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一下,某一天,你走到大街上,看见对面有个人一直在对着空气手舞足蹈。

你过去问他:你怎么了?
他说:我前面有条飞龙,我必须要赶跑它。
你很奇怪:可是,你前面并没有飞龙啊。
他不耐烦地回答:当然了,因为我一直在不停地赶啊。
乍一听,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很傻,为了并不存在的“飞龙”而白费力气。然而,这种“傻人傻事”其实每天都发生在你我身边。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本教材叫做《变态心理学》,里面提到一种非常特殊的疾病,叫做“缩阳症”。
患有这种“病”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男性,他们担心自己的“丁丁”会缩回到到体内而致命,这种担心会引起“惊恐发作”,严重时会出现强烈的濒死感。女性也会有,主要是担心和感觉乳头向内缩入乳房或者是乳房缩入体内。
你听到这里,一定会觉得他们的担心简直毫无道理:好好的“丁丁”,怎么会无缘无故地缩回去呢?你可能会开始各种劝,或者做各种科普,但是都没用,他们就是对这种“病症”深信不疑。
另外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缩阳症”最常见于东南亚和中国地区(尤其是华南和长江下游),其他地方很少见或几乎没有。
基于这种特殊的地理分布,《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TR)把“缩阳症”归类为文化结合症候群(Culture-bound syndrome)。
也就是说,这种“疾病”和当地的文化背景有关。就好比从小就听鬼故事的人更容易相信鬼,广东人总说自己“湿气重”一样。
如果我们再往深处思考一下,会得出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结论:
你接受到的信息,很可能会制造出一个本来就没有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个信息作出反应,反应的结果很可能又进一步维持了问题。
比如,你听到有人说:你眼前有只飞龙,快,把手挥起来赶跑它,否则它会咬伤你。如果你选择挥手,也就是对这个信息作出反应,那么“没有被飞龙咬伤”的结果就会进一步强化你对飞龙的相信程度。“幸好我有挥手,否则现在脸估计就破相了。”
当然,有的人胆子大,或者他思考了下,觉得“飞龙”的说法纯属胡说八道,也不对这种说法作出任何动作反应,继续走自己的路,那么“没有被飞龙咬伤”的结果也会进一步强化他对“飞龙说法”的怀疑和鄙视。
你发现没有,有动作反应的,陷进了问题当中;不做反应的,反而过得轻松。换句话说,你解决问题的行为,恰恰维持了问题。
乍一听,这话很反常识,但它的的确确发生在生活中。比如,失眠就是这种。
假设,你最近一段时间入睡变慢了,本来也没觉得怎样,慢就慢吧,大不了看看书,听听相声,后面也还是会睡着。
突然有一天,你看到一个热搜: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就是入睡困难,这是失眠,失眠的危害如何如何;或者说:超过多少点还没睡身体就会怎样怎样。
于是,在接下来的夜晚,你会开始注意自己的入睡时间是否超过30分钟,会留意入睡的时间点,会反复看时间,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快点睡着,会把白天所有的不好都归结于睡眠问题。
从此,你发现,你越来越睡不好,你身上多了一个病:慢性失眠。而造成这个问题并且把问题维持下去的原因,恰恰是你在网上学到了那个“新知识”以及你对这个“新知识”的反应。在睡眠医学里,把这种维持失眠问题的行为叫做失眠的“维持因素”,包括:
  • 早早地躺床。
  • 频繁看时间。
  • 睡不着不敢起床,反复数羊。
  • 白天找各种机会补觉。
想要从慢性失眠的泥潭中走出来,此刻最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反省之前的认知,以及停止之前的反应和行为。
我常说:不要随意给自己贴负面标签,因为你可能会活成标签的样子。这也给医学提出了挑战:如何划分诊断的边界,以及如何制定诊断标准?
拿高血压来说,如果把超过140/90mmHg定义为“高血压”,那么血压在135/85mmHg的人就是所谓的“正常”人,也不会去吃降压药。
如果把标准定严格一点,超过130/80mmHg就认为有“高血压”,那么就会增加更多的高血压患者,之前不需要吃药的可能也要吃药了。
如何画这条线?谁说了算?谁说的都不算,这个问题要用高质量的研究来回答。
如果研究发现,把线画在130/80mmHg这里,可以让更多的人获益,人群发生心脏病和脑中风的风险更低,那这条线就是合理的;否则,就是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不过,在某片神奇的土地上,说这些还显得很奢侈。毕竟,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对着眼前空气手舞足蹈赶着“飞龙”的人。最可怜的是,他们到死都不会明白,自己这一辈子都活在虚无的枷锁里。

作者:余周伟
公众号:sjnkyu.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