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这种关头,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传言出来。有的是真的确有其事,有的可能是有50万,还有的就是编造谣言的人发现这时候不管多烂的谣言都有人信,会有点成就感,于是牛鬼蛇神都出来了。
有的也不是全然都不可信,很可能是有人听到了只言片语之后就自我发挥起来。
最近听了许多这类传闻,从里面找出可能是真实的部分,然后再放到大背景下分析,虽然颇为费力,但又很有趣。
好了,我们继续分析。昨天的分析见上海疫情观察(4月15日)。前天的就在知乎上了。

检测数和感染人数问题

虽然存在一种可能就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数字是非常不准确的,但带有这种假设的话,我们就什么都无法分析了。不过,反正我们也不是要根据下面的分析做出任何决策,所以不妨假定这些数据是大体准确的——虽然可能因为数据标准、采样过程等问题,会不完全准确。我就姑且这样分析,大家也就姑且一看。
昨日新生病例数是,确诊3594(含之前无症状转归922例),无症状19925,新生病例数总数为3594-922+19925=22594。比昨日(22766)略有降低。
昨天在知乎的“想法”里额外做的预估(新生病例数2.5~2.8)失败了。原先对今日新生病例数的乐观估计也就是低到2.5万,结果实际上却更低一些。
昨天的文章里的预估2.1(未来1~3天内新生病例数会有实质性下降),似乎是证实了,不过还不能过于乐观。
在假定数据准确的基础上,我们大体可以把昨天的数据做两个方向的解读。
向悲观方向解读的话,就是今天的数据只是因为采样方式的原因,实际的新生病例数还没有实质性的下降。具体原因比如说是对低风险区域进行了第二轮检查,以确定风险,方便接下来逐个放开;或者是大部分核酸能力用于全市混管普查,为今天开始的6天攻坚做准备。
向乐观方向解读的话,那就是昨天的预估2.1的逻辑,就是最顶峰已经在4月11日到4月14日之间过去了,隔离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实际新生病例的数量。
孙春兰副总理有个新的发言(孙春兰:上海疫情的传播指数由当初的2.27下降到现在的1.23)说有效再生数已经从2.27下降到了1.23。这是个很好的消息,但是这暂时不能证实乐观或者悲观的推测。逻辑上说,高于1的有效再生数就是疫情还没有开始收缩,还在扩张。只有低于1的有效再生数,才开始走下坡路。但是有效再生数这个数据,是要确定一个患者不再传染别的人才能计算出来的,逻辑上应该是有一些滞后。我看了一下广州的发言,那边说广州目前的有效再生数已经从5.7掉到了1.7。我又看了一下广州疫情的统计数据,疫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可能还是可以稍微乐观一点。
另外,我又重新研究了一下上海核酸检测能力上限的问题。
3月20日新闻(上海每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190万份以上_央广网)说最大一人一管检测能力是190万。4月5日(上海:单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400万管 全市共设置约2万个采样点)达到了400万。在那以后就没有新的新闻说明核酸检验能力的变化了。考虑到很多核酸检验团队都是4月3日左右到达上海的。那么也许,400万检测量就是目前上海一人一管检验量的上限。
在4月14日的分析中,我提到过上海市政府说12日核采样905万份。我怀疑这是905万个人的采样,其中有一人一管,也有多人一管。
如果是这样,那么上海的攻坚战的确会更困难一些。有一些朋友反映说做了核酸以后报告一直没出来。我怀疑就是因为他做了核酸,但是他的那一管是多人一管混合测试的,测试结果为阳性,但没有足够的人手和检测容量去对他进行一人一管检验。所以并不知道他那一管里面哪些人是阳性,哪些人是阴性,所以没办法出具体每个人的报告。
我们再回到前面说的6天攻坚战问题:
据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上海工作组决定16日至21日连续六天开展核酸检测,需要江苏援沪应急采样队支援。其中,16日、18日、20日采样范围为5天内出现阳性感染者区域,17、19、21日采样范围为5天内没有出现阳性感染者区域。
实际上,增派队伍的不仅是江苏,陕西、广西等省昨天都增派了队伍。
昨天还有上海嘉定的消息:
根据市统一部署,从4月15日-4月21日,全区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核酸检测、全面流调排查、全民清洁消杀,全程查漏补缺”等综合防控措施,全面发起清零攻坚。攻坚期间继续实施“三区”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管理,居民可继续通过社区团购等方式采购生活物资,各街镇的保供物资也正陆续配送到居民家。
以及孙春兰副总理的打攻坚战的发言(孙春兰在沪研究下一步防控攻坚行动:动用一切力量和资源,尽早实现社会面清零):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阶段,要采取更迅速更坚决更有力的措施,推动疫情尽快出现拐点。要坚持全市“一盘棋”,对核酸筛查的组织、救治床位的使用、隔离房间的分配统一指挥调度,上下贯通、横向联动,把有限的资源用足用好。
很显然,从副总理的角度看,现在的数据并不算出现“拐点”。还是需要进行一波攻坚战。
这场攻坚战主首先针对的是已知有阳性的区域,然后一人一管把患者都找到,隔离起来。然后再去查低风险的区域(5天内没有出现过阳性的区域),这些区域如果三天刷过去还没有发现患者的话,估计就可以准备降级成防范区了。
那么,由于攻坚的开始,今天很明确地会把很大一部分检测能力用在高风险区的一人一管排查上面。所以我们明天可能会看到新增病例数的上升。而且由于上海一些医院的医护人员从一线撤回去了,所以检查和治疗能力会有所恢复,那么我们很可能会看到确诊人数也有一个比较大的上升。
预估3.1:明天(4月17日)公布的新生病例数(确诊-确诊中无症状复归+无症状)会显著高于今天的数值。
预估3.2:明天(4月17日)公布的确诊人数会显著高于今天的数值。
所以,如果这些数据大幅度上升,也不必惊慌,这是把在各个小区之中的存量阳性病例隔离掉,是走向快速下降的必经之路。

隔离床位问题

昨天解除隔离人数为19800人。比前一天多了一万多人。可能是从前天或者大前天开始,部分方舱全员一人一管做核酸检测,两次检测为阴性以后,就送出来了。
昨天晚上有个新闻(上海:同心抗疫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里面说目前上海的方舱医院的隔离床位数已经达到了27万,这比我们之前估计要高很多。不清楚是不是包含周边省市为上海病患设立的隔离床位。不过这个数量也确实是给了上海市今天开始打攻坚战的底气。
从各方面的信息看,政府要在未来6天里面打个攻坚战。要打攻坚战,就要有足够的隔离床位,否则集中检测力量发现的患者转运不了,就打不了攻坚战。那么,通过解除集中隔离来腾退更多的床位,应该是策略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假定从两天前开始,大量方舱都开始一人一管检测,那么接下来几天解除隔离的人数应该还会维持比较高的水平,甚至可能更高。
预估3.3:未来3~6天内,每日解除集中隔离的人数应该会维持高于1.9万的水平,大概率会有达到或超过2.5万的高峰。

供应链问题

这两天供应链在明显地恢复,之前发的那条想法下面还时不时有网友说情况有所改善。
但是供应链感染的局面还是不可小视。我们看一下过去几天在隔离管控之外新发现的确诊和无症状数据。
9日,587+525=1112
10日,303+943=1246
11日,282+504=786
12日,299+641=940
13日,259+598=857
14日,346+378=724
15日,357+495=852
大体上可以看出,11日和14日是两个低点。这两个低点之所以会低,我前几天就推测是因为这两天主要检测的目标是一些低风险区域。如果排除这两个数据点,我们可以看到管控之外(主要是公交司机、救护车司机、物流/快递/供应链,可能还有一些医护人员)的新生病例数从四月初开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最近几天可能是因为恢复了部分供应链的运作,参与人员变多,感染出现的概率也就变大了,所以15日和13日相比变化不大。
我们还要看看接下来几天这块的变化。第一是供应链运作恢复得越多,这块感染就越大。第二是接下来会优先检测物流/供应链/快递人员,可能也会挖出来一些。第三是一些医院预计在接下来几天恢复运作,也会有医护人员被感染。
预估3.4:管控外的新生病例数量在未来几天不会有显著下降,大概率会有所上升。
据说京东这次真的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了保供应,京东向上海派遣了巨大的物流和派送团队。据说送货的卡车是按14天的量来准备的。送货进去一队,就隔离一队,等待隔离14天满之后才出去继续拉货。快递员也是做好了被隔离的准备。京东预计将在4月17日将派送量恢复到疫情前的60%、下周恢复到总体的80%左右(但可能不同的区域并不均衡)。我必须要向京东和物流司机、快递员们致以敬意。
另外,供应链这块这次真的是把很多省市狠狠坑了一把。之前两年都没有出现过沿物流干线传染的情况,各个城市都没关注这块。结果4月初就出现了疫情以货车司机为媒介沿高速公路蔓延的情况。结果现在西宁主城区和太原主城区都封控了,其它一些城市也进行了紧张状态。但我觉得不必担心,这些疫情扩散时间都还短,大都比较容易控制。一周后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预估3.5:外溢到其他城市的疫情,在未来一周内会逐步平息或大幅度衰减。
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欢迎长按二维码订阅“冷风吹牛
微信号:lengfengcn
知乎@冷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