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机器人企业来说,普遍缺乏产业资源、专业人才、市场化经验、政府合作机会……如何破局?
不如来看全球领先的服务型机器人企业康力优蓝,是如何获得与政府合作的契机,又是如何搭建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产业化落地的。
01
让机器人企业进入政府视线
201912月,工信部2019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中心启动大会在江苏海门隆重举行,大会旨在通过搭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前沿技术探索的桥梁,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中心的落地。
其中,康力优蓝作为一家机器人公司,引起了许多活动嘉宾的注意。
康力优蓝是一家服务型机器人研发制造及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近百项自主知识产权与中科院、英特尔、IBM、华为、英伟达等顶级科研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曾连续两年入选工信部评选的中国机器人TOP10企业
当时,哈工汇宇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方,为合作伙伴康力优蓝提供了一系列充分的品牌展示机会,包括展示萌萌的机器人产品、与政府领导及行业嘉宾进行专业交流、现场活动主持表演等。
“领导和嘉宾充分认可我们的技术和产品,期望开展多方交流与合作。”康力优蓝周总表示。得益于此,康力优蓝在当地的政府、产业、企业心中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也为后续于当地的合作发展埋下伏笔。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年)》显示,2021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35.8亿美元,服务机器人成为重要支撑力量。目前的趋势是,大部分服务机器人企业都在积极与各地政府进行合作。
作为国家级产业平台的运营方,哈工汇宇不仅可以提供机器人产业相关的优质资源、人才输送、技术成果等,还包括搭建与政府、产业、企业沟通的桥梁,提供产业相关的国家资质认定等指导。一方面帮助发展不一的机器人企业取长补短、渠道互通;另一方面助力机器人产业乃至集群的发展。
迄今为止,哈工汇宇与康力优蓝在人才培养、技术升级、市场销售、品牌输出及产业落地方面,均有较为深入的合作及规划。
尤其是在机器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方向,康力优蓝相关负责人直言,“与哈工汇宇的合作,对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建设上,具有重大补充意义。”
02
填补机器人企业的人才培养空白
在服务机器人产业,专业人才的供应是一个“长期”的老大难问题。各大高校作为人才的主要供给端,并没有与市场需求接轨,国内所有高校的机器人相关专业,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极少。
前些年,康力优蓝选择自己培养相关人才,由员工接受两三年时间的“边工作边培训”形式,慢慢转型为一个专业人才。后来随着机器人职业教育等相关专业的逐渐开展,机器人市场的人才开始变多,但在培养方向上仍存在滞后性。
“与我们想要的实用型人才差距很大。”康力优蓝表示。
为了提早培养更多匹配的机器人专业人才,同时让部分机器人产品、技术更好地走进学校,康力优蓝与部分高校、职业院校建立了人才培养方面的长期合作。但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市场的重视,新的变化出现:学校不止要上课、要有健全的配套机器人设备,还要为学生完成明确的人才评定。
对于康力优蓝乃至全国的机器人企业来说,其技术输出相对较强,但在人才评定、人才库建设、人才交流平台等方面的能力相对欠缺。
哈工汇宇帮康力优蓝填补了这一空白:
在学生的培养流程、人才鉴定流程、技能评定流程、评定结果和方法等方面,哈工汇宇有一套有效且受国家承认的方案体系,能够以标准化的指导内容进行对外输出。
同时,哈工汇宇在开展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有着长期实践与积累:
截止目前,哈工汇宇累计完成人才培养500人以上,与江苏、四川、山东、河南、山西、贵州、广州各省高校、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多所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康力优蓝与哈工汇宇在机器人的人才鉴定、技能评定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包括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机器人技术转化、大学课程内容升级、产品推广渠道互通等,共同完成对高校、学生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全流程服务。
目前,康力优蓝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机器人相关实训课程中,正式落地了哈工汇宇提供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标准、技能评定的流程及方法,以及最终的人才鉴定考核。
该体系的优势在于,学生不需要完成学校的课程后再单独准备人才评定的考核,也不需要再去考虑不同资质的含金量如何,更不需要讨论该考哪个证书门类。
因为康力优蓝与哈工汇宇将人才鉴定流程进行了“倒挂”处理:双方合力将相关人才鉴定内容、技能评定方法,前置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只需在校内完成相关技能的课程学习、实训和实验,经过课程与考试的双重认定后,即可获得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教育考试中心权威认证的相关资质证书。
03
立足点:为机器人企业带来实际帮助
根据哈工汇宇对机器人产业的观察与分析,未来服务机器人的真实市场需求远比我们看到的大许多。
以服务机器人行业为例,目前大部分国内厂商已基本满足了基础硬件领域的需求。从五六年前的依赖进口,到如今的自研自产,国内的服务机器人市场整体处于持续向上的趋势。
近两年,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已深入到各类垂直领域,比如送餐机器人、医疗消毒机器人、化工和石油领域的安全巡防机器人等。康力优蓝预测:服务机器人甚至整个机器人产业的爆发,或许就在To C端的家用场景。
为此,康力优蓝于2020年10月推出了全球首款家用智能机器人——爱乐优膳大师(U08),以机器人运动能力和场景智能的全面升级为抓手,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智慧生活体验。
爱乐优膳大师(U08)集IKY大数据深度计算决策系统、自然多模态人机交互、高精度自主导航避障、全屋智能物联控制等AI黑科技于一身,拥有包括溜炒、闷炖、蒸煮、碎切、打发、称量、识物等十八般智慧烹饪技艺。
内置3000+AI数字化全球美食图谱库,智能化引导式烹饪,让厨房小白秒变烹饪大师,0基础也可完成美食制作。

随着机器人产品的应用范围及规模变大,机器人企业收到的使用反馈越来越多,那么机器人产业的进化速度将越来越快,这也意味着新的产业发展要求和挑战会随之出现。
哈工汇宇在赋能机器人企业、机器人产业集群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无论是眼下的产业资源、技术输出、人才培养,还是放眼未来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布局,都能够为产业、企业带来实际帮助。
接下来,哈工汇宇将继续帮助康力优蓝,积极与各地政府、科研院所建立联系,寻求产业化落地、场景应用、人才培育输出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推荐阅读
传统产业集群也可以“抄作业”:国家级产业服务平台开始运营 提供一流资源
传统产业转型难,哈工汇宇找到“产业集群升级”最优解
年轻人不愿进工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