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已经憋了很久了。
不敢妄议什么政策,也知道人微言轻,这些希望和想法都只是一厢情愿。只是最近看防疫新闻实在太过压抑,提供一些不同的想法。
我不是防疫专业人士,所以这些想法都是来自海外媒体报道的防疫专业人士观点以及自己身边感染朋友的直接体验,可以算是海外主流常识吧。如果你压根不信,那就不必看了。

1、新冠是一种自愈疾病,绝大多数人都会在几天之后症状消失,吃什么莲花神药,和喝橙汁也没啥不同,反正重症率都差不多。现在已经是2022年,新冠也演变到Omicron,不是两年前的威力了。上海最近这么多病例,有几例重症?
让感染者平静生活,照常作息饮食,这是最好的。强行隔离,让他们生活在恐惧焦虑和物资匮乏中,并不是为感染者着想。
接种疫苗之后的轻症患者并不需要去医院,家里备血氧计倒是有必要。如果是有基础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可以使用辉瑞的Paxlovid(国内已经批准),将重症死亡风险降低89%。
2、孩子感染新冠之后的风险非常低,绝大多数都不需要治疗。把年幼的孩子强行从父母身边带走集中隔离,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甚至因为缺乏护理带来危险。大家都要为人父母,希望至少这一点可以达成共识,分拆母婴是没有人性的行为。
3、基础疾病和老年人群是高危人群,他们的疫苗接种是避免死亡的重中之重,香港死亡案例绝大多数来自于没有接种的老年人,这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什么时候做好这些人群的接种工作了,那就看到结束疫情的希望了。这才是防疫政策的关键所在。
4、希望尽快批准引进mRNA作为加强针,把提高疫苗有效率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死守民族主义情绪。既然都引进辉瑞药了,为什么还卡着疫苗不放,把复必泰都留给港台同胞呢。上海是很希望引入高效疫苗的。
5、停止妖魔化宣传新冠与后遗症。在接种三针高效疫苗之后,omicron的症状和死亡率和流感差不多。不要营造再恐慌心理来为铁血政策合理化,更污名化感染者。新冠后遗症一直是个争议话题,目前没有明确共识,失去嗅觉这些是可以恢复的。
6、宝贵的医疗资源应该专注于收治重症与高危风险人群,别再浪费全国资源在轻症上。别忘了,还有那么多普通的疾病也需要治疗,他们的病情经不起耽误,他们的生死也是命。不能不顾和无视次生灾难。最近看到了太多其他疾病患者,因为无法及时就诊而不幸去世的案例。
7、尊重科学和民生,少折腾民众。长期隔离和物资匮乏导致的心理压抑焦虑也是疾病。这种情况谁还愿意生孩子,人口问题只会更加严重。Omicron的传播力不同以往,以愚公移山和人海战术去应对,恐怕会得不偿失。
8、美国有7000万人拒绝接种疫苗,希望国内报道美国新冠死亡数字的时候请加上这一点关键背景。虽然Omicron已经致命性大幅减弱,但这些人把生命的骰子交给上帝,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以及,新冠死亡数字的统计存在die with covid和die of covid的差别,很多死者只是测出了新冠阳性,而不是直接死于新冠。
9、上海过去两年都想探索一条讲科学的中间道路,避免影响民生和经济,又尽可能控制疫情。本来这是一个难得的试验地,在承接了大量境外输入人群的压力下,上海民众依然能够享受安宁的正常生活。直到感染力提升数倍的omicron变种到来,冲垮了这条原本有效的防线。

最近看上海的疫情新闻,有一种特别的失落,因为这意味着中间路线的失败。而2000万人口的超级都市封闭之后,后勤保障是一个巨大挑战。至少要保证买菜吃饭这种基本需求吧。
10、警惕和惩治在防疫政策下肆无忌惮的侵犯公民权利行为。最近看到了太多以防疫为名的野蛮行为,停止毫无意义的杀宠物和侵犯私人产权行为。哪怕这些是极少数,也应该以儆效尤。
支持不惜一切代价的人,自己最有可能成为代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