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意思啊🤔 除了长文之外,偶尔也分享一下这种小思考吧~
上个月,硅谷最负盛名的老牌天使投资机构,SV Angels 居然也融了个 Growth Fund!
规模不大,$269M, LP 中没有任何机构LP。$5M-20M check size, 保持Angel fund 传统不拿董事席位。
为啥这个事情怎么值得斟酌一下呢?
来自SV Angels 官方 Medium 博客,点击“阅读原文“”跳转,需要梯子~
🤯 要知道!2018年的时候,Ron Conway 做了一个在硅谷掀起一阵波澜的决定,就是不再融新的基金,而是以两个合伙人个人名义做$25k-100k的小额投资。理由就是觉得当时早期估值飙升太快,“we no longer need to write big checks in order to help”。
看来3年间老人家的想法还是变化了不少啊。
关于这个事件,当时还年轻的M小姐还写了一篇文章传奇基金撤退后,硅谷VC和创业者如何应对市场新生态》
我自己回去看了一下,发现当时讨论的各种情况都应验了。
比如USV的投资老将 Fred Wilson 说的:
“在如此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把手中的新牌旧牌打好,对于所有投资机构来说,都是巨大挑战。可以确定的是,这不是一个可以维持现状的时代(This is most definitely not a time for the status quo)。”
🏋️♂️这个Status quo 最明显的改变之一,恐怕就是 seed + growth 的哑铃结构 (Barbell Investment Strategy)被越来越多硅谷VC采纳。
也就是说,传统投早期的 venture funds, 都开始往更早的 seed/angel,以及成长期走,分开融两个基金,做成一个 multi-stage 的结构。
SV Angels 这个size 作为growth fund 算是保守的,要知道,greylock 的seed fund 都有$500M (这是要怎么投…)
一家LA的基金,Upfront Ventures 去年从融了第一个 growth fund 之后,创始合伙人 Mark Suster 总结了这个VC的哑铃战略,算是比较清晰:
来自文章 The Changing Venture Landscape (自行Google 作者的 Medium)
💵 同时,看来SV Angels seed fund 又活跃起来了,要保持一年50-60个deal, 不知道check size 是否有变化,如果还是维持官网上的$150k, 那就只能说,这个小团队的人格魅力+硅谷人脉+运营经验 也太有吸引力了?!
其实,近年来在硅谷,这样有运营经验的天使基金/syndicate 的确越来越多,而且跟我们所熟知的VC机构投资人形成了很好的互补。
一方面,这些人通常来自刚退出的成功startup高管,有钱有经验有人脉。运营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于创业公司都是极大value add.
此外,比起动辄几十几百个portfolio 的VC,他们更有时间提供具体的帮助。
同时,毕竟以个人资金为主,他们作为 first check 不会把估值抬很高,但是给公司提供的价值是很实在的。机构投资人也乐得他们先参与一轮。
这样多层次的投资人生态,对于创业者来说真是非常健康珍贵!
⚙️⚙️最后,优秀投资人的flywheel
Ron Conway 在最近Upfront Ventures 的峰会上分享说,growth fund 的很多LP都是来自他们以前投资的成功创始人的family office。
这股势力多强大?
人家的portfolio 也就是包括了 Google, Twitter, Facebook, Airbnb, Coinbase, Stripe, Pinterest…
独角兽🦄️的数量?也就70多个吧🔥
作为投资人,新的基金得到自己所投资过的成功创始人真金白银的信任,哪个投资人不梦寐以求!
最后来个小的注脚。Also from the summit:
As an investor, you have to invest in web3. Because all the world's smartest people are in it.
well well well..
就简单说到这里吧。广告时间:关注公众号和播客,本周两重惊喜哦!
😍播客又上新啦!硅谷顶尖 Product-Led Growth 公司产品经理分享一线实践
(扫描下面播客二维码收听,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 Overcast, Spotify 也都有!
🥳一场硬核直播即将来临,关注公众号,敬请期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