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受访者
Edwin, 曾于今年1-2月在深圳国际仲裁院,某地方所、某咨询公司及某数据库提供商实习,现于某IP国际所实习。本科某一本法学院(涉外法务班)在读,曾参加法大暑校、神户大学寒校。本科期间参加贸仲杯(团队一等奖、二等奖、循环赛最佳辩手)、FDI Moot(Top 5 Best Memo)、Vis East Moot、Frankfurt Moot、FDI Moot Shenzhen,曾主持大创课题等。
 访谈纪实
Q:请问您是何种渠道得知以及获得在深圳国际仲裁院的实习机会?
A:在2020年参加第一届FDI Moot Shenzhen时,深圳国际仲裁院在报名时承诺优秀队员将获得其或相关律所提供的实习机会。我在比赛结束后通过投递简历及面试,获得了深国仲提供的实习名额。
Q:您是否方便透露据您了解到的深圳国际仲裁院实习生的学历背景?据您了解,深圳国际仲裁院一个季度大概招收多少位实习生?
A:当时同期实习生基本为五院四系或985、211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法学专业),包括但不限于STL、法大、人大、中南财等。据估算每个部门会配备两到三位实习生,总数大致在十到十五位。
Q:据您了解,深圳国际仲裁院是否接受defer/gap型选手实习呢?
A:这方面不太清楚。
Q:Vis Moot之类的法学竞赛经历是否是一个比较强的加分项呢?
A:我认为是,在简历筛选和面试阶段,Vis Moot,FDI Moot等的国际仲裁比赛的经历是你对仲裁的热枕的背书,而在竞赛中锻炼得到的能力与技能也会在实际的实习工作中得到积极体现。
Q:深圳国际仲裁院的实习申请除了简历关之外,还需要进行面试或者笔试吗?如有,您还记得具体的内容吗?
A:深国仲的实习申请除了简历关,还会有远程面试。面试中面试官主要根据申请人的实习、项目经历、个人性格、职业规划等进行发问。
Q:在进入深圳国际仲裁院实习前,您对仲裁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哪里?(如学校课程、模拟法庭、自主学习、其他实务经历)在积累仲裁知识方面,您对后生有什么建议吗?
A:我对仲裁相关知识的来源较为广泛:1. 学院开设的课程包括国际商事仲裁模拟、国际私法、仲裁法学等,以及国内外高校的暑校和寒校等;2. 与团队参加国际模拟仲裁庭比赛包括Vis Moot,FDI Moot和Frankfurt Moot;3. 专业数据库的相关案例、书籍以及各仲裁机构和律师事务所不定期的仲裁主题相关的研讨会;4. 前辈引荐得到的与实务界仲裁员、律师交流的机会;5. 实习中的法律检索、准备仲裁开庭证据材料、撰写相关文书等。在积累知识方面,我建议法学院学生应该从多维度进行学习,专业课上的理论知识是基础,随后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比赛学习部分技能、模拟案件解决,最后再到律所的争议解决部门或仲裁机构进行实习实践。我认为这是一个三部分有机结合的系统,并且对个人的发展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Q:深圳国际仲裁院的工作环境如何?比如配套设施是否齐备,有无休息放松场所等。
A:深国仲目前有三个办公地,分别位于罗湖、福田以及前海。在SCIA总部和前海的国际仲裁大厦办公硬件设施和条件都是一流的。另外,其软件设施和人文环境都非常完备,包括SCIA提供的早午餐自助以及下午茶,以及在我实习期间因为疫情限制离深,SCIA为办案秘书和实习生都举办了年夜饭、由院长为同事们题写春联等活动。
Q:一般而言,实习生会进入到哪些部门实习?您的日常工作任务大概有哪些?您是否有机会全程参与立案、发函、组庭、庭审、核阅裁决等仲裁程序?参与的程度如何?
A:实习生主要会在各案件管理处实习,包括核阅、送达仲裁庭文件、裁决,整理案件卷宗,协助开庭程序、对接案件材料、进行法律检索等,也有部分实习生会在国际合作与发展处负责协办讲座、交流论坛、FDI Moot Shenzhen等。实习工作基本能覆盖仲裁全流程,以及办案秘书的部分工作。
Q:在这些工作内容中,您觉得哪些能力是最关键、可以注意自我培养且令从事争议解决的新人长期受益的?
A:第一,关注细节的能力。我在实习中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阅读证据材料,找到被申请人每一个可能接收到仲裁申请书、仲裁规则等材料的地址,目的是穷尽送达。因为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不对被申请人穷尽送达途径,有可能导致程序违法,甚至导致撤裁。而撤销裁决无论对仲裁机构、当事人还是仲裁庭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成本损失。
第二,法律检索的能力。不仅在律所,在仲裁机构实习同样需要进行法律检索。实习生偶尔会有法律检索的任务,掌握一定的检索技巧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第三,善于思考的能力。由于仲裁的专业性,仲裁员除了依据基本的法律法规,可能还会运用不同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特定行业自身特有的交易习惯和行业惯例作出裁决。因此,我们可以对其背后的裁判逻辑与常规诉讼的判决进行对比和思考。
第四,自学与平衡工作的能力。实习生的工作主要与仲裁的程序性工作有关,但在程序工作之外,我们亦能通过审核裁决、阅读案件材料、旁听庭审等方式接触到每个仲裁案件的实体部分。我认为希望从事争议解决的新人可以在保证程序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学习案件实体部分。
第五,洞察新热点的能力。比如ICSID和UNCITRAL最近出台的国际投资争端仲裁员行为准则的征集意见草案、我国仲裁法修订的征求意见稿等。以及线上开庭,“绿色”仲裁、数据保护、ISDS机制改革等都是近年的热议议题。
Q:如不影响您的保密协议义务,能否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您所观察到的办案秘书的工作风格、深圳国际仲裁院的工作机制?
A:办案秘书都很年轻,工作氛围轻松愉快,积极友爱。除了日常的案件管理工作外,每个案管处会定期组织以秘书办案手册、仲裁规则的理解与适用、前沿仲裁问题等为主题的研讨交流会,每个处室的领导和部门秘书会共同讨论,实习生也有机会旁听。我认为这对于仲裁秘书和实习生都是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良好机会。
Q:您对深圳国际仲裁院工作机制印象最深/觉得最有意思的部分是什么?
A:深圳国际仲裁院的“云上仲裁”系统是我在实习工作中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机制,这是SCIA启动的中国首个集电子证据固化、在线公证保全和网络裁判为一体的智慧平台。以我对该系统有限的体验包括批量处理案件、电子送达等,我认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云上仲裁”系统对提高办案效率、节省资源材料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Q:据您了解,深圳国际仲裁院的常设人员是如何招聘的呢?是否会较为青睐在深圳国际仲裁院有实习经历的申请者?
A:深国仲在其官网上有发布招聘通知,其根据业务需要会不定期招聘仲裁秘书。会较为青睐在深圳国际仲裁院有实习经历的申请者
Q:近年来,深圳国际仲裁院正蓬勃发展,您认为深圳国际仲裁院和国内其他仲裁机构相比,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A:第一,国际化程度高。据了解深圳国际仲裁院与国际组织及境外知名仲裁机构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已经有一批国际组织及境外仲裁机构表达了入驻前海的意愿,包括UNCITRAL、ICSID等。另外SCIA凭借其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沿线的地理位置优势,在跨境争议解决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第二,重视培养仲裁后备人才。SCIA通过举办FDI Moot Shenzhen搭建起高校学生、国际投资仲裁理论界与实务界等多方的专业共享平台,对投资仲裁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中国投资仲裁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推荐 
编辑 | 舟见

点亮 在看知识又增加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