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 录 生 活 的 1000 种 方 式 · 

 2022.10

vol08 | SH
众所周知,封控期间,上海极度重视居民的物资保障需求。如:发放主副食品爱心礼包、保供稳价、菜篮子……
按理来说我们上海居民,可以躺在家里享受强大的祖国为我们提供的安全和温饱。每想到此我就会偷着乐。
我所在的虹口区:“请市民朋友安心放心,我区主副食品货源充足,品类丰富,供货渠道畅通。”
我当然安心放心,直到我的物资礼包延期,直到我打开线上购买平台。👇
关闭、暂停服务、暂停营业。
我不敢相信这是2022年国际大都市的上海,7、8年前我在4、5线小县城都没这么艰难。原来共克时艰,克的是我,艰的是我。
唯一能选的也只有计生用品,可惜独自隔离用不上。就算我想买也没有运力送货。
虽然我买不到东西,但是上海说物资充足就是充足。无法辩驳,毕竟我们平均每人都至少有一吨菜。
可是如今我为什么还要讨论上海居民究竟花了多少钱在吃饭上。甚至不看价格买,原因不是因为便宜,也不是因为钱多。
因为物资迟到、量少、有些三无产品……具体原因不细说了,都已经28天了,懂的都懂,我也叫不醒装睡的人。
上海四月物价
给大家看一下上海的物价👇
点击图片看大图
点击图片看大图
这是我所看到的信息,这些都能买,只要有钱就不会在上海饿死。
但是没钱的人呢?不会灵活使用手机的人呢?
巨大的利益
究竟上海为什么物资这么稀有、为什么这么难买?为什么这么贵?为什么没人能管?不是说好了全力保供稳价吗?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的通报,一名男子9天获利150余万。如此暴利,让人目瞪口呆。
人力物力被管制着,不开放市场,让市场流通 ,只会让更多人铤而走险,赚更多的钱。
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物以稀为贵。
但究竟为什么有的人能在外赚钱?有些人只能被关在家里花钱?
我想不明白,你们有答案吗?
再看跑腿费👇
我同事5公里花了100元、一公里50元、7.8公里花了200元。
平常辛苦工作挣的血汗钱,在这时候花掉,非常心痛。
上海四月团购
说一说团购,其实早在前两年正常的社区团购就已经是未来的商业化消费趋势。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社区的资源广、业主之间的信任感、购买方便、服务到家、无需挑选,品质精挑细选、价格更便宜、售后服务好。社区团购的好处不胜枚举。
再看看现在上海居民的团购是哪样的?
信任感依然还在,甚至对团长感激不尽。
购买也挺方便的,但到货时间不确定,可能延期3-5天。要每天蹲守,没及时看消息,团的货就有被卖掉的风险。(亲历)
无需挑选,团到有什么就吃什么,即使货不对板。
蔬果的售后基本没有,除了特别善良的团长会自己吃亏补给居民,一般得到的回复是“团购没办法管售后”。
上海重新定义了盲盒。不仅不知道你买的水果蔬菜包是什么,还不知道里面的东西是能吃还是不能吃。
更糟心的是量大,蔬菜水果囤着烂掉,但特殊时期很多人认为烂掉也比没得吃好。
价格贵,不知道这个月有多少人提前实现了在上海不看价格消费。
资源少,一开始只有必需品的团购,比如蔬菜、水果、牛奶、鸡蛋。
最初选择少,我饥不择食,看到什么买什么,先保证生存。
除了生存,我还需要一些精神食粮,比如甜食、垃圾食品。已经被关饿关傻的我来说,强如一剂仙丹妙药,让枯竭的灵魂焕发青春。
后来团购的品类开始多了起来。面包、蛋糕、自热火锅……
但我发现有些商家的团购产品有一种清库存的感觉,就是把平常滞销的产品拿出来做团购,还有高溢价。这对于我这种职业和爱好都是吃的人来说比较敏感。
也有不乏一些良心品牌,拿出拳头产品,不溢价。我会记住你们,以后去报复消费。
这段时期,各种传闻说要静默,要禁止团购,让我不安了。不安就囤,恶性循环。

我不禁发出怀疑,传闻是谁传出来的?是真的连团购都不能团了?还是为了刺激市民失去理性买东西?
想到抢不到菜,等到少的可怜的礼包。就很难理想。我感觉我被狠狠的PUA了。
后来我吃的东西多了,运动量大幅减少,我开始面如满月,渐渐的恢复理智,我开始考虑这东西我平常会买吗?如果不会,那我不买。
但是一想到不确定通知会不会变,那还是再囤点。外部内部多重焦虑因素,引起了我的暴食,我是如此无能。
28天,市民吃饭花了多少钱?
我列出我和朋友关于28天饮食的账单,四人样本。
朋友独居宝山,28天的物资少得可怜。
好在他叮咚能抢到点东西,有所缓解。
左边是他,饮食消费总计:3690.98
右边是我,独居,饮食消费总计:2552.44。不包括朋友给我寄了20斤食物。
点击图片看大图
朋友一家三口,还要帮不会团购的妈妈买食品。
其中12500元用于盒马和团购的家庭开销。
一个独居的朋友,这是她支付宝的账单。
另外还有微信的账单,她说不敢算。太多太零碎。
她同时帮邻居们解决买菜难的问题,抢到的食物分给邻居奶奶。

但每个人消费不同,吃的不同,吃的量也不同,以上样本不能代表所有人。
我想听听大家在上海保供期间花了多少钱在吃饭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