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
首先勘个误……

昨天双更搞得太匆忙,
有个地方搞错了,
十分感谢后台两位朋友专门留言指正!
——具体如下:
再次感谢仔细阅读咱草草赶出来的低质量焦虑贩卖文,
不嫌麻烦专门指出事实错误的朋友

话说前段时间积蓄的焦虑值,
昨天一口气撒了个干净,
今天就平铺直叙地走点信息汇总得了……
先抢跑一条暂时不能提供信源的无关信息。

根据内线爆料,
南非Omicron病例的Ct值在14-18之间。
——顺便走个名词解释:
用人话来说,
Ct值越低,则对应病毒载量越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在个体水平上,Ct值没法横向对比。
只有经过统计方法处理过的Ct值水平,
才能代表病毒载量高低。
所以关于南非这个抢跑的信息,
咱既不知道这个14-18到底是几分位数,
也不知道当初他们之前几波的CT值是啥造型~

于是也就没法定量评估这个14-18到底有多严重。

但至少可以粗略地说吧,
这可能不算是好兆头……

因为大家敬爱的Tulio老师,
其实也在含糊地暗示这个问题~

——请品鉴:

Tulio老师:
So one thing that we know from the Omicron is that tend to generate very high viral loads.
What it means, it means that the infection; and because the very transmissible variant tend to have higher level of virus replication; and one thing that we knew from children and from their other variants that one of the reasons why they didn't develop disease is the lower level of the virus.
So what we have seen the beginning, is large number of young children being hospitalized.
翻译成人话:
关于Omicron,我们已经知道的一个情况是,它往往会产生非常高的病毒载量
(更高的病毒载量)意味着(更容易)感染。
因为传染性更高的变异株,往往具有更高的病毒复制水平。
我们从儿童以及其他变异株总结了一些经验,
(之前)儿童发病较少的原因之一在于病毒载量较低。
所以我们才在(Omicron疫情)一开始,就看到大量儿童需要住院。
呵呵!

说到南非,
今天南非最大条的“好”消息,
应该是南非卫生部官方发表的BNT疫苗 vs Omicron真实世界数据。
(但他们的PPT实在太丑,所以就不放图了,直接口述吧)
简单来说就是,

南非卫生部用某大型保险公司的资料,
统计了Omicron爆发以来前三周,
一共21.1万核酸检测阳性的成年病例,

其中41%完全接种BNT疫苗~
(南非的完全接种=打两针)
主要结果如下:

  • 防感染有效性从80%(vs Delta)下降到33%(vs Omicron);

  • 防入院有效性从93%(vs Delta)下降到70%(vs Omicron);
  • Omicron导致重症的风险比第一波(B.1)下降29%;

  • 儿童入院风险比第一波上升20%。
简单解读两句吧。
首先,之前咱简单提到过,
要品鉴疫苗的作用,
需要先自行在脑内把VE(保护效力)翻译为RR(相对风险),

就比如说南非卫生部所说的93%→70%吧,
这玩意儿写作“下降23%‘’,
读作“相对风险涨了(1-70%) / (1-93%)≈4.5倍……”
为啥这样说呢?
因为吧,对于个人而言,
入院风险相对不打疫苗降低七成,固然很不错,
但对于整个防疫机制而言,
我们已经看到,
靠着vs Delta 93%的防入院有效性(我们姑且认为这是真的),
既无法阻止Delta把欧陆诸国的医疗系统挤到重操旧业搞triage的地步,

也无法阻止尊贵如梅奥诊所之类的高大上医疗机构沦落到发公开信卖惨(后面详细八卦)……
所以咱们应该做好心理预期……

当上述入院风险放大4.5倍后,
全世界随便哪家医疗系统,
都有被一波直接碾成渣渣的风险。
然后,
关于“Omicron导致重症的风险比第一波(B.1)下降29%”这个说法,
看起来十分喜人,
实则非常焦虑……
要知道,B.1那一波的时候,
南非人群既没有既往感染带来的预存免疫力,也没有疫苗,
可以说是裸体扛病毒。
而现在这21万研究对象吧,
既有当初第三波大爆发超过70%罹患率带来的新鲜预存免疫力,
更有40%+的疫苗接种率。
顺手拿上面现成的疫苗防入院保护效力(70%)简单口算一下,
得出的结果就足以把这-29%的重症风险给全部抵消掉,
还略有结余…
(作为参考,没打疫苗的儿童入院风险不降反增20%,可能更接近真实情况)
并且吧,从这二十多万人居然有40%+接种率的离谱事实不难推论,

(以及从他们居然人人都买得起保险/住得起医院的离谱事实也可以推论)
这二十多万人,可能牵涉到严重的采样偏差……
因为,各位可能不了解,
南非的医保覆盖率实在是惨不忍睹……
——比如说,2019年各主要城市Medical Aid覆盖率,请品鉴:

所以啊,
需要有私人医保才能入选的研究,
这本身就是一种荣耀的身份象征,
更不要说,他们居然可以说住院就住院,
考虑到南非的医疗可及性,
简直可以说是人上人了……
总之,关于Omicron的毒力和致病性,
虽然市面上的好消息满天飞,
但咱还是那句老话,

瓜还没熟,别抢跑。
等到12月底再回头吃这瓜更保险。
或者各位如果实在想看剧透的话,
也尽量选点其他的观察对象比较好,
南非水太深了,一般人hold不住的。
话说咱最近十年里面,
陆陆续续去过不下20次南非,
豪登省、东西开普省和夸祖鲁纳塔尔的贫民窟也亲身体验过(不吹牛!)

咱都不敢打包票说完全看得懂南非这现状……
并且,现如今英国、丹麦、挪威、荷兰都陆陆续续开始爆发了,
这些显然都是比南非更容易深入八卦的优质围观对象,
——比如说,挪威,请品鉴:
↑ 如上图,挪威截止昨天(12月14日)的入院/ICU/插管病例曲线~
黑色曲线=入院人数;
蓝色曲线=ICU人数;
黄色曲线=机械通气人数;
灰色高亮部分=Omicron阶段(目测从12月1日算起)……
其中ICU人数已经突破记录了,

焦不焦虑?
——再比如说,英国,请品鉴:
↑ 如上图,英格兰9月1日-12月12日的分地区入院病例曲线~
Omicron重灾区伦敦从11月20日左右开始入院人数暴增……
焦不焦虑?

另外,话说Omicron在非洲和欧洲分分钟有望成为主流毒株,
但美国那边最近却一直没啥重磅消息……
——请品鉴啊:
英国和丹麦都在五千上下徘徊了,
美国还不到两百五……
这你们敢信?

各位该不会觉得美国侥幸躲过这一劫了吧?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啦~
比如光是康奈尔一所大学的聚集性爆发就得上千……
还有纽约漫展的巨雷……

所以归根到底,

其实只是不检测就没有的老套路而已~
看看能不能强行遮掩到圣诞节后吧……
而一旦开始检测,
结果就会毫无新意~
——请品鉴:
↑ 上图是耶鲁大学Grubaugh老师根据康州PCR检测SGTF比例推算的Omicron流行率。
Grubaugh老师表示,
12月18日-24日Omicron正式成为康州主流变异株~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咱再顺便瞅瞅康州的新增确诊人数得了:
熟悉的二段火箭式上涨再现江湖……
顺便,既然提到美帝,
咱就略微跑个题,
品鉴一下之前提到的梅奥诊所那个瓜吧……
梅奥作为全球排名第一的高大上医疗机构,
今天居然沦落到当众卖惨的地步,
这你们敢信?
——请看:
呵呵~
——偷个懒,直接引用知乎野生翻译君@游音朋友的译文:
这破事儿吧,
怎么说才好呢……
新冠大流行都快两年了,

Omicron这种段位的大变态阴间毒株都给憋出来了,

你堂堂梅奥居然还在纠结于戴口罩、社交疏离和做检测这种基操?
你不玩完谁玩完?

吐槽完毕,
下面来点有营养的内容~
港大刚刚搞了个挺重要的研究。
虽然预印本还没发出来,
但一图秒懂,
——请品鉴:
↑ 上图是Omicron vs Delta Vs 原始株分别在支气管和肺部的复制速度。
可以明显看出,
Omicron在支气管的复制速度(以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测定法TCID50计算)大概是Delta的70倍左右,
而在肺部的复制速度则是原始株的十分之一左右。
虽然这个研究的预印本还没放出来,
但按照港大的尿性,
他们多半又是拿活病毒 vs 遗体捐献器官做的硬核试验,
(毕竟他们去年七月份那篇柳叶刀名作就是这么搞的)
所以结论应该挺靠谱~
而且这个结论也刚好能够很好地解释Omicron的高传染性,
毕竟支气管的病毒载量比Delta还高了好几大十倍呢……
不过这里要提个醒,
请各位不要过度发散思维,
想当然地认为肺部复制较少=毒力/致病性较轻……
比如说,就如上图所示吧,
Delta在肺部的复制也比原始株更少,
但Delta的毒力/致病性已经实锤比原始株高了几条街
另外,
宾大的Kahn老师还搞过某小鼠试验,
先把人源ACE2转基因小鼠的肺部ACE2给敲除了,
再给丫感染新冠病毒,
这下小鼠的肺可以算百分百保住了吧?
很可惜,

小鼠照样死于低氧血症、肺部浸润或者血栓……
——请品鉴:
摊手~

再走一份(更)有营养的内容吧。
——请品鉴:
话说这几天各种抗体中和测定试验结果越来越多了,
但这篇预印本算是搞得特别全面的一份~
不仅测了囊括国药在内的多种疫苗,
还测了市面上多种单抗~
(可惜用的是假病毒,不然就完美了)
最难得的是,最后还顺便贩卖了个焦虑
——比如说,多种疫苗的表现:
↑ 照惯例,纵轴是中和滴度(黑色短线越高则说明中和效果越棒)。
注意有的疫苗用了B.1和Beta两种对照,有的则只用了B.1一种对照。
——再比如说,各种单抗的表现:

↑ 白色小圆点是作为对照的B.1株,紫色小圆点则是Omicron;
纵轴依然是滴度,横轴则是单抗浓度。
基本上,跟之前北大那篇预印本结果差不多,
除了GSK家的最新单抗之外,其他全灭……
(百济神州/丹序那货他们没测)
总之,这篇预印本干货还有不少,
各位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啃原文啦: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overcome SARS-CoV-2 Omicron antigenic shift
Elisabetta Cameroni, Christian Saliba, John E. Bowen, Laura E. Rosen, Katja Culap, Dora Pinto, Anna De Marco, Samantha K. Zepeda, Julia di Iulio, Fabrizia Zatta, Hanna Kaiser, Julia Noack, Nisar Farhat, Nadine Czudnochowski, Colin Havenar-Daughton, Kaitlin R. Sprouse, Josh R. Dillen, Abigail E. Powell, Alex Chen, Cyrus Maher, Li Yin, David Sun, Leah Soriaga, Claes Gustafsson, Helen Chu, Nicholas M. Franko, Jenni Logue, Najeeha Talat Iqbal, Ignacio Mazzitelli, Jorge Geffner, Renata Grifantini, Andrea Gori, Agostino Riva, Olivier Giannini, Alessandro Ceschi, Paolo Ferrari, Alessandra Franzetti-Pellanda, Christian Garzoni, Christy Hebner, Lisa Purcell, Luca Piccoli, Matteo Samuele Pizzuto, Alexandra C Walls, Amalio Telenti, Herbert W Virgin, Antonio Lanzavecchia, David Veesler, Gyorgy Snell, Davide Corti
bioRxiv 2021.12.12.472269;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1.12.12.472269

最后进入例行的贩卖焦虑环节。
——上面那篇预印本提到一嘴:
Omicron对鼠类ACE2的亲和度高到爆表了……
这尼玛怎么回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