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峻岭
 当你置身荒野,满目葱翠,为勃勃生机的自然所打动,于是,你发出感慨,搜肠刮肚地迸出的词汇无非就是,“这树真绿,花儿和草地真美......”
  无疑,在你的教育中,少了认识自然这一课,虽然你本硕连读,专业英语八级,但在自然面前,你的词汇量是如此枯竭。
  报应接踵而至,你发现你上小学的儿子天天为作文发愁,于是你买了各种版本的《小学生作文指导》,还是无济于事。
  其实,问题的根源同你一样,他的词库过于贫乏。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你的儿子在作文中写到:“春天来了,树变绿了,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春天真美......”
  其实,关于春天的作文,还可以写成这样:
“当太阳再次从南回归线直射赤道的时候,北半球一天一天的温暖起来,迎春花和连翘首先不甘寂寞,像是给人们最早预报春天的两个姐妹,迎春是姐姐,茎是绿色,有着6个对称的花瓣,而连翘是妹妹,她的茎是褐色,却有4个花瓣。
  在迎春和连翘的旁边,当你细细观察,还能发现三裂秀线菊和短尾铁线莲也悄悄的钻出了泥土,三裂绣线菊的叶子,像浣熊张开的手掌,在微微的春风中摇曳着......”
  差距是巨大的!
  我认为,当你带着孩子来到户外,若不能认认真真的讲出10种以上植物的名字,以及这些植物的特点和迁徙的历史,作为孩子的父母,是失职的,更谈不上教育。
  我一直认为,即使同咿呀学语的幼儿交流,也要避免使用带着儿化音的“花儿、草儿、大树...”这类语言。同孩子交流,要用自然中每种生命的正确称谓。不要怕他听不懂,要怕的是自己知识的贫乏。
  我的女儿17岁了,这些年,同她一起,我读了很多关于自然的书籍,其中有两本,我感触很深。
  一本是《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分册》,这是一本口袋书,恰好可以随身放到口袋里。上面登录了山东界内1000多种植物的识别方法。这本书在《序》中说,“历经四代人之不懈努力......”这尤让我感动,薄薄的一个手册,背后竟凝聚着几代人的千山万水。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分册》
  这本小册子,陪着我和儿女,从家门口的小区绿地,到城南的山岗郊野,度过许多美好的时光,体味了生命的无尽乐趣。
  还有一本是《荒野生存》,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美国埃默里大学的优等生麦坎德利斯,毕业后带着一本《植物指南》,置身阿拉斯加的荒野中,最后误食野生马铃薯的种子而在孤独中死去。
《荒野生存》
  多年以后,我依然能清晰的记得书中的两个情节。
  麦坎德利斯在《植物指南》侧页的空白处,写下了简短的遗言:“我已过了快乐的一生,感谢主。再会,愿上苍保佑所有的人。”
  还有,他反复在说,“爱它,就要用正确的名字去称呼”(To call each thing by its right name. )
  如上,冷湖实验室若能为中国的青少年教育有所裨益,我们愿倾尽微薄之力,认认真真做好《自然笔记》这个培训课程,让每一个“年轻、干净”的生命回到自然,热爱自然,重新认识、体验生命的意义。
爱它,就要用正确的名字称呼。彼时,你能听到它轻轻地回声。
冷湖实验室“城市里的自然笔记”第一期开始招募啦!
快来加入我们吧!
你可以从自然中,学到更多!
报名二维码
让学生和科学家一起进行科考
— 冷湖·自然笔记线上研学活动 —
去听那满山花草中的鸟鸣虫鸣,

去赏那满天繁花下的春天之旅。
愿疫情早日结束,
线下相聚,感受大自然!
【冷湖云上研学营】 《城市里的自然笔记》第一期
详情咨询冷湖实验室老师
联 系 我 们
冷湖实验室
培养理工科学霸的组织

请点击关注公众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