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7日,人民银行召开了2022年支付结算工作电视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2021年以来支付结算工作的重要成果,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就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作出部署。


会议重点要求
◆ 稳字当头,从严监督,保障支付业务安全连续运行
◆ 依法加强平台企业的支付业务监管
◆ 不断优化银行账户服务,稳步提升支付普惠水平
此次的工作会议再一次明确提出,“
依法加强平台企业的支付业务监管
”。自从2017年的央行【217】号文明令禁止无支付牌照的平台型企业触碰交易资金进行“二清”以来,相关文件和工作会议仍然在不断强调加强支付业务的合规监管
我们可以看到
一方面是平台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的确是有其天然的模式优势,轻资产运营、快速构建交易网络,通过数据的积累迅速实现体验、成本上的竞争优势,所以众多企业仍然在构建平台型业务模式,
“交易在线”也是数字化时代的标配

另一方面,违规、暴雷的情况仍然屡见不鲜,经济下行、寒冬来临,我们必须对合规问题引起充分的重视,积极拥抱监管,才能让我们的业务运营更加有保障,应对日渐趋严的监管环境时也更有抓手。
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平台型企业在支付业务合规之路上走得如此艰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
首先是平台型企业自身的意识问题。很多平台型企业认为,自己做的确实是合规业务,也没有想着要卷款跑路;可是一旦由于平台本身对于上下游的 KYC 存在漏洞,平台成为部分不法分子的违规业务的通道时,再后悔往往为时已晚。
2
其次,很多解决方案合规性或适配性不好。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市面的主流解决方案有两大阵营:各银行自建的【虚拟账户体系分账】方案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分账】方案。两大类方案其实都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又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和障碍,导致业务在实际落地运营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3
再者,对于很多由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而来的平台型企业来说,金融科技人才的缺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导致在业务顶层设计中缺乏金融科技的视角,面对数千家银行数百家支付机构时无从下手。
很多企业都曾经被上述的问题困扰,我与众多的平台企业的企业主有过大量交流沟通,也服务过很多企业,帮助他们构建合规的、符合监管要求的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和产品解决方案。
那平台型企业的支付合规之路应该如何走?我在这里也简单分享一些我的思考和建议:
1
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粗放增长、无序扩张已是过去式,在从严治党、从严监管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把监管当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的有力武器。监管的目的是帮助平台型企业、金融机构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提升平台型企业的公信力以及风险管控能力;也只有通过监管的介入,平台本身的信任背书、数据价值以及信用体系才可以逐步建立起来。
2
市面上已经有不少银行开始积极参与平台型企业的合规支付结算业务,通过开放银行的形式,将银行的支付结算能力开放给平台型企业使用,并且也已有一些银行通过不断沉淀交易数据资产,试点了交易数据确权类的普惠信贷产品。
3
渤海银行、广发银行这样的股份制银行,或是城/农商行里的上海银行、福建农信等,以及民营银行里的苏宁银行、众邦银行、中关村银行、裕民银行、三湘银行、华通银行等,都在积极与监管部门密切协作,参与到合规支付结算以及数字金融的基础设置建设中,并且已经有了成熟、灵活的产品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平台型企业的需求。
4
产业互联网时代已来,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其中的中坚力量。而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是产业互联网时代平台企业的重要基建,所以无论是企业内部的金融科技人才储备还是对于外部金融科技服务商的选择,对于平台型企业来说都是组织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必须懂企业+懂银行,才能承担起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连接器”和“翻译器”的角色。
平台企业的支付合规之路必然是一条康庄大道,只有相信党的领导、积极拥抱监管,才能得到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对平台企业的支持,构建平台企业在数据生产要素上的核心竞争力。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