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 3600 字,时长约 5 分钟
·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文/刘胜军,于上海浦东
与三年前相比,当前“此新冠已非彼新冠”。一个明确的分阶段路线图有助于稳定社会预期,帮助民众调整焦虑心态,对政府的阶段性政策给予更多的理解和配合。

202

01 :抗击新冠步入新阶段
面对百年一遇的新冠大流行病,中国秉持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和集体主义的文化优势,成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最为成功的范例。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不仅实现了生命损失最小化,而且有效管控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步入2022年,新冠疫情第3年,病毒已从Alpha 演化到Delta,再到如今的Omicron。3月份以来“最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爆发新一波严重疫情,截止目前日增突破2万例、3月1日-4月7日累计新增超过13万例且仍未出现拐点,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内地唯一一次累计超过10万的单轮疫情。
在应对新冠疫情的征程中,”上海破防“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成本与收益的天平正在重新倾斜。一方面新冠的危险性(重症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无症状占比98%,另一方面高传播性导致防控成本指数级上升
俗话说:生命无价。在死亡率较高的阶段,为了挽救生命可以不惜代价。但在死亡率大大降低的情况下,成本收益分析就显得更为必要。截至目前,上海新增10万例中只有1例重症患者、0死亡。
中央提出“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是对科学防疫的最核心顶层设计。
要实现最小成本,第一步就应该先厘清防疫的成本究竟有哪些?
02 :全面分析成本
防疫的成本大致分为两类:
高可见度成本:这是最容易引起关注的成本,通常与防疫的直接投入有关。
低可见度成本:有些成本,比较间接或隐性,容易被忽视。
先说高度可见的成本:
• 核酸检测成本
• 治疗成本(包括建设方舱医院)
• 管控涉及的大量人力物力成本
……
只要看看生产口罩、手套、疫苗、药品的上市公司利润,就可以想象这些成本之高:
• 生产疫苗的北京科兴2021年盈利至少为907亿元
• 生产一次性手套的英科医疗2020年净利润70亿,同比增加38倍
这些当然也算GDP,只不过是令人心酸的GDP。
高度可见成本一般不会被忽视或遗漏,重点需要关注的是低可见度成本:
• 封控对经济的冲击,尤其是与人口流动高度相关的酒店、旅游、餐饮、商场等行业。一些地方出现“层层加码”,忽视了对经济的影响。
• 封控对中小微企业的冲击。遇到封控,大企业还可以扛一扛,而一些中小微企业、个体户经过3年的疫情反复,恐怕已经难以维系了。这些弱势群体,很难再东山再起,即使等到疫情结束对再次创业早已“有心无力”了。
• 封控导致就业压力。在疫情反复之下,很多企业不得不考虑裁员或者变相裁员,或冻结招聘计划。对于被裁员者而言,在这种情势下再就业恐非易事。
• 封控对基层工作人员的超负荷压力。在封控期间,医务人员、社区管理人员、警察,都是24小时连轴转,不要说穿着令人畏惧的防护服,就算平时这种工作强度也没人吃得消。但人手不足,又能怎么办呢?上海此次疫情,一些小区就自发集资“给物业和保安人员发奖金”。上海市政府也宣布向直接参与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发放临时补助补贴。
• 医疗资源挤兑导致的社会成本。在疫情期间,一方面大量医疗机构停止运营,另一方面有限的资源又高度聚焦于与疫情处理。结果,一些急重症病人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生命悲剧。上海、西安都出现了类似问题,令人痛心李昶妈妈发声!上海疫情中,一位清华校友的非正常死亡
• 封控期间生活质量的降低。由于疫情导致的供应链冲击,生活物质难以有效传输,对于民众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生活物资保供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比如跨省物流受到疫情影响不够通畅,终端运力不足导致配送不及时。
• 隔离导致的精神压力。人在密闭环境,会承受巨大精神压力。尤其是一些婴幼儿被迫与父母分开隔离,对孩子和父母都是巨大的精神折磨一切从实际出发,动态优化防疫战术)。4月4日晚,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W1至W5区启动病人收治,约4000名患者陆续抵达,其中包括核酸检测阳性的儿童及其家庭成员。该院是目前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这也是上海首次开设“亲子方舱”,采用“亲子”收治模式,一名患儿可由一名家长陪同。
03: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考核体系
管理学有一条重要规律:
• 考核什么,就得到什么。
很显然,要实现“最小的成本”,不仅要关注高度可见成本,也应该关注“低可见度成本”。建议:
• 对地方官员采取多元的考核指标。如果考核压力过度聚焦于“清零”,地方官员势必不惜代价去清零,因为经济代价是由社会承担的。
• 要把“隐性成本”显性化。只有客观评估各项隐性成本,才能对防疫的成本收益做出准确评价,从而为优化和调整防疫策略提供依据。
• 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不影响防疫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民众的不必要的“折腾”。例如,对一些无需治疗的病例实行“居家隔离”,既可以改善民众体验、减少心理负担,又可以节约社会资源降低对方舱医院的压力只要充分提示不遵守隔离规定的法律风险,并辅助监控技术,居家隔离并不难以实现。
04 :无论成败,探索都值得尊敬
新冠病毒在变化,唯有“以变应变”,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海这一波疫情冲击,无疑告诉我们知易行难、事非经过不知难的哲理,也告诉我们“经验范围”之外的探索是多么充满不确定性。
上海此前探索的“精准防疫模式”,其出发点无疑就是“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曾经为兼顾防疫和经济提供了一线曙光。此次冲击之后,这一探索似乎又重新陷入了迷茫。
上海之前的探索,勇气可嘉,但从结果上看,在与新冠病毒的赛跑中还是慢了一拍。
在一些地方“先行先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经验和智慧。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不可能不进行探索和突破。防疫策略也是如此。既然是探索,就不可能100%成功。无论成败,探索都是有意义的。只鼓励成功,不容忍失败,并非科学的创新态度。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无论成败都值得尊重。
虽然探索不成功,但从全国大局出发,上海的探索至少用代价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了新冠的多变与威力。对此,我们需要以“塞翁失马”的心态面对挑战。
05 :以变应变,未雨绸缪
“上海探索”失灵之后怎么办?
现在的舆论争论,往往陷入“躺平放开”与“清零”的非黑即白之争。简单说“放开”或“清零”,都是对复杂问题的过度简化。其实,儒家思想的伟大词汇是“中庸”,真正的出路可能在黑白之间的中间地带。
目前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几个:
• 欧美国家、新加坡、香港等地放开走向“与新冠共存”的结果,尤其是重症率和死亡率数据。对于轻症,不值得担心。而且,轻症也是获得自然免疫的过程,其效果好于疫苗。
• 新冠从目前的奥密克戎继续变异的概率
• 我国国内敏感人群疫苗的普及情况
• 我国国内的价值观和社会接受度
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奥密克戎就像流感一样永远不会消失,到一定时刻我们就不得不走向共存。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对大自然的敬畏感——毕竟,在人类历史上,天花是唯一被消灭的传染病。与2003年非典不同,新冠疫情的全球化传播意味着“消灭新冠”或等其消失的可能性要低得多。
“最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此次疫情冲击,最大的启示就是:
• 作为全球开放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其他国家走向全面“放开”且奥密克戎传播性极强极隐蔽的情况下,完全阻断境外输入是不现实的
• 成本与收益的天平正在重新倾斜:一方面新冠的危险性(重症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高传播性导致防控成本指数级上升。
• 从成本收益的权衡出发,我们有必要为有朝一日走向“渐进式放开”未雨绸缪
从这些因素出发,当下比较现实的策略是:
第一步,好钢用在刀刃上——在短时间内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普及疫苗。对拒绝接种的,要求对方签署风险知情承诺书。要把有限的疫苗资源优先用于风险最高的老年人群体。按照国际经验,3针疫苗可以起到理想的(98%)保护效果。
第二步,借鉴新加坡模式,逐步放宽限制。一旦出现重症患者激增导致资源挤兑,可以重新收紧。这样一个循序渐进寻求动态平衡的过程,也可以给民众提供更多的心理适应期。通过教育引导,消除新冠恐惧症,消除对“共存”的认知偏差——对绝大部分传染病,共存都是人类没有选择的选择。
新加坡每天成年人ICU床位占用数(截至2022年4月5日)

第三步,把治疗和关注重点聚焦于危重症,对于新冠的无症状、轻症不再给予专门的关注。
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讲,一个明确的路线图有助于稳定社会预期,帮助民众调整焦虑心态,对政府的阶段性政策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我国通过严格的防控成为全球应对新冠疫情最为成功的国家。2022的今天,虽然奥密克戎仍是新冠,但从其两个关键特征(危害性和传播性)来看,与2020年初已经截然不同——换言之,此新冠已非彼新冠。如果我们可以及时优化防疫策略,就可以确保再次成功应对新冠。
- END -
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 应聘、演讲邀请、商务合作 
请添加微信:tina711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机构、职位、目的)
诚聘富有激情的财经写作达人
喜欢就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