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2166 字,时长约 8 分钟
·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文/刘胜军,于上海浦东
本末不能倒置。我们要通过防疫让人们免于对新冠的恐惧,但更要避免防疫本身引发的恐惧。
每一个生命都是无价的,都不应也不能成为防疫不得不忍受的“冰冷成本”。
一则新闻让我陷入难以名状的震惊之中:2015-2017上海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虹口区卫健委信息中心主任钱文雄自杀。
这是不断延长的“防疫次生灾害”名单中又一个生命悲剧:
• 坚信“困难终会过去,但必将有大的收获:带湾湾回家……漂亮国想想只能瞪眼目送……现在的困难和成本是最低的”的网信证券副总裁韦桂国,因脑溢血在家中病逝
• 经济学家郎咸平98岁的母亲在医院等待核酸检测结果4小时之后去世,因为限制,郎咸平也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 49岁的清华校友李昶,从硅谷回到上海定居,去年因突发脑溢血住院治疗,此次疫情期间因为无人护理而去世

• 为了听障父亲而求助外卖员送菜的上海女顾客,因为200元话费充值被网络暴力,然后坠楼身亡
......

看看微信群,就知道每天有多少上海家庭在为吃饭而抓狂和焦虑?有多少危重病人挣扎在危险的边缘?有多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挣扎在生死边缘?有多少一线基层干部早已苦苦支撑、心力憔悴?
本轮疫情上海累计确诊已逼近30万,但重症只有9例(33岁1例,8例为70~93岁)没有人死于疫情,但防疫引发的混乱所带来的生命悲剧却接二连三。
有人统计,非新冠病人因为等待核酸结果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已经超过10人(未得到官方证实)。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了。
这些悲剧并非难以预料,更非不可避免: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如此长时间封控,这些问题和悲剧都是可以理性预期到的,我们不应假装很惊讶。
的确,时代的尘埃,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
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无论多大年龄,都不应该成为防疫的“成本”和垫脚石。
死者无法复生,但每一个生命都不应白白牺牲——假如钱文雄之死未能带来改变,他的牺牲就没有意义。
钱文雄之死,应该被正视为一个临界点的到来:
  • ·防疫一线干部承受力已到极限
  • ·民众生活和看病承受力已到极限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原因在于:此新冠(奥密克戎)已非彼新冠(阿尔法和德尔塔)(上海启示录:当此新冠已非彼新冠)。
胡锡进说:
  • 钱文雄之死令人悲伤,愿动态清零在上海走出一条更宽的路
是的,一条更宽的路,或许才是对钱文雄最好的告慰。一条更宽的路,才能避免今后再有类似的生命悲剧。
更宽的路在何方?
第一,动态清零应该有两条红线一条红线是民众的生活、就医保障一条红线是基层干部和医务人员的承受能力这两条红线,不是虚无缥缈的:我们制定每一条防疫措施,都应该时刻对照这两条红线。超越红线的动态清零,不能不说是背离了防疫的初心和宗旨。
生命比清零重要,这样的常识应该体现在防疫的每一个政策细节之中。
笔者呼吁:在新冠危险性大幅降低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明确规定:医院对急重症病患者,应该无条件收治;对急重症患者,封控小区不得设置求医障碍。我坚信,人性的光辉,远比冰冷的规则更加有效。
第二,给定上海如此大规模的新冠病例人数,且以无症状和轻症为主的情况下,全部转运到方舱医院,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一个国家和个人双赢的方案是,给予新冠病人选择权:严格居家隔离或转运到方舱医院上海沉思录:I have a dream
第三,给定奥密克戎的高传播性和高隐蔽性,应减少核酸检测的次数,每一次检测都可能成为新的传播渠道。每个小区在静止两周后再进行核酸检测,社会风险更低、防控效果更好。静止期间,即使发生传播,也局限于家庭内部。静止期间,很多病例会自动痊愈和转阴。
第四,加强对民众对沟通和说服。被理解的政策,才能更有效地被执行。引导民众理性、客观看待奥密克戎,消除新冠恐惧症,避免谈阳色变。只有冷静、理性,才能消除人为的恐惧和不必要的歧视,才不会“慌乱”,才能避免简单化和一刀切的懒政。
第五,last but not least,建议根据新冠步入新阶段(更低危害+更强传播)的新现实,与时俱进,及时优化升级防疫策略,拟定前瞻性的防疫路线图,引导社会预期,缓解民众焦虑,夯实防疫的经济社会基础
面对充满未知的新冠疫情,防疫中出现失误甚至错误都在所难免,我们不应苛求完美,但不能讳疾忌医。4月12日,一直在新冠应对方面探索和试错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坦承:
• 新加坡政府抗疫绝非百无一失,重要的是必须及时做出调整和纠错......往往必须在对病毒未有全面认识和了解的情况下,被迫在短时间内做出两难决定......当局需要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做出最合适的决策。犹豫观望,或是一心等候完整信息的出现才愿意做决策,将贻误战机。
• 第二个学习经验是,在应对手头上急务的同时,必须对未来做出预见和规划。政府有时必须赌一把,而且代价不低。例如预购疫苗,新加坡必须评估风险,接受疫苗实验失败、订金打水漂的风险,抢在其他政府之前先下订单。
• 第三个学习经验是对政策的执行必须有力有效,包括与民众的沟通,说服民众。
• 我们正接近抗疫尾声,但是,谁也不敢轻言胜利,新冠病毒已经不止一次给予人类当头棒喝,我们要有所准备。
祝福上海这座伟大的国际化大都市!
期待上海以科学、理性、文明之光,照亮前行的防疫之路。
- END -
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 应聘、演讲邀请、商务合作 
请添加微信:tina711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机构、职位、目的)
诚聘富有激情的财经写作达人
喜欢就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