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关注小吏

复盘下大雾下的河桥二番战。

赵贵与怡峰为左军,战役不利后找不到宇文泰于是撤军了。

这俩政审没问题,都是宇文泰的嫡系,都是当年参与拥立的老干部,俩人的级别一样,都是郡公开府仪同三司。
左军战役不利的原因,极大概率在赵贵这。

赵贵的军事能力在史书中根本没啥背书,除了他作为领导在优势极大时率同志们拿下曹泥和梁仚以及晚年收了柔然几千脑袋之外,这辈子没见啥胜仗。
他这辈子在两次集团军级别的大会战中做左方面军司令,全都是大漏洞。
提前预告下,下一次邙山大战中,赵贵作为宇文泰最信任的异姓兄弟督五将为左军总司令,然后行军无纪律,指挥有问题,活生生的被打成了提款机。
(与东魏人战于邙山。贵为左军,失律,诸军因此并溃;赵贵等五将军居左,战不利)
为啥这大漏勺要被安排这么高的岗位呢?
这就是政治了。
越是高的枢纽性岗位,越需要安排一个辈分高,忠诚度高的角色在那镇着;能力这都是次要问题。
只是宇文泰没想到赵贵的大兵团指挥能力那么次。

跟赵贵搭档的怡峰在打的不顺利后跟李远撤退了。(时峰为左军,不利,与李远先还,太祖因此班师。诏原其罪)
李远是跟独孤信负责右军的。(《周书》:信与李远为右军,战不利,东魏遂有洛阳)
咋跟怡峰这左军一块跑了呢?


而且《北史》中的记载相当有玄机:
信与李远为右军,战不处,东魏遂有洛阳。
对比《周书》,《北史》改了一个字。

《周书》是“战不利”;
《北史》是“战不处”。
一字之差,性质差别极大,前者是军事问题,后者是政治问题。
战不处”是“战争中狂奔不停留”的意思,出自《孙子兵法》中的“卷甲而趋,日夜不处”。
同样都是撤退,左军的赵贵和怡峰在《北史》中并没有被这么记载,从李远和怡峰一块撤退来看也说明此时战役已经打乱了,不是仗没打就跑了。
而且李远是宇文泰的嫡系,从征窦泰,复弘农,并有殊勋,宇文泰对李远的评价是当年贺拔岳对他的评价:李远是他的左右手。(谓远曰:孤之有卿,若身体之有手臂之用,岂可暂辍于身。本州之荣,乃私事耳。卿若述职,则孤无所寄怀)
沙苑之战中李远功居为最,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阳平郡公,邑三千户。(沙苑之役,远功居最,除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阳平郡公,邑三千户)
这是个战斗英雄,不会
“战不处”
的。

李远和怡峰战后都没有被怪罪,一个做回了宇文泰司马,一个拜东西北三夏州诸军事、夏州刺史,成了北境一把手。
所以《北史.独孤信传》中的这个“战不处”,极大概率说的就是独孤信本人。

在《北齐书.高欢传》中有一段相当有意思的记载:
八月辛卯,战于河阴,大破西魏军,俘获数万。司徒高昂、大都督李猛、宋显死之。西师之败,独孤信先入关,周文留其都督长孙子彦守金墉,遂烧营以遁。
独孤信在大雾弥漫中是逃跑的第一名,直扑关中而去。

这都上了国际新闻了。

独孤信跑的有多快呢?
后面我们会讲到,宇文泰还没到潼关的时候,李虎这帮都已经到长安了。
宇文泰之所以安排独孤信主右军,是因为他此时是洛阳方面的负责人,是地方一把手,但因其背景复杂所以安排了嫡系李远来督战。
不过这依然架不住局势朦胧后,独孤信撒丫子的步伐。

同样一枪未放就跑的还有李虎和念贤。

李虎和独孤信这俩一个是李渊的爷爷,一个是李渊的姥爷,这《周书》《北齐书》《北史》都是唐编的,所以你别指望从史料中看到这俩哪里不好的地方,那个“战不处”已经很罕见了。
但跟李虎一块跑的念贤史料中有记载。

念贤是原来北魏的老干部,元修跟高欢翻脸时为中军北面大都督,西迁后拜太尉,出为秦州刺史,加太傅;大统三年转太师、都督河凉瓜鄯渭洮沙七州诸军事、大将军、河州刺史,后来还朝兼录尚书事,河桥之战念贤不力战先跑路,从此名誉颇减。
(河桥之役,贤不力战,乃先还,自是名誉颇减)
所以说,独孤信和李虎这俩大概率都是“名誉颇减”的待遇。
李虎、独孤信、念贤这三个最晚加盟的大佬级干部在这战的表现相当不好看,而且一路飞奔。
啥目的很容易理解,宇文泰在战场上生死未卜,人家得赶紧回关中抢占元老院,但弃其卒先归是个啥原因呢?
因为不心疼,因为扔的都是宇文泰的人。
河桥之战,是研究宇文泰能力和西魏后面军制架构最好的一战。
信息量相当大。

西魏后面搞出了八柱国,其实是宇文泰总管一切,宗室元欣是摆设,六个最高层的柱国大将军负责中央军。
大家还记得沙苑之战中宇文泰将不满万的精锐分成了几个部分吗?
六部分。(于谨等六军与之合战
一切都是一点点演化过来的。
后来西魏最终又演化出了24军,每个柱国大将军麾下有四个开府大将军。

这个骨架其实早早就成型了,“6个八柱国+24个开府大将军”此时已经全部登台露面。
这30个大干部除了元育、元赞、元廓这仨是宗室摆设,宇文导是宇文泰侄子,贺兰祥是宇文泰的外甥之外,剩下的25人盘点一下成分:
一、宇文泰上位前的嫡系2人:于谨,蔡佑。
1、于谨,代人,原为宇文泰夏州长史,从战河桥,拜大丞相府长史,兼大行台尚书;其子于寔年未弱冠便入宇文泰幕府,从征潼关,复弘农,战沙苑,河桥之役中先锋陷阵。
2、蔡佑,高平豪族,有膂力,善骑射。宇文泰在原州时召为帐下亲信,迁夏州刺史时以蔡佑为都督。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皆有功,授平东将军、太中大夫,被宇文泰收为义子。(乃谓佑曰:吾今以尔为子,尔其父事我)
从宇文泰战于河桥,大军撤退时被安排殿后,下马步斗手杀数人,左右劝其乘马撤退,蔡佑怒道:丞相养我如子,今日岂以性命为念!率左右十余人齐声大呼,杀伤甚多,但东魏军最终将其包围了十余重。
(敌以其无继,遂围之十余重)
蔡佑命十余人变成圆阵,弯弓持满,四面拒敌,东魏军募厚甲长刀者来攻阵,战数合,蔡佑仅失一人,东魏军放弃后撤退。
等蔡佑到弘农后宇文泰道:你来了我就踏实了。当夜宇文泰已经受到了心里创伤,根本睡不着觉,是最后躺在蔡佑大腿上才睡着的。(太祖心惊,不得寝,枕佑股上,乃安)
小结:于谨父子都是宇文泰的左右手,蔡佑是宇文泰干儿子,这俩都是宇文泰铁杆中的铁杆。
二、贺拔岳死后拥立派10人:赵贵、侯莫陈崇、侯莫陈顺、达奚武、若干惠、韩果、王德、刘亮、怡峰、赫连达。
1、赵贵,武川人,拥立首功。

2、侯莫陈崇,武川人,这位年纪轻轻的虎将尤其得说说,宇文泰对他收买的价码极高,元修刚入洛阳时侯莫陈崇的封邑达到了三千户,参与了所有西魏大事件,沙苑之战后总封邑居然达到了罕见的五千户,河桥之战还是大功。
(大统元年,除泾州刺史,加散骑常侍、大都督,进爵为公,累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改封彭城郡公,邑三千户。三年,从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增邑二千户。四年,从战河桥,崇功居多)
3、若干惠,武川人,诸将之中年纪最小,从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每先登陷阵。加侍中、开府,进爵长乐郡公,增邑通前二千二百户,河桥之战,破阵后大收降卒。
(四年,魏文帝东巡洛阳,与齐神武战于河桥,惠力战破之,大收降卒)
宇文泰尤其爱对小年轻们出高价,宇文泰曾新建了射堂与诸将宴射。若干惠私叹道:我妈老了,我啥时候能置办这个呢?宇文泰知道后直接把这射堂拆了安装到若干惠家了。(惠于诸将年最少。早丧父,事母以孝闻。太祖尝造射堂新成,与诸将宴射。惠窃叹曰:“亲老矣,何时办此乎?”太祖闻之,即日徙堂于惠宅。其见重如此)
4、韩果,武川人,少骁雄,善骑射。膂力绝伦,被甲荷戈,升陟峰岭,犹涉平路,虽数十百日,不以为劳。脑子好,记性棒,所行之处,山川形势,全能背下来,从袭窦泰于潼关,宇文泰依其规画大胜,从复弘农,攻拔河南城获郡守一人论功为最。破沙苑,战河桥,并有功,授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增邑九百户。
5、侯莫陈顺,武川人,侯莫陈崇之兄,此时镇长安。
6、王德,武川人,宇文泰身边战将,沙苑之战后加开府、侍中,进爵河间郡公,增邑通前二千七百户。
此时为河州刺史安抚河渭诸种羌。
7、达奚武,代人,原贺拔岳心腹,拥立宇文泰上位,河桥力战中其部斩了高敖曹,战后大赏迁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至河桥,武又力战,斩其司徒高敖曹。迁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8、怡峰,辽西人,原贺拔岳心腹,拥立宇文泰上位,讨曹泥有功,从破窦泰;从复弘农,破沙苑,进爵乐陵郡公,与元季海、独孤信复洛阳,河桥之战中与赵贵为左军,战不利撤退。
9、刘亮,中山豪族,与诸将谋迎宇文泰,从擒窦泰、弘农及沙苑之役,力战有功,迁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进爵长广郡公,邑通前二千户,此时因母丧未来参战。

10、赫连达,盛乐人,赫连勃勃后人,亲自去夏州请的宇文泰上位。后随李虎破曹泥,从复弘农,战沙苑,皆有功,此时为云州刺史镇北。
小结:拥立派政治一直过硬,在宇文泰亲自督导下战斗力极强,四位在关中看家的都是宇文泰放心的嫡系。
三、宇文泰上位后投靠5人:李弼、豆卢宁、李远、辛威、田弘。
1、李弼,侯莫陈悦姑父,战斗英雄,在河桥之战中又一次先锋陷阵,结果这次运气不好,人家军阵没冲开,自己身上七处受伤被俘,李弼随后李广附体,佯装重伤,趁着防守松懈后跳上旁边一匹马成功越狱。
(翌日,又从太祖与齐神武战于河桥,每入深陷阵,身被七创,遂为所获,围守数重。弼佯若创重,殒绝于地。守者稍懈,弼睨其旁有马,因跃上西驰,得免)
2、豆卢宁,昌黎豪族,少骁果,有志气,身长八尺,美容仪,善骑射,原为侯莫陈悦麾下,后与李弼率众归宇文泰。从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此时为武卫大将军镇关中。
3、辛威,陇西豪族,祖为魏渭州刺史,父为河州四面大都督,贺拔岳入关后加盟,征讨有功,宇文泰统贺拔岳之众后见辛威大奇,引为帐内从此当成嫡系培养。(及太祖统岳之众,见威奇之,引为帐内)
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全部先锋陷敌,勇冠一时。后从于谨破襄城,又从独孤信入洛阳,河桥战后加持节,进爵为公,增邑八百户。
4、田弘,高平豪族,宇文泰刚上位时主动上门找工作,从此成为心腹爪牙。
(及太祖初统众,弘求谒见,乃论世事,深被引纳,即处以爪牙之任)

累功转帅都督,进爵为公,从复弘农,战沙苑,解洛阳围,破河桥阵,田弘功居多,累蒙殊赏。

5、李远,陇西豪族,前面介绍了,是宇文泰的嫡系被拉在麾下。(后以应侯莫陈崇功,迁高平郡守。太祖见远,与语,悦之,令居麾下,甚见亲遇)
小结:上述五位已经全部被宇文泰收入囊中,都是非武川籍贯的外人,都被宇文泰拉在身边,能量最大的李弼作为“大鹏鸟”永远被宇文泰这个“如来佛”亲自使用。
四、原尔朱天光嫡系2人:梁椿、常善。

1、梁椿,代人,初以统军从尔朱荣入洛,后随尔朱天光西征。贺拔岳死后从宇文泰平侯莫陈悦,复弘农,战沙苑,与独孤信入洛阳,从宇文贵破东魏将尧雄等,累有战功,从战河桥后进爵东平郡公,增邑一千户。
2、常善,高阳豪族,世为豪族,其父为北魏军官参与平六镇之乱,常善从尔朱荣入洛,后随尔朱天光西征,从平侯莫陈悦,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累有战功,从战河桥,加大都督,进爵为公,除泾州刺史。
小结:上述两位并没有明确表态拥护宇文泰,但河桥之战中均立功受赏,极大概率在宇文泰的中军直接隶属下作战。
五、元修西迁后投靠嫡系1人:宇文贵。
宇文贵,夏州豪族,从元修西迁,进爵化政郡公,后被宇文泰以亲戚关系统战到身边。
(大统初,迁右卫将军。贵善骑射,有将率才。太祖又以宗室,甚亲委之)
这就甭小结了,都
又以宗室,甚亲委之
了。
六、从独孤信处挖来的嫡系1人:杨忠。
杨忠,武川猛男,手撕猛兽的宇文泰保镖,河桥之役杨忠与壮士五人力战守瀍水桥学了把张飞,唬的敌人不敢追击,战后以功迁左光禄大夫、云州刺史,兼大都督。
(河桥之役,忠与壮士五人力战守桥,敌人遂不敢进。以功除左光禄大夫、云州刺史,兼大都督)
小结:这位猛男跟李弼一样的使用说明书,宇文泰亲自甩出的精灵球。
这25人中,有21个人要么是铁杆,要么被直接看管,总之都已经被宇文泰牢牢的控制在了手中。
剩下的四个人分别是李虎、独孤信、独孤信嫡系韦孝宽(参战河桥,表现不详,未立功受赏)和太原王雄(此战未参战)。
除了做夏州刺史时的2个嫡系以及10个当初力挺他上位的拥护派,宇文泰此时又发展了9个人,而且除了杨忠之外剩下8人都是非武川籍贯的。

宇文泰的手腕相当高明,他增发了非武川籍的股票,对于能量大的不可控因素永远放自己眼皮下看着
短短四年时间里他已经完成了从上到中的班子建设,很快韦孝宽和王雄也会被他收入囊中。

除了上面24大将军之外,此战还有很多将领表现亮眼,都是宇文泰拉拢的嫡系部队。
厙狄昌,神武人,少骑射,有膂力,年十八被尔朱天光引为幢主,加讨夷将军,后与诸将拥戴宇文泰,从平侯莫陈悦,从破窦泰,从复弘农,战沙苑,皆先登陷阵,授帅都督,从战河桥后官至冀州刺史。
王杰,金城豪族,祖上历代军官,善骑射,有膂力,在元修西迁后被宇文泰挖到了自己身边,复潼关,破沙苑,争河桥,战邙山,全都是上集团军报纸的表彰级别。
宇文泰常当着诸将夸这孩子万人敌。
(太祖尝谓诸将曰:王文达万人敌也,但恐勇决太过耳)
高琳,祖、父两辈仕魏,均显达,尔朱天光的嫡系入关中,随尔朱天光败于韩陵山后留洛阳,元修西迁后再次入关后跟了宇文泰,从破沙苑;从擒莫多娄贷文,河桥战中高琳先驱奋击,勇冠诸军,宇文泰嘉之:你是我的韩信白起啊!
(仍战河桥,琳先驱奋击,勇冠诸军。太祖嘉之,谓之曰:公即我之韩、白也)
元定,代人迁洛阳,从尔朱天光讨关陇群贼,从宇文泰讨侯莫陈悦,从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战河桥,皆先锋,当其前者,无不披靡。以前后功,累迁都督、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帅都督,增邑三百户。

韦瑱,京兆豪族,世为三辅大姓,从复弘农,战沙苑,战河桥,进爵为子,增邑二百户。

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都没有武川籍贯,都没有参与拥立,都是小级别,但都已经被宇文泰拉拢为嫡系部队了,而且宇文泰从不吝惜对他们的夸奖。
宇文泰在全集团范围内搜寻好苗子,然后全都抓到自己手上!
尤其独孤信,是被薅羊毛薅的最狠的,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贺若敦,代人,父为东魏颍州长史,此时父子刚刚归降西魏不到半年,从独孤信守洛阳,被侯景围城后贺若敦弯三石弓,箭不虚发。独孤信大奇后跟宇文泰夸了这孩子帮着讨要军功,结果被宇文泰挖到了自己身边。(明年,从河内公独孤信于洛阳,被围。敦弯弓三石,箭不虚发。信大奇之,乃言于太祖。太祖异之,引置麾下,授都督,封安陵县伯,邑四百户)
这是继杨忠后又一个被宇文泰从独孤信这挖走的好苗子。
不光军官宇文泰要挖,对行政班子宇文泰手更黑,同样被挖走的还有独孤信刚刚在洛阳发展的政务型人才裴诹之和柳虬。(大统三年,冯翊王元季海、领军将军独孤信镇洛阳。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极,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都督府属,并掌文翰。时人为之语曰:北府裴诹,南省柳虬)
裴诹河桥战后很快就被宇文泰挖走了。
(西师忽至,寻退,遂随西师入关。周文帝以为大行台仓曹郎中)

柳虬也被宇文泰挖了,但独孤信魅力大,人家柳虬不鸟宇文泰,以母病的托词接着跟独孤信混了。(四年,入朝。太祖欲官之,虬辞母老,乞侍医药。太祖许焉。久之,为独孤信开府从事中郎。信出镇陇右,因为秦州刺史,以虬为二府司马)
结果柳虬后来在去中央汇报的时候到底还是被扣下了。
(因使见太祖,被留为丞相府记室)
独孤信最终能位列八柱国,有能力的因素,有辈分的因素,也有“桃李遍关中”的因素。
从杨忠、贺若敦、柳虬这就能看出来,独孤信也是走到哪就发展到哪,不断带徒弟,发展规模,当年抛弃父母和妻儿西追元修,人家啥都没带但带了杨忠。(忠时随信在洛,遂从魏孝武西迁)
虽然大量的好苗子都被宇文泰挖走了,但到底打断了骨头连着筋,人家是有影响力的。
道理放在李虎这也这意思,只不过李虎的史料几乎全部被掩盖了,我们看不到他权力网的枝枝蔓蔓,但极大概率跟独孤信带徒弟是一个节奏。
宇文泰对这个能力强,辈分高的老乡防范心是相当强的,不光拿走了人家培养的几乎所有好苗子,宇文泰还在独孤信身边安排了很多人。
举个最惨的例子,王思政。
王思政也是开府大将军的级别,因为镇河南所以没被官方算在中央军的序列里面。(自大统十六年以前,十二大将军外,念贤及王思政亦作大将军。然贤作牧陇右,思政出镇河南,并不在领兵之限)
王思政深受宇文泰的信任,令其募兵后跟随独孤信镇洛阳。(令募精兵,从独孤信取洛阳,仍共信镇之
这其实就是宇文泰安排给独孤信的监军。

河桥之战独孤信跑了,王思政战至最后一人全军覆没,昏死于尸体中,直到双方收兵后才被下属发现。
(及河桥之战,思政下马,用长矛左右横击,一击踣数人。时陷阵既深,从者死尽,思政被重创闷绝。会日暮,敌将收军。思政久经军旅,每战唯着破弊甲,敌人疑非将帅,故免。有帐下督雷五安于战处哭求思政,会其已苏,遂相得。乃割衣裹创,扶思政上马,夜久方得还)
为啥说王思政是宇文泰的嫡系?他不是前面不听话被毒死的元修嫡系吗?
因为王思政为了给宇文泰表忠心玩了极其夸张的死签。
王思政跟随朝廷入关西来后就一直不安,毕竟皇帝都被毒死了。(大统之后,思政虽被任委,自以非相府之旧,每不自安)
有一次宇文泰摆宴后聚众赌博,类似于掷骰子的游戏,谁先掷出“卢”来谁就能得到宇文泰的金带,大伙都掷不出来,轮到王思政时,王思政敛容跪坐发誓道:我王思政羇旅归朝,蒙宰相国士之遇,方愿尽心效命,上报知己,我说的要是真心的,愿掷即为卢;若内怀二心,神灵亦当明之让我掷不出来,我现场自杀死在这!
(太祖曾在同州,与群公宴集,出锦罽及杂绫绢数段,命诸将樗蒱取之。物既尽,太祖又解所服金带,令诸人遍掷,曰:先得卢者,即与之。群公将遍,莫有得者。次至思政,乃敛容跪坐而自誓曰:王思政羇旅归朝,蒙宰相国士之遇,方愿尽心效命,上报知己。若此诚有实,令宰相赐知者,愿掷即为卢;若内怀不尽,神灵亦当明之,使不作也,便当杀身以谢所奉)
言辞慷慨,在坐尽惊,王思政说完后拔佩刀横于膝上开始赌命,等宇文泰反应过来制止的时候已经掷出去了,最终结果为“卢”。从此王思政拿自己的脑袋完成了投名状的上交。
(辞气慷慨,一坐尽惊。即拔所佩刀,横于膝上,揽樗蒱,拊髀掷之。比太祖止之,已掷为卢矣。徐乃拜而受。自此之后,太祖期寄更深)
这次表态类似于在集团庆功宴上,一位中层干部端起酒杯对全体管理层和其他中层干部们高喊道:宇文泰董事长是我爹!
所以也不能赖独孤信,自己基本都被架空了,身边还都是这种赌命的家伙,所以跑起来没有任何负担。
高平被拥立、报仇伐陇西、小关斩窦泰、饥荒伐弘农、渭曲逆袭战,宇文泰在上位的四年时间中经历了罕见的磨难和淬炼,他也凭借战争与天灾的外在压力将整个西魏集团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了。
后面西魏的骨架在此时其实已经全部搭建好了。
河桥之战的败逃,更像是独孤信和李虎这俩武川籍贯,级别很高,能力很强,威望很大的大佬对于宇文泰不断夺权的无声反抗。
宇文泰行至弘农,发现守将都跑了,前面俘虏的那些降卒控制了陕城,宇文泰攻城拿下杀数百人稳定了局面。(大军至弘农,守将皆已弃城西走。所虏降卒在弘农者,因相与闭门拒守。进攻拔之,诛其魁首数百人)
随后命王思政守陕城,自己带队伍东归。

高欢派出的追兵追到崤山后就撤了,随后攻金墉城,长孙子彦烧城逃跑,高欢随后更暴力,拆了金墉城后回军。(欢攻金墉,长孙子彦弃城走,焚城中室屋俱尽,欢毁金墉而还)
其实西魏此战并没有伤筋动骨,但独孤信和李虎此次的一路狂奔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不仅陕城守军都吓跑了,此时关中已经一片大乱。
此次东伐,关中留守兵力不多,被俘虏的东魏士兵听说西魏败于洛阳后图谋作乱,李虎这帮顾头不顾腚的逃回长安后傻眼了,也想不出啥好办法毕竟弃卒而归的,最终只能与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达等带着太子逃到渭北,整个关中大乱。
(魏之东伐,关中留守兵少,前后所虏东魏士卒散在民间,闻魏兵败,谋作乱。李虎等至长安,计无所出,与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达等奉太子钦出屯渭北。百姓互相剽掠,关中大扰)
渭曲之战中被俘虏的东魏都督赵青雀和雍州豪族于伏德等造反占了长安小城,与咸阳太守慕容思庆各召东魏降兵想反杀西魏归军。(于是沙苑所虏东魏都督赵青雀、雍州民于伏德等遂反,据长安子城,伏德保咸陽,与咸陽太守慕容思庆各收降卒以拒还兵)
最终是留守长安的侯莫陈顺整编起来了长安百姓,多次出战打败了乱军,将东魏俘虏兵们封在了小城内。
(长安大城民相帅以拒青雀,日与之战,大都督侯莫陈顺击贼,屡破之,贼不敢出)

此时宇文泰一行才刚刚走到阌乡。(魏帝留止阌乡,遣太祖讨之)
宇文泰认为此时人马已经疲敝不可速行,而且认为赵青雀等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成不了什么气候,于是道:别担心,等我率轻骑奔赴长安后赵青雀这帮一定跪那投降请罪。
这时通直散骑常侍陆通劝道:这些谋反都是蓄谋已久的,一定没有改恶从善之意,况且现在整个关中都在说大军全折在洛阳了,要是轻骑奔赴,百姓们会信以为真的,到时关中就真乱了,眼瞅我们的精锐现在并没有受什么损伤,你只要稳稳当当把队伍带回去那就是手拿把抓的平叛。(通进曰:青雀等既以大军不利,谓朝廷倾危,同恶相求,遂成反乱。然其逆谋久定,必无迁善之心。且其诈言大军败绩,东寇将至,若以轻骑往,百姓谓为信然,更沮兆庶之望。大兵虽疲弊,精锐犹多。以明公之威,率思归之众,以顺讨逆,何虑不平)
注意这句“大兵虽疲弊,精锐犹多”,真要是丢盔弃甲精锐尽丧是不会这么说的。
等宇文泰大军回到长安后整个长安都哭了,表示真没想到还能再见到您!
(长安父老见太祖至,悲且喜曰:不意今日复得见公!士女咸相贺)
瞅瞅关中的谣言有多厉害,闹成这个大乱级别完完全全就是人祸。

河桥之战其实不算啥,倒是独孤信和李虎的狼狈入关是此次西魏最大的损耗。
宇文泰随后轻松平叛,九月,元宝炬入长安,宇文泰还屯华州。
十二月,西魏再次反攻,是云宝攻洛阳,东魏洛州刺史王元轨弃城逃跑;赵刚袭克广州,于是襄广二州以西再次归属西魏。
河桥之战准确来讲对于东魏的损失更大,西魏虽然狼狈入关,但整体并无损失,尤其上层骨干全都在,但高欢损失了高敖曹。
从此高欢在黄河以南开始失去控制,侯景彻底独大。
更重要的是,高欢在河阳打造的人工三门峡让一个牛人看出了端倪并也玩起了举一反三。
镇陕城的王思政工程师对宇文泰上书道:有一个地方相当重要,咱们要筑一座城。这座城筑好后,咱们的关中河东大本营将再无漏洞,铁板一块,固若金汤!
这座城,叫玉璧。
亲们,觉得不错帮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