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约稿,所以咱在上次某旧文的基础上扩写一点内容吧~


最近大伙儿想必留意到,市面上有一种论调,说新冠病毒的病死率(CFR)很低,打完疫苗之后还不到1%,条件稍微好点的地方甚至不到0.2%,
所以这货就是个大号流感而已,没啥好怕的~
一、疾病负担
在反驳上述论调之前,咱不妨兜个特别大的圈儿,先品鉴一下国家法定甲类传染病之一——霍乱
  • 霍乱的无症状感染比例大约75%;
  • 霍乱的重症比例大约5%;
  • 在及时医疗介入的前提下,霍乱的病死率不超过0.5%……在国内应该显著低于0.5%。
这几个数据,特别是病死率,怎么看都跟新冠病毒感染症差不多嘛,
那么这货何德何能盘踞甲类传染病Top 2宝座数十年不动摇?
麻疹也不妨拉出来品鉴一个,
毕竟这货和新冠同属传播超快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
麻疹在国内的病死率差不多是0.1%到0.5%这个区间,四舍五入勉强跟新冠打平吧~
那么为啥全球各国各地区对麻疹也是如临大敌,一定要除之而后快?
这又是为了啥?
所以道理很简单,估计大伙儿已经自行品鉴出来了:
一小撮人经常强调的“新冠病死率很低”这一情况,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感染症危害性小,不需要严防死守。
或者说,用“病死率”来衡量某种疾病危害性,这本身就是一种被学界淘汰了40年的过时套路~

——请品鉴:
“指标单一,局限性大,不能反映伤残、早 死、失能等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损失。”可还行?

现在已经不是1982年了各位,现在是2021年~
现如今决定某种疾病危害性大小的标准,或者说决定需不需要对某种疾病严防死守的标准,
早就不是病死率这种“指标单一,局限性大”的玩意儿了
现在咱用的是疾病负担(burden of disease)。
——名词解释,请品鉴:

翻译成人话,疾病负担的衡量单位是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s),
也就是说某种疾病的易感人群,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
DALYs大致由两部分组成,即:
  • 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
  • 以及,伤残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
或者用贩卖焦虑的话术来表达就是:
  • 得病死掉直接损失的那部分命数,
  • 以及,得病侥幸没死但生不如死的那部分余生~
——请品鉴:

接下来,如果各位是公卫专业人士的呢,各位就还需要通过一些算法模型,把得病死掉直接损失的那部分命数,以及侥幸没死但生不如死的那部分命数分别量化,然后加到一起综合评估疾病负担~
但咱毕竟不是专业人士,还是就此打住得了。
咱只需要知道:
  • 用病死率来衡量疾病负担,是已经过时40年的老黄历;
  • 哪怕是病死率相当于流感水平的疾病,照样有可能造成极高的疾病负担;
  • 传染病的疾病负担比其他疾病更难以预测,也更难以控制,因此需要余量更大的防控措施
二、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
用病死率来衡量疾病危害程度,最直观的漏洞,就是会严重低估死亡风险。
——比如说,请品鉴:
↑ 上图是2020年3月11日到2021年9月11日期间,美国15岁到54岁人群的新冠感染症分年龄组[死因构成比]。
其中纵轴是新冠感染症在[全死因死亡数]当中所占的比例,横轴是时间,不同颜色的曲线则代表各个年龄组。
比如说,在2021年9月11日那天,对于美国45-54岁年龄层而言,新冠感染症在所有死因当中所占的比例为……
35%
而简单搜索可知,在同一天,美国的新冠感染症病死率是……
——请品鉴:
1.02%。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所以这玩意儿的病死率只有1%,
但同时,每100个死者里面有35个死于这玩意儿。
这个死亡风险到底算大呢,还是很大呢,还是特别大呢?
所以啊,咱衡量[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的时候,压根儿就不看什么病死率,
——咱看的是这些:
↑ [YLL=死亡数x标准预期寿命]可还行?
当然了,咱围观群众不用列啥公式,
有一个现成的简单概念可以帮助咱大致估算~

——请品鉴:
↑ 咱可以靠着死因顺位来粗略反映疾病的危害程度。
那么病死率只有不到1%的新冠病毒感染症,死因顺位到底排第几呢?
——请品鉴:
↑ 上图是新冠大流行以来美国死因顺位排行榜……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三、后遗症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过,疾病负担包含了两部分,除了死球拉倒的YLL部分之外,还有生不如死的YLD部分。
上面的美国数据告诉我们,新冠疫情的YLL已然十分可怕,但很不幸,这玩意儿不断持续的附加伤害……
不过呢,由于新冠疫情到今天为止还不到两年时间,很多后遗症的威力还没完全展开,所以咱暂时没有关于YLD的定量数据。
所以咱不妨退而求其次,直接看看后遗症得了。
——先来个国内版,请品鉴:

↑ 曹彬老师和王先广老师的柳叶刀大作,当初金银潭医院1265例患者回顾研究。
曹老师他们募集了金银潭医院2469位已出院病例(中位数年龄为59岁),开展两次回访,分别安排在出院后第六个月和第十二个月。
2469位出院病例当中,38位中途死亡;218位由于瘫痪、骨关节炎、痴呆等原因无法完成回访,另有937位因失联而错过至少一次回访。
所以最后完成回访的出院病例的仅1252位。
回访内容包括详细面谈、全面体检、症状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以及6分钟步行测试,此外还随机抽样做了肺功能检查和胸部CT。
此外曹老师他们还按照1:1的比例,在武汉市招募了对照组(按年龄、性别和基础病状况进行匹配)
回访结果:
  • 6个月/12个月回访时,分别有68%/49%病例表示至少有一种后遗症症状;

  • 12个月回访时最常见的后遗症分别是:肌无力/疲倦、抑郁/焦虑、呼吸困难、睡眠失常、脱发,以及关节疼痛;
  • 呼吸困难症状的发生比例,从6个月回访时的26%,上升到12个月回访时的30%;
  • 焦虑/抑郁的确诊比例,从6个月回访时的23%,上升到12个月回访时的26%;
  • 1252位病例当中,有479人在患病前处于正常就业状态,12个月回访时,其中三分之一的就业状态受到影响(降职、病休、辞职、休业、失业等)。
当然了,可能有人会挑刺,认为武汉疫情那阵子,新冠病毒才刚刚露面,大伙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诊疗方案说不定还不太成熟,会不会因此耽误了治疗,加重了后遗症程度?

——没关系,咱再来品鉴一个境外的呗:
↑ 《JAMA》上个月新鲜发表了一个由Penn State牵头搞的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系统评价/荟萃分析,应该是截止目前最新最全的一个后遗症研究。
  • 一共入选57份研究,人数规模达到了25万既往感染者;

  • 250351位既往病例入选,中位数年龄54.4岁,其中56%为男性,79%在急性感染期曾入院。57份研究当中的45份来自高收入国家(占比79%);
  • 这57份研究当中,回访间隔时间最长的超过了200天;
  • 25万既往感染者当中,高达54%的感染者在高危暴露1个月后仍有症状,55%的感染者在高危暴露2-5个月之间仍有症状,54%的感染者在高危暴露6个月之后仍有症状。
不过啊,可能又有人会挑刺,认为JAMA这篇荟萃分析的研究对象,入院比例高达79%……是不是重症比例太高了?

没关系,针对轻症患者的后遗症研究应有尽有。
——先走一篇亚利桑那大学搞的,请品鉴:
  • 受访者规模为303人,全部没有入院;
  • 回访时间间隔为30天-250天(中位数61天);
  • 最常见症状为疲劳、气短、脑雾和焦虑症;
  • 感染新冠病毒后30天的后遗症比例为68.7%;
  • 60天以后回访的后遗症比例居然不降反增,高达77.1%……

——以及挪威卑尔根大学搞的这个,请品鉴:
  • 受访者规模为312人(包括247位居家隔离自愈病例和65位入院病例),占了卑尔根地区第一波爆发总病例数的82%。
  • 回访间隔为6个月。回访结果……82%的病例仍有持续症状~
  • 并且这些症状与急性感染期的严重程度和康复期抗体滴度没有明显相关性。
——其中247位居家自愈病例的具体后遗症情况,请品鉴:

——还没完呢,咱再来一个德国版的,请品鉴:
  • 德国科隆大学医院调查了2020年4月到6月期间感染新冠病毒的一部分未入院病例,其中442人在感染四个月后接受回访,353人在七个月后(再次)回访;
  • 53%既往感染者在7个月回访时仍有后遗症症状~
  • 最常见的后遗症分别是:疲劳、气短,以及嗅觉/味觉丧失等(又是老几样……)

——七个月回访间隔不够长的话,咱再来个一年的呗,请品鉴:
  •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搞的研究,304位轻中症病例完成了感染确诊12个月后的回访;

  • 其中53%(161位病例)有后遗症。
——具体情况如下:
↑ 纵轴为各种症状,左边蓝色块为急性感染期症状,右边橘色块为12个月回访时仍然持续存在的后遗症。色块长度代表发病比例。
最后啊,难免还是有人会挑刺,上面这堆研究确实是针对的轻中症病例,但样本量未免太小了吧?


那么最后来放个王炸得了。
——请品鉴:

简单来说:
  •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从3800万德国人里面挑出来15万例PCR检测实锤的新冠病毒感染者;
  • 然后按
    1:5
    的豪华比例给这15万人匹配了对照组(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都匹配得严丝合缝);

  • 再然后,研究人员以新冠病毒感染症确诊为时间基线,统计了感染组和对照组在
    至少3个月后
    的发病率区别;

  • 上述统计,涵盖了预先定义的三大类、13小类,总共96种不同的症状/病征。
15万人!德国朋友大手笔啊有没有?
不过,归根结底,这不是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牛鼻(虽然他们也很牛鼻),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就是个马甲而已,
它的背后,是德国六大保险公司。
这些保险公司一起搞了个通过医保数据定期监测新冠感染者健康状态的合作计划(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POINTED Program),
然后这几家保险公司手里有德国四成多人口的病历信息……
正因为有保险公司深度参与,跟踪起后遗症来简直轻松愉快~
保险公司的深度参与还解决了另外一个大问题,
那就是,之前咱也看到了,如果单凭大学或者医院去招募受试者的话,
难免最后找到的受试者里面重症比例畸高~
但这个问题对保险公司而言根本不存在~
毕竟,哪怕是轻症患者,也得凭病历报销医疗费对吧……
所以,最后这次这15万研究对象的疾病分型是下面这么一个造型~
——请品鉴:
  • 成人组5.8%住院、2.1%接受通气或入住ICU;
  • 儿童和青少年组1%住院,0.4%接受通气或入住ICU~
吕贝克工业大学这个研究,跟之前列举的一大堆相比,还有个显著区别,
那就是,上面那堆paper在衡量后遗症风险时,都直接用的浅显易懂的发病率,但吕贝克工业大学用了一个相对更专业的概念,
或者不如说,
更适合保险公司的概念
……

所以咱还得再啰嗦啰嗦,插播一个名词解释——发病率比值(incidence rates ratio)
要理解啥是发病率比值,
首先咱得搞清楚啥是发病率(incidence rate)
在流行病学里边儿,发病率特指某段时期内新发生某种疾病的人口比例
而这个数值的用途是测定发病风险(敲黑板,划重点)。 
例如,对于一个1000人的风险人群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之后,发现有20人新患某病,则该病在该人群的发病率为10例/千人年
——或者如果掉书袋的话,就是下面这样:
然后呢,流行病学里面,一提到“比值(ratio)”,
那就是要在两个组之间搞横向比较的节奏~
(也就是说队列研究)
于是,简单来说,发病率比值,指的就是在队列研究里边,其中一个组的发病率,相对另一个组高
多少倍

而上面已经说
了,计算发病率的目的是衡量某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所以两边一结合,再翻译成人话,
这篇文章讨论发病率比值(IRR),就是要按倍数衡量发病风险。

不知道这样解释大伙儿清不清楚?
——清楚的话,就请品鉴吧(可能需要点开原图):

课代表划重点了啊:

  • 儿童/青少年新冠病毒感染组出现任意续发疾病的发病风险是对照组的
    1.3倍

  • 成年人新冠病毒感染组出现任意续发疾病的发病风险是对照组的1.33倍。
其中,儿童和青少年组发病率比值十大排行榜见下~
  • 第一位:不适感/疲倦/无力,发病率比值=2.28;
  • 第二位:咳嗽,发病率
    比值
    =1.74;

  • 第三位,喉痛/胸痛,发病率比值=1.72;
  • 第四位,调节障碍,发病率
    比值
    =1.71;

  • 第五位,躯体化障碍,发病率比值=1.62;
  • 第六位,头痛,发病率比值=1.58;
  • 第七位,发烧,发病率
    比值
    =1.56;

  • 第八位,焦虑障碍,发病率比值=1.54;
  • 第九位,腹痛,发病率比值=1.45;
  • 第十位,抑郁症,发病率比值=1.45。

然后,成年组发病率比值十大排行榜见下~
  • 第一位:味觉障碍,发病率比值=6.69;
  • 第二位:发烧,发病率
    比值
    =3.33;

  • 第三位,呼吸不畅,发病率比值=2.88;
  • 第四位,咳嗽,发病率
    比值
    =2.8;

  • 第五位,呼吸功能不全,发病率比值=2.47;
  • 第六位,喉痛/胸痛,发病率比值=2.2;
  • 第七位,脱发,发病率
    比值
    =2.02;

  • 第八位,不适感/疲倦/无力,发病率比值=1.97;
  • 第九位,吞咽困难,发病率比值=1.95;
  • 第十位,头痛,发病率比值=1.74。
四、钱包打击
最后贩卖个焦虑啊~各位不妨猜一猜:
为啥德国的保险公司们会对新冠感染症后遗症研究如此上心?到底是为了啥呢?
——新闻联动,请品鉴:
“大多数私人保险公司不再免除 COVID-19 治疗的费用分摊”
呵呵~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