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来自天,运出于地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鬼谷子》?
文:寒川子  编:先知书店
从2019年7月起意解读《鬼谷子》,8月初动笔,至2019年11月中旬完成本书的全部草稿,前后历时108天。今日付梓在即,笔者突然觉得少点儿什么,思来想去,原是漏提一事,《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
是的,确实该为此书说些什么,因为,没有此书,就不会诞生寒川子。没有寒川子,也就没有这部《东方智圣鬼谷子》。
▌棋为纵横,对弈成局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顾名思义,是讲弈棋的。
“古今之戏,流传最为久远者,莫如围棋。”(明,谢肇赫)
围棋法天象地,贯通天地人,人生囊括其中,人生亦如棋。
人有人品,棋有棋品,人品棋品相得益彰。宋人张拟在《棋经》里将对局弈手分为九品:“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 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
古今君子,无论是修身养性,还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多宗此九品,称其为弈棋为人之道。
这个道由战国时代的纵横家率先从棋局中悟出,之后逐渐广为人知,演变为一门风靡中国数千年而不衰的纵横道术。纵横家的扛鼎之作《鬼谷子》一书,不仅合于《孙子兵法》,合于《道德经》,合于《易》,亦合于弈棋之道。
人生在世,忙忙碌碌,无非是为处理三种关系,一是与天,一是与人,一是与己。与天,即与环境相处。人斗不过天,只能顺应,此所谓顺天应人,天人合一。与人,即与他人相处,相争相知,相敬相畏。与己,即与自己相处。古往今来,纵观人生,最难抵御的恐惧是孤独,最难克服的敌人是自我,最难完成的修行是律己。
三种人生关系尽在棋局内,八万四千种入世法门皆在棋理中。
相争于江湖,莫如相忘于棋局。
战国是个什么时代呢?是个生病的时代。列国合起来构成天下。天下像头巨象,巨象生病了。这个病是礼崩乐坏。春江水暖鸭先知,人文史上,首先感知水暖的“鸭”,在西方称为先知,在战国称为士子。
战国的士子分为四类:一是天下士,亦称圣才;二是国士,亦称贤才;三是名利士,亦称凡才;四是小人,为名利而不择手段者,亦称邪才。
四类士子中,真正能治理天下的,是天下士与国士,即圣贤之才,他们构成了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主体。百家诸子皆是棋手,各布各的局,各走各的棋。如同盲人摸象中的盲人,受限于自己的知识范围与偏见,各自对战国这头天下大象实施诊断,开出药方。不同的专业诊出不同的病因,开出不同的药方,他们之间的争吵,后世叫作百家争鸣。
争鸣的同时,他们还身体力行,纵横列国,出将入相,投入到治疗病灶的实践当中,做出轰轰烈烈的功业,也因此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合纵连横,天下归治
在《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中,无论苏、张二人如何闹腾,他们的所有冲突与诉求,都没有逃出他们的老师鬼谷子的掌控。
换言之,他们既是弈棋者,又是鬼谷子在天下之弈中所安排的傀儡棋手。在这里,寒川子务必请大家记住一点,《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故事中的一切发生都不是真实的,都是寒川子个人基于历史已然的浪漫臆想,与历史真正发生的在无关中相关,在相关中无关。
然而,这一部书,《东方智圣鬼谷子》,寒川子保证,句句是真。
可以这么说,没有《鬼谷子》,就没有《鬼谷子的局》。
《鬼谷子》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鬼谷子》究底讲了什么,寒川子在洋洋洒洒的《东方智圣鬼谷子》一书中已经讲述完了。寒川子还想说明的是,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于今天乃至未来的所有地球人来说,《鬼谷子》一书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古今中外的社会发展史来看,人类最大的生产力是思想。春秋战国是华夏思想的爆发期,诸子百家在近三百年间所产生的思想总和,不仅成为中国社会二千多年来的发展势能,也构成今日世界文明巨鼎不可或缺的三足之一。
在诸子百家的所有著作中,《鬼谷子》一书是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因为它不仅适合那个时代,适合之后二千多年的中国,适合今天的我们,也适合于这个星球上所有时代(包括未来)的所有人。
笔者甚至认为,在留传至今的典籍中,今天的我们如果只能选读三本书,那么,其中一本就是《鬼谷子》。
笔者推荐这三本书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来自《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开写一十八年来的感悟总和。
▌人生在世的三种关系

如前文所述,人生忙碌,无非是在处理三个关系,一是与天,一是与人,一是与己。
何为天?这里的天,并不是指单纯的天空,而是天道。天道为命,命为注定。大凡注定的东西,就是作为个体的人所不能改变的。
换言之,凡己力所不能改变的存在,即个体与生俱来的外部环境,譬如出生地、肤色、性别、美丑、高矮、智愚、父母、兄弟、姐妹、生辰、贵贱等等,皆为命定,是与生俱来的,也可称作天赋。既为命定,就非个体的意志所能改变,这是天道。天道有常(规律),而这个常是可以被测出的,测出这个常的书就是《易经》。后世常视《易经》为算命的书,不是没有道理。
于个体而言,既为命定,算出命也是没有用的。人之所以仍旧去算命,无非是在为自己划定一个不可逾越的界限,以免除不必要的努力。
于个体来说,有用的是运。
何为运?动为运。“运”字从辵从军,始见于篆文的三种不同写法,即驾车出行。车上有“冖”,当为篷车,古称辎车,可遮风挡雨,为走远路之用。
“运”出于个体的起心动念。运生动,动生势,势生力。势分内势与外势,力分内力与外力。个体自身由运而动所产生的势叫内势,所产生的力叫内力;个体在运动中所遇到并借助的势叫外势,所遇到并借助的力叫外力。无论是内势还是外势,内力还是外力,皆是由运开始。
所有的运都是要走出来的,因而我们通常叫走运。不走就没运。
走只能在地上,而要走得便捷、从容,就需走在平坦的道路上。周行井田制,阡陌道路非纵即横。南北向的路叫纵道,东西向的路叫横道。个体动念出行,走得好,走得顺利,遇到贵人,借到外势与外力,从而壮大己势,增强己力,是谓走好运。而走得不好,走得不顺利,己方遇到克星,从而损失己势,减弱己力,是谓走霉运。
《鬼谷子》就是一部讲明白个体如何走、如何遇贵人、如何借势力、如何走好运的书,我们可称之为纵横学术。体悟并奉行纵横术的人,我们称之为纵横家。
好运是属于纵横家的。
命来自天,运出于地。命是注定的,运是自己走的,没有谁能抬着你去走你的运。
除命运之外,个体最难把握也终生为之苦恼的,是个体自己,即如何处理与己身的关系。
要想处理好与己身的关系,首先要了解己身。对此,古往今来的一个普遍认知是,己身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身,一个是心,一个是灵。身心灵合一,方为健全的个体。
将身、心、灵及其关系完全讲清的书,是《黄帝内经》。
人顶天立地,人的身、心、灵离不开天与地,《黄帝内经》自然也脱不开天道与地理的约束。读懂《易经》与《鬼谷子》,再读《黄帝内经》易如反掌。
由《黄帝内经》可知,身、心、灵是三个相互关联的存在。
人有二体,一为阳体,一为阴体。阳体为不可见的己身,可称灵体;阴体为可见的己身,可称肉体。灵体由宇宙中火、木、金、水、土五行精气经由肉体中的心、肝、肺、肾、脾五个脏器化生而成,化生出的神、 魂、魄、志、意五精,分藏于心、肝、肺、肾、脾五脏。肉体则由后天气血育成,含周身的所有骨骼、肌肤、脏器与体液。
就个体来说,灵肉二体是分离的,使其合为一体的是心。
心即意识,上可沟通灵,下可沟通肉。灵体(神、魂、魄、志、意)通过奇经八脉作用于心,产生四力,分别为志、思、神、德。四种心力联合构成意识,即构成心。心通过十二经络作用于肉体,统御肉体的一切行动。肉体健康,心安;心安,灵静,安居其所。反之,肉体生病,心不安;心不安,灵躁,逃离其所。
理解身心灵三者关系,就是明白自己;照顾好身心灵三者关系,就是与自己安处;自己与自己安处,就是养生。
综上所述,《易经》是讲述天道运行及其规律的书,可以让我们明析人与天的关系,由此解读“天命”;《鬼谷子》是讲述人际相处及其规律的书,可以让我们明析人与地的关系,由此解读“运”;《黄帝内经》是讲述生命(人类)运行及其规律的书,可以让我们明析人与己身的关系,由此解读“自己”。
三部经典皆为理论著述,书中的每一句都是论理的。它们的产生与存在不是解决某一个问题,而是解决所涵盖领域的所有问题。读《易》,可知命;读《鬼谷子》,可知运;读《内经》,可知己。
三部作品皆为单书成论,相对完整,且保留至今。这是中国人的幸运,也是这个世界的幸运。
天命不可违。人生于世,能够把握的只能是运,而运是要走的。走即纵横学,纵横学即《鬼谷子》。然而,若是不知灵体如何安住,再好的命,再好的运,也终将是竹篮打水。
后世对鬼谷子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或极褒之——德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写道,"鬼谷子的察人之明,对历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技巧(合众连横的艺术)的掌握,必然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或极贬之——明代大儒宋濂说:“鬼谷子所言之捭阖、钩钳、揣摩之术,皆小夫蛇鼠之计智。用之于家,则亡家;用之于国,则偾国;用之于天下,则失天下”
但在寒川子看来,《鬼谷子》谈的只是人性——是研究人心并征服人心的学问,是系统地分析了人何以为人的心理机制,并在充分探讨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整套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控制对手的实用技巧,因此是弱者之学、是君子之学、是成功之学、是人心之学、更是人性之学。
历史常变,但人性不变。因此,《鬼谷子》理论不只适用于乱世战国,以及两千年来风雨飘摇的华夏族群,追名逐利的枭雄,且也适用于现在,适用于未来。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寒川子著作《东方智圣鬼谷子》,与以往经常从权谋、机变等角度神话鬼谷子的书不同,本书从鬼谷子的身份来历、生活的时代以及对《鬼谷子》原文与理论体系的解读中,还原一个真实但充满普适智慧的鬼谷子。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