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北京人艺有部话剧《北京大爷》轰动京城,我还为它推波助澜过。当时北京电视台有个“18分钟经济社会”栏目,当时这个栏目聘请我做策划,我就和栏目记者吴兵等拍了专题“北京大爷”,一周后北京电视台排行榜这个片子名列第二仅次于北京新闻。记得导演任鸣现在为北京人艺院长)高兴地对我说:“18分钟经济社会专题出来,一个多月的票都卖光了。”
这是一部什么话剧呢?实际上就是反思北京人因循守旧、保守固执的批判,而剧中一号“北京大爷”(林连昆、韩善续饰)就是被批判对象。
那时北京面对广东等开放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北京人也在反思自己。不管北京人是不是自己承认,北京人给外地人的印象是从骨子里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很多外地人聊起天来就说,北京人就是有种天子脚下臣民的感觉,所以北京人说话底气足是与生俱来的。
在这个问题上,北京人自身也不避讳。一般老百姓都有这样一个意识,哪儿都不如咱北京好。那个年代北京人就开始批判自己这种意识,在屏幕上,人们已熟知那些操着现代京味儿的青年人自以为是、光说不练的形象,那些保守固执、固步自封的老北京形象,都是冲着讽刺这种意识去的。但在社会转型期中,市场成了城市生活的轴心与杠杆,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势头向社会关系的各个领域—政治的、道德的、人伦的渗透、扩展与深入。在这股强大的冲击波下,习惯了四平八稳过日子、固守着传统价值尺度的北京人一度产生了心理失衡,那时人们常常拿广州的崛起、深圳的速度、上海的后发制人来对比皇城根下有些保守的北京。
话剧《北京大爷》,本意也是冲着北京人的优越感和封闭落后去的,但最终这位保守的北京大爷给人留下最深也最厚道的印象。这位北京大爷德仁贵是旗人的后代,退休前是个自食其力的消防员,但也是“倒驴不倒架”,他看不惯席卷而来的商品大潮,虽然日子过得挺清苦,可还是认准了在祖上留下的小四合院里优哉优哉是最美的日子。从这个老北京身上我们发现,很多的北京人经济上不宽裕,但精神上还是有优越感的。这位德大爷是个祖上有些产业,也值得优越的旗人。旗人文化在北京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值,旗人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在北京统治着全国。他们曾经辉煌过,老舍先生说,他们为什么生在用金子堆起来的家庭,是个谜;后来清政府被推翻,他们为什么成了连一块玉都没有了的人,是个梦。旗人日子尽管一落千丈,但优雅的日子如诗如梦,优越感也不会消失。
所以这位“北京大爷”说话依然很牛,面对要来租他祖上留下黄金宝地房子的南方商人,他那“京片子”真是底气十足:“祖先给我一寸土,我就享这寸土的福分!你们说出个大天来,我有一定之规,租房免谈吧……百年的产业啊,一砖一瓦一撮土,都是心肝上的肉,它陪着我从吃奶到退休,生于此长于此老于此,遮风避雨冬暖夏凉,我对它的情义太深了,深不见底!哪个朝哪个代,日本鬼子、红卫兵都毁不动它,怎能毁在自己手里,拉下我身上一块肉扔给外人?别说是50万了,500万我也不租,不租!”他甚至义正词严地奚落这位有钱人:“欧老板,我告诉你一句真言,咱们两下里不是认的一个理儿!你们除了钱还趁什么?别以为财大气粗就能买下前门楼子!金银财宝我见过,一哈腰就能捡起来装兜里我还看不上呢。得(dei)亏你还没忘了我有这么个观世台,这就是一种心气儿,一种精气神儿。不像你们总从钱眼儿里看人,我也压根儿就没有跟买卖人在钱财上过手。老板掂量过吗,天安门在哪儿,中南海在哪儿,最高的旗杆立在哪儿,全国最长的那架消防云梯又在哪儿?先说天后说山,海子城门骆驼像,你挑大个儿的说,我们个儿也不小,你也琢磨琢磨,都不是什么都能拿钱买了。”多么活灵活现的“北京大爷”!
因本人外出一个月,本公众号暂停一个月,谢谢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