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仝麟阁的资深读者点击上方「麟阁经略」→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其他平台读者请关注公众号“麟阁经略”
“终身革命者”是孙中山的标签
先和读者们道个歉,最近关注点都在丰县被拐女身上,有朋友问能不能换个话题,说实话还是继续关注,不过事情正往好的方向发展,今天就先写点别的。
我是近代史爱好者,自从来到广州,深深迷上了这座城市。一提古代想到西安、一提现代想到上海,那最能代表近代的,无疑是广州。
再问哪位历史人物最能浓缩近代史,非孙中山莫属。而他与广州,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结。
前段时间,我带比邻公益学堂的工友们游览了黄埔军校,并讲解了孙中山的个人经历,大家还觉得有点意思,索性写篇文章。
如果去掉意识形态来考量,孙中山身上确实存在不小的争议。尤其是后期和斯大林合作、以及组建军政府集权、强调个人忠诚,似乎与三民主义背道而驰。
然而,也有人认为,这正体现了孙中山“军政、训政、宪政”的构想,以集权完成统一,再逐步还政于民。
然而历史并没给孙中山证明自己的机会,在北伐战争成功之前,孙中山就驾鹤西归,而后继的蒋介石也背弃了国民党建立的初心。
1
可以说,中国近代有三次走向民主政体的机会,然而次次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把社会引向更加混乱的局面。这里面既有偶然,也有我们这个民族悲哀的宿命。
第一次是百日维新,中国有可能走向君主立宪,而清廷守旧派的干预和政变的泄密,导致失败。
第二次是辛亥革命后南北和解,中国有望组成合众政府,却因宋教仁被刺,袁世凯称帝而戛然而止。
第三次就是北伐战争,国民党为实现统一而改用集权组织形式,却在东北易帜后因国内外无法化解的危机和蒋个人的独裁倾向,使民主之梦化为泡影。
孙中山作为三次转折中,一次的见证者和两次参与者,可以说他的一生就是近代中国民主之路的缩影——坎坷而多舛。
在广州大元帅府的生平介绍上,孙中山共计参与和策划了大小十次革命,他一辈子就做了两件事:革命和在准备革命的路上。
所以用“终身革命者”作为孙中山的标签再合适不过,他算得上是近代中国最忙碌的人,医术高超的他最终死于积劳引起的肝病。
1866年,出生于广州香山县翠亨村(中山市翠亨区)的孙中山,在9岁开始读私塾。13岁,因亲哥在檀香山发迹,而在当地读了贵族学校,一年学费一百五十美元,相当于现在几十万人民币。
孙中山哥哥孙眉的发家经历是件趣事,据说他去了檀香山后,只是个打杂的苦力,却娶了当地酋长的女儿,分了一大块土地,并在行情好的时候,卖了几十万美金,瞬间身价过亿(今天的物价换算),30岁出头成了当地首富。
这种重生小说里面才有的剧情着实把我给惊呆了,孙眉赚的钱,别说他自己,就是整个家族几代人都花不完,所以孙中山先是超级富“二”代,然后才算革命家。
但孙中山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毛病,1883年孙中山回国,三年后考上了广东最好的医学院——香港西医书院,这个书院就是香港大学的前身。
酷爱论政的孙中山并没有成为一个学渣,相反在1892年毕业时,孙以12门功课10门全优的校史最优纪录毕业,至今无人能打破(希望港大的同学能帮我核实一下)。
2
毕业后,孙中山就在港澳行医,接触了一大批达官显贵和海外名流。当时只有28岁的他,已能获得知名企业家郑观应的赏识,引荐给李鸿章上书面谈。
这就相当于一个28岁的医生,被引荐会面国务院总理,给治理国家建言献策。
为啥孙这么牛呢?这跟他的专业有很大关系,孙学的是外科和牙科,今天可能不算什么,但在19世纪,做手术和私人牙医是只有钱人才能享受到的服务。
据说孙中山手术技术一流,尤其擅长切胆结石。孙在广东行医一年的收入,足够开五家医馆。
换一般人有这本事绝对移民英国,纵享清福了。可孙毕竟不是凡人,1894年他放弃从医,北上会见李鸿章,面述救国之法。
然而李鸿章并没有见孙中山,有人说李的傲慢导致了孙对清廷的绝望,而最终走上革命之路。
我倒不这么看,首先李并没有对孙傲慢,可以说非常给面,不仅批了孙的折子,还让人给了孙出使国外的专用护照和款项,要知道这只是一个28岁的年轻人。
李不见孙给出的理由是军务繁忙,这绝不是借口。当时李因为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要借机干预而忙的焦头乱额,一个月后,甲午战争就爆发了。
以孙的度量,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和李闹掰,我认为最终让孙彻底丧失对改良的信心,转向革命,是甲午战争中清廷的全面溃败。
3
1894年11月24日,对清廷不抱幻想的孙中山于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次年回到香港,就策划了广州起义,29岁的孙中山就敢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了。
然而,这次起义连一枪都没开就因泄密而流产,孙跑到了日本,总结经验。在1895-1911这段时间里,孙就干一件事,在全国各地远程指挥,不停策划起义。
在此期间,孙在世界各地寻求财力和武装支持,得到了西方各国政要的接见。这是妥妥的境外势力?开个玩笑。但结果不尽人意,政要们都只是礼节性接见,而没有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为何列强宁可跟落后封闭的大清合作,也不愿资助精通西式思想、皈依基督教的孙中山?恐怕和孙中山主打民族主义有关,兴中会的政治纲领中,第一条就是“驱除鞑虏、振兴中华”。
尽管这里的鞑虏,孙中山明确表示是满清,但毫无疑问的是,孙的政治基本盘就是民族主义,他是个民族主义者。这点从后来同盟会成立后提出的三民主义,可见一斑。
民族主义可以说是19、20世纪西方列强最害怕的东西,列强对民族主义的恐惧,可追溯到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
整个欧洲因为拿破仑的入侵,觉醒了一大批民族主义团体,这种意识形态从中西欧,一路扩散到世界范围的殖民地,成为了列强控制殖民地最不稳定的因素。
日本对孙文态度转变算是例证,1896年孙中山在欧洲没有拿到赞助,差点还被清廷驻英大使馆带走。于是1897年又回日本,见了当时日本立宪政友会的总裁犬养毅,两人一见如故,孙中山这个名字就是犬养毅给他起的,以避人耳目。
犬养毅利用自己在议会的地位,给孙拉了不少赞助,1900年孙中山看到慈禧被八国联军打的抱头鼠窜,就在惠州策划了三洲田起义。这次旗开得胜,连战连捷。但是军械物资短缺,无力组成建制部队。
孙本计划让义军去厦门补给从日本订购的武器,结果时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害怕孙的起义会激起台湾的民族主义热情,就临时毁约,禁止对中国出售武器,最后起义又失败了。
顺便一提,孙在日本的这段时间,还见了梁启超。双方在关于中国应走向何方的观点上是相同的,但实现的路径却有极大分歧。孙主张革命、梁启超主张改革,导致两人分道扬镳。后来两拨人的思潮产生了革命派和保皇派,最终影响了民国内战的格局。
到这孙中山基本上把世界能合作的发达国家都跑遍了,这为后来与苏联的合作埋下了伏笔。那么大家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孙中山要坚持民族主义路线?孙进行革命的武装力量是哪来的?
首先,军队是不会支持孙中山的,四川保路运动前,清廷对地方军队的控制力尚存。也不可能指望孙中山带着一批知识分子闹革命,那个年代的留学生才多大点人,且手无缚鸡之力。
你肯定想不到初期跟着孙中山搞革命的都是什么人。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有一个特别出名的组织——天地会。没错,一模一样的名字,这就是孙中山的支持力量、暴力来源。
在鹿鼎记中,天地会自称是明朝的遗民,因为对清朝不满,所以要“反清复明”。这不是虚构,现实中和孙中山合作的天地会就是一群要“反清复明”的底层难民。
这些组织以黑社会的形式,在地下活动,统称为“会党”,一有风吹草动,就敢抄家伙去砍人。成员以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游民无产者为主体;有很强的地方性;还有特定的江湖仪式。
这些仪式包含但不限于“拜把子”、“歃血为盟”、“纹身刺字”.....兴中会成立后,很注意联络会党,以扩大势力和影响。
你能想到这样的场面吗:一群穿惯西装的留洋学生,和一堆浑身刺青的凶狠汉子,在明朝祖宗的排位前,端着盛有鸡血的碗,喊着“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口号,一口闷下去。
旁边一个老大爷过来拍着孙文的背:“大兄弟啊,拜了把子,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然后孙中山说:“余持革命主义,能相喻者,不过亲友数人而已。士大夫方醉心功名利禄,唯所称下流社会,反有三合会之组织,反清复明之思想于其中,虽时代湮远,几于数典忘祖,然苟与之言,犹较缙绅为易入!
天地会的舵主们听不懂啥玩意,只能点头称道。跟这些人孙中山也不讲什么“带帽可瑞西”,只谈“反清复明”,“明”和“民”,不就一字之差嘛。
这段经历也让孙充分意识到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的艰难,3%不到的国民识字率,谈什么三民主义、英美宪政?所以孙中山提了三阶段论:军政、训政、宪政,先通过暴力推翻满清和军阀,取得权力,然后教化国民,提升人口素质,最后走向英美宪政民主。
从东亚各国民主化的过程来看,这个说法没有问题。只可惜,孙中山要干的事,是别的国家要经历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最快的日本,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立宪,也花了五十多年的时间。而中国传统深重、体量庞大,走向现代何其困难,所以孙中山连军政都没能实现,就中道崩殂,导致历史难以对其所为做一个完整的定论。
所以,历史总是环环相扣,因果相连的,所有能成事的历史人物,往往都要有能顺势而为的特质。今天就讲这么多,以后有机会再谈孙下半生的革命事业。
关于作者

仝麟阁,95后前财经记者、投资公司董秘,发表文章累计超过80万字。百万级报道数篇、千万级报道作者,人民大学经济系在职研究生,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现居广州潜心写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