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4000 字,时长约 8 分钟
·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文/刘胜军,于上海浦东
新冠控制措施需重新定位,以达到不同目的。这包括减缓传播速度,为更全面的疫苗接种争取时间。——何晶
上海需要做好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工作。一次核酸检测的成本高于一次疫苗注射。核酸检测并不能降低个体的感染风险,但疫苗注射可以帮助挽救生命。——何晶
01 :新加坡模式:有管理的共存
新加坡是一个东西文化交融的地方。国父李光耀早年留学英伦,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但骨子里他还是儒家文化。至今,新加坡政府仍具有某种程度的“威权色彩”。因为这样的文化同理心,最近李显龙总理在访美时说出了那句“很亚洲”的话:“本区域国家比美国更尊重中国对疫情的处理方法”。
这种文化融合,在新冠疫情应对中也得到体现。最初,新加坡也采取严格管控,由于集体主义的精神,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欧美国家“失控式被动躺平”,新加坡也开始探索新的出路。
新加坡是全球最早提出“与新冠共存”(COVID-resilient)的国家之一。2021年6月,新加坡首次正式表态要与新冠病毒共存、迈向新常态。新加坡政府如此定义“新常态”:
• 轻症新冠病患将在家中康复;不再大规模追踪密切接触者;不再重点监测每天的患病人数,而把焦点放在重症和ICU病床占有率;放宽安全管理措施,恢复大型活动;将与疫情受控的国家互推疫苗接种证明,开放边境。
这肯定不是一个“完美的决定”。新加坡的抉择,被部分民众视为“躺平”,一些人甚至用脚投票,选择离开新加坡。
新加坡这么做,是不得已的选择:
• 首先是经济和民生压力。总理李显龙说,“我们每一次收紧措施,企业会受到冲击、员工会失去工作、小孩也无法过正常的童年和校园生活。那些有亲人在国外和无法团聚的大家庭,必须分开更长一段时间。这种情况不仅带来心理和情感压力,也让人感到精神疲惫,影响了新加坡人和其他民众。因此,新加坡在数个月前已认定“清零”策略不可行”;
• 其次,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经济体。2013年,新加坡全球化程度高居全球第二位。这意味着新加坡封城的成本比其他国家来得更高。李显龙强调重开边境的重要性说,以新加坡为基地的企业和投资者仍需经营分布在区域和全球的业务,“这可让新加坡重新与世界连接起来,为企业,尤其是旅游业打一剂强心针,并协助新加坡恢复商业和航空枢纽的地位,并继续与全球供应链接轨。”
兹事体大,关系到新加坡的“立国之本”。《经济学人》智库亦指出,对于新加坡这类极为依赖国际贸易、商业和旅游业的经济体,“清零”政策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压力,因为如果长期无法作为跨国贸易、人流的枢纽城市运转,企业可能会选择回流本国。
• 再次,长期封控不仅让民众疲惫,也把医疗体系逼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连续抗疫20个月后,新加坡医院已面临人手短缺的情况,2020年全年有2000名医护人员辞职,2021年上半年约有1500名医护人员辞职
需要澄清的是,新加坡模式与欧美国家的“躺平”不能等同:
• 其一,欧美国家躺平属于被动,无奈的选择。而新加坡则是权衡利弊的主动抉择。
• 其二,新加坡的共存,是有条件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确保“医疗系统不会被挤兑”。也就是说,一旦重症患者激增导致医疗系统告急,新加坡就会再度后退——重新收紧防疫限制。李显龙强调:“在决定多快放宽限制、放宽多少的时候,我们深知不能让医护人员和医疗系统所承受的压力达到极限。这会导致医护人员负担过重,让急需治疗的新冠和非新冠患者面临危险。”换言之,新加坡式的“放开”是“可进可退”,而非一意孤行。
• 其三,共存不是投降,而是资源的战略性聚焦。新加坡把焦点放在重症和ICU病床占有率,这其实是对医疗资源的更有效利用。尤其是步入奥密克戎阶段后,绝大多数病例属于轻症或无症状,并无“治疗之必要”,如果继续收治全部病例,无疑会导致对医疗资源“不必要的挤兑”。李显龙指出,“对98%的人来说,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可以自行居家康复,就像得了流感一样。“
笔者认为,作为与”欧美式躺平“相区别,新加坡模式可以被概括为”有管理的共存“
尽管如此,新加坡模式依然存在风险。李显龙警告:
• 要做好心理准备,未来有可能会遇到更多波折。奥密克戎病毒不会是最后一个变异毒株。但愿新的变异毒株,其威力会越变越弱,更像流感病毒。但也有可能的是,传染性更强以及更危险的变异毒株会出现,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可能需要倒退,再次收紧防疫措施。
02 :艰难的新加坡实验
从2021年6月开始实验至今将近一年,新加坡模式经历了考验、摇摆和压力测试:
——2021年7月,每日新增病例飙升至上百例,政府防疫政策开始摇摆不定。7月16日新加坡财长黄循财表态,“没有必要采取过紧的防疫措施”。但仅仅4天后,政府就宣布重回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当时,新加坡两针疫苗接种率只有50%。
——7月26日,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宣布:不再期待清零。
——随后,新加坡公布逐步过渡到“与新冠病毒共存”(COVID-resilient)社会的路线图,从8月10日起分四个阶段逐步开放。
——9月,轻症患者采用居家隔离,期间不能离开住所。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居家康复是面对新冠的常态。
新加坡还经历了“群体免疫理想”的幻灭。早前,专家们提出七成人口接种即可实现“群体免疫”。截至2021年11月8日,新加坡已完成疫苗接种或已接种两剂疫苗的比例高达85%。然而,新冠病毒传播依然持续。
这是为什么呢?
• “七成接种”可以实现群体免疫,是基于新冠病毒的基本再生数(R0)等于3算出来的。但Delta变体的R0约为8至9,奥密克戎高达9.5。
因此,我们必须接受一个冷酷的现实:
•  100%的疫苗接种率也无法阻断病毒的传播。
果然,奥密克戎到来后,新加坡出现新一轮疫情高潮。目前已经从高峰大幅度回落。
从截止2022年4月11日数据上看:
• 新加坡最高峰时每日确诊1.8万例左右、死亡14人,如果按照人口规模简单换算,相当于中国的每日确诊442万、死亡3438人。
• 随着疫情的回落,4月11日新加坡确诊2568例、死亡2例,如果按照人口规模简单换算,相当于中国的每天确诊63万、死亡491人。
或许,你可以认为新加坡的实验并不成功。但这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角度:因为新冠而逝去的生命当然是沉痛的成本,但如果不这么做,导致经济停滞、民众失去收入来源、非新冠疾病得不到及时救治、长期封闭导致的精神压力甚至意外悲剧难道就不是成本吗
没有最优,只有“两害相较”。
或许正因为视角的不同,压力并未阻挡新加坡的“共存决心”。
2022年3月李显龙宣布一系列防疫措施的放宽:自3月29日开始,户外无需佩戴口罩。新加坡大踏步回归向疫情前的生活。
03 :“过来人”的建议
4月7日,作为“过来人”的新加坡总理夫人何晶,在facebook发表长文,谈了她对上海疫情的看法与建议:
• 全民检测只是一次突击检查,不能保证那些没有被感染的人在第二天、一周后或一个月后不会被感染。
• 由于Omicron病毒导致更多的无症状病例,并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因此原来的测试、追踪、治疗,以及隔离措施将过于缓慢和繁琐。
• 当新冠病毒大流行时,我们不能永远封锁。我们需要吃饭,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保持来自陆地、海洋和空中的粮食供应。我们需要医疗服务,来运送医疗物资,来接生新生儿婴儿……我们需要基本服务,来保障发电,清理垃圾.....我们需要紧急服务,从消防部门到医院和诊所.....
• Omicron的传播速度很快,潜伏时间更短。我们也许可以做一系列短暂的封锁来降低传播速度(比如周末宵禁),类似于轻踩刹车让汽车减速。目的是为了把疫情减缓到可控制的水平。
• 与2020年初冠病大流行爆发的前6个月不同,新加坡对Omicron并非束手无策。现在,我们有冠病口服药。这将有助于降低高度脆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年轻人)患重病的风险。
• 现在,我们有了疫苗。上海需要做好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工作,以降低他们的死亡率。这件事的紧迫性和全民检测一样重要一次核酸检测的成本高于一次疫苗注射。核酸检测并不能降低个体的感染风险,但疫苗注射可以帮助挽救生命。两针科兴或国药疫苗还不足够,还需要打第3针、第4针加强针。
• 对于具有高度传染性的Omicron病毒,我们需要管理它,而不是控制它。控制和遏制措施是减慢传播速度,以争取时间,通过疫苗接种加强个人和群体的免疫能力,扩大医疗保健支持设施,同时逐步让完成接种和低风险人群转向居家康复和治疗(上海沉思录:I have a dream
• 毕竟,我们并不认为流感很可怕,对吧?通过接种疫苗,我们可以将关闭的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从流感的20倍降低到两倍。这不仅可以挽救生命,并使经济重新开放并复苏。
• Omicron的传染性是流感的许多倍。虽然症状更温和,但Omicron的感染人数足以让医院不堪重负。如果我们不进行管理,那么即使是重症病例中的一小部分比例仍然会对严重挤兑医疗资源。
• 因此,新冠病毒控制措施需要重新定位,以达到不同的目的。这包括减缓传播速度,为更全面的疫苗接种争取时间,尤其是老年人和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以及十几岁的弱势群体。只要疫苗准备好并获得授权,孩子们就可以接种。
• 冠病总体应对战略应旨在保护生命和生计,将死亡和严重疾病的风险降低到可控制的水平,类似于流感或其他一般感染,同时使完全接种疫苗的人能够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寻找战术措施来推动子女说服家中的老人接种疫苗以及加强针。这样,我们才能挽救生命,并逐步过渡到正常生活,期待阳光普照的那一天。
新加坡模式值得借鉴吗?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有人说,新加坡是个人口仅近570万的小国,且人均GDP 高达6.5万美元,因此与中国缺乏可比性。
这种说法自然有道理。但是新加坡也有新加坡的难处
• 新加坡高度开放,尤其是来自欧美国家的旅客流量很大。
• 新加坡核心是一个城市,人口密度很大。中国虽然有类似的高密度城市,但也有大量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
04 :to be or not to be
面对百年一遇的大流行病,从来没有完美的选择。看似温和的奥密克戎,其实加大了“选择的痛苦指数”。前面的道路,有三种选择:
1、“动态清零”:这种策略在以下两种情形之下仍是最优选择:1)奥密克戎之后还会出现杀伤力更大的变异;2)新冠会在不远的将来“突然神秘消失”。
2、欧美式躺平:对于中国这样有能力不躺平的国家而言,欧美模式并不值得学习。不能因为美国新冠死亡者平均年龄83岁,就认为“可以接受”。东西方的价值观差异,也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效仿欧美。这是一个伦理问题,而非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奥密克戎不是上帝赐予的完美减毒毒株,而是对老年人的残酷淘汰)。
3、渐进式走向“有管理的共存”:假如新冠仍将持续很久很久,假如新冠的传播性越来越强但重症率越来越低,那么“有管理的共存”或许是更加现实的出路。一方面重症率持续降低意味着共存的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传播性更强意味着“拒绝共存”所需承受的“次生灾害”更为严重,“两害相较取其轻”。
选择的前提是判断。判断需要基于科学和数据,但我们不可能拥有“完全的信息”,选择需要承担风险。但即使“有管理的共存”,也并非“能进不能退”的死胡同。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选择空间更大:我们有动态清零的能力,有过去两年的经验和教训,有其他国家的案例参考,也有谋定而后动的时间。
任何一次危机都是学习和反思的机会。在2022年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们需要更多的观察、思考、研判和抉择。
- END -
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 应聘、演讲邀请、商务合作 
请添加微信:tina711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机构、职位、目的)
诚聘富有激情的财经写作达人
喜欢就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