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谷雨天

来源 | 思想潮
酝酿许久的新课标又出台了,之所以用这个“又”字,是因为自有课标以来已经翻新出台了若干次,每一次都把课标的意义说得相当到位。
从理论上讲的话,新课标又将使我们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产生革命性变革,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科学、高效、更加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
每一次新课标出来也大致都这么说。可以想见的是各路基础教育“专家”以及“名师”又会欣喜地迎来一大波培训、讲座行情。似乎不如此轰轰烈热热闹闹地搞一次规模化的培训,教师们就读不懂学术含量满满的课程标准似的。
从历史的经验看,新课标的出炉加上又一轮的大规模培训并不能改变难以“好好上课、上好课”的普遍存在的课堂教学顽疾。
“好好上课,上好课”这看似最简单最基本最常识的要求,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常识在许多情形下要得以遵循会变得艰难。
“好好上课,上好课”对中学教师来说即是最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依常识看,好好上课与平日里说的“好好干活”,“好好工作”是一个意思,都是做事最基本最起码的正确态度。因此,我找不到更多的话来展开这个问题,也许它压根就不该是一个问题。
教师的“好好上课,上好课”的确与其他行业的好好工作好好做事存在着不一样。
容易类比的,莫过于医生这个职业了。一个帮助和引导未成年人的成长进步;一个救人性命和助其恢复健康。
所以自古以来无论中外,总喜欢把教师(主要指中小学教师)和医生相提并论。对于人来说,失去了健康,没有了生命,一切都免谈。没有教育,人的成长只能是动物性的。
大凡人类总有一个健康问题、生命质量问题,对于人来说也同样有一个由蒙昧到启蒙,由心智未开到长大成人的受教育过程,否则,或叫无用,或称废物,也就是行尸走肉的意思。
所以,好好治病与好好上课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这本都属于这些个行当的从业常识。
到了今天,遵守教育的常识似乎也变得困难起来了。
新概念、新说辞,在“阻扰老师们好好上课、上好课。    医生的事我不懂,教育上的事还是有些体会和感悟的。当越来越多的吃教育这碗饭的人整日里忙着制造新概念的时候,“好好上课、上好课”这个常识的“底线”就不可避免地悄然崩塌了。
其中一个“不让”老师们好好上课、上好课的因素,便是动则甩出一堆“新”概念,使得教师们以为不懂、不用这些“新概念、”“新”说辞便等同于落伍掉队上不好课似的;仿佛不用“生本课堂”这个专家用语,你就只会在教室里对牛弹琴似的;不懂大语文观,你即便是热爱语文教育的语文老师,仍然不知道语文为何物似的,当然更谈不上上好语文课;“课堂教学要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听着光鲜,实则等于什么都没说,说了也白说的废话。
好的教学百年以来总是反对照本宣科,总是坚持生动鲜活,好的课堂教学总是有利于学生心智发展,人格塑造的,这些教育认知不是今天的专家们发明的。
一、课堂外的荣誉评审过多
乱七八糟、眼花缭乱的晋级、荣誉、名头、挂牌审评,分散、消耗了老师们有限的精力,严重挤压了老师们的空间时间。好好上课、上好课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
因为教育和其他各行业一样,历来在乎并倚重“向榜样学习,向标兵看齐”倡导并鼓励教师之间相互竞争,惟如此,教师们才知道努力和进步,否则无以成教学,无以成事业。再加上给予晋级、荣誉、名头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必须自己得向有权给予这些好处的机构提出申请。
这样一来,便由此生发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和矛盾。材料造假(相当普遍)的问题,僧多粥少的教师间产生矛盾(举国截然)的问题;边远地区照顾名额一旦拿到便跑路(指老少边穷地区获得了“带头人”、“特级”、“正高”便跑到发达城市的现象比比皆是)的问题;称号、职称与能力不相符合的问题等等等等。
不夸张地说,我所知道的所谓“带头人”、“特级”、“正高级”,真正名副其实的,用屈指可数这个词来描述一点也不为过。
教师们,特别是青年教师们能不管不顾这些利益攸关的事情而专心教学吗?当然不能,因为这些职级荣誉的背后是票子和房子,是物质生活质量的高与低。这对教师来说成了一种软“绑架”。
与其埋头专注于课堂教学的精雕细刻,在“好好上课、上好课”这片园地上创造性地耕作,还不如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五花八门热热闹闹的活动、“科研”上闹出动静,闹出影响,不然你的申报材料就只有一句“我确实好好上课,且上出好课了”的最没用的话!
当然,受益的是你的学生们,这虽然使你聊以自慰,但从现实利益上看你是最大的被损害者(关于晋级、荣誉、头衔申报评审制度的利弊得失不是这篇短文重点论及的,所以就此打住)。
二、流于形式的科研太多
至于“科研立校”,其实就是科研“立牌”,标签而已。非但真正的科研没做成(尽管报表上“硕果”累累),反而成了干扰教师们好好上课、上好课的“帮凶”。
当然这种情形不是指真正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好好上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科研。
只是真科研在今天的基础教育领域里实在是太稀缺了,不然,今天的课堂教育何以如此不堪(在此一并向甘愿寂寞,坚持好好上课、上好课的教师表达敬意)!
中小学科研最常用的“科研”表述是:“在-----背景下的------”。比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实效性研究”,比如“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生命教育研究”,如今冒出个“元宇宙”,既时尚也时髦,不谈及便有落伍之嫌,于是教育专家们很快推出了新的“科研课题”,叫做“元宇宙背景下的教育发展之新探”。
“科研”搞得热热闹闹,不谈科研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做教育。
但课堂见得光么?未必。课堂教学依然是套路、程序、流程加上非A即B、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标准答案;依然是思考状、讨论状和探究状的表演。正所谓,课堂不够,拿活动和科研来凑。活动和科研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能遮蔽课堂教学的丑与差。
当然,还是得声明一下:好好上课、上好课的教师,好好上课、上好课的学校当然是有的。名副其实的“名优特”教师能把课上得很出色的也是有的。但从量上看,还是少数。
三、课堂变得越来越浮躁
无质疑、无批判、无探究(之真正意义上的)、无提出问题的冲动和欲望,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
遗憾的是这样的课堂教学依然大量存在着。
我的一位校长朋友曾说过这样的话:“现在的教育越来越着急,越来越浮躁了,深层原因恐怕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
我同意他的看法。反映在课堂教学上,便是模式化、程序化,表演化(这还是指能力较强的教师)。备课上,则是左手一本教材,右手一本教参,面前一摞教辅(其实就是习题集)。
这样上出来的课,形式上可以包装得漂亮,实际上价值含量极低。学生天天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度过,心理能保持健康岂不是怪事?好好上课、上好课的已成为常态的话,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都能得到较大的节省。
我个人以为,要想搞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要务便是大家都好好上课、上好课,然后才是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与设施设备的投入。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就好好上课、上好课而言,仍然是一个治标与治本的关系问题。这么些年来,我们没有少在课程改革、课标制定、考评微调(恕我直言,尽管不少人认为我们在考试评价机制上在大力度改革,其实最多不过是微调,并未触及到实质)、硬件设施、教师学历上下功夫。
但,课堂还是那个课堂,了无生气,缺少的是一个活的灵魂。
从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到学校行政团队,从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到教师的生存发展,少一些“管控”,多一些关怀;少一些“软绑”,多一些释放;教师坐得住了,静得下来了,课堂才像个课堂,好好上课、上好课才有可能。
末了,想起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个解放”,虽然那是指希望学生们得到脑、手、嘴、眼、时、空的解放,但我倒是觉得,先要使教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们在这六个方面得到解放,而不是“束缚”与“挤压”。学生们才能通过接受教育获得六个“解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