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C


Omicron新变种出现后,面对疫情,实际上只有两种场景:要不靠强有力的防疫政策动态清零,要么就是放开之后全民感染,群体免疫。
1、
港大医学院3月22日举行第五波Omicron疫情发展模拟模型的更新记者会。会上,根据模型推算,截止22日全港约有440万人已感染新冠病毒。当时香港的报告感染数不到110万。推算的实际感染人数是报告感染人数的4倍多。
这个与美国CDC在2021年10月做的一项研究的结果类似,当时CDC认为,从2020年2月到2021年9月,每四个新冠感染案例中,只有1个被记录报告。
按这个1:4的比例,美国,以及欧洲的大部分国家的真实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了总人口数量,已经实现了全民感染,群体免疫。
而香港这一波疫情过后,预计也有超过70%的人口已经感染过了一次新冠病毒,也接近全民感染,群体免疫了。
Omicron新变种出现后,面对疫情,实际上只有两种场景:要不靠强有力的防疫政策动态清零,要么就是放开之后全民感染,群体免疫。
2、
上周,写过一篇关于动态清零和群体免疫政策的评论
从保护人民生命的角度,动态清零的政策,无疑远远优于群体免疫。

为实现动态清零采取的防疫措施,会导致一部分其他病症的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也会导致一些被关在家里的人经济受损,精神承受更大的压力。
但群体免疫场景,同样会导致大量医疗资源被新冠病人占用,让其他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
美国2020年疫情,心脏病死亡人数上升了5.8%,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上升了6.9%。整体死亡人数2020年比2019年上升了18.6%。中国每年400万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病人,上升5%,就是20万人。
群体免疫场景下的医疗挤兑导致的延误治疗的严重程度,远远大于因为防疫措施导致的延误治疗。
如果放开,采用群体免疫路线,预计会有多少人死亡?
Omicron疫情下因为新冠住院人员的高峰大概是每百万人300-500人。这是欧美国家,只有重症才会住院的情形。香港这一波疫情住院的峰值大概是1万人出头,每百万人住院1500人左右。
按欧美的标准,中国14亿人,大概42-70万人住院,按香港的标准,大约200万人住院。
中国目前的总的医院病床数量700多万张,病床使用率72.5%。理论上是可以支持200万人住院。
但中国的ICU病床数量只有7-15万张。(没有权威数字,有的估算7万张,有的估算15万张)
美国在Omicron高峰期的每百万人ICU住院人数高达78。按这个比例,中国需要11万张ICU病床。这个肯定不够。但香港每百万人ICU住院比例只有14,按香港标准,大概需要2万张ICU病床,这个应该扛一扛能扛过去。
总体上,从目前的医疗资源配置,如果中国坚定的采取分级诊疗,医院只收治重症,还是有可能在放开条件下,抗住一波Omicron疫情的。
代价就是大量的死亡。按香港目前总人口比例千分之一多一点的死亡率,预估大概150万人因为新冠而死亡。
美国从2022年1月1日到现在,也死了差不多16万人,大概也有总人口千分之0.5%的死亡率了。这还是美国已经被扫过几轮,在2021年10月,就已经有45%(CDC估计)的人口感染过的结果。
因为新冠导致的医疗资源占用会死亡多少人,就比较难以估计了。
这个数据比美国已经好很多了。美国人口是中国的四分之一,目前新冠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00万,总人口死亡率超过千分之三。
目前,新冠总人口死亡率,意英西法在千分之二到三之间。德国千分之一点五。韩国日本新加坡在万分之二到三。中国目前是百万分之三。
如果放开之后,中国能达到新加坡总人口死亡率的水平,大概因新冠死亡30万人左右。
中国每年去世1000万人。增加3-15%的新冠死亡人数,可以扛过一波Omicron疫情,实现群体免疫。
3、
主张放开的网友认为防疫封城对经济的伤害太大。防疫封城对经济肯定有伤害。
2020年一季度,武汉的GDP同比下降40.5%。考虑到并不是一季度90天全封,封城前22天经济活动受的影响不大。按这个比例,如果武汉一季度全部封城,GDP同比下降幅度为50-55%。GDP比上年同比下降50%,是最极端的全面封城情况下的GDP下降数字。
在全国范围内,一个1万亿GDP的城市,像武汉这样封城1个月,损失 10000/12*50% = 417亿GDP,相当于全国GDP的 0.036%。
1万亿上下GDP的城市有哪些呢?长沙1.3万亿,东莞1.09万亿,西安1.07万亿,常州 0.88万亿。上海和北京都是4万亿GDP的城市,深圳3万亿。
上海这样的城市,如果像武汉这样封一个月,全国全年GDP要掉接近0.15%。这个数字确实不小。
然而,放开群体免疫场景,同样会影响经济。大量感染者居家不上班,也会有很多人因为恐惧病毒,不敢出门消费。
全国范围内放开,人人感染,群体免疫,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有多大,目前我这边没有什么数据可以预估。等香港2022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出来后,也许可以有一个初步判断。
4月份,大陆和香港的经济数据出来后,我会再写一篇文章,分析两种不同策略对经济的影响。
我自己目前猜测,一波全民感染,群体免疫带来的经济损失,应该会比目前3月这一波防控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要更大。
4、
从保护人民的生命来说,动态清零场景无疑比群体免疫场景更好。
从经济的角度,目前数据不足,我没有把握确认哪种场景更好。
那么,群体免疫场景有什么优点呢?为什么很多人主张放开,全民感染群体免疫呢?
群体免疫的优点就是,长痛不如短痛。
群体免疫场景,挺三四个月,挺过了全民感染这一波,后面就能看到光明了。如果新冠病毒没有新的更强大的变种的话,后面会有重复感染,但也是一波小于一波。
动态清零,好像永远看不到头,永远得保持着高度紧张的抗疫状态。
群体免疫,撑过三个月就行了,以后就好像一劳永逸了,至少一波小于一波。当然,如果要出了更强大的新病毒变种,一切都从头再来了。
人都有这个心理:与其如忍受未来的不确定性,在漫长的时间中看不到希望。还不如所有筹码都扔上,一把梭哈,然后爱咋地咋地。赌完了,后面也就轻松了。
有些朋友主张放开,也是觉得动态清零是一个永远看不到头的旅程。还不如放开群体免疫,反正就四个月,撑过去了,该死的都死了,痛苦的抗疫历程,也就结束了。
为什么说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战场上,枪林弹雨中,头脑一热,情绪激动之下,献出生命并不算一件太难的事情。但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初心不变,始终愿意为理想就义,才是真正的困难。
坚持打持久战,没这么好打,心理上会受到极大煎熬。
5、
我其实能理解那些希望放开,群体免疫的朋友。一波波疫情是在太煎熬了。反复的折磨,好像永远看不到光明。还不如全民感染,这样后面总不会有更坏的情况了。(如果没有更强的变种)
长痛不如短痛,是很多人的想法。另外,很多人也觉得,全世界都全民感染,群体免疫,我们不可能独善其身,不可能守住,总有一天必须放开全民感染。
这种观点,我觉得也有道理。现在确实很难,守住“动态清零”,越来越难。抵抗的成本,肯定也会越来越高。
我仍然相信,现在动态清零的经济损失仍然低于全民感染。但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动态清零越来越难,经济成本会超过全民感染,那时也许会有其他考虑。
最终怎么做,我相信国家最终会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
对我个人来说,反正怎么选择我也无法干涉。我能做的就是,自己打疫苗,三针,然后说服所有我认识的人尽快打疫苗,能打几针就打几针。
然后,信任国家做出的选择,配合国家要求的工作。
也许,在全球都躺平时,维持一片净土的成本太高。最终中国也只能无奈的放弃动态清零。但中国已经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如果全世界都像中国一样,这个病毒在2020年就会基本消失,至少不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变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