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铁齿
五年前,我们全家在美国看过一次冰球比赛。我记得,当时场地很冷但观众极其热情。印象最深刻的是运动员飞快的滑行速度,以及冰场护栏上砰砰直响的撞击声。
我当时觉得,这项运动会玩的人会很享受,因为它兼具速度、对抗性和集体性;对于观众来说,观赏价值也能很高,因为既有战术策略、也有激烈的对抗。
本来我以为这是人生中唯一一次看冰球比赛了。虽然国内也有人打冰球,但它是一项昂贵、小众的运动,和我们老百姓没什么关系。
俗话说得好,人是不能铁齿的。
五年后,我又一次坐在了冰球赛场的看台上。这次我不仅仅是观众,还是运动员的家属。因为我家老二闹闹,也去打冰球了。
冰球已经是群众运动了
先澄清一个认知上的误解——冰球这个大家眼中的贵族运动,至少在北京,已经相当有群众基础了。
来看数据。
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有188支足球代表队、5000余名学生运动员报名参加,进行近300场比赛。2021年中小学生篮球冠军赛,全市有 99支队伍,2000余名运动员参加,打了226场比赛。
那冰球呢?
我们来看数据。
同样是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有126支队伍、1700余名中小学生参赛,总比赛场次达319场。比赛场次居然超过了足球和篮球,很让人吃惊吧。
冰球的普及,主要是借了北京办冬奥会的东风。2017年北京开始推行“冰雪运动进校园”。现在北京已经有数百家冰雪特色学校。
冰球进学校,就大大降低了孩子参与的门槛。闹闹就是参加了学校的冰球社团。
冰球的门槛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费用,主要是课时费和比赛费用。
刚入门的学生,通常教练会建议一周上两到三次课。如果学得比较好要打比赛了,一周可能会训练四五次。如果只是去机构练,一次就充值一两万。这个门槛还是挺高的。
但要是如果学校有社团,就相当于免费体验。学校社团会聘请专业教练,每周上一次陆地训练课,一次冰上训练课,都不用花钱。孩子感兴趣想再多练点,再去课外参加付费的课程。这样入门更容易,课时费也降低了。
对于已经入门的学生而言,费用贵在比赛。冰球不像美术、花滑和钢琴之类的主要靠考级来进阶,冰球这种集体运动是必须要打比赛的,以赛促练。以前队伍少或者高质量的队伍少,所以只能到全国甚至全球参加各种比赛。费用高达几万甚至十几万。
现在“冰雪进校园”,打造了丰富多彩的少儿冰球赛事,比如校际联赛、俱乐部联赛等等。所以足不出市也可以参赛,不仅方便而且费用也低很多。
另外,因为参与的人多了,二手装备市场也变得足够大。以前都得去实体店买,可选的也很少。现在很多昂贵的设备,二手市场上以一半甚至五分之一的价格就可以买到,而且非常方便。
冰球真正费的是家长的时间和精力。冰球训练从装备穿脱、接送陪同以及比赛,都特别耗时。而且,孩子在训练和比赛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果是语数外,我们还能辅导一下。冰球这样专门的运动,做家长的很难上手。
费妈,正是冰球的第二个门槛,也是我努力要应对的难题。要怎么做,才能既让孩子爱学,又让自己轻松一点?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不要轻易放弃
先说怎么让孩子爱学。
四个多月前闹闹第一次上冰训练时,属于“扶墙组”。老师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快组、中组和零基础。因为零基础的孩子只能扶着冰场的围栏慢慢往前挪,我们称其为扶墙组。短短一个半小时里,闹闹不断地往前走,不断地摔跤,摔了50多次。
训练结束后,他只说了一句话:“I hate it!”
我当时觉得孩子不喜欢就算了。但是闹闹爸爸认为不能放弃。他说,孩子不喜欢往往是因为不愿受挫,而学习一开始就是受挫。一定要等到他度过受挫期才能让他自己选择。到这时,往往他就喜欢上了。所以,他要求闹闹至少先学会第一步滑冰,“要是学会了还是不喜欢,我们就不学了,但没学会滑冰之前没资格说不喜欢。”
于是闹闹继续在训练中反复摔跤。因为一起训练的还有花滑运动员,我戏称他是“一群白天鹅中的丑小鸭。” 每次我们表扬他“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时候,他都很清醒:“我可以不坚持的,是你们要坚持。”
转折点在去年年末。我家附近小池塘结了冰。闹闹只要有时间就去滑。他的滑冰技能迅速提升,不仅从扶墙组转到了快组,还在课上给别人做示范。这下他积极性就高了,天天盼着上课,说:“只要我练,我就会提高。“
这个经历给我上了一课。孩子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而促进孩子兴趣的,正是他能力的提高。所以看到孩子没兴趣,不用急着放弃,可以陪他坚持一下。
在电影电视里找到榜样
冰球的入门训练其实比较枯燥。学会溜冰后,孩子就反复练习滑行。我觉得还是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些练习,于是找了不少相关的影视剧,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比如电影《冰上奇迹》,讲的是美国男子冰球队在盐湖城冬奥会上一举击败苏联队的真实经历。其中有一个情景是运动员在冰场训练至深夜,直到冰场关灯了,他们还在黑漆漆的训练场上练习。教练一遍遍地喊“again”,并且说:“你们要当冠军,就要像冠军一样训练。”这之后,每次闹闹不太想练了,我喊一声:“again!”他就会跟打了鸡血一样,继续练起来。
对闹闹影响更大的则是国内的真人秀《大冰小将》。节目介绍了一支7-9岁孩子组成的冰球队,一起训练以及在各地比赛的过程。节目里的冰球队长成为闹闹的偶像。只要是这个男孩做过的训练,他都要去练。这个男孩做过的动作,他都要学。看来同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远远超过父母。这也是我学到的第二课吧。
交个朋友一起玩
让闹闹爱上冰球的第三个原因就是朋友。因为我不开车,训练结束以后队友的家长都会邀请我们一起回家。这样闹闹就交了不少新朋友。比如他的同班同学男生小Z上了车就开始和他一起背汉语拼音表,两个人拿着语文课本把所有要背的都背了,还让我录音发给老师听。闹闹说:“我现在才知道他这么棒。”
还有一个女生小D和闹闹在车上一起翻花绳、听故事,后来才知道这个女孩游泳、跳绳、散打样样行。在她的带动下,闹闹每天跳绳800下,现在又增加到1000下。
另外一个女孩小L会轮滑,周末大家就一起穿上轮滑鞋打陆地冰球了。
胜任力、同辈榜样以及同龄伙伴,总算激发了闹闹的学习热情。接下来,家长怎么才能轻松呢?还得让孩子自己来。
自理,从系鞋带、绑胶布开始
对家长来说,最耗时的事情就是接送和陪上课。每一次训练加上来回的交通至少要3个小时。虽然我们的教练可以帮忙接送,但是大部分一年级的孩子还是由家长接送的。因为孩子得自己穿脱冰球装备,教练只帮着系鞋带。这对一年级的孩子,比较挑战。
我给闹闹看冰球电影《野鸭变凤凰》和《大冰小将》,说:“这些冰球队的更衣室里都没有家长,真正的运动员都自己换装备。”闹闹觉得很对,就开始自己试着换。
换装备最难的就是系鞋带。因为你必须把鞋带系得特别紧,才会安全。虽然每次教练都会帮忙系,但是我还是希望闹闹学一点,自己知道怎么系会更自在。所以我找了系鞋带的视频,让闹闹看着系。第一次让教练接送的前一天晚上,他自己看着视频学了一个小时。
还有一个事情就是给球拍绑胶布。我也找了视频让闹闹学。现在胶布都是他自己绑了。
即便做好了准备,他还是经常会出现丢手套等等疏漏。还有一次水壶怎么也喝不上水,他回家才发现水管和壶嘴分开了。虽然小问题不断,但是闹闹的自理能力大大加强了。对于能够和教练以及二三年级的队友一起走,他特别自豪。我们也省了不少时间。
就地取材,让孩子自学
第二个办法就是课后自学。
有些家长很懂怎么辅导孩子。寒假里闹闹每天去家附近结冰的小池塘滑冰。在那个小池塘上,有一个爸爸每天早上9点半到11点,都带着孩子练习。他在坑坑洼洼的冰湖上规整出了一个相对平整的小块冰面,然后放好折叠椅,坐下,手拿保温杯,指导女儿围着冰面压步控球。他这样雷打不动,带孩子练了整整一个假期。
有一次我也试着学一下,给闹闹演示压步动作,他说:“你演示的正是错误的姿势。”
虽然我不懂,但我会找资源啊。我在B站找了教学视频,让闹闹先看,然后再去池塘上练滑行,在家练体能。天热了,就改成练控球和体能。
这些网上视频不仅专业,而且特别炫,总能激发他练习的热情。一般给他看10分钟视频,就去练20-30分钟。
课外练习的时候,我们通常不会带上全套装备,而是就地取材,把高大上的冰球运动硬是搞成了土味训练。
比如这个体能训练,是拿玩具汽车来做的。
冰上滑行,用铁锹铲的跑道。
没有障碍桶,先拿椅子,学习拨球。
疫情期间不能上冰,就穿着轮滑鞋练习压步。
搞个小球门假装比赛。
这样的土味训练,效果肯定不如专业教练、专业场所和专门器材。但是在家练习,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保持状态,二方面可以让孩子玩起来,第三也可以对课堂进行回顾和反思。平时玩得起劲,正式训练的时候就更有积极性。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第三个我们家长可以做的,就是找到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很多家长青睐一对一的小课,让教练有针对性地给孩子纠正动作错误。我个人更偏好三到四人左右的小班课。
单独面对教练上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小朋友体力和精神上压力都比较大。其实孩子不一定喜欢。更重要的是,冰球是一项集体赛事,要赢得胜利,不是要自己好,而是要大家好,以及配合好。
除了让孩子参加小班课和大班课,我也会提醒闹闹,换个角度看问题。
小朋友都喜欢比较,谁滑得比自己好,谁不如自己。有一次闹闹点评队友的时候,我对闹闹说:“你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你找一个比你强的同学,你怎么才能努力,以后配合他一起赢球。然后再找一个比你弱一点的同学,你怎么才能帮助他,让他以后可以配合你赢球。”
闹闹说:“我知道怎么努力跟上比我强的同学,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帮比我弱的同学。”
我说:“这好办。你可以在教练让你做示范的时候认真做,这样他可以模仿。另外你可以每次训练到一半的时候,表扬他进步了。因为训练到一半大家都累了,你表扬他,他就又有力气训练了。”
前两天闹闹试了一下,他说对方听到表扬很高兴。
如何持续?
刚才介绍了我的六招,帮助降低入门门槛,让孩子爱学,家长轻松。
现在说说我们的收获吧。闹闹才学了五个月,打了一场训练赛,刚知道冰球到底是什么。不过收获很多。首先他交了不少朋友;其次他的饭量大了,耐力提升了,而且居然有了八块腹肌。
不过我也发现,和学科类相比,素质教育的投入特别大,把家长的期望也吊得很高。
首先,你很容易多报班。在打冰球之前,闹闹没有参加过任何课外班。参加了冰球社团后,我才发现,他的队友至少有三个文体类的课外班,最多的有10个课外班。
我理解,除了家长本身对孩子的综合素养比较重视,文体类的课程也有互通性。比如学了唱歌的,发现辨音特别重要,会去学钢琴;学了一项体育运动,也会对别的运动感兴趣。比如闹闹学了冰球后,我们又给他报了游泳。学科类的就不太一样,不会说孩子学了语文课,从而发现对英语也有兴趣。
其次,素质类课程主要靠线下,而且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教学特别重要。像动作细节的纠正通常得靠老师单独教才能发现和指导;又比如像冰球等集体运动,必须要经常比赛,才能形成配合。
这就是为什么素质教育很难持续进阶。这样的投入,开始还能靠激情撑着,后期学业紧张了,无论是时间管理还是目标的选择,都会遇到极大的挑战。所以往往是有始无终。相比之下,学科类的上上网课,刷刷题,也能提分,要简单得多。
当然冰球并非最具挑战性的运动。从持续的难度相比,不如钢琴;从昂贵程度也不如滑雪。
无论你的孩子是否在打冰球,如果你也是和我一样的入门级家长,以下是我的建议:
一:不要一次性大笔投入,也不要轻易放弃,可以先试水,全面了解后再决定是否继续。
二:不必非得资深教练和外教,对于零基础的小朋友,年轻温和的教练,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既要上课,也要自学;既要专业训练,也可以通过玩来学习。
最后,还是要放平心态,从单纯的技能提升或者赢得胜利,变成强身健体;从单纯的训练,把体育运动培养成爱好或者生活方式。这样我们和孩子都可以轻松上阵。
另外,我也找了美国冰球协会提供的资料。一份是家长手册,从装备选购、营养食谱到训练等各方面对家长提供了建议。还有一份是不同年龄运动员的陆地训练指南和视频。这两份材料都是英文的,如果感兴趣,可以在消息里输入“冰球”,就可以获得下载链接。
相关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