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这些名臣 名将都因一事为自己 子孙埋下祸根(图片:〔南宋〕陈居中画作《中兴瑞应图》局部)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名将出生入死,战功赫赫,为一代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们本可以颐养天年,享受清福。然而,他们有的到了晚年却病魔缠身;有的不得善终;有的子孙很快灭绝;更有甚者,最后落入地狱饱受煎熬。今天就为大家分享这些名将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一、秦国名将白起

白起(前332年?-前257年),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未尝一败,被封为武安君。白起一生有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辉煌胜利,《千字文》将白起与王翦、廉颇和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名将。
在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得知赵括担任主将后,暗地里派白起接替王龁担任主将。在赵军主力被围困,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后,赵国士兵40万向白起投降。白起与手下将领谋划说:“赵国人民反复无常,之前秦攻下上党,那里的民众却全都跑回赵国。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白起用欺骗的手段,命手下士卒将赵国降兵全部杀死,只留下年纪尚小的士兵240人放回赵国报信。长平之战前后斩杀赵兵45万人,赵国上下一片震惊。战争结束后,秦军清扫战场收集头颅,因头颅太多而堆积成台,名叫“白起台”。
白起画像(图片:明人绘)
长平之战后,因白起与秦昭襄王在攻打赵国的问题上发生冲突,再加上前方秦军战败的消息接踵而来,秦昭襄王更加愤怒,于是命人驱逐白起。白起走出咸阳西门十里路,到了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北)时,范雎对秦昭襄王说:“白起被流放后很不服气且口出怨言。”于是秦昭襄王派使者赐给白起一把剑命他自尽。此时的白起仰天长叹道:“我到底有什么过错竟落得这般结果?”过了一会说道:“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投降的士兵有几十万人,我用欺诈之术把他们全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了。”白起随后自杀。
据《法苑珠林》记载“赵文昌传”中也记载:隋朝开皇十一年,大府寺丞赵文昌忽然暴死,唯独心上稍微温暖。家人不敢入殓,之后又活了。赵文昌说:我回来的时候,走出南门,看见一个大粪坑中,有一个人的头发浮在上面,文昌问引路的人,答道:这是秦国大将白起,被囚禁在这里,罪恶未了。
《高僧传》记载:咸亨年间,唐朝道英法师住在京兆法海寺时,寺主慧简法师,早晨看见两个人,走路凭空不着地,忽然进入道英法师的院中隐没,才知道是两个鬼。据道英法师说,那二个鬼,是秦庄襄王派来的使者,因为秦王在饿鬼道中饿了很久,请求施食,并且还有从者三百多人,一同来求食。道英法师答应了秦王的要求,隔了一天,备了饭菜,作法施食,秦王果然带了一批侍从,同来进食,并对道英法师说:“弟子生前罪恶太重,堕落恶鬼道,已八十年未进饮食。”并且指着在座的饿鬼说:“这是白起,那是王翦,都是因为生前杀人太多,一同在饿鬼道中受苦。”
《夷坚志》也有这样的记载:江南有一户陈姓人家的女儿长到十七岁,从来没有读过书,身患重病快死了。忽然对人说:“我是秦国将军白起,当年在世时杀了七八十万人,在地狱受尽了折磨,最近才获准投胎转世为人,但每次投胎都只能做女子,而且寿命不会超过二十岁,今天我的死,是我命该如此啊。”说完就死了。
明人倪绾所著的《群谈采余》一书也记载:“吴山三茅观,有一次在大雷中,击毙了一条白蜈蚣,那条蜈蚣有一尺多长,背上有白起二字。”还有《感应汇编》记载:“潘从先的友人阮君,看见屠夫宰杀一只猪,猪皮上有秦白起三个字。”

二、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张良

张良,字子房,封留侯,谥号文成。韩国被秦朝灭亡后,曾暗杀秦始皇失败,后成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是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当时,汉对楚已逐渐形成合围之势:韩信据齐地不断袭击楚军,彭越又屡次从梁地出兵,断绝楚军的粮道。楚军兵疲粮竭,项羽无奈,终于送回了被扣押的刘邦的父亲与妻子儿女,与刘邦讲和。双方商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立约解甲归国,各不相犯。
张良 (图片:西汉壁画/洛阳古墓博物馆,CC BY-SA 4.0)
项羽如约拔营东归,向彭城而去。刘邦也欲引兵西归汉中。这时张良看出了项羽腹背受敌、捉襟见肘的处境,便与陈平同谏刘邦说:“如今汉据天下三分有二,此时正是灭楚的有利时机,宜猛追穷寇,毕其功于此举。否则放楚东归,如放虎归山,必将遗患无穷。”刘邦采纳了张良的意见,亲率大军追击项羽,并令韩信、彭越合围项羽。
汉军各路兵马陆续会集垓下(今安徽灵璧县沱河北岸)。韩信先用“十面埋伏”之计兵围项羽于垓下,继而又用“四面楚歌”之计瓦解了敌兵士气,  终于打败项羽,迫其别姬、自刎。至此,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彻底胜利而告终结。而此时张良献计追杀项羽,与杀降兵又有什么区别呢?
张良长子张不疑,汉高后三年(前185年)袭爵,留侯二世。汉文帝五年(前175年)留侯张不疑参与谋杀原楚国的旧贵族,犯不敬罪,被判处死刑、削夺留侯国爵。后倾尽家产赎命为一守城更夫,留侯家族自此不显。这就是报应吧!
风沙无情,劝善不易
防失联请关注备用

三、李广杀降种大祸

唐朝诗人王昌龄有一首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诗里说的龙城飞将,指的就是李广。李广是汉代的武将,善于射箭,颇有才气,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每次都获得大胜,所以匈奴都很畏惧他,不敢再来侵犯。一时武功赫赫,有飞将军的称号。
李广像(图片:清代绘画)
由于李广曾随从皇帝出行,常有冲锋陷阵、抵御敌人,以及格杀猛兽的事。汉文帝时,因为讨伐匈奴有功,封散骑常侍,武帝时,任北平太守。可是李广的部属士卒,先后封侯的很多,他们的地位反而比李广高起来,然而李广得不到封爵和封地,官位没超过九卿。汉文帝曾说:“可惜啊!你没遇到好时机,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的时代,封个万户侯那还在话下吗!”
有一天,李广向一位善于面相的王朔私下请教说:“自从汉朝攻打匈奴以来,我没有一次不参加。可是各部队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还不如中等人,然而由于攻打匈奴有军功被封侯的有几十人。我李广不算比别人差,但是没有一点功劳用来得到封地,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我的骨相就不该封侯吗?还是本来就命该如此呢?”
王朔说:“将军自己想一想,有没有对不起良心的遗恨事呢?”李广说:“我曾当过陇西太守,羌人有一次反叛,我诱骗降羌八百余人,结果把他们全部杀了,至今还觉得对不起良心,引为莫大的恨事。”王朔说:“祸莫大乎杀已降,将军种了杀降的恶因,所以不能封侯。”后来李广行军迷失了道路,自刎而死。后来李广的孙儿李陵,因为向匈奴投降,他的母亲及妻子也被杀。

四、钱维城残杀祸及子孙

钱维城(1720年-1772年),江南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乾隆十年(1745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刑部侍郎,入值南书房。
常州有许多显赫的家族,如吕宫(相国)之家族,杨廷益(状元)之家族,赵恭毅、潘思矩(巡抚)之家族等等,他们的子孙都在历次科第考试中,人才辈出,书香不绝。只有钱维城,后人衰微,到今天,已无后人。
相传,在征伐苗人的战事中,钱公任大司寇(刑部尚书),参赞军务。苗人造反的头目被捕遭杀之后,主帅想把所有苗族青壮年人全部处死,只留小孩子,向钱公请示。钱公干脆说:“孽种难留!”于是男女老幼,全部斩尽杀绝,那峒苗人便绝了后。官军凯旋不久,钱公就死了,其公子接着也死了。留下的孙子,很多都是残疾者。钱家的香火,竟然从此而绝。
相传,在征伐苗人的战事中,钱公任大司寇(刑部尚书),参赞军务(图片:清代铜版画《平定苗疆得胜图》局部)
在历史上有:自古杀降,无有不身婴诛戮者的说法。看看这些历史上的名臣、名将!他们的结局不是很可悲吗?
参考文献: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七十三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零九
〔清〕汪道鼎:《坐花志果》
关注备用号赞赏声明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