲吻孩子,但同时要让孩子明白:“我不会不尊重你,同样地,我不会让你不尊重我。”
8. 羞辱孩子或是进行比较
当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将他们互相比较时,不仅不会让孩子更加进步,反而会互相怨恨。Reischer博士表示,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行为,但不要拿孩子与他人相提并论; 只要一旦停止比较,孩子的脾气及表现都会大幅改善。
9. 过度惩罚
当父母对孩子的表现或行为感到不安时,很容易就会反应过度,例如“一个月不准看电视”。但是Reischer博士表示,管教必须与不当行为成正比,而不是与父母的沮丧程度成正比; 过度惩罚不仅不公平,对于执行也会造成巨大的挑战。为了防止自己施加不合理的惩罚,Reischer博士建议事先说明错误行为的后果,例如,必须先做擦完地之后才能看喜欢的节目。
10.  得过且过
没有彻底执行规则、让孩子随意破坏制度等,父母这种不一致的教养方式不仅显示自己并没有真正负起教养的责任,同时也会让年幼的孩子感到困惑。因此,当孩子没有遵守父母已订定的规矩时,请立即处理,切勿得过且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