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 | 振兴脚下的土地
作者:邹曦
“2021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习近平在会上宣布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这一天的到来,这一阶段性胜利,意味着曾经作为城市经济危机软着陆地的乡村终于端上了自己的饭碗。然而脱贫只是开始,还有乡村振兴和全方面可持续发展牵动着时代脉搏。
每当我被脱贫攻坚的成果振奋时,随之而来的也是对乡村未来的担忧。教育是乡村发展的根基之一,也是原动力所在。然而我认为目前的乡村教育不容乐观。在大部分孩子有学上之后,‘上好学’便成了新的命题。一些研究发现在部分乡村思想中存在着对主流学校教育的抵制。比如日益盛行的 "上学无用 "的话语和打工文化,这或许意味着部分当代乡村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不再认为上学是改善生活的最有效的途径,一些学生甚至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前便选择成为劳动力。2013年,初中的辍学率为2.6%。然而,实际比率在14.2%和63%之间摇摆不定,因为官方和非官方的数字都忽略了大量的 "隐形辍学者”。这些隐形辍学的学生他们虽然实际上在上学,但已经在精神上脱离了学校。这些孩子似乎已对上学这个选择失去信心。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短视频直播和发布视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经济地位上升的途径,就像当年他们的父辈认为打工潮会带来改变的希望一样。
在我曾经的采访中,10位初二的学生与我分享说他们觉得当网红比上学有意思很多。我问他们:“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是社会的主流人群呢?”,孩子们的回答大约是:“应该比较有钱吧”或者“就是那些很成功的人”。于是我问:“那你觉得你以后可以成为社会主流人群吗?”,他们说,“可能不太会吧。”客观地来说,乡村学生处于社会阶层的底层,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被偏向城市的教育政策所遗弃。以城市为导向地的教育政策导致曾经的乡村学校破旧不堪,教师资源不足,教材缺乏吸引力,学校管理效率低下。这些或许足以说明教育体系还未全面地提供给所有的孩子一个真正向上流动的机会。
难道可以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的乡村不能给予高质量的教育吗?难道给乡村学校配备了足够先进的教室,电脑房和室内体育馆就一定会让乡村教育振兴起来吗?或许我们这样的思路就是不因地制宜,不完全适合乡村本土发展的。在全中国1.4亿名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中,66%在乡村。而这么庞大的群体生活在乡村中,学习的是离自己遥远的,城市化的知识。田字格兴隆实验学校对此现象做出反思后认为,真正能够让乡村孩子获得教育公平的途径则是对于教育创新的探索。乡村孩子接受的教育应从其周边的成长环境及生活环境而生,以其家乡丰富的天地万物为教学资源,从而养成自我认知的能力及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和品格。
我希望能够发展在地化的乡村教育,引导乡村孩子们着眼于眼前,从根源上找到乡村振兴的动力。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家乡,如果这些孩子日后返乡创业,也能有效的减少留守儿童和老人等问题。最重要的是,重建那一份对乡土的热爱和自信。乡村并非落后,它的蓬勃生机长久地哺育着亿万生命,只是可能我们以城市发展的眼光错误地衡量了乡村。希望每个乡村孩子,无论出身、地域、性别、信仰、民族,都可以享受到属于他们的乡土人本教育,振兴脚下的土地。
  - END-  
策划:鹭声编辑部
排版:柳馨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