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货柜上五花八门的各类酒款,消费者总是难以选择,恰巧葡萄酒柜台不像酸奶柜台,可以让你尝过了再买,繁复的酒标制度及各类语言,更是增加了独立选择的难度。
       其实葡萄酒也是商品,商品自然需要让购买者充分了解,因此酒标上的信息其实已经足够全面了,但是往往有一些暗语不为众人所知,今天我们就带您全面了解一下,在选购葡萄酒的时候,酒瓶及酒标能够给您哪些信息。(赶时间的同学可以直接阅读彩色标注的知识点哦)
入门级:第一印象
1
先看酒瓶形状
酒瓶形状可以大致地了解一些葡萄酒信息,一般来说,不同种类及产区的酒款有特定的酒瓶
例如:
       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基本都是波尔多瓶;勃艮第产区的酒多采用勃艮第瓶型;各国的冰酒喜欢用细长的375ml容量的瓶型;德国和法国阿尔萨斯产区(阿尔萨斯在德、法边境)多使用细长的勃艮第瓶型;最好识别的就是起泡酒酒瓶了,采用独特的香槟瓶型。因此,可以根据您喜欢的产区或种类选择。
       但是酒瓶传达的信息并不完善,除了波尔多、勃艮第对葡萄酒这么严谨的地区以外,全世界大多数产区之间往往没有这么明显的瓶型区别,并且随着市场营销的不断升级,各类新奇的瓶型不计其数。好的酒的确会选择质地好的瓶子进行灌装,但是反过来,酒瓶的特征(轻重、形状、高矮、瓶底凹陷深度等)并不能代表酒一定好喝,毕竟,酿酒师并不参与酒瓶的制作。
SEE MORE →
2
再看酒体颜色
       大多数的酒瓶无法看到酒体颜色,因为葡萄酒酒瓶多为墨绿色,有色玻璃能有效防止阳光对酒的损坏,但是有很多酒是可以看到酒体颜色的,如:白葡萄酒、贵腐酒、冰酒、桃红酒以及部分起泡酒。
•白葡萄酒:白葡萄酒的颜色与其葡萄品种,或是否经过陈年有关,一般越清爽酸脆的颜色偏青,略微饱满圆润的颜色偏金黄,琥珀色则是经过陈年或已经过度老化。
•贵腐酒:金黄色代表着它拥有清新果香的蜂蜜般口感;琥珀色则意味着经过长时间陈年,拥有醇厚的三类香气。
冰酒:白色冰酒与贵腐酒颜色观察方式大致相同,同时市面上也存在一些红色冰酒,是采用红葡萄品种进行酿造。
•桃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的购买者往往是被其颜色吸引,因此选择你所喜欢的颜色就好,口味差异并不大。
红葡萄酒:红葡萄酒考虑陈年因素,几乎很少使用透明的瓶子,但是仍有一些清新果香风格的红葡萄酒采用透明瓶,但是如果您遇到了一瓶透明瓶呈装的红茶色干性红酒,请慎重考虑,因为但凡想要陈年的红酒,都会尽可能想要避免光线折射酒体
SEE MORE →
深入级:背标信息
       所有正规渠道的进口食品饮料必须有中文背标,这就造福了广大中国消费者,我们通过背标可以初步了解一些重要信息。
1
产品类型
       产品类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可以知道这款酒的甜度:干型、半干、半甜、甜。
干型也不代表完全无糖,但是你感觉不到甜味,干型的含糖量在4g/L以下,想要做到完全0含糖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半干型的含糖量412g/L,你可以尝到甜味但是不腻
半甜型含糖量1245g/L,甜度跟市面常见的软饮料差不多。
甜型是高于45g/L的含糖量,上不封顶,甚至可以达到止咳糖浆的甜度。
SEE MORE →
2
原产国、产地、生产商、进口商
       什么都可以不看,唯独产地不能不看,很多打着原酒进口法国葡萄酒等等诸多字样的山寨酒,通过阅读产地就能一清二楚。
       原产国是指原酒或基酒的产地,但是如果原产国在国外、产地在国内,或者是国内的生产商,那么也就意味着这款酒是在国内进行的灌装。如果在国内灌装还完全不做任何勾兑,那真的是堪比老干妈一般拥有天大良心的国内生产商了。同时,部分酒款还会在正、背标标明灌装地的地址。
       进口商与生产商的概念不同,前者是运输,后者是酿造。如果你对葡萄酒行业有一定了解,或者经常饮用葡萄酒,记住几个规模化、管理严谨的进口商也是一个好方法,例如:圣加美图酒业有限公司。
       因此在确定真正产地的时候,不要看到原产地法国等等字样就以为是百分百的法国酒,还需要更详细地阅读一下,看看是否有其他猫腻
SEE MORE →
3
容量、酒精度
       不管你是波尔多瓶型还是圣诞树瓶型,容量基本都是750ml,偶尔也可以遇到1L装的,但是多一口少一口,不会影响陈年。一瓶3L或者更大容量的瓶型,相比750ml容量的瓶型,前者的陈年速度要缓慢一些。
       酒精度在葡萄酒的正标及背标往往都有体现。酒精度可以作为选择葡萄酒的其中一个指标,但不能完全体现酒的质量:首先不同类型的酒,酒精度不一样,例如意大利Asti起泡酒往往就在9.5度左右;其次不同产区的酒,由于气候不同,甚至同产区年份不同,酒精度也不一样,例如,澳大利亚整体酒精度就是要比法国高,因为平均气温偏高,葡萄成熟度更高。因此,酒精度需要结合产地、年份去辨别,在同产区、同年份、同等级的两款酒里,您可以选择酒精度偏高的那一款,但是如果前三项指标有任何一项不一致,都不能单凭酒精度进行评判。
SEE MORE →
4
条形码编码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条形码首数字,这个规定是全世界统一的,因此进口葡萄酒往往条形码都采用原产国首数字。确实也存在,少部分进口酒采用“69”即中国条形码编码为开头,但是几乎没有哪位进口商希望看到自己的100%原瓶进口酒被打上国产的标签。
SEE MORE →
5
保质期
       葡萄酒没有保质期说法,哪怕写了保质期,也不代表在保质期内的酒酒一定没有坏、过了10年保质期的酒也有可能才成为惊世佳酿。我们以另外一个名词表达葡萄酒的年龄——适饮期
SEE MORE →
大师级:正标细读
       正标由于语言限制、法规政策各异,往往是国内消费者最难以理解的,但是实际产酒国本地人只需要看正标酒足以了解他们想知道的一切。
1
语言
       酒款辨别的首要内容就是正标上的语种,尤其是在葡萄酒旧世界(欧洲、中东等国家),这些国家对葡萄酒的酒标用语已经有了独立的规则,而且其中很多国家,例如法国,对于自己国家的母语有着不可动摇的民族自豪感(法国人之间交流甚至不说英语),你几乎看不到一款世界顶级酒庄,在自己的正牌酒上大量印有其他国家的语言。因此,如果你看到一款号称法国酒、德国酒等使用大量英语作为正标主语言,那很有可能有猫腻。尤其是一些进口酒满标的中文,那建议您还是快放下吧,说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出口商品也需要经过本国的商检,让老外阅读中国博大精深的方块字,可比我们查查英语词典难多了。
       其次酒标单词的拼写,单词的拼写往往是最常见辨别山寨酒的方法,所以只需要记住一些世界名酒的单词拼写,就能有效的防止花大钱买烂酒
SEE MORE →
2
酒庄名字
       对于一些知名酒庄,酒庄名字绝对是最好的招牌,但是仅通过酒庄名字辨别葡萄酒,可能是很多葡萄酒大师都难以做到的事情,因为仅波尔多一个葡萄酒产区,就有8000余酒庄……
       但是有弊即有利,如果您选择法国酒,认准酒标上“chateau”(译:酒庄)字样,也可确保您选购到一款不差的葡萄酒,这个单词在法国的酒标法里具有法律效应:必须是酒庄亲自种植且酿造,并在酒庄内灌装,才能被打上这个单词。每个酒庄每年只能出产一款正牌酒,因此酿酒师会竭尽所能,让这款酒不至于砸了自家招牌。
SEE MORE →
3
品牌名字
       与旧世界国家有所不同的是,新世界葡萄酒多以大型集团化的品牌为代表,对于这些产酒国来说,建立重要的品牌印象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之一,而这些集团的口碑往往源自于稳定的酒质。因此在选购新世界葡萄酒的时候,认准大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SEE MORE →
4
产地&等级
       葡萄酒的产地会赋予葡萄酒当地风土特征,而在酒标上,不同国家的酒标法则有不同。
       在产区制度十分严苛的产酒国,产地与等级往往相辅相成。这些国家的产区名字不能随意地被标注在酒标之上,必须达到次产区法定管理制度的等级:例如,一款酒只符合波尔多大区级别的AOC,哪怕这个酒庄坐落在上梅多克的波亚克村里,它也只能标明波尔多字样。
       对于一些没有严格法定产区规定的新世界国家来说,例如澳大利亚等国家,只要瓶中的酒或原材料85%以上来自于某一产地,就可以标注该产区的名字。
       而判断葡萄酒的最重要指标,就当属葡萄酒的等级了。除了上文提到的有关产地的等级,还有每个产区独立的分级制度,例如波尔多梅多克分级制度、圣埃美浓分级制度、格拉芙分级制度;勃艮第地块分级体系;德国VDP分级制度……等等。确实想要通过分级制度辨别葡萄酒,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然而这却是最精准、有效的方法。
法国分级制度
德国分级制度
意大利分级制度
葡萄园分级制度
西班牙分级制度
西班牙陈年分级
       而不同地区还有其约定俗成的酿造方式和气候特征,也会造成酒款区别,例如法国大多数地区偏爱橡木桶;博若莱地区喜欢用二氧化碳浸渍法酿造干红;美国纳帕河谷哪怕是酿造最温柔的美乐;也有浓郁强劲的风味;桉树精油给澳大利亚葡萄酒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SEE MORE →
5
葡萄品种
       同样也是需要大量学习的一种辨别方法,然而不仅仅是需要理论学习,同时还需要品鉴学习。
       不同品种由于本身的葡萄特定风味不同,会致使酒款的风味有很大差别,例如陈年的雷司令带有汽油味、长相思带有生青特征外还有独特的猫尿气息、西拉带有独特的香料及野味……
       而相同品种生长在不同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状态,同样都是赤霞珠,从凉爽地区出产,就会区别于炎热产区的风味,赋有更多生青雪松的气息。
SEE MORE →
     想要成为鉴酒大师,除了要多下功夫了解葡萄酒各方细则,同时也要多关注葡萄酒新闻及各年度报告,才能准确、快速地通过酒标评判酒款。不过,再繁琐的理论评判,也不如亲身品鉴来得直观,而葡萄酒品鉴家们所追求的,也都是丰富的经验与感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