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ella Campa & Stefano Avesani,建筑师、艺术家。
城市之所以为城市,是因为当你走出家门,你面对的一切都是丰富多彩的,不经意间就能碰到意料之外的东西
速溶胡同
2022.03.12 杭州
大家好,我是 Stefano。我是和妻子 Marcella 一起来的,她现在就坐在台下。
▲ Marcella & Stefano
我俩是来自意大利的建筑师,现在生活在北京。我们创办了一家建筑设计工作室,叫 RAMOPRIMO 头条计画 。
不过我今天不是来讲建筑的。
大约 15 年前,我们在北京开始了一个叫 Instant Hutong「速溶胡同」的艺术项目,思考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总是在快速变化,所以我们的项目取了「速溶」这个名字。
速溶胡同由一系列艺术装置和街头行动组成。我们去认识不同的人,收集普通人的故事,互相分享经历。通过个人与城市环境的互动,我们希望探讨发生在城市和人们生活中的变化。
我们第一次看到北京胡同的地图是 20 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们正在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学建筑。我们来自老城区,所以特别喜欢历史悠久的市中心,也习惯了这种密度很高、有历史感的居住环境。北京胡同让我们觉得很亲切。
▲ 威尼斯和北京
但胡同对我们来说仍然是全新的文化。我们搜集了当时能找到的一切信息,包括建筑、文学在内的各种书籍都研究了一遍。
城市发展得很快,胡同里的日子似乎很慢。然而在现代化的影响下,胡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艺术家通过富有冲击力的作品思考这些现象,比如王劲松的摄影:
▲ 王劲松《百拆图》
还有高氏兄弟的作品:
▲ 高氏兄弟作品
我们也开始用作品表达自己的视角。这是我们绘制的第一张北京胡同地图,画的是东四十条附近的一片胡同区域,叫南新仓。
▲ 南新仓胡同地图。by Marcella & Stefano
我们的老师,意大利城市规划专家 Bernardo Secchi 看了这幅地图非常惊喜,鼓励我们继续这方面的研究。他告诉我们,要真正认识这座城市,不能只通过书本,而要身体力行地体验。我们最好能亲自走过街头巷尾,去触摸,观察,感受这座城市。
他说,你们不如搬到北京吧。
▲ Bernardo Secchi
于是在 2005年,我们真的搬过来了。
我们有幸见到了中国建筑师张永和,他是最早一批认可北京老房子的特殊价值的建筑师之一。他强调「小」也可以(Small is okay),认为多样性对城市来说很关键,多元的城市才是好的城市。
▲ 张永和
在前辈的启发下,胡同成为我们心中的理想城市模型。
胡同的融合性很强,你能看到长辈和年轻人、富人和穷人、本地人和外国人都生活在一起。四合院就像大城市里的乡野别墅,亲近自然
▲ 胡同里的工作室
小朋友在家门口的小巷玩耍。你可以在附近的菜市场买到新鲜的农产品。在五分钟的步行范围内,你几乎能找到任何生活所需的物品。
胡同就是家的延伸。
如果向生活在胡同里的人们展示我们的地图,他们会有什么反应?会和我们老师一样惊讶吗?
于是我们决定将不同胡同区的地图挂到人们面前。我们选择了8个胡同区,用不同颜色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
乍一看北京的胡同好像都差不多,有很多迷宫似的小巷和灰色砖墙组成的院子,但其实它们都不一样。每个地区有它自己的历史和特点,你走在其中就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区别:有些更适宜居住,有些更偏商业。所以我们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胡同。
可是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更好地把地图展示给大家呢?
我们想到了这个主意:把地图绣在布上。
这个从潘家园旧货市场淘到的大毯子给了我们灵感。这是一种传统技艺,在70年代的北京你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绣着口号的毯子。
我们找到了一位40多年前做这种刺绣的大姐,让她教我们怎么把图案绣到布上。于是我们开始创作这些地图毯子。
绣好后我们就在北京的胡同里找各种地方挂毯子。
毯子也来到了杭州。
我们最喜欢的还是胡同里的晾衣绳:
我们叫它们 Urban Carpets「都市挂毯」。
当人们走出家门突然看到门口挂着个大毯子,第一反应都是——
🤔 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是我们做这些艺术装置时想要唤起的第一个问题。大家有这个疑惑是因为看到了意料之外的东西,感到好奇。大家这么一问,我们就可以打开话匣子,互相分享有趣的经历。
当人们认出这是一幅描绘他们日常生活的地图,他们会伸手指出自己的家、平时经常路过的地方,也会把邻居喊来一起琢磨和讨论。突然出现的地图毯子让人们自发地聚起来,也是一种惊喜
我们还收集了一些胡同居民与作品互动的小故事。
这是天安门旁边的鲜鱼口胡同。这里的胡同和其他地方不同,因为曾经有运河,小巷更加曲折蜿蜒。以前还有很多旅馆和茶楼,人们进京赶考的时候会到这里歇脚。
▲ 鲜鱼口胡同
我们认识了90多岁的辛奶奶,她从小就住在这儿。奶奶给我们讲了好多故事,讲这里的日常生活、讲它这些年来的变迁。
我们和她已经成了朋友,经常去鲜鱼口胡同看她
我们在张先生家门口挂了这个毯子,他出来边看边摇头,好像在说这个地图有问题。我们猜可能是他不喜欢毯子挡住他家大门吧。
然后他回了趟家,5分钟后拿了一张北京地图出来,说我们的地图错了。
但其实没有错。很快他就意识到这幅其实不是北京地图,只是放大了他住的这片区域。一开始他很惊讶,随后就开始找自己的家,还告诉我们他每天怎么从家走到市场,走哪条路去朋友家和单位。
这位是林先生。他常来看速溶胡同在街上的展览,我们就熟识了。他说特别喜欢我们的作品,让我们每次在街上挂毯子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
有一次,展览选在了一个院子拆除后的废墟。林先生和我聊着聊着就哭了起来,因为这个院子正是他 65 年前出生的地方。
原来,人和他们生活的胡同之间有这样具体的、深沉的感情。这也为我们下一个作品带来了灵感。
这个作品叫 Identity「身份」。
印章刻着你自己的名字,代表你的身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我们在印章上刻出胡同地图,体现建筑空间和身份认同之间的关联。
我们把 1500 个胡同印章摆在一起,构成了一座立体的城市。
这也启发了我们的下一个作品。我们想把胡同地图组装到一块儿,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北京。
城市化的节奏如此之快,静态的地图已经不能描绘现实了。有时你画完地图回到原来的地方,发现已经不认识了。所以我们有了一个新想法,叫做 Blinking City「闪烁城市」。
怎样用地图体现城市的快速变化呢?我们选择了光栅立体印刷这种特殊的打印技术。
为了表现这种变化之快,「闪烁城市」让地图随着观看者的不同视角呈现不同的形态
稍微转一转,看到的就是不一样的地图了。

我们也将闪烁城市呈现在不同媒介和载体上。在下面这个视频里,我们用各种方式让地图动起来,体现城市的剧变。你可以看到房子在消退、翻转、移动,不同颜色和几何图形交错变化。
▲ Blinking City by Marcella & Stefano
地图和实际变化中的城市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回到胡同中,把地图喷绘到断壁残垣上。
▲ 在废墟中闪烁的地图
颜色在建筑设计中常常表示不同的城市分区,而我们也用不同颜色比喻地图本身的变动,作为一种符号来反映的城市变化。
下面这个作品系列叫 Theory of Moments「瞬间理论」。胡同给了我们很多灵感的瞬间,我们播下一些小小的种子,它们长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从灰色环境中冒出了鲜亮的小圆点和星星:
用胶带修补断壁残垣:
我们把镜子一片一片贴在墙上:
北京的蓝天白云映在了院子里。
在我们的作品中,人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喜欢在公共场所唱歌、游戏、跳舞,我们的街头艺术项目也想让大家乐在其中
一开始大家总是问「什么意思」,逐渐就会有更多的互动和惊喜,甚至形成了一种效应。
这些姐妹在我们的艺术装置附近开心地唱着歌
在胡同的废墟中,我们搬来砖块,加上些小元素:
于是这个废弃的小角落好像获得了某种新生。所以,从微观的互动开始,你就能创造更有趣的城市空间。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到处搜集传统建筑材料来研究。北京几年前有很多建材市场,有好几个月我们都在淘不同的材料,边搬砖边找灵感。
▲ 建筑材料装满了一辆金杯车
我们也很好奇现代化对于城市之外的地方意味着什么,所以我们来到了乡村。
我们在谷歌地图里找到了两座城镇:广府镇和聊城。
它们都是典型的中国古城。一百年前它们规模差不多,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现在的广府镇还是一个只有两万人口的小镇,而聊城已经成为山东省有着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它们相距大约 120 公里,从卫星图上,你可以看到很多小点散落在两城之间:
每个点都是一个村庄。我们做了这样一张图来展现这些村庄:
我们决定开始一场旅行,去看看现代化对于这两座城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域意味着什么。在两城中间120公里的旅途中,我们走访了 120 个村庄。
现代化带来了新的城市基础设施,比如这些大马路。而城市化进程中,原有的生活似乎依然存在。
同时,从这个广告牌上的新楼盘能看出,现代和古老的融合在改变着村民的居住习惯
除了自上而下的变化,村民自己也憧憬着未来,他们心中有这样的愿景:
我们用和「都市挂毯」相似的方式在布上展现各个村庄的地图,带着地图走访了很多村民,收集他们和村子的故事。我们希望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怎么随着快速现代化而改变的。
「什么意思」效应又发挥作用了,村民们的好奇帮我们打开了很多话题。
在我们的艺术实践中,人们的互动和反应与作品本身一样重要。
村民带着我们到处逛,给我们看古老的寺庙、村子后面的湖、村民赶集的地方等等。我们边走边记,回到工作室后整理好笔记,和拍摄到的图像一起做成了一部旅行档案。
十年前我们开始这个项目的时候,与村民们相约十年后再见。按照约定,明年夏天我们就要回去和他们见面了。我们希望看看这十年间村子的变化和人们的成长。
当我们说要回去和他们见面时,北京的朋友吃惊地问,你们确定能找到他们吗?
那是肯定的。当时他们多么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啊。
作品灵感有时也来自偶然发现的细节。比如穿过乡间田野的时候,我们遇到了正在用麦秸秆编草席的村民。
冬天的颜色太单调了。我们想给自然增加一些色彩,就给席子涂上了各种颜色。
又有很多人过来问「这是什么意思」,他们不明白我们为啥来到这个地方给席子涂颜色。毕竟对他们来说草席只是日常劳作的一部分,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
但他们逐渐喜欢上了这个点子,也想做些不一样的事,所以他们开始帮我们出主意,一起给席子涂色。
最后,五颜六色的草席盖在了温室大棚上。
现在让我们回到北京,看看另一些「瞬间理论」作品。它们源于我们在北京的日常生活。
这个作品叫「看看我的包」。我们将北京传统建筑与装饰元素设计成包的样子,成为人们可以背在身上的时尚配饰。
拿上这样一件配饰逛街,你就带上了一小块北京城,并且还要保护好它。这就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个体经验。
我们用好多羽毛球做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让它们漂在水里、长到树上。
它们冷不丁出现在各种地方,人们就会疑惑「这是什么意思」;也会开始思考,我们平时的生活空间是不是只能用习以为常的方式理解?可以创造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吗?
我们用报纸糊了一个「人民大球」,以这种方式致敬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他在十六世纪做过那种小的报纸球。
人民大球在胡同里滚来滚去,回头率很高。但是小心啊,它可能会朝你迎面滚过来。
它也遇到过一些麻烦,比如卡在小路中间。
通过人民大球,我们也想鼓励人们质疑不同城市元素之间的关系,包括胡同的宽度、房屋之间的距离等等。
朋友劝我们当心:如果警察来了,大球可就有麻烦了。结果警察还真来了,我们赶紧把球挪到一边,确保它不会碍事。
但是警察反倒说,干吗挪到边儿上啊,放回来吧,我们就是冲它来的。然后他们和大球来了个自拍。所以大球是警察批准的了。
有时候我们的作品或许有点儿用,有时我们只是想创造些意外,有时也想带来点诗意。
我们又用纸和水尝试了不同的玩法,糊了个大红球。
涂着中国红的大球在砖灰色环境中形成了不一样的风景。
城市之所以为城市,是因为当你走出家门,你面对的一切都是丰富多彩的,不经意间就能碰到意料之外的东西
我们希望,这些胡同里的艺术行动能让我们的城市更有活力,也为居住其中的人们带来归属感。
谢谢。
花絮
准备演讲中的 Stefano 即兴速写,边画边解释鲜鱼口胡同和大栅栏的区别:
▲ 拍摄:瓜西西
竞心
设计四九
▼ 万象更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