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孕的时候,有一次一位60多岁的女性与我闲聊。她说生孩子的时候很难,吃得太多胖了60斤(她是很矮小的个子,生孩子前只有80多斤),怎么也生不出来,受了很多苦。她说,孩子爸爸是一个工作狂,见小孩迟迟没有生出来,就写了一张字条给医生,“有问题打我电话吧”,留了个办公室的电话就回去工作了。这位女性可能代表了上一代女性的很大一部分,事事以男人为主,自己反而是最不重要的。她说这话的时候只是当做一件平常的事讲,甚至有点为自己的工作狂丈夫自豪的意思。我心里很震惊,无法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比自己的孩子要出生、妻子在产房里生死攸关还要重要。
近期新闻的舆论导向稍微有点人性化了。但我的小时候,还常常看到什么好人好事的宣传点是这样的——因为工作而不顾小孩,一年都回不了几次家。我们小时候不都读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吗?古人没有飞机火车,走那么远的路可以说是历经千难万险了,然而都到家门口了,却过家门而不入,真的差这点回家看一眼的时间吗?心里就没有一点想要看一看孩子和家人的想法吗?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后,觉得这真是非常恐怖的男人了。
小朋友两岁了,说起来这两年也是家里非常忙的两年。我们搬了两次家,新房子带一个院子,但因为是老房子,刚搬进来的时候各处漏水,需要不断修缮。我记得小朋友一岁前,乐天总在搬家和修房子。买东西时不觉得,等到搬家才发现是个浩大的工程。一个人在忙这些,另一个人当然要全程带孩子。小朋友一岁前,如果乐天抱她,是会大哭的——太不熟悉这个人了,虽然他叫“爸爸”。
乐天的工作非常忙(从前更忙)。每天8点多出门,晚上九十点才到家。我们最开始的争执总是围绕着他的下班时间展开。我订下规矩,希望他6点半到家。这样小朋友在7点多睡觉,至少还有一个小时的互动时间。但这个“规矩”一天都没有实行过就废除了,因为不可能在六点半前到家。这个时间线被推迟到7点半、8点……现在偶尔他如果在8点前到家,小朋友还没有睡着的话,他就可以心急火燎赶进来说一声hello。我总是问他,你什么时候可以不忙一点,他总是说,等做完这个项目。然而,这个deadline结束了还有新的deadline,一个接着一个,永无休止。
我的朋友陈美龄是一个育儿专家,她自己是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培养出三个读斯坦福本科的儿子。她有一个重要的育儿理论,就是吃饭对于家庭来说很重要,做家长的要尽量陪孩子一起吃饭。可是我和乐天两个人时就很少在一起吃饭,因为他太忙了。现在一般也是我和小朋友两个人吃饭。两人吃饭总不如三人来得香,的确是这样。我有一位在瑞典的朋友,她说她有一位男同事也是工作很忙。但这位男同事有一个公开的铁律,就是每天5点到晚上8点是陪孩子的家庭时间,他必须赶回去接孩子、陪孩子吃饭、和太太一起跟孩子玩,等8点孩子去睡觉了,他才自己工作。她说许多瑞典人都会这样处理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家庭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然后才是工作。
我觉得美龄说的很对。吃饭的确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你们看为什么许多电影那么喜欢拍吃饭啊!),生活是什么?不就是一蔬一饭一天天累积在一起吗?
我对于童年很大一部分的回忆就是和父母一起吃饭。妈妈总是5点准时到家,那之前我会趴在窗口翘首以盼。妈妈到家就会做饭,我会帮着一起端碗筷摆盘,等爸爸下班,就三个人一起吃饭。还有每周日我妈会带我去外婆家玩,外婆是一个大厨,会做很多好吃的。我最喜欢吃鸡大腿,外婆每周都会用各种方法做鸡的料理,然后把完整的一只大腿留给我。
我很认同欧美一些企业的价值观。男人拥有跟女人同等长度的产假,不提倡加班,即便是在非工作时间要参加公司的活动,也一般要携带家属一起出席。有段时间我的工作是要跟法国的一些博物馆美术馆对接,我常常收到他们的自动回复邮件,“在休假,不方便工作,请联系……”整个夏天法国人都在度假,他们的休假是真正的休假,永远不可能打开工作邮箱,永远不可能给你回复。我们在美国时,到处都是开着车一起在外面hiking或者露营的家庭,美国人一到周末就把大大小小的山地车绑在车顶,全家一起开车到国家公园或者郊区过“家庭日”。他们应该拥有许多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光吧!真是令人羡慕。
我小时候,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就要开始练琴。爸爸妈妈在边上做家务,或者在灯下看报纸看书陪我,房间很小,但回忆起来满是温馨。一岁之后我妈的产假结束,我爸于是每天来回3个小时把我带去厂里跟他一起上班。那时的公交车那么挤,有时候爸爸要把我从窗口递进去让售票员接住、自己再挤上去;他在来回的上班途中给我看卡片自己看大学自学考试的书;他值班时领着我用拼起来的椅子让我睡觉。他是厂里第一个带小孩上班的男同志;有他这个先例之后,他单位的许多爸爸也带着自己的小孩去上班,我于是有了许多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我爸爸带我去上班,从一岁一直带到我上幼儿园,整整2年。他们单位的领导竟然也没什么意见,现在想来真是不可思议。
我从出生一直到18岁去上大学,我的父母几乎从来没有在我生活中任何重要的时刻缺席过。他们自己带我,一天也没有把我托给过老人。现在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要做到这个到底有多么难!
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因为今天我看到了一篇很喜欢的报道,一个喜欢研究昆虫的可爱姑娘分享她父母的教育经验:
我学钢琴的时候,他让我请班里会演奏乐器的同学,回家录一小段自己的表演,我们一起“剪辑”成了一个「卡带里的音乐会」,据说这也是爸爸为了提高我学琴的兴趣。我们一起编写串词,由我朗读,分别加在每段乐曲中间,用录音机特别费劲地“剪辑”到一起,里面还有观众鼓掌的声音,是爸爸从电视里翻录的。
现在用计算机做剪辑很简单,在那个年代真的麻烦。所有参与表演的同学,我爸都翻录一盘磁带送给他们。同学老师都搞不懂这个是怎么弄出来的,我爸用家里仅有的一个双卡录音机,我们一起琢磨怎么做。
这样的爸爸真是令人泪目。我小时候爸爸也给我录过这样的磁带,虽然不及这位爸爸那么精心但也毫不含糊。在我三岁时的家庭诗朗诵会里,我一来一回答复爸爸妈妈的问题,“长大要做警察叔叔!”稚嫩的童声被细心的爸爸永远保留了下来。他还给我录过我练琴的“专辑”,把那些练得不错的曲子完整录下来,一本正经配上自己的报幕和介绍。
这种高质量的陪伴,如今有几个家长可以做到呢?家长们花钱让孩子去上早教,让不认识的工作人员陪自己的小孩在那些滑滑梯上爬来爬去,自己在外面的车里刷手机,这是不是一种本末倒置?
我们家附近有一个不错的书店。店主非常豪气得专门列出一个儿童读书馆,里面都是各种大陆和进口的绘本,还专门摆有一个玩具区域,有拼图和益智玩具,可以让小孩免费玩耍。如果天气好,我常常吃完饭带小朋友去随便翻一会儿书再玩一会儿玩具。常常看见有家长带着孩子去。这当然是好的,但家长们多数将孩子放在那里就不管了,在一旁刷手机。有一次一个三岁的女孩被爸爸带着,那个三岁的孩子一直在问爸爸问题,跟他讲话,但爸爸一直盯着手机,就像没有听到孩子的声音一样。那个孩子后来来与我们玩。但直到我们离开,那位爸爸都没有把眼睛从他的手机上抬起来,认真注视他的孩子一次。
生孩子后,我很快发现乐天带娃有时“非常被动”。我让他给小孩念英文绘本,他不带感情像个机器,将书上的句子从头念到尾。小孩不耐烦地将书合上,他就停下来,两人面对面坐着。不到5分钟,他就出来对我说“她不要听了”,好像他是为了完成我布置的作业似的。小朋友不喜欢与他玩,我讲故事时,小朋友直接指着他说,“爸爸走开。”他就像得到赦令,立即离开房间,去客厅里看电视。开头的一年,我常常埋怨他带娃时间太少,“你把修屋顶的热情的十分之一用到带娃上,我就满足了!”我还没有提他对工作的热情——倘若将对老板态度的二十分之一用到维护与小孩的感情上,恐怕也不是这样生疏的现状。
带孩子非常琐碎又极其耗费精力与时间,需要细水长流,的确没有即时的直截了当的回报。甚至不如修屋顶来得有成就感。我发现许多家长因为看不到这种即时的回报,而觉得“少陪一会儿也没事”,一点一滴累积起来,就错过了许多。
我们为此召开了很多次两人家庭会议,议题永远围绕“乐天如何多花点时间在带娃上”。他说他已经尽量早下班了,从10点提前到了8点。我说这并没有用,因为小孩是8点就睡觉的。目前我们协商下来的举措是,他早上负责小朋友的饮食起居,从起床到送去托儿所,然后自己去上班。这有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但这段陪伴多半是机械性的,赶着完成任务。每天早上,乐天对女儿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快点!”——“快点吃呀,爸爸要迟到了!”“快点把奶喝完,爸爸要迟到了!”“没有拉屎就算了,爸爸要迟到了!”等一切办妥,将小孩放上自行车与“妈妈说再见”,他一定在心里长舒一口气——终于结束了。
女儿一岁以后,我逐渐从带娃的泥泞中挣扎出来,开始能享受带娃的乐趣了。说实话,我觉得一是因为孩子的确在一天天变得懂事,变得更容易交流和沟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这是一件付出与回报某种程度呈正比的事。她慢慢会说话之后,每天都有非常令人惊喜的时刻。
我小心翼翼将这些变化都记录下来,转述给乐天。我的孩子会主动亲我,会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分享给我,会突然搂住我的脖子紧紧抱住我,会用语言表达她对我的爱和欢喜。这些稍纵即逝的时刻,屡屡让我意外和感动。我常常为乐天感到可惜,他就这样错过了她第一次爬、第一次站起来、第一次自己上厕所、第一次自己穿鞋子、第一次背着书包去学校、第一次与家长分离哭得脸花……因为工作,他错过了不可能再重来一次的孩子的珍贵的成长,他还将会错过更多(2岁之后我真的觉得每一天都是surprise)。每天晚上我和小朋友两个人笑眯眯依偎在一起讲故事,搂着脖子呵痒兮兮亲吻和拥抱的时候,他都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加班,这真的值得吗?真的不会觉得遗憾吗?
我打心眼里希望乐天能多一些和小朋友相处的时间,也尽力创造一些让他们相处的机会。在他下班没有那么晚的时候,我骑车带小朋友去书店看书,等他下班再一起回去。去了两次之后,小朋友就很开心,“妈妈,今天我们去接爸爸吗?”她一放学就会这样提要求。她喜欢我们两个一人一手牵着她走,“爸爸妈妈一起走呀!”她会这样说。我们周末尽量带她出去玩,她总是特别高兴。上个月乐天请年假我们一起去了青岛,三个人待在一起整整一周,小朋友马上就喜欢上了爸爸,现在吃什么会想起来说,“给爸爸一点吧!”“爸爸也去吗?”

所以,小孩子的爱是多么简单啊!她根本不需要什么昂贵的东西,她喜欢的不过是蹲下来从容观看脚边的石块和泥土(没有人催她快走),一朵小花,一片树叶,还有一回头就可以看到的永远注视她的爸爸和妈妈。
我们都是很普通的人,我们的孩子也是普普通通的孩子。我并不奢望她多么成功,多么有名。我希望她能健康、快乐、自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还小的时候,我希望我们可以多一点时间陪她,全心全意地站在她的身边,在她需要我们的时候尽可能地提供帮助。这样她会拥有许多许多的爱,这些爱帮助她建立自我肯定力,帮助她在以后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永远相信自己,就像现在她如此信任我们一样。

与诸位父母共勉!
写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发给美龄看。
她写了她的建议来,我觉得很棒,
贴在下面与诸位父母分享。
美龄真的相当具备智慧,她总是善于调动对方的积极性,无论是孩子还是伴侣。
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
关键是由内而外的意识。
陈 美 龄  ×  职 烨
陈美龄
中国现在高度成长期,在外面工作的人,身不由己。当父母的只好用想象力来补救现状。我孩子的爸爸也是会晚回来。我是不规定孩子们睡觉的时间的。一星期有两天晚点睡觉等爸爸。爸爸回来后一起吃宵夜。单单15分钟,父子、父女关系会好很多。有了感情,爸爸会努力早点回来。爸爸还会买东西回来给我们吃。很兴奋,又温馨。孩子也能感受到爸爸在外面也记着他。
职烨
可是孩子晚睡觉的话,第二天起不来怎么办?我总是希望她早睡。
陈美龄
没有问题,可以起来的。下午多睡午觉。孩子自己会调整。如果习惯了,完全没有问题。在很多国家都是晚睡早起下午午睡的。身体上是没有问题。失去爸爸的关注和宠爱才是最大的可惜。
孩子真的要睡,就让她睡。可以等,就让她等。
每天都可以顺其自然。但在爸爸的意识之内,就是,譬如,星期二星期四,孩子会等着他回家。你会发现他越来越早回来。
职烨
您说的非常对!这的确是一个意识问题。爸爸要逐渐意识到,孩子需要我,我要回去看孩子!而不是妈妈说“你早点回来带孩子”。这算是用智慧调动起爸爸的主观意识。让他自己逐渐觉得孩子需要他,他也需要孩子。这样就会主动挤时间,重新安排重心。
陈美龄
对。要做成一个相思相爱的关系。不需要一定见得到。但非常渴望能见到孩子。
孩子期待着爸爸回家,努力的不睡觉。爸爸一回来,孩子的爱会爆发。会令爸爸觉得愧疚,又觉得孩子非常可爱。

在一起的时间不必长,但会一直惦记着。心里记挂着孩子,已经是非常幸福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点赞、在看和转发到朋友圈哦~
感谢您的关注!
撰文 | 职烨
插画 | VALENTY/ADOBE & Ahmad Safarudin
- 推荐阅读 -

有了孩子的婚姻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为什么老外可以一个人带几个娃,中国人却需要一大家子·详尽调查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