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症病死率的问题,
咱上一篇辛辛苦苦码了不少字,自以为讲得还算比较透彻了。
但难免还是会遇到杠精跳出来发杂音~
比如这样的:
鉴于这个论调其实还挺常见,
并且还跟咱之前没涉及到的某些话题有点联系,
所以今天咱就狗尾续个貂,
专门为这个说法炒一炒冷饭,
看看问题出在哪儿吧。

开门见个山啊~
其实道理挺简单
各国统计死因的口径不同,
有的严格一点,必须直接死于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病理反应才计入病死率;

有的则宽松一点,但凡感染了新冠病毒,哪怕死于关联性不大的其他死因也算数。

以上情况都存在。
但是呢,当疫情糜烂到一定程度之后,
特别是已经达到全球大流行的规模之后,
某些具体病例是否直接死于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病理反应,
其实就已经不太影响疫情的危害程度了。

用人话来说就是,
各位完全可以把新冠病毒感染想象成一种神秘的诅咒(比如午夜凶铃那样的)~
只要中了诅咒(新冠发病),

在一定周期内(比如按英国口径计算,28天),
就有1.6%的可能性挂掉~
——请品鉴:
↑ 2021年11月18日的时间节点上,美国病死率和全球平均病死率都差不多1.6%。
然后各位请口算一下,
在全球每天50万人中招(全美每天10万人中招)的大前提之下,
就算这个“28天之内1.6%风险会死”的夺命诅咒吧,
它完全不会直接致命,
它只会让1.6%的倒霉鬼莫名其妙地死于流感、糖尿病、癌症或者车祸~
那么这个神秘诅咒的危害难道就小了吗?
显然不可能。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病毒感染和病例死亡之间,
到底是严格的因果关系,还是松散的相关性,
其实并不太影响疫情的危害程度(后遗症这一茬咱暂且不提)。
最基本的事实在于,
没有疫情之前,死掉的人更少,
疫情发生之后,死的人变多了。
这就足以证明疫情的危害程度。
或者换成掉书袋的说法,就是这样的……
——请品鉴:
↑ 潜在减寿年数(PYLL),或者说,实际死亡年龄和期望寿命之差。

所以各位不妨猜一猜,
在全球大流行快满两年的关头,
各国实际死亡年龄和期望寿命之差,
到底是个啥造型呢?

下面正式进入喜闻乐见的论文搬运环节。
——请品鉴:

牛津大学Jose´ Manuel Aburto老师前不久的大作,
标题:
通过预期寿命损失量化评估COVID-19大流行 的影响:29 个国家/地区的人口水平研究
标题已经足够直白了,所以咱就不深入介绍细节了,
直接看结论吧~

——请品鉴:
简单翻译成人话:
结果:2019 年到 2020 年期间,本研究涵盖的29 个国家当中,有 27 个国家出生时预期寿命出现下降。其中美国和立陶宛的男性的出生时预期寿命损失最大(分别为 2.2 和 1.7 岁),另有 11 个国家的男性和 8 个国家的女性预期寿命减少超过一年。
结论:新冠病毒大流行导致了2020年严重的死亡人数上升,对于西欧地区而言,这种上升程度是二战之后首次出现,而对于东欧地区而言,这种上升程度相当于苏联解体时期。其中15个国家的女性和10个国家的男性期望寿命跌回了2015年之前的水平。
具体有多惨呢?
——一图秒懂,请品鉴:

↑ 上图纵轴是期望寿命变化值,横轴则是27个不同的国家/地区。
  • 其中俄罗斯最惨烈,预期寿命跌了两年多,
  • 美国/保加利亚/立陶宛/波兰/意大利/智利/西班牙/比利时/捷克的预期寿命也跌了一年以上;
  • 而韩国/台湾/新西兰的预期寿命则逆市上涨。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所以咱再回头品鉴品鉴一开始的那条杂音:
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
最后到底是死于新冠,
还是死于基础病,又或者车祸,
重要吗?
实打实的预期寿命涨跌才是硬道理~

以上论文的原文见这里:
José Manuel Aburto, Jonas Schöley, Ilya Kashnitsky, Luyin Zhang, Charles Rahal, Trifon I Missov, Melinda C Mills, Jennifer B Dowd, Ridhi Kashyap, Quantifying impact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through life-expectancy losses: a population-level study of 29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21;, dyab207, 
https://doi.org/10.1093/ije/dyab207

有趣的是,牛津大学似乎特别爱搞新冠疫情下的预期寿命研究,
这里还有个11月才新鲜出炉的版本,
咱继续品鉴一发呗~

——请品鉴:
标题: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对预期寿命和过早死亡的影响:37个国家的时间序列分析
这次咱直接看图。
——请再品鉴:
↑ 这个版本更详细,
揪出了美国、立陶宛、波兰和西班牙四个负面典型,
分年龄组和性别详细八卦了预期寿命损失情况。
重点请看:美帝15-54岁男性……

以上论文的原文见这里:

Islam N, Jdanov D A, Shkolnikov V M, Khunti K, Kawachi I, White M et al. Effects of covid-19 pandemic on life expectancy and premature mortality in 2020: time series analysis in 37 countries BMJ 2021; 375 :e066768 
doi:10.1136/bmj-2021-066768

咱不妨再走个美帝专供版本~
——请品鉴:
——继续直接看图得了:
↑ 美帝专供版本很贴心地区分了新冠病毒感染直接引起的预期寿命损失(砖红色部分)和间接导致的预期寿命损失(西瓜绿部分)~
悲催的美国男人……
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一股脑加起来,
直奔两年大关可还行?


以上论文的原文见这里:

Chan EYS, Cheng D, Martin J (2021) Impact of COVID-19 on excess mortality, life expectancy, and years of life lost in the United States. PLoS ONE 16(9): e0256835.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56835

最后咱再看看数据可视化小能手《FT》的杰作吧,
他们根据上边牛津大学两个文献搞了个汇总图,
——请品鉴:

↑ 图左边是0岁婴儿的期望寿命变化情况,
右边是60岁成年人的期望寿命变化情况;

横轴是期望寿命变动值;

纵轴是各个不同国家/地区;

深蓝色圆点代表男性2020年相对于2019年的期望寿命变动;

浅蓝色圆点代表男性2019年相对于2015年的期望寿命变动;

深红色圆点代表女性2020年相对于2019年的期望寿命变动;

浅红色圆点代表女性2019年相对于2015年的期望寿命变动。
亮点在于0岁美国男婴和60岁西班牙老阿姨

还没完呢~
——让我们再仔细琢磨琢磨无名网友的这条杂音:
讽刺的情况在于,
“一定时间内核酸阳性都算在新冠头上”
的这个标准吧,

说不定反而低估了新冠病毒感染的杀伤力……
但篇幅有限,下面咱只简单开个头,
具体的等到明天再展开。
——请品鉴:

土澳莫纳什大学新鲜出炉的paper一枚~
标题:
新冠病毒感染症危重疾病对新增残疾、功能性后果,以及 6 个月后返岗情况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简单来说,莫纳什大学搞了一项2020年期间土澳新冠病毒感染症危重病例的全国性、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的主要结果是康复后6个月时的死亡率或新增失能比率。
莫纳什大学的老师们一共找了274 名新冠病毒感染症已治愈的危重病例,
其中212人入组,
分别来自土澳30家不同医院。
中位数年龄为 61(51–70)岁,其中124人 (58.5%) 为男性。
结果:
  • 在新冠病毒感染症治愈 6 个月内,43名 (26.9%) 康复患者死亡
  • 42名 (38.9%) 康复患者出现了新的失能情况;
  • 13 名 (11.4%) 康复患者因健康状况不佳而未能重返工作岗位。
所以问题就来了:

这26.9%治好了新冠却在半年内挂掉的倒霉鬼,
他们的死,到底要不要算在新冠病毒感染的账上?

上面我们已经看到,
但凡新冠病毒感染进入危重状态,

就算当时给抢救回来,
还是有接近三成的可能性在半年内挂掉~
但俗话说得好,
死亡不是唯一的bad ending……
来都来了,
咱再顺便看看危重病例康复后失能的惨况得了……
——一图秒懂啊,请大力品鉴:
↑ 上图纵轴是各种失能情况,横轴是出现比例,
其中红色块代表在基线时已有该类失能的情况下,失能继续存在的比率;
绿色块则代表在基线时没有失能的情况下,失能新增的比率。

基线是病例因为新冠病毒感染症被送进ICU的时刻。

……

总结一下就是:
  • 四成左右危重病例6个月后没法走路;

  • 两成多危重病例6个月后没法长时间站立;
  • 一成左右危重病例6个月后没法自己穿衣服~
啥叫生不如死?
这就是大写的生不如死。

一不小心就吹了这么多~
但其实还有很多没讲完……
所以还是且听下回分解得了,

明天咱继续八卦,咱不见不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