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无数人向往的国际化大都市。
“底蕴深厚”“求学圣地”“高薪”“中产”是贴在它身上撕不掉的标签。
但另一面,它又是人口高频流动的城市之一,在这些高流动人群的眼里,北京到底是什么样呢?
阿冉报读了北京一所传媒名校的双学位,暑假一个半月,必须离开家乡在北京租房上课。
她的住处就在学校对面,却隔着一条无法跨越的马路,每天都要顶着大太阳、骑着自行车曲折到达。哦对,她还要把自行车扛上人行天桥,否则还要多绕十分钟。
孤身到外地求学,阿冉是倔强且肯吃苦头的,但她也抵不住落差感和自卑感。
在这个超一线城市的前沿学校里,每一处最微末的细节都在告知她的“落后”,好像平白和这个城市拉开了好几年的差距。
从未使用过的mac系统,更新型便捷的剪辑软件,与熟悉了“先进”的同学们相比,阿冉适应新软件的过程异常笨拙。
更要命的是,这些阿冉眼里的“先进”也不过是同学们熟悉的日常。
“同学,我们的机房要关闭了。”
阿冉心急但也无奈。回到房子偷偷哭了一场之后,阿冉想着是不是可以向学校申请增加机房的使用时间,勤能补拙嘛。
那些纠缠她的细微“差距”,总有被努力追平的一天。
没有人不向往文化底蕴浓厚的北京。
羊羊是自媒体人,工作时间自由。这次来北京旅居,主要是为了给自己增加更多的知识厚度,顺带着全方位了解一下这座国际化大都市。
白天听课听讲座,自由职业也有自己的行业圈子,各种笔会、会展上交流分享的经验和资源足够她受用许久。
晚上做笔记、查资料、写稿,以此消化这段时间的知识输入。哦对,有朋友得知她来到北京,还邀请她去公司做了一个小型的培训演讲。
等一切都忙完,羊羊终于能抽出一周的时间好好地逛一逛北京。
正宗的驴肉火烧、清汤白水的老北京铜锅涮肉、东北的杀猪菜等都尝了个遍;滑雪、搓澡、泡温泉、逛三里屯太古里skp一个没落下,甚至还偶遇过眼熟的十八线糊咖爱豆。
临近离开时,恰好还撞上大雪后的故宫,真的和网图一模一样。
这四九城,可真有意思。
毕业后要去哪里工作?
肯定是一线城市吧!首选不就是北京?
大四伊始,杨诚就瞄准北京开始找实习的机会,凭借着以往攒下的优秀作品,他轻松就获得了大厂的实习名额。
满腔热血到了公司,刚开始就被浇下一盆冷水。原因无他,实习名额好拿、转正offer却不易得。
每年大量的实习生进入大厂,大多学历高且能力优秀,能够留下的却是寥寥无几。一向觉得自己较为优秀、甚至自得于能够进入大厂实习的他,终于窥见这座城市残酷的一面。
三个月,杨诚在几家耳熟能详的大厂小厂辗转实习、寻求属于自己的机会,最终还是溃败于现实。
毕竟和他一起竞争的,大部分都是985211名校、有着海外留学背景......他这个普通的一本,笼统来称也就是双非院校。
离职的那一天,他已经拿到杭州某公司的offer,倘若不执着于北京、不执着于大厂,他其实也能过得很好。
“北京这个地方,以后的求职门槛不会卷到研究生起步吧?”他这样调侃。
北京的地铁,藏着打工人心照不宣的默契
小刘被公司外派到北京工作,谈好的外派期限是一年,回去就升职。
人生地不熟的异地,他的活动轨迹十分规律:租住的公寓-地铁-公司,三点一线;外出活动也十分有限,最多的社交是在地铁上和其他人说一句——“麻烦让一让”。
“让”是艰辛的,这座城市的地铁在早晚高峰时异常拥挤,转线、赶趟永远是北漂一族的必要举措。
小刘自觉和这座城市格格不入,大多数时间站在旁观的角度。
那些通勤几个小时仰睡在座椅上的打工人;
那些挤不下也要拼命往上挤的打工人;
那些分析金融财经、盯着股票基金的打工人;
那些表情麻木看小说看剧的打工人......
哦,还有一批五点就下班的打工人。
要不是一次提前坐地铁回家,小刘都没有意识到北京除了互联网大厂,还有那么多五点下班的国企、事业单位。
他们是北京的人生赢家吗?
小刘的观察在第五个月结束,公司的新项目黄了,他被迫提前撤出北京。
同城异地,是情侣们的噩梦。
八个月搬三次家,Luna不知道自己和男友是不是北京最颠簸流离的一批打工人。
他们俩去年刚毕业,经济条件有限、起薪有限,自然要在租房上精打细算。
第一次租房,Luna和男友刚来北京,为了便宜瞄准著名地点天通苑,转线三四趟、上下班三小时,一上地铁就被挤得像个陀螺。住了两个月,两人实在受不了,只能搬。
第二次租房,通勤时间变短、租房空间变小,Luna和男友一起窝在八平米的次次卧,空间太小摩擦太多。试用期一过,两人薪资稍有涨幅,立马开始商量再搬。
第三次租房,男友工作变动、Luna也被调去另一家分店,两人的公司住址南辕北辙。这就是北京,想让一对情侣过得不好,可以让他们俩的公司呈对角线分布。
找房、转租、搬家,Luna和男友在短短的八个月里疲惫不堪,回想起对北京的印象,竟然只有不同的租房软件、不同的中介管家、以及北京最全的通勤地图。
第八个月,男友产生想回天津的念头,Luna在思索过后,决定一起离开。
赵小哥两年前跟着同乡来到北京送外卖,又在两年后因为家里有事匆匆离开。
刚来的时候不熟悉路况、送单效率慢、容易被投诉,一个月到手也就五六千,和别人说的月入过万完全不一样。
但既然来了,也没有别的选择。路况不熟只能多跑、效率慢只能多送。半年后,彻底跑熟这一块的他,某个月做好了也能月入过万。
当然,赵小哥在进入这些高楼大厦时,偶尔也会设想一下这里的白领一个月能赚多少,但羡慕的心情转眼被淹没在忙碌的送单中。
北京对他来说,是一个物价更高的外漂城市,小街小巷的外卖员和白领交织在一起,都在疯狂地思忖着如何赚钱存钱。
这有问题吗?谁来北京不是为了多搞点钱?
在老家呆了2个月的小赵哥已经想好了,他还是要回北京的。
毕竟,那里有钱赚啊!
. . . . . .
那些冲向北京的人,真的能看到他们理想中的城市吗?
也不尽然吧,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十万个人眼里也有十万个北京。
每个北漂的人,闯进的是城市,看见的是生活。附属在这座城市上的诸多标签,是吸引他们过来的原因,也是他们积极拼搏的动力。
不论是求学求职、还是旅居短住,大多数人窥见的只是北京的其中一面,这一面也许就是他们对北京的全部认识。
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生活永远在前进,他们迟早会看见更多面的北京、过上更多样的人生。
回归到现实生活,每天都陷入重复工作的我们,其实也困在自己的茧房里。
我们努力经营、我们精打细算、我们闯进北上广深,都是想要看到人生的另一面,也就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所以,想做的事大胆去做吧、想走的路大胆去趟,不一定要冲向北京,但我们冲向的一定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最后,点个【在看】,祝各位都有光明的未来。
编辑 | 人间观察员-韭菜
插画 |  卡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