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 有深度 有广度
就等你来关注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耀匀 | 图:Google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2016年前的纽约,无数明星名流,会为自己进入一位摄影师的镜头,而感到无比荣幸。各路时尚达人抢破头,只为求得他目光的一秒临幸,哪怕不露脸也心甘情愿。
德高望重的白发超模卡门说:「他总能发现你最自在的时刻」;眼高于顶的时尚女魔头安娜 • 温图尔,看到他也毕恭毕敬,笑言道:「我们都盛装出现,只为比尔能留神一眼。如果哪天他不拍我,就完蛋了。」
你一定觉得,他是像老佛爷一样光鲜亮丽、气场强大,令人趋之若鹜。但事实上,他不过是一位外表普通,衣着寒酸,和蔼可亲的老先生,一个简单纯粹到极致的人。
他是比尔 • 坎宁翰 Bill Cunningham,风作霓裳,他开启了拍摄纽约街头的时尚文化,记录了半个世纪里时尚潮流的风云变幻,被誉为「街拍教父」。
在光鲜而浮华的都市,他以低调到尘埃的姿态,把一生献给了美。

人人都可以创造美
也成为美的一部分
Bill Cunningham
1929.3.13 ~ 2016.6.25
比尔坎宁翰出身于传统的天主教世家,自幼对美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感知和热爱。但在那个动乱且保守的年代,身为男孩的他,一举一动,都难以摆脱周围人异样的眼光。
比尔曾在日记里,记录下这样两件事 —— 4岁,他因为摆弄姐姐的纱裙,被母亲挂在墙上吊打一下午。
12岁,他用羽毛和鲜花给妈妈做了顶帽子,转瞬就被丢进垃圾桶。
「可能他们觉得,男孩喜欢时尚,是家族的耻辱吧」,他落寞的说。
19岁,比尔顺利考上哈佛大学并拿到全额奖学金。但短短2个月,格格不入的他就选择主动辍学。「他们觉得我是文盲,我嫌弃他们不懂美。」
战争期间,比尔征召入伍,驻扎在法国,第一次接触到法国时尚。他用鲜花装饰钢盔,如同硝烟里的诗人。
1953,比尔从美国陆军退役后,返回纽约。租下卡内基大厦阁楼,创立品牌「William J」,凭借对时尚的独特触觉,设计的女帽风靡纽约。
玛丽莲 • 梦露、凯瑟琳 • 赫本,甚至肯尼迪夫人都登门拜访。但比尔始终波澜不惊:「我并不喜欢她们,太有钱,反而没了自己的风格。」
梦露戴着比尔设计的女帽
尽管品牌大获成功,但随之而来的压力和应酬,让比尔逐渐力不从心。他感觉自己离时尚的初衷越来越远,于是1962年毅然决定关掉店铺。
比尔的帽子品牌 William J 工作坊
对不断追逐的人而言,一段旅程的结束,往往是另一段旅程的开端。
已近而立之年的比尔,凭借敏锐的时尚触觉,先后为《女装日报》和《芝加哥论坛报》撰写时尚文章,以独特的品位影响潮流的风口浪尖。
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第一夫人杰奎琳交给比尔一件红色 Balenciaga 西装。他把它染成黑色,杰奎琳就穿着它参加了总统的葬礼。
命运的转折总是不期而遇。一次偶然的机会,时尚界前辈送他一部半框相机。告诉他:「就像用笔写字一样,用它去记录人生吧。」
多年以后,他忆起这最初的时刻,依旧难掩悸动,像回味一个梦的开端
那正是上世纪60年代,也是街头文化刚刚兴起的时候。
从此,每天早上7点,比尔总会身着蓝色工装外套,卡其裤,挂着心爱的相机穿梭在纽约的大街小巷,将镜头对准那些穿着有独特风格的路人。
比尔说:「为了和美不期而遇,你必须守在外面等待他们盛放的样子。唯有用心,才能捕捉到被忽视的美。」
白天,他骑着老旧单车,在车水马龙之中漫游;夜晚,他披上环卫背心,化身闪闪发光的萤流。
「最时髦的东西就在街头,无论过去还是将来。」
「世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创造。」在他独特视角和绝佳品位的加持下,每张街拍都仿佛自带天光,拥有令人动容的魅力。
稚嫩的「黑珍珠」坎贝尔、青涩的超模 Linda Evangelista、初出茅庐的设计师安娜苏,19岁时的安娜•温图尔。他拍完没多久,就名震时尚圈。
他最喜欢把镜头对准那些,能把服饰穿出自己独特品味的普通人。
因为「每一个平凡的人,都需要被时代所纪录。」生活有100种方式让人堕落,但大多数人依然在精心生活,这才是世间最值得歌颂的事物。
他曾拍过一组照片,街拍那些和时装秀穿同样衣服的女子。试图展示那些生活中的女子,如何将秀场上的衣服穿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但杂志私自更换了主题。将这些着装做成卖家秀和买家秀的搞笑比较。比尔很难过,他反对通过照片对一个人作肆意评判,更在意那些照片被比较的女子,生活是否会被影响和改变。
因为这件事,比尔主动结束了在《女性着装》杂志社的街拍工作。


1978年,比尔镜头定格下葛丽泰 • 嘉宝的一张照片,直接引起了《纽约时报》主编的注意,并邀请他在12月刊上,发表一组即兴街拍。
这是《纽约时报》史上首次未经许可,就刊登知名人士的照片,也成为《纽约时报》历史上的转折点。
1978年12月刊,有嘉宝照片的组图
比尔由此开启了《纽约时报》长达半个世纪的街拍生涯。拥有《在街头》和《午夜时分》两个经典的栏目,在纽约时尚圈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街头》突显纽约浮华表面下的真实生活,每期专栏都有独特主题。没有时装秀的精致完美,而是呈现「毫无防备」的素人最真实的姿态。
比如经典的条纹,如何在不同素人的穿搭下,演绎出独一无二的风格。
寒冬来临,身着皮草和大衣抵御严寒的穿搭,出人意料的满是大地色系。

比尔总能发现那些生活磨砺的质感随性的搭配,个性的装束,不经意的回眸,雨雪中的奔跑。没有丝毫刻意摆拍的痕迹,一些都是兴之所至。
正如比尔所言:「当你不被他人的目光左右,不因镜头的闪光而伪装,就是最自然最有魅力的时刻。」
超过100,000张照片,完整展示了纽约街头半个世纪的时尚变迁。
无论你是名流大牌还是普通市民,只要穿着独特有个性,比尔都乐于为你记录这灿烂的瞬间。「社会也许分三六九等,但我的镜头下人人平等。」
比如他曾拍过一个裹着垃圾袋的女孩,「你看,她就像一朵艳丽的玫瑰,在狂风中尽情怒放。」

专栏《午夜十分》则聚焦明星名流的繁华与时尚尽管在各种名利场中穿梭,但比尔从来都只低调拍照,用镜头记录着属于摩登都市的纸醉金迷。
除了名流晚会,每季纽约和巴黎的时装周,比尔也必定视为座上宾,稳坐秀场前排。朴实无华的比尔,在光鲜亮丽的模特潮人中,显得如此遗世独立。


纽约是浮华和虚伪之地,比尔却像个赤子。他只为寻觅美而工作,拒绝任何以金钱为基础的拍摄。《Details》曾列了一张拍摄清单并附上巨额支票,比尔当面把支票撕得粉碎。
虽然比尔1970年代就定期为《纽约时报》拍摄专栏,但直到1994年才成为正式雇员。因为他骑车被卡车撞倒后,需要购买稳定的健康保险。
为了保持创作自由和独立,比尔拒绝接受《纽约时报》丰厚的报酬。「别碰钱,俗话说拿人手软,钱是最没用的东西,自由和自在才是无价的
我不收他们的钱,就不用被支配,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这点很重要」。

纵使在时尚圈地位非凡,比尔始终保持着低调到尘埃的朴素生活。一生未婚,无儿无女。提及爱情时,他沉默:「我这一生,没爱过任何人。」
半个世纪里,他如同隐居的修士。独居在只能容身的陋室,没有卫生间和厨房。牛奶箱和木板搭的床旁,堆满高至天花板的文件柜。里面满满都是胶卷,藏着他的人生和他人的青春。
比尔对物质的要求极低。一件环卫工人的蓝色制服,补了又补。一日三餐用快餐店和盒饭解决,三明治+咖啡,不超过3美元,「生存就行」
比尔每天醒来会出去拍照,去哪里都骑着老旧的自行车,无论是熙熙攘攘的街头,还是气势恢宏的大楼。这已经是第28辆了,前面的都被偷了。

为了尽量避免干扰,在拍摄时更专注。参加晚宴前,比尔他会提前扒两口盒饭,面对奢华宴席上精美的食物,他连一口水都不会碰。
别人怕他一把年纪顶不住,他笑言道:「我靠眼睛就能吃饱。」
不受他人恩惠,不被利益裹挟,虽过着看似「苦行憎」的生活,比尔却始终保持着独立、尊严和自由。
他冷落衣香鬓影的名流,却盛赞精心打扮的母亲,鼓励自信大笑的少女,把镜头对准为春风唱歌的孩童。
他不愿被称为摄影师,也不愿办影展。半生时光都以谦逊的态度,记录凡人的光鲜时刻。那些镜头下绽放的面容,就是他从未有过的「孩子」。
他说:「我只想以最直接的方式,心无旁骛的纪录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而在纽约,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堂吉诃德与风车搏斗。」
对他而言,能日复一日,用镜头下捕捉到凡人身上最不平凡的美,便是世间无可比拟的自由和快乐。
经年累月的记录,成千上万卷底片,比尔如同辛勤的人类学家。无论上流社会的觥筹交错,抑或平民百姓的日常穿搭,他都以相同的热情和不偏不倚的眼光,精准地按下快门。
80岁那年,作为时尚界最朴素的大牌,比尔获得法国艺术文学骑士勋章,颁奖现场他依旧不忘举起相机。
朋友笑他:「你在自己的颁奖典礼上还在工作吗?」他回答:「亲爱的,这不是工作,这是我的毕生挚爱。」
获奖感言中他坦言:「我从来没有在工作,只不过在做真正热爱的事,享受每一天。永远记得寻找美的存在。只要用心,你一定能够找到它。」
时间流逝,拍照时的比尔背越来越驼,脚上绑着护膝,必要时撑着柺杖。他在《纽约时报》网页专栏的解说,听起来也越来越苍老。

2015年,比尔在马路上摔断左腿,却依然每天拄着拐杖,继续捕捉世人的风潮。2016年,比尔在拍摄时中风入院,一周后与世长辞,享年87岁。
「我会始终寻找美的存在,直到生命的终点。」他做到了。
这夜,帝国大厦投影出那50年不变,最熟悉的身影。无边夜幕,哀悼这位令人敬重的老人。
后,纽约第五大道57街转角改名「比尔之角」。他曾留驻无数美好的角落,将永远留下他的故事。

这位半个世纪如一日,坚持发掘美的老人,用每天的平凡,堆积出一生的不凡。镜头里的不只是时尚,更是无数人的青春,光影下的社会和文化。
很多人都视时尚为浮华的东西,
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微不足道。
但在我看来,时尚如同远离现实的避难所。
如果生活中没有时尚,
就好像人类文明
没有开启一样。
- 比尔• 坎宁翰 -
如今的纽约街头,再也见不到那个风雨无阻怀抱相机的慈祥老者,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留下的无数片段里,寻找到那些转瞬即逝的,美的痕迹。
The Times of Bill Cunningham 回顾展
离世后,人们在他狭小的家中,发现他珍藏的价值超过1000万的底片。半个世纪,他一张都没有舍得卖过。
纪录片《Bill Cunningham New York》的结尾,导演寓意深浓地用了名曲〈I'll Be Your Mirror〉做为片尾曲。
比尔也如同一面无声的镜子,反射着时代的容颜,也真诚映出我们曾经,以及现在的样子。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是一个偷影子的人,我要把人们最美好的时光,都留在岁月中。」
Reference
1.McDonough, Megan. "Bill Cunningham, photographer of New York street fashion, dies at 87". The Washington Post. Retrieved June 26, 2016.
2. Shi, Jim. "Bill Cunningham Dazzles at Carnegie Hall Medal of Excellence Gala". Huffington Post. Retrieved June 27, 2016.
3. Yi, David"Bill Cunningham Takes the Stage at 92Y". Women's Wear Daily. Retrieved June 26, 2016.
4. Cunningham, Bill (October 27, 2002). "Bill on Bill".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October 19, 2008.
5. Steigrad, Alexandra. "Bill Cunningham, New York Times Fashion Photographer, Dies at 87". Women's Wear Daily. Retrieved June 25, 2016.
6.  "About Bill". Zeitgeist Films. Retrieved July 10, 2016.
7. "William J's Hats For Fall Inspired By Fifth Avenue" (PDF).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9, 1958. Retrieved June 26, 2016.
8. GARAGE|Bill Cunningham In His Own Words, On the Big Screen
9. Film《Bill Cunningham New York》
10. 纪录片《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世间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 彼得前书 3:4 |
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
这在 神面前是极宝贵的。
© Copyright
丹尼尔主编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精品推荐

这款睡觉都能变美的真丝

温柔到一睡就上瘾

让你越睡越年轻


▼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点击阅读原文,让 MATTENAI 真丝睡眠系列,帮你开启每天纵享丝滑般的美容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