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开心相遇   余生请多指教
👇戳以下名片关注并星标 「青年特稿」
青年君vx:qnj1907   欢迎勾搭
文:李月亮|来源 :李月亮(ID:bymooneye)
分享| 青年特稿(tegao54)
大家好,我是青年君。
上海已有连续出现新冠患者死亡,在4月19日的逝者里,还有两位不到60岁。
这是本轮疫情,上海首次出现非老年人的死亡病例。
他们都有基础病,健康本就堪忧。
在奥密克戎的袭击下,没能撑过这个春天。
而永远留在这个寒冷春天的上海人,不止他们。
今天我想讲几个疫情之下,普通上海人的故事。
每一个,都让人感叹。
上海音乐人
痛得从5楼跳下去了
4月14日,一位上海网友发文,说他的老父亲跳楼去世了。
不是精神出了问题。

也不是和人吵了架。
是痛得受不了,才跳的楼。
这个人,是71岁的小提琴爱好者陈顺平。
儿子说,头一天晚上,陈顺平突然腹痛、呕吐,特别难受。
好不容易等到120,他去了同济医院。
可急诊室不让进,说里面的病人全是阳性,不接诊。
没办法,他们只好坐着120,又去了上海十院。
结果,十院没有开门。
折腾半天,陈顺平和老伴最后还是回家。

到家时,已经凌晨3点多了。

陈顺平痛得不行,完全睡不着,隔一会就要起来呕吐一次。
到早上7点,老伴累得睡着了。
陈顺平一个人出了卧室。
8点多,老伴起床,一出卧室,就看到茶几上有两张纸条,一共115个字。
是陈顺平写的。
老伴心里很懵,来不及多看,就听到楼下传来呼声:
“谁摔下楼了?!”
下去一看,人已经摔得血肉模糊。
老伴顿时崩溃。
儿子得知消息,也是五雷轰顶。
他说,父亲虽然71岁了,但平时很健康,爱锻炼,人也开朗,退休了还在大众乐团里拉小提琴。
“是什么样的剧痛,什么样的绝望,让他走上了这条路?”
他在长文里发问。
很快,同济医院回应了此事:当天医院急诊一直在正常接诊,24小时开放。
第十人民医院则说,陈顺平之子的表述有不实之处,他们医院当天急诊区域没有关闭。
对此,陈顺平之子没有再接着回应。
他只是在网上留下最后一句话:“我们一直没有要指责任何人的想法,也没有要求讨个说法。”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一个老人跳楼自杀呢?
一条生命的逝去,就这么算了吗?
至今没有人回答。
原来,疫情之前,那些自由出入医院的日子,疫情之下竟成了一种奢望。
凌晨两点半,
94岁外婆被送到方舱医院
前天,一个截图求助,在我的朋友圈刷屏:
《求不要把我94岁的外婆拉去方舱》。
求助人说:
凌晨两点半,有人来敲94岁外婆家的门,老人没有开门。

来者就强行撬开了外婆家的房门,要把外婆和舅舅带到方舱医院去。
外婆当时在被窝里睡觉,不愿意去。
没想到,来者就连人带被子把老人拖走了……
这条求助发到网上后,很快上了热搜。
和疑似拒诊陈顺平的医院一样,当地的街道办回应也很快。
他们表示,一周前94岁的靳阿婆和儿子张先生就已核酸阳性,被居家隔离。
4月19日凌晨2点,他们前去长时间敲门无反应,担心发生意外所以安排锁匠打开隔断门。
经沟通后,两位老人同意前往方舱并自行下楼乘坐转运车辆,现在两人的身体都很正常。
怎么说呢。
我们很愿意相信街道办的回应。
只是……深更半夜,凌晨两点多,撬门开锁,去接一位接近百岁的老人去医院,实在是觉得有些打扰啊。
为什么不等到白天呢?
老人精神会好一点。
我们很理解防疫工作的辛苦——他们半夜还在工作。
上海有500多万的老人,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错漏,数量都不算小。
只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候,在这样敏感的时刻,我们还是希望对待老年人的工作方法,能妥善一些,更有温度一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过往日常里重要,在当下疫情里更重要。
因为疫情之苦,老人最甚。
一个慌张的母亲

深夜哭着给孩子找药
4月12号凌晨两点半,上海一个小区的楼道里,一个女人咣咣咣地挨家敲门。
她带着哭腔的请求:
“叔叔阿姨,你们醒了吗?
有没有一点退烧药可以给我啊?
我的孩子发烧了,烧到40℃了。”
这家没有,她再敲下家,忍着哭声和慌张,不停地问。
“120说前面有300个排队,我没有办法。”
可是敲了几家,邻居都没有。
疫情下的凌晨,孩子高烧,出不了小区、买不到药、120又一时不能来。
想想都心焦。
好在,后来居委会帮她联系了车,去医院开了药。
孩子退烧了。
长舒一口气。
有谁能想到,日常生活里最普通的退烧药,在疫情之下竟成了救命药。
一个独居老人
每天只敢吃一颗药
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讲了一个上海独居老人的故事。
很多人不知道,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大约有老年人口533万,占总人口的36%。
独居老人都有30.52万。
周爷爷的生活,是部分上海独居老人的缩影。

他今年79岁了,一辈子没结婚,也没孩子。
平日一个人生活,外甥女偶尔会来照料。
封控之后,外甥女就过不来了,周爷爷活得更像一个孤岛。
他身体不好,有哮喘和糖尿病,每天要给自己注射药剂。
吃东西也有很多禁忌,主食不能多吃。
刚封控时,周爷爷还尽量把荤素搭配好,做个菜配米饭吃。
但后来菜越吃越少,每种原材料只剩一点了。
他只好把仅存的菜都放在一起,做了一大碗浇头(卤子)。
之后每顿饭盛出两勺,浇在挂面或者米饭上,能吃一个星期。
有天,隔壁阿婆的保姆来敲门,说她和阿婆的菜吃完了,想问周爷爷借一些,救救急。
可周爷爷的厨房里,也没有一点蔬菜了。
除了缺菜,他还缺药。
封控第7天,家中用来缓解哮喘的胶囊还剩8颗。
以往,他每天要吃三次这种胶囊,现在不得不改为一天一次。
这让他的身体很不舒服。
胸闷、咳嗽、焦躁。
更让他担心的是,治疗糖尿病的药也剩得不多了,他很担心吃完以后不能及时补上。
其实上海市各区开放了“互联网医院”,市民可以用智能手机扫码进行操作复诊、配药。
也有各种小程序可以买药、买菜。
但年轻人都很难买到,老年人就别提了。
周爷爷说:“我很笨的,连电话都拨不好,何况是网络……”
在这场疫情中,患有病痛的独居老人,比我们想象的更难。
一个愤怒的孕妇
因为30个饺子,想离婚
坐标上海,一个貌似还在怀孕的准妈妈,怒发抖音。
她和老公被封在出租屋里,家里吃的东西不多了。
她凑起有限的食材,包了些饺子,冻在冰箱里。
只剩30几个了,一直不舍得吃。
没想到这天,她老公把饺子拿出来,全煮了,而且自己一个人吃掉了。
没有问她一句饿不饿、吃不吃,就那么自己一个人吃掉了。
她气坏了,把老公“吃独食”的样子发上了网,引起了众怒。
还有一个女人,也发了类似的吐槽。
因为没有如期解封,家里囤货不足,食物不多了。
平时,她做饭、抢菜、带娃,疲惫不堪。
这天晚上,老公主动去煮泡面。
她本来还挺开心,想着终于可以吃一顿现成的了。
结果。
面煮好了,老公只叫了孩子,没叫她。
她出去一看,就两个碗。
孩子的碗里,只有半碗面。
剩下的面都在老公碗里。
她又气又伤心又不解。
老公解释:只有两包面了。
她问,两包面为什么不能三个人分?
老公说她可以吃别的。 
“我当时气就窜上头了,但是太饿了,没力气发作。”
最后还是孩子懂事,拿了一个碗来,说和妈妈分着吃。
一大一小,最后一起吃了半包面。
“一句话都不想说。”
女人最后写。
确实有点让人心寒。
有人开玩笑:
以前都讲,两个人能不能一起过,要去旅一次游。
现在看来,得一起封控一次才行啊。 
越艰难越匮乏的时候,人越容易显露出真实的品性。
一个重病的男人

想吃最后一次生日蛋糕
上海的张玮,50多岁了,患有闭琐综合征。
他全身瘫痪,已经有三年不能说话,不能吃饭,肢体不能动。
但他意识很清醒,可以靠眼睛跟妻子交流。
几个月前,医生预估了他的未来:
“90%的病人,活不过6个月。”
他的妻子知道这是最后的时光了,特别珍惜。
张玮爱吃甜食,妻子早就承诺:
“到了生日,给你买生日蛋糕吃。”
没想到,4月2日,生日到了,却赶上了疫情封控。
连菜都买不到,蛋糕就更别想了。
妻子没办法兑现诺言,愧疚又无奈,想把这事儿糊弄过去。

可是张玮,盯着闹钟看了一整天。
到晚上十点,妻子开口问他,是不是想吃生日蛋糕。
他哭了起来,用眼神示意,表示想吃。
妻子明白,他肯定也担心这是最后一个生日了。
万般无奈,善良的妻子只好去微信群求助小区的邻居们,问大家有没有吃剩的蛋糕,能不能分一点给他。
邻居们都没有。
有人建议她自己做一个。

可是,她根本没有时间。
她每天从早上5点到半夜1点多,都要忙活照顾丈夫。
求助未果,她失望又难过地放下了手机。
老公很可能是最后一次过生日,却吃不上心心念念的蛋糕了……
没想到,她放下手机后,群里的300多个邻居,却筹划起了做蛋糕。
“我家没有淡奶油,不然我给你做一个。”
“我家有淡奶油啊。”
“蛋够吗?我家有蛋。”

“我家还有草莓要吗?”
“咖啡粉能用上吗?”
“我有小蜡烛。”
……
夜半三更,大家居然齐心协力凑够了食材。
然后,一个会烘焙的邻居,开始做了蛋糕。
凌晨0:47,蛋糕出炉了。
漂漂亮亮,像模像样。
随后,300多人熬着夜,给张玮过了一个了生日。
有人写了卡片,有人送上小礼物。
真诚的祝福,持续刷屏。
妻子看哭了,把邻居的话一句一句说给张玮听。
张玮也哭了。
这很可能是他此生最后一个生日了,没想到有这么多人陪着他。
妻子说,这个生日,他们毕生难忘。
这个故事,我也看哭了。
病毒残酷,幸好人心温暖。
过去司空见惯的蛋糕,竟然成了疫情之下,众志成城的大工程。
谢谢你,为这个蛋糕出力每个热心人。

疫情在好转,
我们要记住今天
这些,都是这几天上海发生的故事。
当平静的秩序被打乱,生活瞬间变得魔幻。
过往的日子,我们都习惯了秩序井然。
习惯了每天坐着公交地铁上班。
习惯了菜市场永远堆着新鲜蔬菜。
习惯了生病随时可以叫到救护车。
习惯了药店、蛋糕店、小吃店、理发店都随时开门迎客。
而这场意外的疫情,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人和城市的脆弱。
原来,很多我们以为的天经地义,其实不堪一击。
原来,疫情之前每个自由的日子,都闪着珍贵的光。
这几日看到关于上海的新闻,终于不再是一片阴云。
病例连续几日呈下降趋势。
金山区和崇明区首日达到了社会面清零目标。
许多小区的物资供应得到恢复。
希望到未来疫情过去,我们也要记得今天。
然后好好思考,如何不让今天的故事重现。
点亮【赞】+【在看】,希望那些普普通通、井然有序的日子,早一点回来。
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读者成长。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当当网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
私密空间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青年君备用号 ★★
 不晚安留言区:
疫情之苦,老人最甚。
点击蓝字查看往期故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