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摘要
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马里稳定团)在3月30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法国于今年1月3日在马里中部村庄邦蒂的军事空袭导致了19名平民的死亡。马里稳定团建议马里和法国政府对此次空袭中“可能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国际人权法的行为”进行调查。法国国防部随后发表声明,驳斥了报告中的调查结果。
马里邦蒂村的地理位置(图源联合国)
作者:郑璐璐
编辑:葛奕君
01
事件背景
马里叛乱于2012年在该国北部爆发,分离武装“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与伊斯兰圣战分子等多股极端势力组成联军,控制了马里的北部地区,并对政府军发动大规模攻势。2013年,马里致信法国、非盟等,正式请求“紧急军事援助”。自此,马里的前殖民国家法国开始干预马里冲突,帮助其阻击占领北部沙漠后继续向南推进的叛乱势力。联合国安理会也在同年授权设立了马里稳定团以支持该国的政治过渡进程、实现稳定、保护平民,目前包括1万多名军事、警察和文职维和人员。但在此后,冲突仍蔓延到西非萨赫勒地区的邻国,造成数千名士兵和平民丧生,数十万人被迫逃离家园。

2014年,法国启动了“新月形沙丘”行动,向非洲萨赫勒地区派遣了约5100名士兵,和在该地区内的多国军队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然而,法国军队和美国特种部队的部署、对当地军队的大规模援助、和联合国的维和行动都未能有效削弱该地区的叛乱势力。今年1月3日法国空袭的发生地、位于马里中部的邦蒂村便处在残酷冲突的中心地区,那里有许多有组织的武装团体。
法国在新闻稿中表示,在邦蒂的空袭目标是和基地组织有关联的武装团体(卡蒂巴·塞尔马激进组织)。法国声称,在袭击邦蒂前的一个多小时,一架无人机发现2人驾驶摩托车在一个偏僻地区与大约40名成年男子会合。综合当时的情报和实时信息,法国部队认定该团体为“恐怖武装团体”,确认没有妇女或儿童之后,对其进行了针对性打击。法国表示,该行动杀死了约30名的伊斯兰武装战士。
不料,法国此次可能闯了个大祸,行动过后有许多消息来源报告了众多平民的伤亡。

马里稳定团调查组(图源联合国)
02
调查结果
为查明事实,袭击发生后,由15名人权官员组成的马里稳定团调查组被派往邦蒂,他们组织了至少115次的面对面采访和100多次电话采访。经过实地视察、当面访谈、和大量资料分析后,调查组在3月30日发布的调查报告(Rapport sur l’incident de Bounty du 3 janvier 2021)中证实,在1月3日约有100名平民在空袭现场参加了婚礼庆祝活动。根据当地的传统,庆祝活动中男女须分开,妇女儿童聚集在厨房准备结婚晚餐。在外的集会人员均为男性,现场没有音乐、舞蹈、或户外标志等,这就形成了现场聚集40名可疑男性的假象并引起了法国军队的注意。不过,调查组确认婚礼当天,确有5名属于卡蒂巴·塞尔马组织的武装人员在场,其中至少有一人明显携带了武器。空袭造成了其中三名卡蒂巴·塞尔马组织成员死亡,以及19名平民死亡。受害者均为男性,大多数居住在邦蒂村。
对于该空袭事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诉诸战争权(jus ad bellum)与战时法/国际人道法(jus in bello)。诉诸战争权解决的是武力使用的正当性问题,而国际人道法旨在规制作战形式和方法。在诉诸战争权的法律框架下,武力使用仅在三种情形下合法:行使自卫权、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以及国家同意。如前所述,由于法国的军事行动得到了马里的同意,联合国安理会也授权了维和行动,马里稳定团在调查报告中未提及诉诸战争权问题,而是重点分析了对国际人道法的适用。
该报告指出,马里的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同时适用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不论在平时还是战时,都须遵循国际人权法),特别是日内瓦四公约中的共同第3条、第二附加议定书和相关习惯法,马里的国内法也可作为法律框架的补充。为了限制附带损害(collateral damage)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损失,冲突的当事方在计划和实施攻击时,必须遵守习惯国际人道法中的区分原则(distinction)、相称原则(proportionality)和预防原则(precaution)。
空袭发生地(图源联合国)

区分原则要求,攻击只能针对冲突各方的武装部队和直接参与敌对行动的人员。因此,直接参与敌对行动的平民(direct participation in hostilities)也会失去免受攻击的保护,不过仅仅限于其参与敌对行动的期间。此外,还需要同时满足三个严苛的条件:第一,这种参与会对敌方的军事行动或能力造成足够损害,或造成国际人道主义法所保护人员的伤亡或财产损失(损害阈值)。第二,行为与其效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直接因果关系)。第三,该行为使冲突一方受益(交战关系)。
法国将攻击对象确定为“武装恐怖团体”,却未具体说明所有目标是否都被确定为卡蒂巴·塞尔马组织的成员。在没有进一步资料作证的情况下,卡蒂巴·塞尔马组织的5名成员出现在一个40名男子团体中,不足以将集会的其他参与者也定性为武装团体的成员。除非有相反的证据,任何人都应被推定为平民。更何况,当时并没有他们直接参与敌对行动的证据。因此,马里稳定团认为法国的空袭违反了区分原则,剥夺了平民在武装冲突中不受攻击的权利。
空袭后的焦土(图源联合国)
相称原则禁止在计划或进行攻击时,预期附带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超出所获得的军事利益。
报告指出,法国军队的指挥部是知道或应该知道相称原则的。然而,法国却从结果角度出发,认为这次空袭中只有合法的军事目标被击中,并不存在造成附带损害的风险。

预防原则要求在进行军事行动时,须始终注意保护平民和民用物体,采取一切可能的预防措施。这包括核实攻击对象为军事目标,选择合适的武器和攻击时间地点,考虑实际环境如人口稠密情况、平民是否可能出现,并在允许的情况下发出事先警告,以避免或尽量减少平民的伤亡和民用物体损坏。马里稳定团认为,法国的空袭并没有达到预防原则的要求,未充分履行尽一切可能核实攻击目标和评估平民伤亡的义务。

最后,马里稳定团建议马里和法国当局进行独立和透明的调查,审查袭击情况及其对邦蒂平民的影响,在准备攻击时采取预防措施的相关程序,以及在适用区分原则时确定目标性质的标准,并在必要时进行修改;调查可能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人权法的行为,并确定相应责任;酌情向受害者及其家属提供赔偿。
03
法国回应

法国国防部长Florence Parly在
内阁会议后离开(图源VOA)

法国认为,其在1月3日邦蒂村附近的军事空袭是完全合法的,坚决否认存在任何的不当行为。法国国防部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对报告的结论提出质疑,称该报告基于无法核实的证人证词和假设,毫无确凿证据。法国国防部长弗洛朗丝·帕利(Florence Parly)还对联合国调查的方法表示怀疑,称其调查基于不可靠的来源。
前法国驻联合国最高军事代表多米尼克·特林权德将军(Dominique Trinquand)也表达了这些疑虑,他对调查结果持怀疑态度,声称大多数采访都是通过电话进行的,而邦蒂是众所周知的圣战据点,这意味着那些证词并不可信。不过,如前所述,马里稳定团在电话采访的基础上,还组织了至少115次的当面访谈,也在调查报告中详细解释了其调查方法的合理性。此外,特林权德将军还补充说,在空袭中丧生的人立即被埋葬,现场并没有进行过真正的核实。特林权德将军认为,联合国任务总体上反对使用武力,这或许能解释该报告的基调和意见。
04
结语
马里稳定团在报告中对于法国的指控,有可能使得在马里打击暴力伊斯兰团体的国际和地方形势进一步地复杂化,还可能助长前殖民地马里的反法情绪。但无论如何,在冲突中如有平民被杀害,在另一国领土内活动的国家也有义务调查其武装部队可能犯下的任何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起诉相关负责人,并在适当情况下作出惩罚。至于法国在马里的空袭事件的后续问责将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https://minusma.unmissions.org/sites/default/files/communique_minusma_-_rapport_bounty5.pdf
[2]https://minusma.unmissions.org/sites/default/files/rapport_final_bounty_bounty9.pdf
[3]https://news.un.org/en/story/2021/03/1088722
[4]https://www.voanews.com/africa/france-rejects-un-report-airstrike-wedding-party
[5]https://www.france24.com/en/live-news/20210330-un-probe-finds-french-strike-in-mali-in-january-killed-19-civilians
[6]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1/mar/30/deaths-of-19-civilians-in-french-airstrike-in-mali-disputed-by-paris
[7]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instant-article/idAFKBN2BM1TY-OZATP
[8]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3-31/doc-ikmxzfmi9472628.shtml
[9]https://www.pourquoi.tw/2021/04/01/intlnews-euaf-210325-210331-2/
[10] 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9-06/27/c_1210171720.htm
美编:杨河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