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风投女王在群里抢面包的事,一度在网上被当成段子热传;
到今天,上海当下面临的这个困境,即物资,生存问题的盖子,也总算被揭开了。
一篇上海求救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文章的核心是上海物资,阐述的主题是当下上海已经有人快吃不上饭了。

于此同时,一则预判上海饥荒凶险的帖子,也瞬间火了。
可以看到,无论文章还是帖子说的都很真实。而随着这股求救贴,人在上海的我,也说两句。
首先是看法:
我们都知道,上海不是一个自供自给的城市,一切物资都是靠外来,况且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封禁的又是那么仓促。种种因素下,暴露在出的问题也并不复杂,
第一点大家都知道这次上海基层暴露了很多问题,但是核心问题是上海基层干部老龄化严重,很多居委会工作人员手机都不太会用,等同于现代化的文盲。上海基层老龄化的重要原因是基层收入太低(包括上海体制内的收入也是低于江浙两省的),吸引不到年轻人。
在昨天疯传的两个要不干了的社区书记的自述中也可以看到,一个是去年十月份接手,一个是去年十一月份接手,而这些新来的,又干不过那些老家伙;
第二点是物资保障真的出现了严重问题,到今天上海仍有不少地区没有发放过物资,只能靠盒马叮咚等渠道抢物资,但是这个成功率很低,而且对于中老年人很不友好,最近因为快递人员出现感染,不少盒马叮咚站点就直接停了,其他的渠道也越来越难。
需要引申的是,最近的上海每天都是高昂的确诊,无症状数字,今天已经飙到2万多了,这个数字导致的是整个上海的恐慌情绪蔓延,谁的心里都不安全,在物资原本就不充足的情形下,导致的一个现状是饿的饿死,穷的穷死。有的人家里可能这个时候已经屯了几袋米,而有的人,甚至也就足够今晚吃的了。
其次是感受:
就拿我来说,小区是3月中旬就被封禁了的,第一次2天,第二次2天(当中出去了一下去),而这些都发生在浦东浦西划江而至之前,等到第三次2天隔壁的楼层出现阳性确诊,而后继续封着,迎来了与全域封禁到4月5日的无缝衔接,一直到现在。
看到很多地方都在晒物资,看嘉兴那边的朋友晒图发的菜,肉,面啥的,我在这里也不遮丑,我所在的地方是上海宝山,就是那个大家清明前夕来看樱花的地方,而我们的小区到现在封禁已经快一个月了,目前只发放了一次物资,且一根菜叶子都没有,酸奶,好吃点,都是干货。
这些东西有用吗?有比没有好,关键时刻饿不死人,但当下最缺的是什么,就拿我来说,蔬菜目前还能抢到,但米面油盐抢了两天都抢不到了。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没有随着当下的现状发展,政F没有一点措施的话,很快在群里你想抢都抢不到。
但这仅仅只限于我,因为我算是好的。
昨天晚上与一个距离几公里的朋友聊天,她的现状是已经吃了十几天的泡面,原先以为是懒,不会做饭,但多聊几句才知道,过完春节她就在找工作。
她说,能省则省!

而这种境遇,年初来上海找寻机会的年轻人,不是单一的个例,而是极为庞大的一个群体。

翻一下豆瓣,下面这个是3月22日就已经裸辞快4个月的,结果赶上了疫情;

还有这个,刚接到offer,小区被封禁了,已经快没有收入了!

下面这个,孤独,彷徨,迷茫......

与微博直来直去不同的是,在这三则帖子上,表象的字面上是看不到困苦,急需求助的字眼,但我相信,她们的困境不比下面微博上需要求助的境遇要好!

抛开这个群体,上海存在的一个现状是孤寡老人极多,有一个是被辟谣了的,就是下面这个,官方说不是事实。

另一个出了人命,就是那个因为找叮咚小哥给吃不上菜,听障又有问题的父亲送菜,结果只因为给了小哥200块,被网暴给的少,就跳楼了的女士:
而这个女士的信息,今天看到民警同志回复媒体,说人确实没了,具体原因在调查之中。

女士的命运是不幸的,32岁的年龄,为了孩子辞职在家无收入,这一走,留下幼儿与老父亲,而活着的人更难,疫情当下,她的老父亲现在或许能吃上菜了,但往后余生呢?

大城市的节奏是极其快速的,人情冷暖知者自知。去年的时候,一个河南卖水果的照顾孤寡老人三年多,老人在意识清醒的时候公证将房产遗留给水果摊主,然而,到这时候,外甥女,妹妹啥的都出来了,说老人意识已经不清醒,公证应该无效.....

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孤寡老人在上海不少,而他们并没有那么幸运都会遇到一个能照顾他们的水果摊主。

疫情当下,这个群体又该如何,当物资愈发紧张,多数人都抢不到的时候,人间悲剧必然出现。
不说他们,只说我,看一眼遥遥无期的疫情,瓶子里只够吃几顿的米粒,心内,真的,已经开始恐慌起来,这个从未有过的感觉,今年在上海初体验。
也因此,读完今天的这篇文章,诸君应该是能了解到疫情下最真实的上海,如此,上海是否需要SOS,各位自行研判!
欢迎关注吴秀才的公众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