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于耳朵里的博物馆(ID:erduolidebowuguan)
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和百万家庭深度看展览。
《但是还有书籍》这部优秀纪录片,时隔三年,第二季回归啦!
如果说第一季是用“书籍”作为纽带,集合了编辑、装帧师、绘本作者、旧书收藏家等爱书人的故事的话,这一季则更加丰富了故事和多元的主人公
有趣又催泪,当真属于读书人的大型种草现场!
与此同时,继续邀请演员胡歌担任配音,豆瓣目前保持9.4的高分。
被这群90后激励着,真让人害羞啊
著名德语翻译家杨武能,今年已经84岁了,他获得过中国翻译界最高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尽管早已退休,但他依然保持着工作时的习惯:每天四点半起床,五点开始写作。

他说写作与名利无关,他所做的,是精益求精。
比如《魔山》的翻译。
八十年代,杨武能曾受邀翻译这本厚达上千页的德语巨著,这本书中不仅呈现了当时欧洲的各种思潮,还跨越多个领域,如精神分析、解剖学等,其内容庞杂艰涩,翻译工作并不好做。
“《魔山》一步一步地引人入胜,让你见识一个完全不同的精神世界,上面有一个肺结核疗养院,里头的人的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我好在就是我生过肺结核,它那些症状我都了解啊,什么咯血,肺出了空洞,打气胸,刚好为我翻这本书、译好这本书创造了条件。”
老人在说到那些受过的苦成为翻译路上的财富时,不禁流露出笑意,还用了“好在”二字。
当一个人心有热爱时,便会极少去想命运的不公平,生活的不如意,他们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热爱之事中。
与书籍打交道者更甚,因为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次翻译,都是让世界的窗户更加透亮。
因为第一次翻译《魔山》是合译,而每个翻译者都有自己独有的风格,这让杨武能心中觉得遗憾。
2004年,他受邀入驻欧洲翻译家协会,他立刻抛开一切,前往德国,把重译《魔山》再次提上日程。
这年,他已经66岁了,但他从不觉得“廉颇老矣”,因为心有所向,眼睛便只看向一个方向,不沾染一丝尘埃。
这样的人,是保佑纯真的人,不管活到多少岁,都具有年轻的心态,有趣的灵魂。
有“古籍活字典”之称的沈燮元也是如此。
1924年出生的沈燮元老先生,如今已经98岁了,但他退而不休,依然每天会乘坐公交车去图书馆。
他是版本目录学家,一生都沉浸在古籍中。
工作中,他是一个严谨的学者,生活中,他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他爱吃,也爱喝酒,但因为年纪大,家人不让喝,他便趁着拍摄纪录片的空挡,过一把酒瘾。
他对事物充满好奇,早几年,为了看《非诚勿扰》,还特意去买来一台彩色电视;
他曾在马路边发现一个古籍善本——《华严经》,宋代的纸,上面涂有蜡,连校正的人名也有,可以说是保存很完整了。
当时他打开一点点,发现了书本的珍贵,立马合上,对方不知道这本书的价值,只要了五百块钱,内心激动的沈燮元没有敢还价,马上拿出钱给对方,然后拿着书“逃跑”了。
老人幽默地说:
“买书等于交女朋友,没有成功你不要乱讲,一乱讲不成功啦!”
心中的热爱,让沈燮元的精神状态很年轻,他还在纪录片中表示,不仅自己觉得自己不老,自己的心脏也很年轻。
在这个年轻人和中年人都在争着要躺平的时代,却还有老前辈依然在路的远端默默耕犁。
在片中,沈燮元老先生说:“别人让我活到100岁,我只告诉他五个字,过好每一天。”
与书相伴,让我找到了梦想与价值之所在
读库的创始人张立宪,江湖人称“老六”。和电视剧《盛装》中呈现的出版人不同,他一直都穿梭在书籍当中。
在商人和编辑这两个身份,他没有太多去思考是“钻钱眼”,还是保留情怀,唯一坚定的,是做出好书,然后让“读库”健康持久地经营下去,成为一家百年老店。
“我非常庆幸,在我36岁那年,我自己把我自己捞了出来,来做一个目前来看,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
张立宪如是说。
在此之前,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精神危机状态。
那个时候的他,是“最年轻的副总编”,曾策划出版过《大话西游宝典》、《之乎者也罗大佑》等畅销书,已然站在成功人士的行列。
但当时做书的环境让他很是困惑,他的精神并没有得到滋养。
后来,在一次被大雾困住的旅途中,他想明白了,他要做一本自己能够负责的书,这个决定,让他如同进入痴迷状态,投入不分日夜。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完成了,那就是最初的《读库》,意为“大型阅读仓库”。
读库不追热点,不做公众人物,就连经营模式,也与众不同。
这样的创业,注定艰辛。有十年的时间,从策划到发货,张立宪都是一个人默默坚持着。在最初的两年,更常常会入不敷出。
有多少困难,他就想多少解决的办法,为了打破行业规则,他还建立了自营直销的模式,成为出版行业独一无二的存在。
虽然苦,但张立宪做出了自己想要做的书,他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文字,也给自己留下人生最好的状态。
是呀,书籍看上去是冷漠的,它不留温度的停留在那里,但却让每个人靠近它的人,内心都开出娇艳的花朵。
那是一场别人不能明白的精神狂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一个来自草原的故事。
在四川甘孜的塔公草原,为了让孩子们看到更大的世界,僧人久美在这片海拔3700多米的地方,建立起了一座小小的图书馆。
孩子们很喜欢这个地方,放假的日子里,很早便会来这里看书、写作业,拉姆便是其中一个。
面对生活,拉姆充满迷茫:
“太无用了,读了十二年的书都没有什么用处,都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
但随着阅读的叠加,拉姆在书中找到共鸣,对自己也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努力,她还考入西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不仅更加自信,对未来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以后妈妈一个人嘛,我就想找工作也找跟她近一点的,先当个老师,然后就顺便搞一些关于翻译方面,关于跟文学有关方面的发展。”
果然,书籍让人精神充盈,自融自洽!
将有限的生活,酝酿成诗意无限
备受书籍影响的,除了译者和读者,写作者也是其中一种。
纪录片中这样说:
“世界向前发展,作家是少有时时回望的人,回到山林,回到乡村,回到曾经的工厂。写作者在哪里生活,哪里就是文学现场。”
是呀,他们观察身边的变化,从而感知世界的变化,他们跳出故事,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生活。
真正好的写作者,从不会脱离现实,他们会把自己的情怀,对社会的思考,写在书里,去告诉更多的人。
知名作家梁鸿便是如此。
在她的日常中,被采访、做演讲、给研究生上课,但回到梁庄的她,便会极快的融入进去。
2008年,回梁庄小住的梁鸿看到留在这里的大多只有孩子和老人,更多的年轻人,则选择了外出打工。
“第一代外出打工的人到老干不动了,就被城市吐回到农村。”
更令人心酸的,是那些熟悉之人的变化:
五奶奶的孙子淹死在河里、小学变成了养猪场、最好的朋友做了传销......
看着这一系列的变化,梁鸿也陷入了精神困境,似乎文学研究,让自己离现实越来越远。
她决定回归,她开始走近这个自己离开许久的村庄,看它的变更,看它的哀乐。于是,视野宏大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诞生了。
这是现实与情怀结合的作品,在写作期间,父亲陪着梁鸿去拜访村里的人家,让她了解乡村独有的情感网。
她亦不断走进梁庄留守人的情感中,探索离开梁庄打工人的内心。梁鸿还把这些记录下来,以备写出更完整的“梁庄”。
这个过程,让梁鸿笔下的文字更加丰满,也让梁鸿被故乡所接纳,就像从未外出一样。
不只写作者,还有诸多创作者,如漫画家,他们也不仅只停留在纸上。走进现实,可以让他们更好的落地情怀。
作家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不管是成为书籍的参与者,还是书籍的阅读者,在这一生中,能与书籍作伴,便是最大的幸运。
因为它是最有义气的朋友,在你处于低谷的时候,不弃你;它还是光明的指引者,在你处于迷茫的时刻,帮助你。
它更是一面明亮的镜子,让你看到不同的人生,丰盈你的精神。
愿我们都能在书籍中,保有精神的饱满,灵魂的有趣!更愿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在书籍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那些让你瞬间清醒的15句话,句句真相
10年之后,我终于看懂了《甄嬛传》
20岁开始做什么,可在5年后受益匪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