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up备赛之Oral
作者:满天星,“法律竞赛”伙伴
一、前言
廖诗评老师曾在《不如参加Jessup之二》中提及“人不轻狂枉少年,比赛不是为了赢,这还算是年轻人嘛!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没有科学的训练安排,没有日复一日的苦练,哪来的收获?”笔者深以为然。所以我们在备赛过程中不能抱着玩票性质划水,觉得“我只是去体验一把,我很菜”,而要竭尽全力去拼搏。但是拼搏也是有方法的,需要经过艰苦而长久的科学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前进。
当下已然出现了不少赛队的经验贴,Jessup官网也有很多指导,但是比赛的核心还是人,你自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总结、反思和训练。笔者在Jessup和FDI的赛程中,越发感受到,比赛既要靠队友、教练之类的“人和”,又要靠自己的勇气与坚持。只要你开始了,收获和经验都是自己的,如若热爱,后面还有无尽的比赛在等着你成长。以下,笔者就庭辩阶段的训练展开来说一些自己的经验,算是回馈那些无私的奉献者们。
二、备赛模块概述
庭辩阶段侧重有效传达自己的意思,让对方听懂你陈述的逻辑并尽可能说服对方。书状写作和口头辩论的区别可以这么理解:我们在看探讨某一问题的教科书或者论文时,理解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在听老师上课时对某一个问题的阐述时,感到豁然开朗。这是因为尽管对该问题的阐述教科书和论文中也已经很详细,但因为是书面文字,不能用口头语言来进行强调,但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费尽心思只想让我们听懂,会用大量的口头指示性语言进行强调。这个道理放在我们口头辩论,举个例子:我们在口头辩论的时候,会用“We/The Applicant/Respondent submits/contends...”这样的语句来强调我们的观点,但是在书状中并不会出现这样的语句。口头辩论的核心要义就是要让法官能迅速get到你的意思。所以,我们的稿子中不能有从
句套从句的长难句,不要有炫技的华丽的词藻,重要的是不拖泥带水的把逻辑展现出来。

至于在庭辩阶段具体应该做哪些事情,私以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Oral稿撰写及补充研究。
Jessup Scoresheet中有一块打分项目是“knowledge of the law”,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主要体现在Oral的陈述以及回答法官提问的质量。因此把握好Oral陈述本身非常重要,在这个阶段需要撰写陈述的稿件,以及填坑(书状阶段遗留下来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书状阶段可以说是为庭辩阶段做研究准备,庭辩阶段的展示内容可以与书状内容完全不一样,但是如果真的完全不一样,很有可能是因为准备庭辩的时候发现前期书状逻辑错误,或者找偏了论点等。这时候,准备庭辩的过程还需要纳入重新构建论点的过程,将会非常痛苦。由于书状和庭辩是分开记分,当提交了书状之后,就无需纠结之前的问题,重要的是注重庭辩的准备,此时心态或是乘胜追击,或是逆风翻盘,或是亡羊补牢均可,总之绝不能沉溺于过去的问题之中而消极对待。如果前期memo部分研究到位,oral稿的撰写将会比较顺利。
第二,熟悉事实。
对事实的熟悉程度(knowledge of the facts)也是庭辩时打分的一个重要模块。我们在进行论证逻辑展示时,基本上还是遵循IRAC(Issue, Rules, Application, Conclusion)的结构。其中,在application部分,廖诗评老师在《不如参加Jessup之五》中对“缺乏合理、全面甚至创造性解读事实的能力”这一方面做了反思。从侧面反映出,将事实与规则进行联系适用的时候,对事实的解读非常重要。因此庭辩对事实的熟悉程度要求也不言而喻。但庭上并非所有的法官都对事实非常熟悉,要相信自己是最熟悉事实的那个人。当你在解读事实的时候,法官可能会希望你告诉他提及的事实在什么位置,甚至会对事实问题进行提问。因此,我们需要对相关事实在什么位置特别熟悉,随时能够引导法官看到第几页、第几段。
第三,准备问题。
在Jessup Scoresheet里面,Question&Answer是打分的重要模块之一。在庭辩的过程中,法官会不停的打断你的陈述问问题。但是不要慌,大部分可能会提问的问题其实是可以提前准备到的。
第四,模拟辩论。
Jessup打分还剩下两个模块,一块是“Style, Poise & Demeanor”,一块是“Organization &Time management and Conclusion”。模拟辩论是为了训练上场队员在场上的仪态、反应速度、对时间的把控等方面,增加应对法官的经验,以此展现出更好的专业律师形象。在庭上应该呈现出一种仪态大方、知识渊博、自信又不失风趣、稳重的专业形象。对问题的研究仅仅占据庭辩阶段的一个部分,比这个更重要的可能就是在场上的仪态和风貌,万不可顾此失彼。如果模拟辩论不到位,很有可能出现陈述的时候磕磕巴巴,被问问题的时候疯狂嘴瓢或者顾左右而言他等有损专业律师形象的举动。
三、队员构成
队员的构成一般由庭辩人员和研究人员组成。通常在研究问题时,队员们会有一定的分组。有的队伍会分为A方和R方,有的队伍则是以issue来分。在庭辩训练阶段,oralists的分配一般常见的模式是4位oralists,分别负责12A、12R、34A以及34R。其他模式主要是由1个人负责多方,可能会出现2位或者3位oralists的组合。以分成issue12和issue34的分类为例,具体实践层面上,当12A的oralist在进行模辩的时候,主要提问者可以是12的研究人员以及12R的同学,研究其他问题的同学也可以尽量进行提问,在提问环节,需要提及一下researcher在庭辩阶段发挥的作用。Researcher在庭辩阶段的作用可见度略小一些,一般分为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积极作用体现在对oralists发出来的oral稿提出自己的建议(语句方面、逻辑方面等),提前以文稿批注的形式提出可能会提问的问题以及在模辩过程中进行提问和对庭辩人员进行反馈等。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补充研究问题方面.一般oral稿由oralists自己撰写,在写oral稿的过程中,会多次发现自己一些研究不到位的地方,这时候如果需要队友帮忙检索或者一起探讨等,oralist可以向researcher主动寻求帮助。但主要来说,负责同样issue的AR双方队员会交流的更加密切一些。在庭辩阶段,作为上场队员的同学确实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但研究同学在模辩提问复盘以及帮助修改oral稿等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备赛模块具体准备
(一) 熟悉赛题事实
1、概述
在庭辩准备阶段,一般要求以全文背诵事实的方式增进对事实的熟悉程度。有的人可能会问了,“我所负责issue的相关事实可能就只有一半,为什么我要背剩下一半呢?我能不能挑着背呢?”有些刚开始以为不相关、不重要的事实点很可能是解读的关键,或者至少能够启发对事实和问题的思考,如果只挑自己“以为重要”的事实背,就会很容易遗漏细小的知识点,导致对facts熟悉程度不够,直接影响模辩时候对问题的回答。因此,熟悉赛题事实最靠谱的办法就是按部就班从头开始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逐字逐句朗读、背诵,将会深化你对事实的理解程度,不仅能增强对事实部分的流利程度,也能深化对如何更好的将rules和facts联系起来的理解。
具体而言,对facts背诵的时间安排需要集中在前一周内,通常Jessup在提交完memo之后会进行oral的集中训练,建议对facts的背诵和检测都集中在上午,因为下午和晚上需要进行oral稿写作、补充研究等工作。背诵facts阶段的检验也是一次小型的模拟辩论,要求上场同学以正式比赛的规格来对待,比如需要进行开场白,注意仪态等,是正式模辩开始前很好的过渡阶段。对facts背诵的要求一般较高,虽然不一定需要原文背诵,但需要记住段落号、具体事件发生的时间、发生经过等,这样就算上场时对一些具体的段落的记忆程度只剩50%,你也至少能在场上迅速的定位到具体的位置。
2、Facts背诵技巧
关于facts背诵的技巧方面,私以为有几点比较有效果。
第一,复述。复述是指背诵完一段或几段后,将背诵内容重新以一种比较有逻辑的顺序用自己的话重新说一遍。复述的时候建议带着问题去复述,如果不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复述就会变成全文背诵。比如Problem的第21段是Vormund在她给领事馆工作人员的信件中阐述自己所遭遇的事情,整个段落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我们在背的时候,就要带着“根据Vormund的信件,她的遭遇是怎么样的”的问题,将里面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自我加工复述出来。复述可以帮助庭辩人员在自己练习的阶段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表达的流畅程度。
第二,做时间轴。由于facts所涉及时间线和时间点众多,对所涉时间点和时间做一张总结性图表,可以作为提示和概览,用图表和符号作为记忆的开关,可以辅助记忆。该图表的制作任务较为繁重,需要提炼信息点、思考如何使用图表记忆更有效等,笔者做这张图可能花了6小时+,所以在庭辩人员撰写oral稿较为繁忙的时候,可以分配给研究人员进行制作,一张图表可供全队人员使用。
时间轴示意图
3、Facts阶段模辩
由于背诵的时候要求记住段落数、主要事件、主要时间点等,需要oralists在回答问题的开头,尽量引导提问者看到具体的段落, “As indicated in paragraph xx of the Agreed Facts; If I may direct your attention to para xx of the Agreed Facts; In response to this, in para xx,...”。
对于Facts部分的question list制作可以交给研究人员,一般需要涵盖以下要点。第一,提出问题。列举针对某一具体段落可以提出的针对具体时间点和事件的问题,包括针对横跨多个段落的事件。第二,标注段落出处和答案原文出处。事实部分的question list可供全队使用,因此问题是什么,要点是什么,需要一目了然,不必麻烦每位oralist自己制作。
对于模辩当场反馈的问题,提问的同学可以进行相应的记录,Oralists自己也需要在听反馈的时候在小本本上及时记录以便减轻自己复盘的压力。
帮Oralists记录问题的示意
(二)Oral稿撰写
1. 尽快写出oral稿
由于在递交 memo 之后到春节前的时间真的非常有限,而 oral 分数的占比高达2/3。不同于写 memo,准备oral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模辩训练,在不断的模拟辩论中发现不足,所以 oral 的初稿需要尽快完成。如果一直沉迷于legal research,而不注重模辩、仪态练习,那是十分不可取的。
一开始撰写oral稿的时候可以参照memo,因为memo主要是按照IRAC结构进行写作的,oral部分也是一样需要按照rules,application,conclusion的结构进行陈述。如果在memo写作部分就对论证思路、所用文献都十分清楚,oral稿相信不难撰写。
2. Oral的谋篇布局
(1) Opening/ Roadmap
Oral的开篇部分点开任何一个final moot,精听开头几分钟,即可知道世界级选手是如何进行开场的。
开场的常规套路。首先,需要告诉法官你跟co-agent各自的分配时间、rebuttal的时间和各自陈述的issue。其次,需要展现清晰的roadmap,即论述的思路。roadmap搭建了oral部分的整个逻辑结构,即你在大主张下面又会分成哪些小的主张论证,这样能让法官在开篇时就知道你在讲什么,更容易在之后的陈述中跟得上你的思路。撰写开场语的时候,需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要点,直击要害。比如agent在开头需要告诉法官自己负责的issue是哪两个,这个时候不需要把赛题末尾的诉求重新说一遍,而是要用概括、简洁的语言将法官指引到你处理的问题,如issue1就可以概括成Ranovstayo’s entry regulation,issue2可以概括为Ranovstayo’s rejection on surrendering Ms. Vormund.
示例:
【2021Jessup】Good afternoon, Madam/ Mr. President,your Excellencies. May it please the Court. My name is xxx, with my Co-Agent xxx, we appear before this Court on behalf of the Applicant, the United Republic of Aprepluya. I will speak for 21 minutes, concerning Ranovstayo’s entry regulation and its rejection on surrendering Ms. Vormund. XXX will speak for further 22 minutes concerning the shot-down of the Mantyan Airways aircraft. And we will reserve 2 minutes for rebuttal.
The first issue is that Ranovstayo violated xxx. We have three submissions.
First, ...; Second, ...; Third, ...
【2021FDI】Good morning/afternoon, Madam/ Mr. president, members of the tribunal, counsels for the Respondent, my name is xxx, and along with my co-counsel, xxx. We will be representing the Vemma Holdings Incorporation, the Claimant, in the present proceedings. I will speak for 19 minutes, addressing the procedural issues. And my co-counsel xxx, will speak for another 19 minutes, concerning the issues on merits. And we will reserve 2 minutes for rebuttal.
注意仲裁庭是不能出现your excellencies, may it please the court这样的表述的。
(2) Transition
Jessup Scoresheet中的一个重要打分模块便是“Organization & Time management and Conclusion”。这里的transition是指当在结束一个issue,移转到下一个issue时的过渡语。其中的Organization & Time management包括对两个issue的时间分配和组织。如果法官在第一个issue问了太多的问题,千万不要纠结,如果留给后面issue的时间不够了,可以礼貌地问法官能否开始讲下一个issue,“Your excellencies, I see that time is short. If I might, I would like to move to my second issue, namely..”。
笔者在参加FDI时,看到有辩手过渡的太快,没有给仲裁员反应时间而被提醒。因此通常情况下,过渡的时候,可以在结束上一个issue时稍微停顿一下,然后礼貌的跟法官说“Your excellencies, if I may be no assistance to this court, I will move to our second issue.”说完之后也可以礼貌的微笑以及停顿,给法官/仲裁员反应的时间。
(3) Closing
结尾部分同样跟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息息相关,由于法官的提问强度并不一样,最后留给结尾的时间是不能够确定的,为了做到陈述有头有尾,准备不同时长的结尾很有必要。假设你分配的时间是21分钟,如果能够在20分钟的时候顺利结束陈述,剩下一分钟时间就可以将准备的结尾完整陈述一遍。完整的结尾更加详细,包含了大论点、小论点,以及一些“煽情”的语句,比如”如果法庭支持被上诉方,将会违背主权,将会违背比例原则...”。但如果最后只剩20秒,只能快速做一个简单的结尾,基本上把对大论点的主张提出来即可。在时间控制方面,如果最后20秒,还在被法官提问或者在回答法官问题,时间结束之后还没有说完,那需要询问法官“Your excellencies, may I finish this question?”将问题回答完之后就结束陈述,这时候不需要再做conclusion,因为已经超时了。如果刚好在时间结束的时候陈述完或者回答完主体部分,此时可以询问法官“Your excellencies, may I briefly conclude my submissions?”以此多获得15秒的总结时间。由于Jessup今年采取线上庭辩模式,屏幕上会有很清楚的倒计时显现,所以在时间控制方面非常严格,如果能够按照前述方式进行时间控制,相信法官在这方面的印象会比较好。
A. 完整版示例:
Your excellencies, for foregoing reasons, we submit that:
Firstly, Ranovstayo violated the IHR and ICCPR by applying its entry regulation to Aprepluya, and is thus obligated to compensate Aprepluya according to the ILC’s Article on State Responsibilities.
And secondly, Ranovstayo violated the non-intervention principle and the VCCR by refusing to hand over Ms. Vormund.
Your excellencies, by finding in favor of Aprepluya, you have the ability to protect the mobility rights and uphold friendly collaboration in a future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And deciding against Aprepluya would force the State to yield its jurisdiction to a common criminal even within its territory.
This concludes my submissions. Now I refer to my co-agent.
B. 15秒版本示例:
Your excellencies, for foregoing reasons, we submit that:
First, Ranovstayo violated international law by applying its entry regulation to Aprepluya, and is thus obligated to compensate it for the resulting economic losses;
Second, Ranovstayo violated international law by failing to hand over Ms. Keinblat Vormund to the Aprepluyan authorities.
(4) 给论点进行排序
Memo写作时可以说事无巨细,能写的论点在字数允许的前提下都可以写上去。比如2021年Jessup赛题中关于疫情管控的issue,主要论点可以分为IHR、ICCPR和Compensation三块。在Memo中,有的队伍可能还论证了预防原则。但是oral的时候,因为时长有限,需要挑首要的、最直击要害的论点。有些队伍主要挑了IHR和ICCPR的论点,在Compensation的部分并未费太多口舌。而有些队伍则主要挑了IHR和Compensation的论点,还有些队伍在三块内容上都平均用力。
给论点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列需要找出最强点、对论点有所取舍、不回避最弱点。论点的排序与在场上的时间控制息息相关。不同的法庭由于组成法官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hot bench,moderate bench和cold bench。Hot bench的法官比较咄咄逼人,喜欢追问,当法官不断的就某些点进行提问时,可能会导致其中一个issue的一部分都能占用一半时间,这时候就需要有的放矢,进行一部分内容的取舍。Cold bench是指法官全场比较冷静,几乎不问问题。Moderate bench便是介于两者之间。刚开始的时候,需要按照最稳妥的,应对cold bench的策略进行准备稿件的准备。即假设法官全场只问一两个问题,甚至不问问题,从而预估需要陈述多少内容。预估时间则用适中语速朗读自己的稿件并同时计时即可。取舍的部分内容可以用灰色进行标注,时间够就都说,不够就不陈述。
(5) R方的回应问题
R方所陈述的要求更高,需要对A方提出的主要论点进行一一回应。如果A方说对自己有力的地方,R方也说对自己有利的地方,就失去了辩论讨论的意味,变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个要点在写memo的时候也需要贯彻,比如在2021 Jessup Issue 1中,R国颁布入境措施确实是遵守了IHR2005下的程序规则。但是A方也知道R遵守了,所以庭辩的时候根本不会去打这一点,因此这一点在对论点进行排序的时候,可以基本不考虑。不要回避自己的弱点,就算是致命弱点问题也是有相关的事实支持的,因此需要挖掘事实并组成一个有逻辑地回答。再次提一下对issue2中关于Vormund是否被迫害的问题,这里所涉及的法律规则都相对来说较少,各队也都能够找到,关键在于解读事实,千万不要去回避。上场时,R方需要根据A方提出的论点随机应变进行调整,对双方争锋相对的焦点进行较多的阐述。
(6) Rebuttal / Surrebuttal
关于陈述结束之后反驳和被反驳的阶段,基本规则如下:时间分配在开头的时候由第一位oralist进行阐明;Rebuttal可以针对对方对手的memo或者oral陈述的部分,但Surrebuttal只能针对Rebuttal的内容,不能针对对手memo或者oral陈述部分;如果Applicant放弃rebuttal的机会,surrebuttal也相应放弃。
Rebuttal的模版如下:
Your excellencies, the Applicant raises two points on rebuttal.
First concerning jurisdiction. The Respondent submits that xx. But the Claimant contends that xxx.
Second concerning xxx...
Surrebuttal的模版如下:
Your excellencies, the Respondent has two responses.
Concerning the first point mentioned by the Applicant, the Respondent submits that xxx.
Concerning the second point...
在具体准备阶段,A方可以针对R方可能会打的弱点见招拆招,做一个表格或者补进自己的question list中等。比如R方在2021Jessup Issue2部分可能会主张diplomatic asylum是一个国际习惯法,那A方如果在自己的陈述或者提问部分没能提到这个防御的点,就可以在rebuttal的时候提出。A方在陈述完毕后有20分钟的时间进行Rebuttal的准备,但对于surrebuttal,R方基本没有准备时间。R方也可以提前准备对一些弱点被攻击时的回应,但更多的是靠临场反应。有时候对方攻击的逻辑可能R方在陈述的时候已经进行回应,那在surrebuttal的时候再行强调一下自己的逻辑即可,但要注意一定要争锋相对,而不是单纯的复述自己的稿件。
关于反驳和被反驳的人选,一般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当场决定,看谁准备的rebuttal更强就谁上,或者看rebuttal是针对谁的就由谁来surrebuttal。但这种策略容易造成混乱,决定谁上场的时间也会耽搁准备的时间。第二种策略就是提前指定较强的oralist做rebuttal和surrebuttal。对于A方,比如指定12A的oralist进行反驳,那么34A的oralist就可以以递小纸条的模式,将他需要反驳的地方写下来。对于R方,因为surrebuttal的反应时间很短,另外一位oralist可能来不及写小纸条,这就要求选定的oralist对co-agent的论点更为熟悉。
rebuttal和surrebuttal的时间较短,短短1-2分钟之内,不要纠结于细枝末节,比如对方哪个词用错了之类的;需要戳中要害,指出根本性的问题,比如逻辑问题、对case的解读完全错误、对方的论点不成立等,从根本上釜底抽薪。
(三)制作问题清单
对问题的思考可以与撰写oral稿并行,oral稿是呈现你的主要逻辑,但是对于隐藏的可能被提问的逻辑,边写边想可能会有些妙思,因此可以在写oral稿时就及时进行批注记录,写完一个issue之后再回过头来想问题。在写Oral稿的过程中,每一句的来源和出处可以用脚注进行标注,比如出自facts的第几段,出自哪个case的第几段,一切以自己看明白为准,不需要像写memo一样做很详细的脚注,作为提醒以防被问到的时候想不起来在哪里。
常见类别问题私以为有以下几类。
一是关于法源的问题及国际法基础问题。比如“为什么该案件能够适用于本案”,“为什么这个规则是国际习惯法”,“两个案例就能作为国际习惯法吗”,“这个案件是很早以前出现的,现在国际趋势没有变化吗”。在回答案例适用问题的时候,提前做好对案例区分的准备非常重要。你适用的案件不可能百分百跟你现在的案子相似,虽然争议的焦点有可能完全一样,但是事实部分,双方主体的地位等会有区别,对案件适用的回答可以着重于双方的相似性。这要求上场人员对于所用的每一个案例都进行熟悉,包括双方争议焦点、争议焦点所涉及事实等。
二是对自己立场不利的问题。法官很有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用一些对你不利的事实来攻击你的application。比如,针对A方,法官可能提问“Vormund违反了保密协议就要面临高达20年的牢狱生涯,而且她说的话是真的啊,你们最后确实有确诊病例,这不是迫害吗?(2021Jessup Issue2)”这个部分可以看廖老师在《不如参加Jessup之五》里面对于双方故事的解读。
三是对对方可能打的点如何进行直接回应。这部分与Oral稿的撰写也密切相关,就2021年Jessup的Issue2来说,A方可以提前去说对方不能主张diplomatic asylum已经构成了国际习惯法,这个点在memo部分也进行了详述。由于A方先立论,首先需要树立对自己有利的强点,对对方的防御可以放在论点的最后,可能会在应对cold bench的时候发挥作用。在准备QA的部分,法官也有可能抛出对方可能的主张,提前问你如何进行回应,比如“现在也有不少外交庇护的实践存在,你认为他构成国际习惯法吗?(2021Jessup Issue2)”
四是假设一个新的场景,如何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回应。这个部分可以参考柳新潮学长的经验贴在“场上陈述的两大原则:诚实与合理”部分所举的例子。如果提出了事实层面的假设问题,凭借着合理逻辑给出解释即可。
对问题的假设和回答与补充研究息息相关,对于法源的理解、适用等问题建议参考老母鸡同学《Jessup Memo上册》【点击跳转链接:上篇下篇】以及柳新潮学长《Jessup模拟法庭新手指南3.0》【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42482716】的相关部分。
(四)模拟辩论
1. 模拟辩论的训练要点
模拟辩论是为了提前适应庭辩状态,主要训练的方面笔者认为第一是仪态,第二是反应速度。
仪态对法官的印象分影响较大,仪态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眼神、表情、个人风格、英语发音、手势等。这里提到的因素对法官打分的影响不绝对,法官打分也或多或少会受到个人喜好的影响,但是在训练过程中各方面把握是很有必要的。
2. 模拟辩论时常出现的问题及训练技巧
模辩初期没有经验的oralist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类问题:
①回答问题。碰到了准备不到的问题,比如不知道法官在问什么,解释了之后还听不懂;对一些常见问题没有准备到位导致回答不出来等。回答问题的表现与反应速度紧密挂钩,也同样跟以下几类问题挂钩。
②流畅度问题。对稿子不熟悉,读稿都可能出现卡壳的情况,出现“en..uh..er..”;即兴回答问题时,磕磕巴巴、回避问题、表述不清,或者听完问题之后不自觉的说“ok, well”等词。
③表情问题。觉得自己准备不充分,表情僵硬,不自信;被问到不回答的问题,面部表情尴尬甚至痛苦等。
④眼神问题。线上庭辩没有背稿,出现读电子稿现象,读稿眼神停滞明显;回答问题的时候,眼神乱瞟、翻白眼等。
对这几类问题,笔者私以为可以有以下训练方向和技巧:
①回答问题。在如何准备问题方面,笔者已经在上述给出了一些思考,要相信90%的问题都是可以提前准备到的。除了自己提前思考的问题,在模辩时被队友提问的各种问题也会逐渐扩大问题库,从而为上场做更充分的表现。
②流畅度问题。对稿子的不熟悉归根结底可能是时间精力花费的不够,有些同学会容易在读稿的时候出现“er..uh..”的口头禅,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自己不断练习和不断模辩被纠错而改正。对即兴回答问题时的磕磕巴巴问题,如果提前做好问题清单的准备,大部分的问题可能都是你的囊中之物,剩下难以准备的问题只能靠模拟辩论训练应变能力和速度。
③表情问题。表情问题同样也可以通过模辩多加练习进行控制。
④眼神问题。对于线上庭辩读稿眼神呆滞的问题,这边强烈建议脱稿!做到基本脱稿,然后在桌子上放置必要材料进行翻阅,本就是是线下庭辩的时候的应有之义,建议线上庭辩的时候也不可偏废。否则眼神问题恐难改善,再掩饰有心的法官也能明显看出。线上庭辩的风采展示也有一些小技巧,涉及到技术装备的问题。有些队伍运用会议室里的大屏幕,可以清新的展现整个上半身,甚至配备了讲台直接可以清晰的看到全身,这样身体姿势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但如果是要通过电脑屏幕看稿,电脑势必不能隔太远,有时候用手势进行强调时,法官们也看不到,会一定程度限制manner的发挥。技术装备问题涉及到学校配置、经费支持等方面,如果实难达到,问题也不大,至少脱稿是我们能够发挥个体能动性做到的方面。
3. 模拟辩论的复盘
(1) 复盘的必要性
当清楚自己在哪里跌倒的时候,才能在哪里重新站起来。复盘的意义就在于找出自己最容易犯错或者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地方,从而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改正错误和改进自己的口头陈述。在疫情期间,由于线上备赛,每日模辩都会进行录屏,方便复盘。除了当场收到的当法官或者其他一起参与模辩队员的反馈之外,自己进行视频回顾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些非常细节的问题,比如语音语调、语言组织、流畅程度、眼神等,队友们也仅能指出大概的问题,但具体什么时候容易出现眼神问题,哪些单词容易发音错误,都需要oralists自行回顾。
(2) 如何复盘
① 当场复盘
队员们当场的及时反馈能够帮助上场队员清楚自己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在之后自己复盘的过程中能够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印象更深刻,从而帮助改进问题。队员们的反馈可以主要针对庭辩仪态以及回答问题是否直接、是否具有说服力两大方面。如果是线下庭辩训练,模拟过程中,可以对模辩可以进行录音,问问题的同学记录一下自己会问什么样的问题,以便及时发给oralist补充自己的问题清单。
② 自己复盘
因为队员们的当场反馈只能针对比较直观的印象和当场大体的判断,一些诸如语音语调、卡壳次数等细节需要oralist自己下去花一点时间琢磨。以下列举自己复盘时的check list。
A. 语音语调
注意单词的发音,语调是否过于平淡或者是否因为使用了不同语调而影响了信息的传达。记录下自己容易读错的单词,包括但不限于重音读错、元音读错、辅音发太重等,并查字典进行正确发音练习。
B. 语法
是否在组织语言的时候犯了低级的语法错误,是否因为语言组织混乱导致表意不清。如果发现自己即兴陈述的语句词不达意、结构混乱,容易让人迷失,那建议把自己的语句听抄下来,重新进行表述。
C. 流畅度
注意自己卡顿的次数,如果自己没有很意识到卡顿的问题,复盘的时候需要数数记录,以便提醒自己下次减少卡壳。笔者认为把卡壳的词憋到肚子里“蹦词”都比不停地说“en..er..uh”观感要好一点。当然,有意识地把卡顿词吞进肚子里是第一步,我们的最终目标还是提高整体流畅度。
D. 眼神交流
眼神是否乱瞟(比如翻白眼或者看向其他地方),回答的时候是否有眼神交流,还是在回避法官的眼神。注意一下自己一般会在什么时候出现眼神乱瞟的问题,并在每次模辩中提醒自己不要再犯。
E. 是否直面问题
“Yes”一般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直接回应法官“是不是”的问题,第二种是表明自己听清了法官的问题且能够回答他的问题。如果能用“是或不是”作为开头的回答,不要含糊其辞。一定要试着站在法官的角度去考虑他想知道的内容,从而直接解决他的concern。一定要确保自己听明白法官的问题,再做回答。如果没有听明白法官在问什么,可以礼貌地请求clarification,“Sorry your excellencies, my I ask for clarification/ could you please rephrase/clarify your question?”如果只是没有听清,那可以让法官再重复一遍,“Pardon?/ Could you repeat that question?”如果真的问到了自己完全没听过的case或者不熟悉的术语,那干脆大方承认“Your excellency, I’m afraid I am not familiar with that case.”
F. 是否涵盖要点
比如在联系相关事实的时候,有没有因为记忆不清漏掉某些关键事实。比如对法律问题的回答有没有足够有说服力,能不能说服你的队友。
FDI模辩时的复盘记录
4. 模拟辩论的注意事项
(1)注意跟法官的互动需要以一种交流的状态,而不是互相辩论。在眼神交流方面,盯着法官回答问题,时刻想着你只是在把自己的想法跟法官说,又不是“被告人最后陈述”,不要过于紧张。当然也不能过于放松,过于放松容易显得不庄重、不正式。
(2)注意不要打断法官。不管是在回答问题,还是在进行issue之间的过渡,记得不要太快,不要自己连珠炮一样把话说完就了事了,要适时进行一定的停顿以示尊重。当法官开始说话的时候,需要立刻停止说话,要耐心听完法官的问题再做解答。特别是线上比赛的时候,由于网络可能会有一定的延迟,法官问问题还没问完你就以为自己听懂了准备开始回答,就会造成“打断法官”的印象,如果这种时刻多来几次,法官会容易产生不满。
(3)语速一定要适中,庭辩的目标是说服法官,说服要建立在使法官听懂你逻辑的基础上。如果太快,特别是对赛题不够熟悉的法官,有时候就容易迷失。但我们为了赢比赛,需要获得在场至少两位法官的喜欢。
5. 模辩的频率
模辩其实在庭辩备赛阶段初期即可开始,抽背facts的阶段也可以算作是小型模辩,这时候不需要特别计时。在背完facts之后正式进入法律部分模辩后,就需要按照正式流程来走。模辩的时长和内容可以根据具体进度进行调整,如果只研究完其中一个issue,针对该issue模辩也是可以的,不一定等到面面俱到再开始,研究工作和模拟辩论可以双管齐下。
五、夯实英语学习基础的方法
经常有师弟师妹询问,想要加入英文模拟法庭赛队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夯实英语基础。我们能看到一位优秀的oralist,经常能说得一口漂亮的英文,在庭上反应速度很快快,说明其英语功底很好,语音标准、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很强。我们说Jessup的备赛能全方面提升你的英语口语、阅读水平,提升你的检索能力、法律素养等,其中对英语能力的提升就体现在每日用复述的方法背facts,在模辩的时候被疯狂提问训练的反应能力的努力点滴之中。当然并不是说每一位best oralist的英语口语、语音都堪比native speaker。但能在庭上说得一口漂亮的英文,应该能算是加分项。因此,笔者对于如何夯实自己的英语基础以促进庭辩阶段的备赛有几点想法。
第一,英语语音。尽管在庭辩时,只要让法官听懂你在说什么即可,但是如果对自己要求再高一点,可以选择美音或者英音其中一种进行练习。有些赛队会在暑期的前期培训中要求队员们进行语音练习,并会进行纠音。我在这里推荐“TeacherGwen”的公众号,它每年暑假都会推出40天的纠音班,可以系统性地帮助训练英语发音。作为日常学习资料,它每天也会推送“每日早读”,里面有语音示范和讲解,相信只要勤加练习,语音一定有所提高。
第二,英语阅读。如果是以加入国际法模拟法庭赛队为目标,去啃国际法英文原版书是在夯实国际法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又夯实了英语阅读的技能,一举两得。在日常对英语的学习中,看外刊则是极好的训练英语阅读的方式,建议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精读斟酌词汇,泛读训练速度。推荐“Shelly时事英语精读”、“经济学人双语精读”,“青木城”公众号可以每周免费下载经济学人资料,“英文联萌”每周会推送经济学人概览,可以看了概览之后挑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阅读。
第三,英语听力。以比赛为目的的话,甚至可以直接去看final moot当娱乐,看看大佬们的比赛风采。就日常学习而言,可以用“蝙蝠听写”每日一分钟新闻听写练习精听,或者用精读或者泛读完的经济学人文章音频练耳朵。
第三,英语口语。我一直觉得以赛促学或者以考促学是很好的方式,比如考雅思练口语的时候就可以顺便练习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没有考雅思或者参加其他英语比赛的需要,那么还是用我所说的“复述”的方法,自己概括看过外刊的主要内容,带着“What happened”、“Why did it happen”、“Why does it matter”等问题看完文章,并进行自言自语复述练习口语。
说了这么多英语学习的方法,似乎已与题无关,但是笔者觉得无论是考雅思、参加Jessup、日常英语学习,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不要因为英语差而气馁,但也不要觉得英语不重要。提升英语能力和参加Jessup这种国际模拟法庭比赛可以是并驾齐驱的。笔者在这里提供一些自己英语学习的心得和方法,以及对于夯实英语基础和成为一位优秀的oralist之间的关系提供一定的看法。但无论怎么样,尝试去参加这类模拟法庭赛事已经是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另:Jessup 2021最佳书状已于ILSA官网公布,可点击“阅读全文”后页面搜索“Baxter Award Winner”下载,或在公众号后台回复“Jessup最佳书状”即可获取。
 近期推荐 
编辑 | W
点亮在看,知识又增加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