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白宫或国务院的重要政治人物退休后,都会出版个人性质的回忆录或其他国际情势著作。
比如克林顿的《我的生活》、小布什的《抉择时刻》、奥巴马的《应许之地》等。
不止是总统会出书,国务卿、副国务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等大咖都会写。
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官员的退休金不算高,总统就20多万美元,远不能支撑其庞大的开销。
而一本畅销书的版权费动辄上千万美元,非常可观。
另一方面呢,暂时下野的美国政治人物在东山再起前的蛰伏期里,往往会受聘于一些智库机构。
既然还有政治上的“想法”,自然需要通过出书、上节目来延续自己的影响力。
为个人以及受聘的智库公司刷存在感。
由于这类书的题目和作者名头十分唬人,使得部分朋友会将其视为“权威著作”“代表美国官方立场的著作”等等。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中美毕竟国情不同。
抛开基辛格《大外交》那种宏观叙述的风格不谈,当非现任美国政客针对国际问题发表意见时,只能代表其个人看法。
可信度与预测准确率是不高的。
为什么呢?
因为对任何政权来说,一项具体决策的做出都强烈依赖着情报系统。
当然,此处的“情报系统”是广义的。
间谍、侦听、卫星、外交、专线以及各种官方决策咨询机构的建议通通囊括在内。
无论多么厉害的战略家、多么高明的国际情势分析大师,一旦缺乏了这套情报系统的信息支撑,功力都会大打折扣。
比市面上抛头露脸的那些媒体分析人员强不了太多。
相对来说,宏观一点的国际形势问题还算是容易的。
如果拿一个纯粹的军事事件出来做分析或者预测,情报信息在决策中占的比例会更高。
因此,美军那些几星上将退役后写的文章,大家看看就好。
既然情报是做出决策的关键支撑,那么是不是只要广布间谍卫星,综合各种信息分析便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现实情况远没有那么简单。
有了情报只是决策的第一步,还有一步更关键的——鉴定情报的真伪。
通常情况下,重大决策需要将多个不同渠道来源的情报进行互相验证,才能支撑判断。
回顾历史,即使是大国之间,发生战略误判也属家常便饭。
接下来以朝鲜战争的爆发做一个案例,来聊情报与决策的故事。
李承晚比金日成大了近四十岁,不过二人可谓是一拍即合,都是愤青
1950年6月~10月,朝鲜战争的两大阵营之间至少发生了以下两次重大误判:
1、苏联和金日成误判美国不会大规模出兵;
2、美国误判中国不会大规模出兵。
先谈第一个。
整个1949年下半年,“三八线”附近一直处于零星的交火中。
由于中苏两国的约束,金日成并没有轻举妄动。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950年3月,就在毛泽东刚刚访苏回国后的半个月,金日成去莫斯科与斯大林密谈。
此次密谈斯大林与金日成达成了共识:
采用“闪电战”迅速拿下南朝鲜,赌美国人不救。
我们抛开斯大林做局拖中国下水这种阴谋论不谈,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斯大林与金日成做出该决策强烈依赖着一个前提——
美国不救。
地球人都知道,只要美国狠下心出兵救李承晚,朝鲜人民军不可能是美军的对手。
到时候北朝鲜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
那么斯大林和金日成究竟是如何得出美军不会救这一结论的呢?
站在相对成熟的斯大林一方角度,目前公开的信息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据说苏联方面得到了情报(事后证明不准);
2、金日成向斯大林保证美国不会参与,因为南方有二十万朝鲜地下党准备起义,进攻将在三天内取得决定性胜利,想救也来不及;
3、美国在1950年初宣布的“防御圈”不包括朝鲜半岛和台湾;
4、朝鲜与中苏接壤,有着先天地利优势,美国会有所顾忌。
综合看下来似乎挺有道理的。
要知道1950年美国陆军只有不到一百万人,而苏联五百多万,中国五百多万。
可尽管如此,美国决策层还是选择了打。
这一打不要紧,朝鲜人民军全线崩溃。
战前年轻气盛的金日成在中国领导人面前一拍胸脯,扬长而去,临走前留下一句话:
“不用你们帮忙,我所要的一切斯大林同志都给我了。”
可没过几个月,再次致信时已是完全不同的画风:
“目前战况极端严重,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特别的援助……”
下面谈第二个误判。
美国大军仁川登陆后,中方通过诸多公开和秘密渠道向美国传递消息,警告美军不得越过三八线。
公开渠道就不必多说了。
中国几乎每天都通过广播警告美国:
如果跨过三八线,中国就会出兵。
为了表明严正立场,时任代总参谋长的聂荣臻还和总理周恩来联合发出讯号——

“若联合国军越过38度线侵入北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中立政策可能改变。”
秘密渠道方面,周恩来找到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传话。
请印度政府出面转告美国:
若美军越过三八线,则“我们要出兵”。
那么美国是完全不重视中国的立场吗?
当然不是。
中国的背后是苏联,中苏刚刚签下准军事同盟条约,这一点美方当然清楚。
具体到陆战层面,真打起来美军不一定是苏联的对手,毕竟兵力悬殊。
而即使苏联不直接出兵,采取中方出部队苏联出装备的模式,也足够美军喝一壶的。
正因如此,朝鲜战争初期美国一直在多方搜集中苏两国的信息,包括各种兵力部署调配等。
按照今天披露的资料看,当时美国人的预案为:
只要中苏果断出兵,美军将退回三八线以南。
可结果呢?
仁川登陆是9月15日,韩军越过三八线是10月1日,美军越过三八线是10月7日。
整整一个月,中苏两国迟迟没有实质性动静,有的只是一封又一封声明。
按说在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之前,作为同盟的一方需要提前拟定好详细的应对预案。
Plan A,Plan B,Plan C.
或许是沟通的原因,亦或许是其他各种问题,苏联这个老大哥当的很不称职,准备工作极其仓促。
经过一番情报搜集后,美国人判断中苏只是虚张声势,并不会出兵。
于是在10月15日的“威克岛会面”中,麦克阿瑟向杜鲁门保证:
“中国和苏联出兵干预的可能性非常小。中国在东北有三十万军队,只有五六万人可以渡江作战。如果中国人试图推进到平壤,他们一定会遭到人类历史上最惨重的伤亡”。
朝鲜战争是新中国与美国的第一次重大交锋。
尽管事前双方都发出过讯号、都做了情报信息搜集,但毕竟是头一回打交道。
中美对彼此的套路都不熟悉,且缺乏直接沟通管道,最终导致了严重的误判。
时间来到1965年,这次发生战事的地点变成了中南半岛上的越南。
年初,约翰逊总统拍板大举增兵,准备大干一场,彻底剿灭越共。
中国方面则又一次发出警告——“决不会坐视美军地面部队越过17度线”。
中南半岛的17度线和朝鲜半岛的38线类似,是1954年法越停火后中方替越南在日内瓦会议上谈出的南北越分界线。
一回生,二回熟。
越南战争中双方的底线摆的十分清楚。
整个越战期间,美国执行“南打北炸”的策略,地面部队始终没有越过17度线。
某种程度上看,算是双方风险管控的成功案例。
而对越南战场风险管控的成功,客观上也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提供了较好的前提条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